CN220149771U - 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9771U
CN220149771U CN202321290911.3U CN202321290911U CN220149771U CN 220149771 U CN220149771 U CN 220149771U CN 202321290911 U CN202321290911 U CN 202321290911U CN 220149771 U CN220149771 U CN 220149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s
yarn
layer
knitted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09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腾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ru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ru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ru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ru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09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9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9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9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属于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服用外穿层、贴肤层和用于连接服用外穿层和贴肤层的中间连接层,服用外穿层由服用外穿纱和衬垫纱经成圈组织编织形成,贴肤层由贴肤纱和衬垫纱经成圈组织编织形成,中间连接层由中间连接纱交替在服用外穿层和贴肤层经集圈组织编织形成;中间连接纱分别在服用外穿层相邻两个横列上的奇数纵行和偶数纵行上集圈编织形成有连接点。通过变化六模结构,采用间隔式奇偶数交错成圈编织,使得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减少一倍,纵向的圈柱长度则不增加,并在一定送纱量情况下,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和纵向的圈柱长度差异较小、且非常接近,进而使得纵横弹性拉伸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针织技术的发展,纬编三明治面料以其特殊的风格,迅速在市场上流行,但是市场上的纬编三明治面料要么是六模夹层结构,要么是十模夹层结构,这两种结构的三明治面料,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六模夹层结构一般横向拉伸弹性大于纵向且手感相对比较硬挺,十模夹层结构一般纵向拉伸弹性大于横向且手感相对比较柔软,这两种结构的三明治面料在模内衣杯位中小码数杯都没有问题,但是模大码数杯时,由于纵横向拉伸差异较大,一个方向紧一个方向松,很容易引起布面起皱,进而使用受限。
公告号为CN21843611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网孔的纬编提花三明治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以纬编六模夹层双面布结构作为基础组织,面料本体包括上贴肤层、下网孔透气层和连接层,上贴肤层和下网孔透气层分别位于连接层的上下两侧,并通过连接层连接,下网孔透气层设有网孔,下网孔透气层的纱线采用成圈和浮线两种线圈结构形成网孔。其采用33路编织外层具有网孔透气结构的纬编提花三明治面料,主要是提高面料本体的透气性和美观度,但是其提花设计容易对面料的横纵向拉伸弹性造成一定影响。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这一需求展开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三明治面料纵横向拉伸差异较大,在模大码数杯时很容易引起布面起皱,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所述面料为双面纬编织物,包括服用外穿层、贴肤层和用于连接服用外穿层和贴肤层的中间连接层,所述服用外穿层由服用外穿纱和衬垫纱经成圈组织编织形成,贴肤层由贴肤纱和衬垫纱经成圈组织编织形成,中间连接层由中间连接纱交替在服用外穿层和贴肤层经集圈组织编织形成;
所述服用外穿层和所述贴肤层上相对应的两个横列均通过一根所述中间连接纱编织连接,且同一根所述中间连接纱在所述服用外穿层和所述贴肤层的相对应的两个横列上交替集圈编织形成所述中间连接层;
所述中间连接纱分别在所述服用外穿层相邻两个横列上的奇数纵行和偶数纵行上集圈编织形成有连接点。
市场上的六模夹层结构,由于奇偶数所有织针都成圈编织,进而在一定送纱量情况下,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较长,而纵向的圈柱长度较短,从而造成受圈弧长度影响因素最大的横向弹性拉伸远大于受圈柱长度影响因素最大纵向弹性拉伸;另外十模夹层结构,是奇偶数交错成圈编织,也就是第一路奇数针编织、偶数针不编织,第二路偶数针编织、奇数针不编织,形成线圈互补,从而造成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减少一半,而纵向的圈柱长度则增加一倍,在这种线圈互补且奇偶数交错成圈、且一定送纱量的情况下,由于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减少一半,而纵向的圈柱长度增加一倍,进而造成受圈弧长度影响因素最大的横向弹性拉伸远小于受圈柱长度影响因素最大纵向弹性拉伸。
从以上六模、十模结构优缺点出发,吸取各自优点,通过变化后六模结构,采用间隔式的奇偶数交错成圈编织形式,使得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减少一倍,纵向的圈柱长度则不增加,并在一定送纱量情况下,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和纵向的圈柱长度差异较小、且非常接近,进而使得纵横弹性拉伸均匀。
优选地,所述面料的纵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与横向拉伸弹性回复率比为1:(0.9-1.1)。
优选地,所述面料一个完全组织包括6路纱线,其编织组织结构如下:
第1路纱线采用针盘奇数针不编织、偶数针集圈,针筒奇数针集圈、偶数针不编织的方式,构成中间连接层之一;
第2路纱线采用针盘奇数针成圈编织、偶数针不编织,针筒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上服用外穿层之一;
第3路纱线采用针筒偶数针成圈编织、奇数针不编织,针盘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贴肤层之一;
第4路纱线采用针盘奇数针集圈、偶数针不编织,针筒奇数针不编织、偶数针集圈的方式,构成中间连接层之二;
第5路纱线采用针盘偶数针成圈编织、奇数针不编织,针筒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上服用外穿层之二;
第6路纱线采用针筒奇数针成圈编织、偶数针不编织,针盘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贴肤层之二。
优选地,所述服用外穿纱和所述贴肤纱采用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半光涤纶FDY。
优选地,所述服用外穿纱采用规格为(60-90)D/(60-90)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贴肤纱采用规格为(50-100)D/(120-160)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规格为(30-50D)/(1-2)F的半光涤纶FDY。
优选地,所述服用外穿纱采用规格为(70-80)D/(70-75)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贴肤纱采用规格为(70-80)D/(140-150)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规格为(30-50D)/1F的半光涤纶FDY;所述衬垫纱采用30-50D氨纶。
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纱每100针长度为450-500mm;所述服用外穿纱每100针长度为150-200mm;所述贴肤纱每100针长度为150-200mm;所述衬垫纱每100针长度为50-100mm。
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纱每100针长度为470-490mm;所述服用外穿纱每100针长度为160-180mm;所述贴肤纱每100针长度为160-180mm;所述衬垫纱每100针长度为60-80mm。
通过特殊的组织结构、线圈的圈弧圈柱形态、原料、送纱量的组合变化,使得三明治面料具有纵横向拉伸弹性均匀、可以模内衣任意码数杯位且模内衣大杯不起皱、穿着舒适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面料的纵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为50-70%,横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为50-70%,克重为480-500g/m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内衣杯,采用上述的三明治面料。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从六模、十模结构优缺点出发,吸取各自优点,通过变化后六模结构,采用间隔式的奇偶数交错成圈编织形式,使得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减少一倍,纵向的圈柱长度则不增加,并在一定送纱量情况下,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和纵向的圈柱长度差异较小、且非常接近,进而使得纵横弹性拉伸均匀。
(2)通过特殊的变化六模结构、送纱量以及原料等组合变化,使得三明治面料经过ISO的BSEN14704-120N拉伸方法测试,纵向拉伸弹性回复率达60%,横向拉伸弹性回复率达62%,纵横向拉伸差异非常小、且均匀,可以模任何尺码的内衣杯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纬编色丁面料的编织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纬编色丁面料的排针三角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纬编色丁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纬编色丁面料编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为双面纬编织物,包括服用外穿层1、贴肤层2和用于连接服用外穿层1和贴肤层2的中间连接层3,所述服用外穿层1由服用外穿纱和衬垫纱经成圈组织编织形成,贴肤层2由贴肤纱和衬垫纱经成圈组织编织形成,中间连接层3由中间连接纱交替在服用外穿层和贴肤层经集圈组织编织形成;
服用外穿层1和所述贴肤层2上相对应的两个横列均通过一根所述中间连接纱编织连接,且同一根所述中间连接纱在所述服用外穿层1和所述贴肤层2的相对应的两个横列上交替集圈编织形成所述中间连接层3;
中间连接纱分别在所述服用外穿层1相邻两个横列上的奇数纵行和偶数纵行上集圈编织形成有连接点。
市场上的六模夹层结构,由于奇偶数所有织针都成圈编织,进而在一定送纱量情况下,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较长,而纵向的圈柱长度较短,从而造成受圈弧长度影响因素最大的横向弹性拉伸远大于受圈柱长度影响因素最大纵向弹性拉伸;另外十模夹层结构,是奇偶数交错成圈编织,也就是第一路奇数针编织、偶数针不编织,第二路偶数针编织、奇数针不编织,形成线圈互补,从而造成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减少一半,而纵向的圈柱长度则增加一倍,在这种线圈互补且奇偶数交错成圈、且一定送纱量的情况下,由于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减少一半,而纵向的圈柱长度增加一倍,进而造成受圈弧长度影响因素最大的横向弹性拉伸远小于受圈柱长度影响因素最大纵向弹性拉伸。
从以上六模、十模结构优缺点出发,吸取各自优点,通过变化后六模结构,采用间隔式的奇偶数交错成圈编织形式,使得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减少一倍,纵向的圈柱长度则不增加,并在一定送纱量情况下,横向的线圈圈弧长度和纵向的圈柱长度差异较小、且非常接近,进而使得纵横弹性拉伸均匀。
这里,面料本体由上服用外穿层、下模杯贴肤层、中间连接层组成;上服用外穿层通过服用外穿纱和衬垫纱在纬编双面大圆机的针盘织造而成,其由2个线圈横列和2个线圈纵行为基础循环组成;贴肤层通过贴肤纱和衬垫纱在纬编双面大圆机的针筒织造而成,其由2个线圈横列和2个线圈纵行为基础循环组成;中间连接层由中间连接纱在纬编双面大圆机的针盘、针筒上织造而成,起连接上下层的作用,其由2个线圈横列和2个线圈纵行为基础循环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面料的纵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与横向拉伸弹性回复率比为1:(0.9-1.1),均匀的纵横弹性拉伸性能,使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面料一个完全组织包括6路纱线,28针34寸纬编双面大圆机织造,其编织组织结构如下:
第1路纱线采用针盘奇数针不编织、偶数针集圈,针筒奇数针集圈、偶数针不编织的方式,构成中间连接层之一;
第2路纱线采用针盘奇数针成圈编织、偶数针不编织,针筒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上服用外穿层之一;
第3路纱线采用针筒偶数针成圈编织、奇数针不编织,针盘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贴肤层之一;
第4路纱线采用针盘奇数针集圈、偶数针不编织,针筒奇数针不编织、偶数针集圈的方式,构成中间连接层之二;
第5路纱线采用针盘偶数针成圈编织、奇数针不编织,针筒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上服用外穿层之二;
第6路纱线采用针筒奇数针成圈编织、偶数针不编织,针盘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贴肤层之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用外穿纱和所述贴肤纱采用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半光涤纶FDY。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用外穿纱采用规格为(60-90)D/(60-90)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贴肤纱采用规格为(50-100)D/(120-160)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规格为(30-50D)/(1-2)F的半光涤纶FDY。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用外穿纱采用规格为(70-80)D/(70-75)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贴肤纱采用规格为(70-80)D/(140-150)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规格为(30-50D)/1F的半光涤纶FDY;所述衬垫纱采用30-50D氨纶。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用外穿纱采用规格为75D/72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贴肤纱采用规格为75D/144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规格为40D/1F的半光涤纶FDY;所述衬垫纱采用40D氨纶。
其中,选择75D/144F低弹半光涤纶DTY作为贴肤纱,其是F/D远大于1的超细纤维,为面料提供舒适的手感;再选择40D/1F半光涤纶FDY作为中间连接纱,其具有良好的支撑性,为面料提供较好的压模回弹性以及一定舒适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间连接纱每100针长度为450-500mm;所述服用外穿纱每100针长度为150-200mm;所述贴肤纱每100针长度为150-200mm;所述衬垫纱每100针长度为50-100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间连接纱每100针长度为470-490mm;所述服用外穿纱每100针长度为160-180mm;所述贴肤纱每100针长度为160-180mm;所述衬垫纱每100针长度为60-80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间连接纱每100针长度为480mm;所述服用外穿纱每100针长度为170mm;所述贴肤纱每100针长度为170mm;所述衬垫纱每100针长度为70mm。
通过特殊的组织结构、线圈的圈弧圈柱形态、原料、送纱量的组合变化,使得三明治面料具有纵横向拉伸弹性均匀、可以模内衣任意码数杯位且模内衣大杯不起皱、穿着舒适等优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面料的纵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为50-70%,横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为50-70%,克重为480-500g/m2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面料的纵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为60%,横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为62%,克重为490g/m2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上述三明治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原料选择,采用服用外穿纱、衬垫纱、贴肤纱和中间连接纱四种纱线编织;
步骤S102,选择28针34寸纬编双面大圆机,编织双面纬编织物,编织结构图及三角图如图1和2所示;
落纱方式:1F、4F落中间连接纱,2F、5F落服用外穿纱和衬垫纱,3F、6F落模杯贴肤纱和衬垫纱;
送纱量:1F、5F采用100针中间连接纱送纱量为480mm,2F、5F采用100针服用外穿纱送纱量为170mm,3F、6F采用100针贴肤纱送纱量为170mm,所有的衬垫纱100针的送纱量均为70mm。
步骤S103,编织得到的面料成品幅宽为63英寸,克重为490g/m2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模内衣杯,采用上述的三明治面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为双面纬编织物,包括服用外穿层、贴肤层和用于连接服用外穿层和贴肤层的中间连接层,所述服用外穿层由服用外穿纱和衬垫纱经成圈组织编织形成,贴肤层由贴肤纱和衬垫纱经成圈组织编织形成,中间连接层由中间连接纱交替在服用外穿层和贴肤层经集圈组织编织形成;
所述服用外穿层和所述贴肤层上相对应的两个横列均通过一根所述中间连接纱编织连接,且同一根所述中间连接纱在所述服用外穿层和所述贴肤层的相对应的两个横列上交替集圈编织形成所述中间连接层;
所述中间连接纱分别在所述服用外穿层相邻两个横列上的奇数纵行和偶数纵行上集圈编织形成有连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纵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与横向拉伸弹性回复率比为1:(0.9-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一个完全组织包括6路纱线,其编织组织结构如下:
第1路纱线采用针盘奇数针不编织、偶数针集圈,针筒奇数针集圈、偶数针不编织的方式,构成中间连接层之一;
第2路纱线采用针盘奇数针成圈编织、偶数针不编织,针筒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上服用外穿层之一;
第3路纱线采用针筒偶数针成圈编织、奇数针不编织,针盘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贴肤层之一;
第4路纱线采用针盘奇数针集圈、偶数针不编织,针筒奇数针不编织、偶数针集圈的方式,构成中间连接层之二;
第5路纱线采用针盘偶数针成圈编织、奇数针不编织,针筒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上服用外穿层之二;
第6路纱线采用针筒奇数针成圈编织、偶数针不编织,针盘所有织针都不编织的方式,构成贴肤层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外穿纱和所述贴肤纱采用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半光涤纶FDY。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外穿纱采用规格为(60-90)D/(60-90)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贴肤纱采用规格为(50-100)D/(120-160)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规格为(30-50D)/(1-2)F的半光涤纶FDY。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外穿纱采用规格为(70-80)D/(70-75)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贴肤纱采用规格为(70-80)D/(140-150)F的低弹半光涤纶DTY;所述中间连接纱采用规格为(30-50D)/1F的半光涤纶FDY;所述衬垫纱采用30-50D氨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纱每100针长度为450-500mm;所述服用外穿纱每100针长度为150-200mm;所述贴肤纱每100针长度为150-200mm;所述衬垫纱每100针长度为50-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纱每100针长度为470-490mm;所述服用外穿纱每100针长度为160-180mm;所述贴肤纱每100针长度为160-180mm;所述衬垫纱每100针长度为60-8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纵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为50-70%,横向拉伸弹性回复率为50-70%,克重为480-500g/m2
10.一种模内衣杯,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三明治面料。
CN202321290911.3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 Active CN220149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0911.3U CN220149771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0911.3U CN220149771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9771U true CN220149771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9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0911.3U Active CN220149771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9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522318B2 (ja) ニットブラ
TWI419655B (zh) Knitted fabrics with knitted fabrics
US20040168479A1 (en) Highly resilient multifilament yarn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CN210420366U (zh) 一种凉感针织面料及服装
CN107956037A (zh) 一种3d经编弹性间隔织物、织物成型方法以及经编机
CN102965821A (zh) 一种牛仔布及其制造工艺
CN110184711A (zh) 四面弹仿针织牛仔面料
CN109652916B (zh) 一种用于制作内裤的一体式布料及织造方法
CN101245524A (zh) 舒适环保功能性针织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220149771U (zh) 一种纵横向弹性均匀的三明治面料及模内衣杯
CN110699841A (zh) 一种puff结构三色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CN216019224U (zh) 一种方格弹性保暖风衣
CN114059221B (zh) 纬编针织衬衫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5384148A (zh) 一种纬编单面结构超高回复均码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1303415A (ja) 筒状編地
CN209292582U (zh) 防老化弹性运动面料
CN220665587U (zh) 一种具有大支撑力的纬编三明治面料
CN209128663U (zh) 一种具有抗压性的布料
CN221544936U (zh) 一种提花一体文胸织物及提花一体文胸
CN211608238U (zh) 一种具有褶皱且穿着舒适的针织上衣
CN219908023U (zh) 一种透气干爽网眼针织布
CN216193059U (zh) 一种混纺衬衫面料
CN215328604U (zh) 一种提花双面底抓毛针织保暖面料
CN220952338U (zh) 一种立体提花双位衣面料
CN219410087U (zh) 一种双重空气层聚乳酸保暖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