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9486U -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9486U
CN220149486U CN202321032933.XU CN202321032933U CN220149486U CN 220149486 U CN220149486 U CN 220149486U CN 202321032933 U CN202321032933 U CN 202321032933U CN 220149486 U CN220149486 U CN 220149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adhesive tape
sided adhesive
alo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29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奥山
李兵
叶良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ongl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ongl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ongl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ongl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329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9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9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9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涉及胶粘制品的技术领域,双面胶固定结构包括若干个胶条,胶条沿自身厚度方向一侧设置有黏膜,若干个胶条沿自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黏膜上且胶条的宽度方向沿黏膜的长度方向设置;胶条包括双面胶层,双面胶层沿自身厚度方向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第二离型膜沿自身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双面胶层以及黏膜相互连接。本申请中若干个胶条沿自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黏膜上,每个胶条均相互独立的设置,使得单个胶条沿自身长度方向不会出现弯曲或仅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产生较小弯曲,胶条沿自身宽度方向不出现弯曲或仅出现较小的弯曲,从而提高了胶条的拿取硬度。

Description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胶粘制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双面胶是一种两面均能够进行粘接的胶带,在一些生产加工活动中,双面胶的使用频率较高,例如:手机电池的安装、手机屏幕的安装等领域。
随着消费者不断追求全面屏、超窄边框的车载屏体验,因此衍生出超窄侧壁式贴附双面胶固定胶框和铁框的结构,从而替代常规平板、车载背光源使用的胶铁一体的结构。
目前,平板、车载背光源的结构基本是胶框和铁框分体的COF工艺,现有项目因极限压缩LGP的涨缩空间,从而不得不将胶框的内壁内缩至铁框的里侧,从而达到足够的膨胀预留空间。而对于胶框与铁框之间的连接,常常在胶框与铁框之间的缝隙之中使用双面胶,通过双面胶将胶框和铁框进行相互固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胶框与铁框之间需要使用双面胶进行粘黏,现有卷状的双面胶在使用时,由于双面胶较软以及较薄,在从卷状拉直后,不收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双面胶容易自动卷起来,从而不便于粘黏,这就导致实际使用双面胶粘黏胶框与铁框的效率慢且报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粘黏胶框与铁框的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包括若干个胶条,所述胶条沿自身厚度方向一侧设置有黏膜,若干个所述胶条沿自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黏膜上且所述胶条的宽度方向沿所述黏膜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胶条包括双面胶层,所述双面胶层沿自身厚度方向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所述第二离型膜沿自身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双面胶层以及所述黏膜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条通过双面胶层以及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的设置,组成了双面胶的主体,满足双面胶的功能。胶条设置在黏膜上,黏膜能够将胶条进行固定;而若干个胶条沿自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黏膜上,且胶条的宽度方向沿黏膜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胶条均相互独立的设置,在黏膜沿自身长度方向进行收卷之后,对胶条产生的影响较小,使得在拿取胶条后,胶条沿自身长度方向不会出现弯曲或仅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产生较小弯曲,而胶条沿自身宽度方向不出现弯曲或仅出现较小的弯曲,从而提高了胶条的拿取硬度,在使用胶条时,胶条便于插入较小的缝隙之中。
可选的,所述双面胶层与所述第一离型膜均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双面胶层与所述第一离型膜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离型膜与双面胶层组成单个的个体,使得双面胶层从黏膜上撕下来之后,第一离型膜附着在对应的双面胶层之上,从而方便双面胶层的粘贴。
可选的,所述第一离型膜上设置有撕拉抓手,所述撕拉抓手一侧与所述第一离型膜相互连接,另一侧延伸至凸出所述双面胶层,所述撕拉抓手与所述双面胶层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离型膜上设置撕拉抓手,撕拉抓手一侧与第一离型膜相互连接,另一侧凸出双面胶层,进而通过撕拉抓手便于将第一离型膜从双面胶层上撕拉下来,便于胶条的粘贴。
可选的,所述第一离型膜包括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所述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沿所述双面胶层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层膜沿自身厚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一层膜的一侧与所述双面胶层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层膜沿所述双面胶层宽度方向两侧均与所述第一层膜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离型膜通过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的设置,使得第一离型膜的截面为环形,从而在将第一离型膜从双面胶层上撕下时,只需要拉扯第一层膜就能够将第二层膜从双面胶层上带下来,便于第一离型膜与双面胶层的分离。
可选的,所述第二离型膜包括第三层膜和第四层膜,所述第三层膜和第四层膜沿所述双面胶层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层膜沿自身厚度方向远离所述第四层膜的一侧与所述双面胶层相互连接,所述第四层膜沿自身厚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三层膜的一侧与所述黏膜相互连接;所述第三层膜沿所述双面胶层宽度方向两侧均与所述第四层膜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离型膜通过第三层膜和第四层膜的设置,使得第二离型膜的截面为环形,从而在将第二离型膜从双面胶层上撕下时,只需要拉扯第四层膜就能够将第三层膜从双面胶层上带下来,便于第二离型膜与双面胶层的分离。
可选的,所述双面胶层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离型膜沿自身厚度方向与所述黏膜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离型膜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离型膜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所述双面胶层沿所述黏膜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型膜与所述黏膜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离型膜采用整体而非单个的设置,降低了加工过程之中双面胶层与对应第一离型膜之间相互贴合的定位精度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离型膜上设置有若干个预断线;所述预断线长度方向沿所述双面胶层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所述预断线沿所述第一离型膜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预断线与所述双面胶层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预断线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双面胶层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双面胶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离型膜上设置预断线,从而能够将第一离型膜从预断线出撕开,使得双面胶层与撕下来的对应的第一离型膜组成一个独立个体,能够提高在使用双面胶层的拿取硬度。另一方面,通过预断线上的孔洞能够实现第一离型膜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流通,从而也能够降低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之中水汽以及灰尘对双面胶层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双面胶层沿自身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支撑硬条,所述支撑硬条长度方向沿所述双面胶层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硬条与所述双面胶层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硬条的设置在胶条脱离黏膜后,能够对胶条进行支撑,减轻胶条由于长度太长而出现弯曲的情况,能够提高在使用双面胶层的拿取硬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胶条采用独立个体的设置,使得在将胶条从黏膜上撕下时,胶条具有良好的拿取硬度,不容易弯曲,从而方便双面胶的粘贴。
2.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均采用双层的设置,截面均为环形,从而便于将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从对应的双面胶层上撕下来。
3.支撑硬条的设置能够增加单个胶条的拿取硬度,使得在胶条从黏膜上撕下后,减轻胶条在长度方向上出现弯曲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双面胶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胶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胶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双面胶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条;11、双面胶层;12、第一离型膜;121、第一层膜;122、第二层膜;13、第二离型膜;131、第三层膜;132、第四层膜;2、黏膜;3、撕拉抓手;4、支撑硬条;5、预断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参照图1,包括黏膜2和若干胶条1,胶条1的宽度方向沿黏膜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若干个胶条1沿黏膜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若干个胶条1均设置在黏膜2上,黏膜2朝向胶条1的一侧与胶条1相互粘黏,另一侧不具备黏性。胶条1呈细窄长条状,且胶条1的宽度不超过70mm。胶条1采用一条一条的独立设置在黏膜2上,这样的设置在胶条1从黏膜2上拿取下来之后,胶条1沿自身宽度方向不容易出现弯曲或只出现较小弧度的弯曲,从而增加了胶条1的拿取硬度,便于胶条1的粘贴。
参照图2,胶条1包括双面胶层11、第一离型膜12和第二离型膜13,双面胶层11沿自身厚度方向两侧面分别与第一离型膜12以及第二离型膜13相互粘黏;从而双面胶层11、第一离型膜12和第二离型膜13的设置组成了双面胶主体,满足双面胶功能。第二离型膜13远离双面胶层11的一侧与黏膜2相互粘黏,黏膜2的设置能够用来固定若干胶条1,便于双面胶的收纳。
参照图2,第一离型膜12沿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撕拉抓手3,撕拉抓手3沿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离型膜12固定连接,另一侧沿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延伸至凸出双面胶层11设置且撕拉抓手3与双面胶层11相互间隔设置。在双面胶层11粘在对应位置之后,通过拉扯撕拉抓手3便于将第一离型膜12从而双面胶层11上撕离。
参照图2,胶条1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硬条4,支撑硬条4长度方向沿胶条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支撑硬条4一侧与双面胶层11相互粘黏,且支撑硬条4设置在双面胶层11朝向撕拉抓手3的一侧。通过支撑硬条4的设置,能够增加胶条1的拿取硬度,在撕拉抓手3将第一离型膜12撕离后,能够将支撑硬条4与双面胶层11相互撕离,放置支撑硬条4在胶框与铁框之间的缝隙进行抵触和限位而导致双面胶层11的粘黏效果降低。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使用双面胶时,将胶条1从黏膜2上取下,此时胶条1呈现细窄的长条状,这样的形状增加了胶条1的拿取硬度,不容易卷曲;取下胶条1后,首先,取下第二离型膜13并将双面胶层11粘黏在对应位置,然后,通过第一离型膜12的撕拉抓手3将第一离型膜12撕下,此时双面胶层11能够进行粘黏;粘黏完成之后,将支撑硬条4从双面胶层11上撕离。
实施例2: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离型膜12包括第一层膜121和第二层膜122,第一层膜121和第二层膜122沿双面胶层11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层膜122远离第一层膜121的一侧与双面胶层11相互粘黏,第二层膜122沿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的两侧均与第一层膜121相互连接,第一离型膜12沿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的一侧凸出双面胶层11。第一离型膜12通过第一层膜121和第二层膜122的设置,使得第一离型膜12的截面为环形,从而在双面胶层11靠近第二离型膜13的一面粘黏在对应位置后,通过拉扯第一层膜121凸出双面胶层11的部位,就能够将整个第一离型膜12从双面胶层11上撕离,便于双面胶层11的粘贴。
第二离型膜13包括第三层膜131和第四层膜132,第三层膜131和第四层膜132沿双面胶层11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三层膜131远离第四层膜132的一侧与双面胶层11相互粘黏,第四层膜132远离第三层膜131的一侧与黏膜2相互粘黏,第四层膜132沿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的两侧均与第三层膜131相互连接,第二离型膜13沿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的一侧凸出双面胶层11。从而在使用双面胶粘黏时,将双面胶层11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对应的位置粘后,通过撕拉第四层膜132就能够将整个第二离型膜13从双面胶层11上撕离,便于双面胶层11的粘贴。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使用双面胶时,将胶条1从黏膜2上取下,首先,将胶条1沿自身宽度方向深入需要粘黏的缝隙之中,将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一侧与对应位置粘黏后,沿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撕拉第二离型膜13凸出双面胶层11的部分中的第四层膜132,从而能够在缝隙之外将第二离型膜13从双面胶层11上撕离,实现双面胶层11与对应位置的粘黏;粘黏后,将沿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撕拉第一离型膜12凸出双面胶层11的部分中的第一层膜121,从而能够在缝隙之外将第一离型膜12从双面胶层11上撕离,实现双面胶层11与对应位置的粘黏。通过截面为环形的第一离型膜12和第二离型膜13的设置便于将胶条1送入较窄的缝隙中进行粘贴作用,而对于第一离型膜12和第二离型膜13从双面胶层11上的撕拉均能够在对应的缝隙之外进行。
实施例3: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双面胶固定结构包括第一离型膜12,第一离型膜12沿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黏膜2,第一离型膜12长度方向与黏膜2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离型膜12和黏膜2之间设置有胶条1,胶条1包括双面胶层11和第二离型膜13,双面胶层11沿自身厚度方向一侧与第一离型膜12相互连接,另一侧与第二离型膜13相互连接,第二离型膜13沿自身厚度方向上远离双面胶层11的一侧与黏膜2相互连接。胶条1长度方向沿第一离型膜12的宽度方向设置且若干个胶条1沿第一离型膜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离型膜12上设置有若干个预断线5,预断线5长度方向沿第一离型膜12宽度方向设置,预断线5与胶条1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预断线5均沿胶条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对应的胶条1与相邻的另一个胶条1之间,从而便于将第一离型膜12撕与对应的胶条1撕成一个个体。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离型膜12采用整体而非单个的设置,降低了加工过程之中对应双面胶层11与对应第一离型膜12之间的定位精度要求;设置预断线5,一方面能够使得将胶条1与对应第一离型膜12撕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保证了胶条1的拿取硬度,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之中水汽以及灰尘对双面胶层11的影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胶条(1),所述胶条(1)沿自身厚度方向一侧设置有黏膜(2),若干个所述胶条(1)沿自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黏膜(2)上且所述胶条(1)的宽度方向沿所述黏膜(2)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胶条(1)包括双面胶层(11),所述双面胶层(11)沿自身厚度方向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离型膜(12)和第二离型膜(13),所述第二离型膜(13)沿自身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双面胶层(11)以及所述黏膜(2)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层(11)与所述第一离型膜(12)均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双面胶层(11)与所述第一离型膜(12)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12)上设置有撕拉抓手(3),所述撕拉抓手(3)一侧与所述第一离型膜(12)相互连接,另一侧延伸至凸出所述双面胶层(11),所述撕拉抓手(3)与所述双面胶层(11)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12)包括第一层膜(121)和第二层膜(122),所述第一层膜(121)和第二层膜(122)沿所述双面胶层(11)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层膜(122)沿自身厚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一层膜(121)的一侧与所述双面胶层(11)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层膜(122)沿所述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两侧均与所述第一层膜(121)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型膜(13)包括第三层膜(131)和第四层膜(132),所述第三层膜(131)和第四层膜(132)沿所述双面胶层(11)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层膜(131)沿自身厚度方向远离所述第四层膜(132)的一侧与所述双面胶层(11)相互连接,所述第四层膜(132)沿自身厚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三层膜(131)的一侧与所述黏膜(2)相互连接;所述第三层膜(131)沿所述双面胶层(11)宽度方向两侧均与所述第四层膜(132)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层(11)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离型膜(12)沿自身厚度方向与所述黏膜(2)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离型膜(12)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离型膜(12)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所述双面胶层(11)沿所述黏膜(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型膜(12)与所述黏膜(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12)上设置有若干个预断线(5);所述预断线(5)长度方向沿所述双面胶层(11)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所述预断线(5)沿所述第一离型膜(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预断线(5)与所述双面胶层(11)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预断线(5)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双面胶层(11)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双面胶层(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层(11)沿自身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支撑硬条(4),所述支撑硬条(4)长度方向沿所述双面胶层(1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硬条(4)与所述双面胶层(11)相互连接。
CN202321032933.X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Active CN220149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2933.XU CN220149486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2933.XU CN220149486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9486U true CN220149486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5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2933.XU Active CN220149486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9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72044A3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s or sheets
CN220149486U (zh) 一种侧壁式胶铁分体双面胶固定结构
CN206969316U (zh) 一体式撕手保护膜
AU2003254523A1 (en) Automated method of preparing and producing pull tabs and a protective film and an extruded section having a protective film comprising pull tabs of said type
CN112318956B (zh) 保护膜及贴膜方法
CN107054873A (zh) 一体式撕手保护膜
CN211878943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广告标识铝边带型材
CN218561339U (zh) 一种自带胶聚氨酯泡棉胶带
CN219907461U (zh) 一种易拆解胶带
CN206467185U (zh) 一种易撕双面胶带
CN219099042U (zh) 一种增加电池片粘接性的离型膜
CN216670460U (zh) Fpc带撕手位的lcd模组
CN217809250U (zh) 一种省料分布式易剥离电池背胶及电子产品
CN210395743U (zh) 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玻璃墙
CN218893617U (zh) 一种组合分段式复合膜
CN216404280U (zh) 一种新型喇叭背胶结构
CN212924890U (zh) 一种双面胶组件
CN218491649U (zh) 一种具有可撕拉层的复合膜及泡棉双面胶带
CN215947171U (zh) 一种带抽头的双面胶带
CN217514561U (zh) 用于钢片料带贴胶的蚀刻开窗装置
CN214881225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压敏胶带
CN220569158U (zh) 一种用于除静电的电容屏贴合结构
CN211871839U (zh) 一种涂胶卷料
CN213866052U (zh) 一种新型蓝胶
TWI819913B (zh) 膠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