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6708U - 一种立体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46708U CN220146708U CN202321713967.5U CN202321713967U CN220146708U CN 220146708 U CN220146708 U CN 220146708U CN 202321713967 U CN202321713967 U CN 202321713967U CN 220146708 U CN220146708 U CN 2201467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functional frame
- shell
- printing
-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94 fer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for ex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16 photochemical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底座、功能框架和打印单元,功能框架与底座连接,功能框架与底座之间形成打印空间,打印单元位于打印空间中,用于模型打印;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外壳拼接构件可拆卸连接在功能框架和/或底座,多个外壳拼接构件配合于功能框架的外周罩设于功能框架。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外壳拼接构件连接功能框架,以拼接作为成型机构的外壳,避免一体式外壳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通过累积制造实现立体打印,主要包括FDM和光固化两大类,其中,FDM打印机主要通过打印头与打印平台在水平面内相对移动进行一层模型的涂覆,而后移动打印头相对打印平台远离一层模型的厚度,继续下一层模型的涂覆,逐层叠加实现立体成型。在框架式FDM打印机中,打印头、打印平台以及导向机构等均位置框架结构内,打印过程位于框架结构内进行,可以实现为打印平台的移动提供更强的动力,适用于更大尺寸模型的打印。
为控制打印温度以及对打印机或者打印过程进行保护,现有技术中,框架式FDM打印机通常带有一体式外壳,如公开号为CN112060565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工业级3D打印机,包括内机架组件和设置在内机架组件外的外壳,由于框架式FDM打印机的框架通常较大,导致外壳的体积大,运输成本高。
因此,如何在运输时减小框架式FDM打印机占用空间以缩减运输成本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成型设备,解决现有的一体式外壳尺寸大,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
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底座、功能框架和打印单元,功能框架与底座连接,功能框架与底座之间形成打印空间,打印单元位于打印空间中,用于模型打印;
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外壳拼接构件可拆卸连接在功能框架和/或底座,多个外壳拼接构件配合于功能框架的外周,并罩设于功能框架。
其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吸附件,第一吸附件设置于功能框架上;
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吸附外壳构件,第一吸附件用于吸附固定吸附外壳构件。
其中,功能框架包括第一限位件,吸附外壳构件包括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定吸附外壳构件相对功能框架的位置;
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其中之一为凸起,另一个为与凸起相适配的凹槽;
凸起的表面包括导向弧面;
凹槽的轴向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5°。
其中,第一吸附件为磁性件,第一吸附件呈在靠近或远离底座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扁平状,吸附外壳构件为可磁吸吸附外壳构件;
或者,第一吸附件为真空吸附件;
或者,第一吸附件为粘性吸附件。
其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第二吸附件,第二吸附件设置于吸附外壳构件上,第二吸附件用于与第一吸附件配合相互吸附,第一吸附件用于吸附连接第二吸附件以固定吸附外壳构件;
吸附外壳构件为柔性吸附外壳构件,第二吸附件为柔性吸附件。
其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动件;
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转动外壳构件;
转动件与转动外壳构件连接,且转动件与功能框架和/或底座连接,转动外壳构件通过转动件选择性罩设功能框架;
转动件包括固定扣和转动头,固定扣包括嵌入通槽,转动外壳构件的边沿嵌入固定扣的嵌入通槽,转动头与固定扣连接,功能框架或者底座上设置有转动插孔,转动头插接于转动插孔,且可相对于转动插孔转动。
其中,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搭接外壳构件,搭接外壳构件抵接于功能框架的端部,功能框架的端部相背于底座。
其中,外壳拼接构件的形状与对应的功能框架区域的外周面的轮廓相适配;
和/或,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把手,把手与外壳拼接构件连接。
其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保温条,保温条与外壳拼接构件连接,且与外壳拼接构件的边沿相邻或者间隔预设距离,外壳拼接构件罩设于功能框架时,保温条与相邻的外壳拼接构件的保温条抵接,和/或保温条与底座抵接。
其中,功能框架包括至少一个z轴功能架和至少一个支撑框架,z轴功能架和支撑框架分别与底座可拆卸连接,z轴功能架和支撑框架之间形成打印空间;
打印单元包括打印头模块、电箱模块和打印平台,打印头模块分别与z轴功能架和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电箱模块与z轴功能架可拆卸连接,打印平台与z轴功能架可拆卸连接;
或者,功能框架包括至少一个z轴功能架、至少一个支撑框架和打印头框架,z轴功能架和支撑框架分别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打印头框架与z轴功能架和支撑框架相背于底座的一端连接,打印头框架、z轴功能架和支撑框架围合成打印空间;
打印单元包括X轴组件、Y轴组件、打印头、电箱模块和打印平台,Y轴组件与打印头框架连接,X轴组件与Y轴组件连接,打印头与X轴组件连接,电箱模块与z轴功能架和底座可拆卸连接,打印平台与z轴功能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主要通过设置多个外壳拼接构件连接功能框架,以拼接作为成型机构的外壳,避免一体式外壳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现有技术中,框架式FDM打印机通常带有一体式外壳,由于框架式FDM打印机的框架通常较大,导致外壳的体积大,运输成本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使用时,各外壳拼接构件由功能框架的不同侧连接功能框架,多个外壳拼接构件配合罩设在功能框架外部,起到保温以及起到避免打印过程受到干扰的作用,在需要运输时,将外壳拼接构件与功能框架拆卸运输,外壳拼接构件相较于一体结构的外壳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和包装,可减小收纳占用空间以及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在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在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磁吸外壳构件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磁吸外壳构件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磁吸外壳构件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磁吸外壳构件的爆炸图;
图11为图10所示磁吸外壳构件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所示立体成型设备在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所示立体成型设备在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立体成型设备在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另一种磁吸外壳构件的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另一种磁吸外壳构件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转动外壳构件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转动外壳构件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转动外壳构件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转动外壳构件在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中转动外壳构件的爆炸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的另一种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体成型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
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底座100、功能框架200和打印单元,功能框架200与底座100连接,功能框架200与底座100之间形成打印空间,打印单元位于打印空间中,打印单元用于模型打印;
外壳组件300,外壳组件300包括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外壳拼接构件可拆卸连接在功能框架200和/或底座100,多个外壳拼接构件配合于功能框架200的外周,并罩设于功能框架200。
底座100为成型机构的底端支撑件,功能框架200与底座100围合成打印空间。功能框架200为框架式结构,由多个条形架体构成。构成功能框架200的条形架体之间可以纵横连接,或者,各条形架体间隔设置而不连接。多个条形架体远离打印空间的外侧面构成功能框架200外周轮廓,功能框架200外周轮廓可以为多种形状,如可以为如图1中近似的方体结构,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圆柱形等。外壳拼接构件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功能框架200的外周轮廓形状确定,如以功能框架200外周轮廓为近似的方体结构为例,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相对于功能框架200四个侧面的外壳拼接构件以及相对于功能框架200远离底座100的顶端的外壳拼接构件。各个外壳拼接构件可以独立的安装在功能框架200上,也可以独立的安装在底座100上,还可以同时安装在功能框架200和底座100上;外壳拼接构件与功能框架200、底座100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各外壳拼接构件连接后,相邻外壳拼接构件相互拼接,围合形成封闭保护外壳,实现一体式外壳等同功能,如保护功能框架200以及打印空间中打印进程、为打印空间保温等功能。用于罩设功能框架200侧面的外壳拼接构件的底端边沿可以与底座100的底端边沿位于同一高度,使得外壳拼接构件不仅罩设功能框架200,还罩设于底座100外周;或者,外壳拼接构件仅用于罩设功能框架200,则外壳拼接构件的底端边沿抵接底座100上表面,外壳拼接构件的外侧面可以与底座100的外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实现外壳拼接构件与底座100配合将打印空间封闭。在使用完成后,可将外壳拼接构件逐个由功能框架200上拆卸,可将外壳拼接构件堆摞摆放,实现缩小体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及外壳拼接构件,主要通过设置多个外壳拼接构件连接功能框架,以拼接作为成型机构的外壳,避免一体式外壳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现有技术中,框架式FDM打印机通常带有一体式外壳,由于框架式FDM打印机的框架通常较大,导致外壳的体积大,运输成本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使用时,各外壳拼接构件由功能框架的不同侧连接功能框架,多个外壳拼接构件配合罩设在功能框架外部,起到保温以及起到避免打印过程受到干扰的作用,在需要运输时,将外壳拼接构件与功能框架拆卸运输,外壳拼接构件相较于一体结构的外壳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和包装,可减小收纳占用空间以及运输成本。
外壳拼接构件与功能框架2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位于功能框架200不同侧的外壳拼接构件具有不同特点,如不同的受力情况或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可根据外壳拼接构件的特点确定与功能框架200连接方式,下文中将对单一外壳组件300中包括的三种外壳拼接构件进行详细说明:
其一,如图1-13所示,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吸附件400,第一吸附件400设置于功能框架200上。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吸附外壳构件310,第一吸附件400用于吸附固定吸附外壳构件310。
吸附固定的方式可以为多种,如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附件400为磁性件,吸附外壳构件310的制备材料包括可磁吸材料,如包括铁、钴、镍等铁磁性金属及合金。吸附外壳构件310采用磁吸式连接于功能框架200,磁性自动吸合,安装方便。第一吸附件400为在靠近或远离底座100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扁平状磁吸件。在组成功能框架200的条形架体上,可在靠近或远离底座100的方向上设置两个或者多个第一吸附件400,以保证吸附外壳构件310的连接强度。第一吸附件400可通过螺栓连接在功能框架200上。吸附外壳构件31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吸附外壳构件31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相对于功能框架200三个侧面,三个侧面可以根据打印单元的位置进行设置。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附件400还可以为真空吸附件,如吸盘。或者,第一吸附件400还可以为粘性吸附件,如为可以反复撕拉的倒钩粘扣,吸附外壳构件310的材质可被倒钩粘扣钩住的,如可采用羊毛毡等。
为避免吸附外壳构件310仅通过第一吸附件400连接于功能框架200连接强度不足,容易受到刮碰窜位,且为方便吸附外壳构件310与功能框架200之间的安装定位,一种实施方式中,功能框架200包括第一限位件510,吸附外壳构件310包括第二限位件520,第一限位件510和第二限位件520用于相互配合,以在平行于吸附外壳构件310的平面内对吸附外壳构件310和功能框架200限位。
限位具体可以通过凸起和凹槽配合,如图11-12所示,第一限位件510为凸起,第二限位件520为与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或者,也可以是第一限位件510为凹槽,第二限位件520为与凹槽相适配的凸起。以第二限位件520为凹槽为例,凹槽可与第一吸附件400邻近设置,可以为多个,如在组成功能框架200的条形架体上沿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凹槽。凸起和凹槽的相互限位,使得吸附外壳构件310不易窜动。第一限位件510和第二限位件520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起限位作用的结构设计,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1、图14-15所示,为方便凸起嵌入凹槽,凹槽的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5°;可选的,凹槽的轴向与水平面相平行。可选的,凸起包括周面、顶面和导向弧面521,周面连接于功能框架200此时凸起设置于功能框架200或者吸附外壳构件310此时凸起设置于吸附外壳构件310,周面、导向弧面521和顶面在远离功能框架200此时凸起设置于功能框架200或者吸附外壳构件310此时凸起设置于吸附外壳构件310的方向上依次连接。导向弧面521可与凹槽的开口边沿相互作用,使得凸起可在导向弧面521接触到凹槽边沿时滑入凹槽,减小凸起和凹槽对位的难度,使得吸附外壳构件310更容易安装到功能框架200上。
第一吸附件400吸附在吸附外壳构件310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第一吸附件400为磁性件,吸附外壳构件310为可磁吸吸附外壳构件,其制备材料包括铁、钴、镍及其合金材料,可被第一吸附件400直接吸附固定,吸附外壳构件310由于采用金属材质,将具有特定形状。或者,如图16-17所示,吸附外壳构件310可以不采用金属材质,不限于固定形态,如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第二吸附件600,第二吸附件600为柔性吸附件,如第二吸附件600由磁铁制成,此时第一吸附件400可以为铁磁金属,如铁、钴、镍及其合金材料;或者为磁铁,且在装配磁吸外壳构件时,第一吸附件400与第二吸附件600的相对磁极相反;第二吸附件600设置于吸附外壳构件310上,第一吸附件400用于磁吸连接第二吸附件600以固定吸附外壳构件310。可选的,吸附外壳构件310为柔性吸附外壳构件310,采用柔性材料制备而成,如采用软橡胶或者帆布等,第二吸附件600包括柔性磁铁,第二吸附件600设置于吸附外壳构件310靠近边沿处。柔性的吸附外壳构件310可以折叠或者如图17所示卷起收纳。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如第一吸附件400采用倒钩粘扣,吸附外壳构件310的材质可以由任一种柔性材料制备而成,而第二吸附件600采用可以与倒钩粘扣配合的毛圈粘扣,或者,也可以是第一吸附件400为毛圈粘扣,而第二吸附件600为倒钩粘扣。
其二,如图18-22所示,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动件700。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转动外壳构件320。转动件700与转动外壳构件320连接,且转动件700与功能框架200和/或底座100连接,转动外壳构件320通过转动件700选择性罩设功能框架200。
转动外壳构件32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如为一个,相对于功能框架200的一侧侧面,且有别于吸附外壳构件310相对的侧面。转动外壳构件320在罩设于功能框架200时,两侧分别与吸附外壳构件310衔接,共同由功能框架200的四侧围合于功能框架200。转动外壳构件320用于相对于功能框架200转动,以使打印空间敞开或者封闭,可用于拾取模型等。转动件700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转动外壳构件320的底端和顶端,底端的转动件700与底座100转动连接,顶端的转动件700可以与功能框架200连接,或者可以连接在位于顶端的外壳拼接构件上。转动件700的结构可以为多种,如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件700包括固定扣和转动头,固定扣包括嵌入通槽,转动外壳构件320的边沿嵌入固定扣的嵌入通槽,转动头与固定扣连接,功能框架200或者底座100上设置有转动插孔710,转动头插接于转动插孔710,且可相对于转动插孔710转动,固定扣采用夹持转动外壳构件320边沿的方式,增加转动件700与转动外壳构件320相对位置的稳定性。转动外壳构件320的材质包括如玻璃等透明材质,可用于观察打印控件,转动外壳构件320可以为单一材质制成,或者为包括透明的中心区域以及围绕中心透明区域一周的金属边框。
其三,如图1-2、图5所示,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搭接外壳构件330,搭接外壳构件330抵接于功能框架200的端部,功能框架的端部相背于底座100。
搭接外壳构件330位于功能框架200的顶端,靠搭接外壳构件330自身重力作用即可实现与功能框架200的搭接。可以理解,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在功能框架200顶面也可以设置吸附件,如磁吸件,通过磁吸连接搭接外壳构件330,使得搭接外壳构件330位置更加稳定。搭接外壳构件330放置于功能框架200顶端后,搭接外壳构件330的边缘分别与转动外壳构件320和吸附外壳构件310衔接,继而相互配合罩设功能框架200和打印空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拼接构件的形状与对应的功能框架200区域的外周面的轮廓相适配,使得外壳拼接构件占用空间更小,外壳拼接构件安装后与功能框架200的匹配度更好,外观更加美观。如三个吸附外壳构件310中一个为平面板状结构,另外两个结构相同,均包括平面区域和位于平面区域两侧的弧面区域,如图7-10所示,弧面区域的形状与功能框架200的侧棱相对应。转动外壳构件320为平面板状结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和图22所示,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保温条900,保温条900与外壳拼接构件连接,且与外壳拼接构件的边沿相邻或者间隔预设距离,外壳拼接构件罩设于功能框架200时,保温条900与相邻的外壳拼接构件的保温条900抵接,和/或保温条与底座100抵接。
保温条900可采用胶黏剂分别黏贴在吸附外壳构件310、转动外壳构件320和搭接外壳构件330的内表面,且位于靠近边缘处,可以与边缘对齐,或者间隔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可以为相邻外壳拼接构件的边沿和位于边沿的保温条900的厚度之和。在吸附外壳构件310、转动外壳构件320和搭接外壳构件330安装后,相邻外壳拼接构件保温条900相互抵接,使得相邻外壳拼接构件的衔接位置不会出现缝隙。位于吸附外壳构件310、转动外壳构件320底端的保温条900与底座100抵接,以密封吸附外壳构件310、转动外壳构件320与底座100之间的缝隙。保温条900的设置使得外壳组件300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可用于保持打印空间恒温,可进行对温度要求较高的ABS、PC等耗材的打印。本实施例中,保温条900具体可以由保温棉、保温橡胶等保温材料制成。
一种实施方式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把手800,把手800与外壳拼接构件连接,如转动外壳构件320上设置把手800,使转动外壳构件320的开合方便,搭接外壳构件330上设置把手800,便于搭接外壳构件330拾取。
设置成型机构可被拆分为较大的功能部件,可使得立体成型设备便于拆装和运输,如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功能框架200包括至少一个z轴功能架210和至少一个支撑框架220,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分别与底座100可拆卸连接,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之间形成打印空间。
底座100呈近似的方形,z轴功能架210为三个,其中两个z轴功能架210并列设置,支撑框架220为两个,两个支撑框架220并列设置,两个z轴功能架210和两个支撑框架220位于底座100的四角,两个z轴功能架210和两个支撑框架220构成外轮廓为方体的功能框架200。另外一个z轴功能架210位于两个支撑框架220之间且略靠近底座100中心,三个z轴功能架210呈三角形分布。z轴功能架210进一步包括支撑架主体和z轴驱动组件,支撑架主体的结构可与支撑框架220结构一致,z轴驱动组件包括从动轮、丝杆、导轨和滑块,导轨与支撑架主体连接,丝杆与从动轮连接,且与导轨转动连接,滑块螺接于丝杆,且滑动连接于导轨,从动轮可设置于底座100下方的空腔区域内。
打印单元包括打印头模块240、电箱模块250和打印平台260,打印头模块240分别与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可拆卸连接,电箱模块250与z轴功能架210可拆卸连接,打印平台260与z轴功能架210可拆卸连接。
如图6和图23所示,底座100包括主驱动件231,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皮带232,主驱动件231位于打印空间内,主驱动件231连接主动轮,主动轮可设置于底座100下方的空腔区域内。皮带232绕接主动轮和三个z轴功能架210的从动轮。打印平台260与三个z轴功能架210的滑块连接,主驱动件231驱动主动轮转动,可带动从动轮转动,继而驱动丝杆转动,通过螺纹推动滑块带动打印平台260沿Z轴上下移动。打印头模块240为框架式,包括打印头、X轴组件和Y轴组件,X轴组件和Y轴组件配合可驱动打印头在X-Y平面内移动。打印头模块240嵌入两个z轴功能架210和两个支撑框架220之间。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为最外侧框架。电箱模块250为主驱动件231以及X轴组件和Y轴组件等提供动力,以及为打印头供料。
其中,底座100、三个z轴功能架210、两个支撑框架220、打印头模块240、电箱模块250、打印平台260和各外壳拼接构件分别为立体成型设备的各个拆分单元,可拆分运输,且个拆分单元方便组装。
吸附外壳构件310可以与z轴功能架210中位于外侧的两个z轴功能架210吸附连接,也可以与支撑框架220吸附连接,还可以同时与位于外侧的两个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吸附连接;搭接外壳构件330与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的顶端抵接,转动外壳构件320与底座100转动连接,且转动外壳构件320和搭接外壳构件330转动连接,与位于外侧的两个z轴功能架210对应。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例中打印头模块240还可位于两个z轴功能架210和两个支撑框架220上方,z轴功能架210、支撑框架220以及打印头模块240的框架共同构成成型机构的最外侧框架。更为具体的,功能框架200包括至少一个z轴功能架210、至少一个支撑框架220和打印头框架,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分别与底座100可拆卸连接,打印头框架与z轴功能架210可拆卸连接,且与支撑框架220相背于底座10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打印头框架、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围合成打印空间。打印头框架为近似的方体框架。
打印单元包括X轴组件、Y轴组件、打印头、电箱模块250和打印平台260,Y轴组件与打印头框架连接,X轴组件与Y轴组件连接,打印头与X轴组件连接,电箱模块250与z轴功能架210可拆卸连接,且与底座100可拆卸连接,打印平台260与z轴功能架210可拆卸连接。
吸附外壳构件310与位于外侧的两个z轴功能架210、打印头框架和/或支撑框架220吸附连接,搭接外壳构件330与打印头框架的顶端抵接,转动外壳构件320与底座100和搭接外壳构件330转动连接,与位于外侧的两个z轴功能架210以及两个z轴功能架210上方的打印头框架的一侧对应。
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
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底座100、功能框架200和打印单元,功能框架200与底座100连接,功能框架200与底座100之间形成打印空间,打印单元位于打印空间中,用于模型打印;
外壳组件300,外壳组件300包括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外壳拼接构件可拆卸连接在功能框架200和/或底座100,多个外壳拼接构件配合于功能框架200的外周,并罩设于功能框架200。
其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吸附件400,第一吸附件400设置于功能框架200上;
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吸附外壳构件310,第一吸附件400用于吸附固定吸附外壳构件310。
其中,功能框架200包括第一限位件510,吸附外壳构件310包括第二限位件520,第一限位件510和第二限位件520用于限定吸附外壳构件310相对功能框架200的位置;
第一限位件510和第二限位件520其中之一为凸起,另一个为与凸起相适配的凹槽;
凸起的表面包括导向弧面521;
凹槽的轴向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5°。
其中,第一吸附件400为磁性件,第一吸附件400呈在靠近或远离底座100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扁平状,吸附外壳构件310为可磁吸吸附外壳构件310;
或者,第一吸附件400为真空吸附件;
或者,第一吸附件400为粘性吸附件。
其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第二吸附件600,第二吸附件600设置于吸附外壳构件310上,第二吸附件600用于与第一吸附件400配合相互吸附,第一吸附件400用于吸附连接第二吸附件600以固定吸附外壳构件310;
吸附外壳构件310为柔性吸附外壳构件310,第二吸附件600为柔性吸附件。
其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动件700;
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转动外壳构件320;
转动件700与转动外壳构件320连接,且转动件700与功能框架200和/或底座100连接,转动外壳构件320通过转动件700选择性罩设功能框架200;
转动件700包括固定扣和转动头,固定扣包括嵌入通槽,转动外壳构件320的边沿嵌入固定扣的嵌入通槽,转动头与固定扣连接,功能框架200或者底座100上设置有转动插孔710,转动头插接于转动插孔710,且可相对于转动插孔710转动。
其中,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搭接外壳构件330,搭接外壳构件330抵接于功能框架200的端部,功能框架的端部相背于底座100。
其中,外壳拼接构件的形状与对应的功能框架200区域的外周面的轮廓相适配;
和/或,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把手800,把手800与外壳拼接构件连接。
其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保温条900,保温条900与外壳拼接构件连接,且与外壳拼接构件的边沿相邻或者间隔预设距离,外壳拼接构件罩设于功能框架200时,保温条900与相邻的外壳拼接构件的保温条900抵接,和/或保温条与底座100抵接。
其中,功能框架200包括至少一个z轴功能架210和至少一个支撑框架220,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分别与底座100可拆卸连接,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之间形成打印空间;
打印单元包括打印头模块240、电箱模块250和打印平台260,打印头模块240分别与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可拆卸连接,电箱模块250与z轴功能架210可拆卸连接,打印平台260与z轴功能架210可拆卸连接;
或者,功能框架200包括至少一个z轴功能架210、至少一个支撑框架220和打印头框架,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分别与底座100可拆卸连接,打印头框架与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相背于底座100的一端连接,打印头框架、z轴功能架210和支撑框架220围合成打印空间;
打印单元包括X轴组件、Y轴组件、打印头、电箱模块250和打印平台260,Y轴组件与打印头框架连接,X轴组件与Y轴组件连接,打印头与X轴组件连接,电箱模块250与z轴功能架210和底座100可拆卸连接,打印平台260与z轴功能架210可拆卸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底座、功能框架和打印单元,所述功能框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功能框架与底座之间形成打印空间,所述打印单元位于所述打印空间中,所述打印单元用于模型打印;
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多个外壳拼接构件,所述外壳拼接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功能框架和/或所述底座,多个所述外壳拼接构件配合于所述功能框架的外周,并罩设于所述功能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功能框架上;
所述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吸附外壳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用于吸附固定所述吸附外壳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框架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吸附外壳构件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吸附外壳构件相对所述功能框架的位置;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其中之一为凸起,另一个为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
所述凸起的表面包括导向弧面;
所述凹槽的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附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一吸附件呈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扁平状;所述吸附外壳构件为可磁吸吸附外壳构件;
或者,所述第一吸附件为真空吸附件;
或者,所述第一吸附件为粘性吸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吸附外壳构件上,所述第二吸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吸附件配合相互吸附,以固定所述吸附外壳构件;
所述吸附外壳构件为柔性吸附外壳构件;
所述第二吸附件为柔性吸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转动件;
所述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转动外壳构件;
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转动外壳构件连接,且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功能框架和/或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转动外壳构件通过所述转动件选择性罩设所述功能框架;
所述转动件包括固定扣和转动头,所述固定扣包括嵌入通槽,所述转动外壳构件的边沿嵌入所述固定扣的嵌入通槽,所述转动头与所述固定扣连接,所述功能框架和/或底座上设置有转动插孔,所述转动头插接于所述转动插孔,且可相对于所述转动插孔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外壳拼接构件包括搭接外壳构件,所述搭接外壳构件抵接于所述功能框架的端部,所述功能框架的端部相背于所述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拼接构件的形状与对应的所述功能框架区域的外周面的轮廓相适配;
和/或,所述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外壳拼接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保温条,所述保温条与所述外壳拼接构件连接,且与所述外壳拼接构件的边沿相邻或者间隔预设距离,所述外壳拼接构件罩设于所述功能框架时,所述保温条与相邻的所述外壳拼接构件的保温条抵接,和/或所述保温条与所述底座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框架包括至少一个z轴功能架和至少一个支撑框架,所述z轴功能架和所述支撑框架分别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z轴功能架和所述支撑框架之间形成所述打印空间;
所述打印单元包括打印头模块、电箱模块和打印平台,所述打印头模块分别与所述z轴功能架和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电箱模块与所述z轴功能架和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打印平台与所述z轴功能架可拆卸连接;
或者,所述功能框架包括至少一个z轴功能架、至少一个支撑框架和打印头框架,所述z轴功能架和所述支撑框架分别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打印头框架与所述z轴功能架和所述支撑框架相背于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打印头框架、所述z轴功能架和所述支撑框架围合成所述打印空间;
所述打印单元包括X轴组件、Y轴组件、打印头、电箱模块和打印平台,所述Y轴组件与所述打印头框架连接,所述X轴组件与所述Y轴组件连接,所述打印头与所述X轴组件连接,所述电箱模块与z轴功能架和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打印平台与所述z轴功能架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13967.5U CN220146708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一种立体成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13967.5U CN220146708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一种立体成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46708U true CN220146708U (zh) | 2023-12-08 |
Family
ID=8900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13967.5U Active CN220146708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一种立体成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46708U (zh) |
-
2023
- 2023-06-30 CN CN202321713967.5U patent/CN2201467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26197B2 (en) | Coupling memb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220146708U (zh) | 一种立体成型设备 | |
CN212829380U (zh) | 存膜机构和贴膜设备 | |
US3120066A (en) |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mposite pictures | |
CN113572928B (zh) | 驱动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TW201726499A (zh) | 購物籃 | |
CN202748520U (zh) |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附带照相机的移动终端 | |
CN111906536B (zh) | 一种柔性上料装置 | |
CN214101553U (zh) | 画框电视 | |
CN213370634U (zh) | 一种电力工程设计用电网规划展示画板 | |
CN210806799U (zh) | 可调节的无线充电器和移动终端组件 | |
CN208110139U (zh) | 透镜驱动装置 | |
CN217865680U (zh) | 一种减震防抖展示柜底座 | |
CN208021813U (zh) | 自动线材捆绑机 | |
CN220757056U (zh) | 展示柜 | |
CN220499969U (zh) | 一种遮光罩、立体成型设备、包装和包装组件 | |
CN221215251U (zh) | 一种带有安全扣的包装袋 | |
CN207690451U (zh) | 一种组合式教育宣传栏 | |
CN215750472U (zh) | 一种产品制造模具及产品制造装置 | |
CN211076892U (zh) | 一种防震快递箱 | |
CN213168146U (zh) | 一种汽车配件转运工具 | |
CN221458464U (zh) | 一种具有密封防尘功能的手办展示储存盒 | |
CN218122930U (zh) | 一种显示屏箱体的自动保护装置 | |
CN216267647U (zh) | 一种快速调节皮带涨紧度的3d打印装置 | |
CN211282140U (zh) | 一种防护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