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2533U - 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42533U CN220142533U CN202321158230.1U CN202321158230U CN220142533U CN 220142533 U CN220142533 U CN 220142533U CN 202321158230 U CN202321158230 U CN 202321158230U CN 220142533 U CN220142533 U CN 2201425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dal
- patient
-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 footboard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64 dys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8190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1225 Limb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132 Osteopor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0886 Traumatic Brain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40 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920 primar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技术包括水平设置的踏板,所述踏板底部设置有半球体,且踏板和半球体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踏板前、后、左和右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减少踏板倾斜度的稳定组件,踏板顶部设置有用于使患者更容易站稳的扶手。本实用新型通过踏板和半球体的设置使患者能够在摇晃中训练平衡力,通过稳定组件的设置便于降低踏板和半球体的晃动幅度,从而降低训练难度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既便于患者更轻松的站立在踏板上,还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即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持面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内,这种能力就称为平衡能力,平衡功能障碍是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中任意一种感受器因某种原因受到影响,导致身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出现身体不能维持平衡的现象。
人体出现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卒中、骨质疏松、脑外伤、下肢损伤等疾病,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也会出现平衡功能障碍。
恢复方法通常先针对性治疗原发病,并同时进行平衡训练,促进功能恢复;现有的平衡训练装置过于死板和僵硬,并且对于训练场地有限制还不便于携带,从而不便于患者随时随地进行康复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便于对患者的平衡性进行恢复锻炼。
所述的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踏板,所述踏板底部设置有半球体,且踏板和半球体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踏板前、后、左和右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减少踏板倾斜度的稳定组件,踏板顶部设置有用于使患者更容易站稳的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活动端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球体。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底部均固定有螺杆,踏板顶部对应螺杆开设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螺纹沉孔,固定杆顶部设置有与之呈过盈配合的连接杆,连接杆整体呈半圆形结构,连接杆两端底部均开设有凹槽,固定杆顶部均竖直固定有用于插入凹槽内的插销。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前、后、左和右侧壁的支撑杆和球体均为两组,且球体采用橡胶材质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由外管和内管组成,外管一端倾斜固定在踏板外侧壁,内管从另一端穿出,外管活动端外侧壁开设有上下相通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穿装有用于将内管固定在外管内的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踏板和半球体的设置使患者能够在摇晃中训练平衡力,通过稳定组件的设置便于降低踏板和半球体的晃动幅度,从而降低训练难度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既便于患者更轻松的站立在踏板上,还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放大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踏板2、半球体3、球体4、支撑杆4.1、外管4.2、内管5、扶手5.1、固定杆5.2、螺杆5.3、插销5.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水平设置的踏板1,便于患者双脚进行踩踏;
所述踏板1底部设置有半球体2,便于使半球体2朝下,然后患者双脚踩在踏板1保持踏板1不晃动来训练平衡;
所述半球体2为实心的橡胶体,还可以为采用橡胶材质制作的半球形的槽体,槽体顶部与踏板1底部固定,使槽体与踏板1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从而便于通过患者踩踏踏板1时半球体2对应产生形变,槽体与踏板1之间的具体结构可以借鉴现有技术“BOSU球”的结构;
所述且踏板1和半球体2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便于使踏板1和半球体2在自然状态下呈稳定状态;
所述踏板1前、后、左和右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减少踏板1倾斜度的稳定组件,既便于减少患者站在踏板1上时的摇晃幅度,从而使患者完成平衡性训练的同时减少受伤,为了增加训练效果,患者在保证站立在踏板1上的同时减少稳定组件与地面的接触;
所述踏板1顶部设置有用于使患者更容易站稳的扶手5,便于使患者更容易在踏板1上站稳减少摔跤的几率。
在使用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可以先将半球体2朝下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然后患者在看护人员的帮助下扶着扶手5站在踏板1上,然后患者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站位来保证能够一直站在踏板1上,当踏板1的倾斜角度逐渐加大时,稳定组件就会与地面接触来防止踏板1继续倾斜导致患者摔倒,从而对患者的下肢平衡性进行训练;其次还可以采用双手放置在踏板1上进行俯卧撑训练,从而训练患者上肢的平衡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杆4,支撑杆4活动端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球体3,便于在踏板1倾斜到一定角度时通过球体3与地面接触来停止继续倾斜,从而防止患者从踏板1上摔倒下来;
所述支撑杆4与踏板1侧壁之间的倾斜度为45°,45°并不是固定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选为45°是为了便于防止支撑杆4与踏板1之间的倾斜度过小起不到稳定效果,或支撑杆4与踏板1之间的倾斜角度过大导致球体3过早与地面接触,使患者的训练效果降低;
在实际使用时,为了使球体3与地面的接触时间较好,使患者在训练的同时减少受伤,支撑杆4与球体3的总长小于踏板1顶面到半球体2底面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踏板1顶面到半球体2底面长度的一半,从而使得球体3与地面的接触角度较为合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扶手5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杆5.1,固定杆5.1底部均固定有螺杆5.2,踏板1顶部对应螺杆5.2开设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螺纹沉孔,固定杆5.1顶部设置有与之呈过盈配合的连接杆5.4,连接杆5.4整体呈半圆形结构,连接杆5.4两端底部均开设有凹槽,固定杆5.1顶部均竖直固定有用于插入凹槽内的插销5.3,便于安装与拆卸,使扶手5拆卸后不影响踏板1的正常使用,从而便于患者前期平衡力较弱时进行手扶保持稳定,平衡力较好后去除扶手5继续训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踏板1前、后、左和右侧壁的支撑杆4和球体3均为两组,且球体3采用橡胶材质制作,便于增加踏板1倾斜时的稳定性,使患者使用时更加放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训练效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4由外管4.1和内管4.2组成,外管4.1一端倾斜固定在踏板1外侧壁,内管4.2从另一端穿出,外管4.1活动端外侧壁开设有上下相通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穿装有用于将内管4.2固定在外管4.1内的限位杆,便于通过不同的患者需求调整支撑杆4的长度,从而调整球体3与地面接触的时间点,使平衡力较差的患者一开始能够在摇晃幅度较小的踏板1上进行训练,从而降低患者的心里压力提高训练效果,当患者平衡力提升后再缩短支撑杆4的长度增加训练难度;
所述限位杆采用螺杆,还可以采用螺钉,通过将内管4.2顶紧来将其固定。
Claims (5)
1.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踏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底部设置有半球体(2),且踏板(1)和半球体(2)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踏板(1)前、后、左和右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减少踏板(1)倾斜度的稳定组件,踏板(1)顶部设置有用于使患者更容易站稳的扶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杆(4),支撑杆(4)活动端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球体(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5)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杆(5.1),固定杆(5.1)底部均固定有螺杆(5.2),踏板(1)顶部对应螺杆(5.2)开设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螺纹沉孔,固定杆(5.1)顶部设置有与之呈过盈配合的连接杆(5.4),连接杆(5.4)整体呈半圆形结构,连接杆(5.4)两端底部均开设有凹槽,固定杆(5.1)顶部均竖直固定有用于插入凹槽内的插销(5.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前、后、左和右侧壁的支撑杆(4)和球体(3)均为两组,且球体(3)采用橡胶材质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由外管(4.1)和内管(4.2)组成,外管(4.1)一端倾斜固定在踏板(1)外侧壁,内管(4.2)从另一端穿出,外管(4.1)活动端外侧壁开设有上下相通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穿装有用于将内管(4.2)固定在外管(4.1)内的限位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8230.1U CN220142533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8230.1U CN220142533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42533U true CN220142533U (zh) | 2023-12-08 |
Family
ID=8902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58230.1U Active CN220142533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42533U (zh) |
-
2023
- 2023-05-12 CN CN202321158230.1U patent/CN2201425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287395U (zh) | 一种骨科医疗康复腿部训练装置 | |
CN220142533U (zh) | 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 |
CN204380107U (zh) | 适用于老年人、残疾人的健身床 | |
CN211747732U (zh) | 一种具有运动装置的智能办公桌 | |
CN205698329U (zh) | 一种床用下肢康复器 | |
CN2317895Y (zh) | 平衡运动健身器 | |
CN208388875U (zh) | 钛合金康复轮椅 | |
CN206965020U (zh) | 一种户外多功能扭腰器 | |
CN210751064U (zh) | 一种康复医疗用平行杆 | |
CN210447973U (zh) | 下肢康复按摩椅 | |
CN207913137U (zh) | 一种手指握紧功能恢复训练装置 | |
CN215779637U (zh) | 帕金森冻结步态康复手扶椅 | |
CN216855622U (zh) | 一种阻尼可调上肢康复训练器 | |
CN213407617U (zh) | 一种坐位平衡仪 | |
CN219579362U (zh) | 瘫痪站立行走训练器 | |
CN219764416U (zh) |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9023137U (zh) | 一种下肢复健装置 | |
CN217091946U (zh) | 一种体育训练用可调节的压腿架 | |
CN205994964U (zh) | 一种可调整强度的拉筋锻炼装置 | |
CN221014409U (zh) | 一种用于体育武术单脚平衡力训练的装置 | |
CN204337651U (zh) | 一种新型人体腿部锻炼器 | |
CN215274343U (zh) | 一种慢性病患智能康复护理架 | |
CN215653663U (zh) | 一种舞蹈训练下腰装置 | |
CN220632921U (zh) | 一种腿部关节锻炼康复装置 | |
CN215505362U (zh) | 基于平面四杆机构的康复训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