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2275U - 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 - Google Patents

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2275U
CN220142275U CN202321620971.7U CN202321620971U CN220142275U CN 220142275 U CN220142275 U CN 220142275U CN 202321620971 U CN202321620971 U CN 202321620971U CN 220142275 U CN220142275 U CN 220142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adsorption
layer
hole
p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09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月红
王振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6209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2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2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2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包括吸附贴本体,吸附贴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引流孔,并且吸附贴本体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敷贴部和外露部,敷贴部可与皮肤粘贴接触。敷贴部的内侧设置有吸附引流部,吸附引流部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引流孔对应的通孔,并且吸附引流部包括自通孔向外依次环绕设置的引流层、吸附层以及防渗层。外露部外侧设置有渗液存储部,渗液存储部突出于吸附贴本体,渗液存储部内部具有存储空腔,并且渗液存储部与引流孔相通。该吸附贴敷贴在引流管周侧,当引流管周侧有渗液时,吸附引流部能够将渗液吸附并引流到渗液存储部内,很好地解决了引流管渗液影响患者生活健康以及医疗照顾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胸腔、腹腔手术后的患者,通常需要留置引流管和引流袋。在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周围皮肤和引流管之间容易有渗液,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在引流管周围皮肤与引流管间的缝隙处垫纱布,用以吸收渗液,但是使用的纱布需要频繁更换,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操作程序较为繁琐,频繁更换纱布和衣物甚至影响睡眠,由于潮湿,还易造成引流管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感染,使得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下降。
因此现有技术中留置有引流管的临床患者在术后存在引流管附近容易产生渗液,渗液会影响患者生活健康及医疗照顾等方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留置有引流管的临床患者在术后存在引流管附近容易产生渗液,渗液会影响患者生活健康及医疗照顾等方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包括吸附贴本体,吸附贴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引流孔,并且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敷贴部和外露部,敷贴部可与皮肤粘贴接触。
敷贴部内侧设置有吸附引流部,吸附引流部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引流孔对应的通孔,并且吸附引流部包括自通孔向外依次环绕设置的引流层、吸附层以及防渗层。
外露部外侧设置有渗液存储部,渗液存储部突出于吸附贴本体,渗液存储部内部具有存储空腔,并且渗液存储部与引流孔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在使用过程中,吸附贴本体的敷贴部和人体皮肤接触粘贴,并且在敷贴部内侧设置有吸附引流部,吸附引流部用于贴附在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处,当引流管周侧有渗液时,吸附引流部能够将渗液吸附并引流到渗液存储部内,因此不需要在引流管周围皮肤与引流管间的缝隙处垫纱布,不需要频繁更换纱布,并且渗液被吸附引流部引流到渗液存储部内,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不会潮湿,也不会发生过敏、皮肤红肿、疼痛、感染等问题。
进一步地,因为吸附引流部包括自通孔向外依次环绕设置的引流层、吸附层以及防渗层,渗液会优先被引流层引流到渗液存储部,渗液过多时,吸附层会吸附一部分渗液,并且防渗层会防止渗液渗透到吸附贴外部,从而提高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引流、吸附以及防渗的效果。很好地解决了引流管渗液影响患者生活健康以及医疗照顾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吸附引流部上还设置有多条引流槽,每一条引流槽均自吸附引流部远离通孔的端部边缘朝向通孔延伸,其中,多条引流槽围绕通孔均匀且有间隔地设置。其中沿着引流槽延伸方向,每条引流槽依次贯穿经过防渗层、吸附层以及引流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引流部上还设置多条引流槽,当引流管周侧有渗液流出时,渗液会沿着引流槽引流到通孔处,然后经过通孔流入到渗液存储部,并且每条引流槽依次贯穿经过防渗层、吸附层以及引流层,过防渗层、吸附层以及引流层上的渗液都会通过引流槽引流到通孔内,进一步提高吸附贴对渗液的引流效果。
在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中,吸附引流部远离外露部的内侧表面的至少中间部分呈以通孔为中心的中心凹陷的形状,并且引流层、吸附层以及防渗层之间的连接部位呈曲线延伸过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引流部的内侧表面的至少中间部分呈以通孔为中心的中心凹陷的形状,渗液能够沿着吸附引流部的凹陷表面向通孔流动,使得引流管周侧的渗液只会在吸附引流部内朝向通孔流动并流入渗液存储部,避免渗液渗出吸附引流部,同时避免渗液感染或者渗透到周围的皮肤。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中,吸附引流部的两侧边缘相对于通孔对称设置;并且吸附引流部远离外露部的内侧表面的至少中间部分呈弧形凹陷形状。并且在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厚度方向上,通孔位置相比于吸附引流部最远离外露部的边缘凹陷3~6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引流部的间部分呈弧形凹陷形状,弧形凹陷的引流效果更好,通孔位置相比于吸附引流部最远离外露部的边缘凹陷3~6mm,能够减少吸附贴敷贴在患者身上时的异物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吸附层由柔性的吸水材料制成,并且吸附层内具有多个吸附孔。防渗层由柔性的吸水材料制成,防渗层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呈光滑表面;并且引流层由柔性的疏水性材料制成,引流层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呈光滑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层由柔性的吸水材料制成,内部设置多个吸附孔能够吸附部分渗液,防渗层也能够吸附渗出的多余的渗液,引流层则用于直接将渗液引流到通孔内,然后通过引流孔流入到渗液存储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在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中,防渗层远离通孔的边缘垂直于敷贴部延伸。并且吸附引流部还包括阻挡层,阻挡层环绕设置于防渗层的外周、内周边缘抵接于防渗层的外周边缘。其中阻挡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防渗层的最大厚度,并且阻挡层由疏水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层具有进一步提高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防渗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每条引流槽在防渗层的最外侧朝向通孔的延伸方向上,均包括贯穿连通的第一引流槽、第二引流槽以及第三引流槽。其中:
第一引流槽设置在防渗层的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并且第一引流槽自防渗层的最外侧朝向吸附层的一侧边缘延伸。
第二引流槽设置在吸附层的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第二引流槽与第一引流槽连通,第二引流槽自靠近防渗层的一侧边缘朝向靠近引流层的一侧边缘延伸。
第三引流槽设置在引流层的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第三引流槽与第二引流槽连通,第三引流槽自靠近吸附层的一侧边缘朝向靠近引流孔的一侧边缘延伸。
并且吸附层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依次环绕形成的多个环形聚流槽,每个环形聚流槽均与第二引流槽相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流槽、第二引流槽以及第三引流槽依次连通并形成一条完整的、由防渗层指向通孔的引流槽,引流效果较好。并且吸附层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环形聚流槽能够将吸附层吸附到的渗液聚集到第二引流槽内,然后通过引流槽引流到渗液存储部内,以提高吸附引流部的吸附和引流效果,将避免渗液残留在皮肤表面或者吸附引流部的表面,保持皮肤的干燥,从而避免渗液渗透在皮肤周围发生过敏、感染、瘙痒、疼痛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引流孔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内部具有自吸附引流部一侧朝向渗液存储部一侧导通的单向通路。设置单向阀可以防止渗液存储部内的渗液反向渗透。
优选地,敷贴部上位于吸附引流部的外周侧还设置有粘性底层。并且还包括可撕防护贴,可撕防护贴覆盖于敷贴部所在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性底层用于和皮肤粘贴,使用时撕掉可撕防护贴,将敷贴部敷贴到患者的引流管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渗液存储部设置为囊泡,囊泡由柔性材料制成,囊泡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排液孔的出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囊泡可以储存引流的渗液,当囊泡内的渗液较多时,可以打开密封盖将渗液排出,然后通过密封盖继续密封排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包括吸附贴本体,吸附贴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引流孔,敷贴部内侧设置有吸附引流部,吸附引流部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引流孔对应的通孔,并且吸附引流部包括自通孔向外依次环绕设置的引流层、吸附层以及防渗层。外露部外侧设置有渗液存储部,渗液存储部内部具有存储渗液的存储空腔。该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在使用时,吸附引流部贴附在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处,当引流管周侧有渗液时,吸附引流部能够将渗液吸附并引流到渗液存储部内,吸附引流部对渗液的吸附和引流效果较好,既能够防止渗液渗漏在皮肤周侧也能够将渗液吸附引流到渗液存储部内,因此不需要在引流管周围皮肤与引流管间的缝隙处垫纱布,不需要频繁更换纱布,并且渗液被吸附引流部引流到渗液存储部内,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不会潮湿,也不会发生过敏、皮肤红肿、瘙痒、疼痛、感染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敷贴部一侧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敷贴部一侧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吸附贴本体;
200、吸附引流部;
210、通孔;220、引流层;230、吸附层;240、防渗层;250、阻挡层;
260、引流槽;
261、第一引流槽;262、第二引流槽;263、第三引流槽;264、环形聚流槽;
300、渗液存储部;
310、存储空腔;
400、单向阀;50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请参见图1,包括吸附贴本体100,吸附贴本体100的中部设置有引流孔,并且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敷贴部和外露部,敷贴部可与皮肤粘贴接触。
敷贴部内侧设置有吸附引流部200,吸附引流部200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引流孔对应的通孔210,并且吸附引流部200包括自通孔210向外依次环绕设置的引流层220、吸附层230以及防渗层240。
外露部外侧设置有渗液存储部300,渗液存储部300突出于吸附贴本体100,渗液存储部300内部具有存储空腔310,并且渗液存储部300与引流孔相通。
具体的,因为吸附贴本体100的厚度较薄,厚度一般在1mm左右或者1mm以内,并且因为引流孔和通孔210位置相同,因此在图1中显示引流孔基本与通孔210相同,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引流孔具体是设置在吸附贴本体100上的,而通孔210具体是设置在吸附引流部200上的、并且位于吸附引流部200的中部并与引流孔对应。
更为具体的,请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引流部200的中间形成一个朝向通孔210中间延伸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周侧依次为引流层220、吸附层230以及防渗层240,该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在使用时,凹陷部对准引流管所在的位置粘贴在皮肤上,当引流管有渗液渗出时,渗液会通过吸附引流部200上的引流层220引流至通孔210内,然后通过引流孔流入到渗液存储部300。
因此,本申请公开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在使用过程中,吸附贴本体100的敷贴部和人体皮肤接触粘贴,并且在敷贴部内侧设置有吸附引流部200,吸附引流部200用于贴附在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处,当引流管周侧有渗液时,吸附引流部200能够将渗液吸附并引流到渗液存储部300内,因此不需要在引流管周围皮肤与引流管间的缝隙处垫纱布,不需要频繁更换纱布,并且渗液被吸附引流部200引流到渗液存储部300内,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不会潮湿,也不会发生过敏、皮肤红肿、疼痛、感染等问题。
进一步地,因为吸附引流部200包括自通孔210向外依次环绕设置的引流层220、吸附层230以及防渗层240,渗液会优先被引流层220引流到渗液存储部300,渗液过多时,吸附层230会吸附一部分渗液,并且防渗层240会防止渗液渗透到吸附贴外部,从而提高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引流、吸附以及防渗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请参见图2,吸附引流部200上还设置有多条引流槽260,每一条引流槽260均自吸附引流部200远离通孔210的端部边缘朝向通孔210延伸,其中,多条引流槽260围绕通孔210均匀且有间隔地设置。其中沿着引流槽260延伸方向,每条引流槽260依次贯穿经过防渗层240、吸附层230以及引流层22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引流部200上可以设置3条、4条、5条、6条甚至更多数量的引流槽260,优选地,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在吸附引流部200上设置有4条引流槽260。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引流部200上还设置多条引流槽260,当引流管周侧有渗液时,渗液会沿着引流槽260引流到通孔210处,然后经过通孔210流入到渗液存储部300,并且每条引流槽260依次贯穿经过防渗层240、吸附层230以及引流层220,过防渗层240、吸附层230以及引流层220上的渗液都会通过引流槽260引流到通孔210内,进一步提高吸附贴对渗液的引流效果。
在其中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在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中,吸附引流部200远离外露部的内侧表面的至少中间部分呈以通孔210为中心的中心凹陷的形状,并且引流层220、吸附层230以及防渗层240之间的连接部位呈曲线延伸过渡。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引流部200的内侧表面的至少中间部分呈以通孔210为中心的中心凹陷的形状,采用这种结构的设计,渗液能够沿着吸附引流部200的凹陷表面向通孔210流动,使得引流管周侧的渗液只会在吸附引流部200内朝向通孔210流动并流入渗液存储部300,避免渗液渗出吸附引流部200,同时避免渗液感染或者渗透到周围的皮肤。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中,请参见图1,吸附引流部200的两侧边缘相对于通孔210对称设置;并且吸附引流部200远离外露部的内侧表面的至少中间部分呈弧形凹陷形状。并且在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厚度方向上,通孔210位置相比于吸附引流部200最远离外露部的边缘凹陷3~6mm。
其中,在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厚度方向上,通孔210位置相比于吸附引流部200最远离外露部的边缘凹陷尺寸可以是3mm、4.5mm、5mm、6mm或者3~6mm内的任意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选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吸附引流部200的间部分呈弧形凹陷形状,弧形凹陷的引流效果更好,通孔210位置相比于吸附引流部200最远离外露部的边缘凹陷3~6mm,能够减少吸附贴敷贴在患者身上时的异物感。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吸附层230由柔性的吸水材料制成,并且吸附层230内具有多个吸附孔。防渗层240由柔性的吸水材料制成,防渗层240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呈光滑表面;并且引流层220由柔性的疏水性材料制成,引流层220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呈光滑表面。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制作吸附层230以及防渗层240的吸水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海绵、纤维素材料、柔性针织物、吸水泡棉中的任意一种,吸附层230和防渗层240可以设置相同的材料,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材料。用于制作引流层220的疏水性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橡胶、硅胶、柔性防水毡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吸附层230由柔性的吸水材料制成,内部设置多个吸附孔能够吸附部分渗液,防渗层240也能够吸附渗出的多余的渗液,引流层220则用于直接将渗液引流到通孔210内,然后通过引流孔流入到渗液存储部300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请参见图1,在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中,防渗层240远离通孔210的边缘垂直于敷贴部延伸。并且吸附引流部200还包括阻挡层250,阻挡层250环绕设置于防渗层240的外周、内周边缘抵接于防渗层240的外周边缘。其中阻挡层250的厚度等于/或大于防渗层240的最大厚度,并且阻挡层250由疏水性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阻挡层250的厚度可以是等于防渗层240的最大厚度,也可以是大于防渗层240的最大厚度,防渗层240的最大厚度可以是4~6mm范围内的任意值,并且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阻挡层250的厚度等于防渗层240的最大厚度。
具体的,用于制作阻挡层250的疏水性材料也包括但不仅限于橡胶、硅胶、柔性防水毡中的任意一种,阻挡层250和引流层220的材料可以相同的材料,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并且,阻挡层250具有进一步提高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防渗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请参见图2,每条引流槽260在防渗层240的最外侧朝向通孔210的延伸方向上,均包括贯穿连通的第一引流槽261、第二引流槽262以及第三引流槽263。其中:
第一引流槽261设置在防渗层240的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并且第一引流槽261自防渗层240的最外侧朝向吸附层230的一侧边缘延伸。
第二引流槽262设置在吸附层230的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第二引流槽262与第一引流槽261连通,第二引流槽262自靠近防渗层240的一侧边缘朝向靠近引流层220的一侧边缘延伸。
第三引流槽263设置在引流层220的远离敷贴部的内侧表面,第三引流槽263与第二引流槽262连通,第三引流槽263自靠近吸附层230的一侧边缘朝向靠近引流孔的一侧边缘延伸。
并且参见图2,吸附层23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依次环绕形成的多个环形聚流槽264,每个环形聚流槽264均与第二引流槽262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流槽261是位于防渗层240上的部分引流槽260,第二引流槽262是位于吸附层230上的部分引流槽260,第三引流槽263是位于引流层220上的部分引流槽260,每一条引流槽260上的第一引流槽261、第二引流槽262以及第三引流槽263都是依次连通的,并形成一条完整的、由防渗层240指向通孔210的引流槽260,这种结构的引流槽260引流效果较好。
并且,吸附层230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环形聚流槽264能够将吸附层230吸附到的渗液聚集到第二引流槽262内,然后通过引流槽260引流到渗液存储部300内,以提高吸附引流部200的吸附和引流效果,能够避免渗液残留在皮肤表面或者吸附引流部200的表面,保持皮肤的干燥,从而避免渗液渗透在皮肤周围发生过敏、感染、瘙痒、疼痛等问题。并且,环形聚流槽264可以设置6条、7条、8条甚至更多数量。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引流孔上设置有单向阀400,单向阀400内部具有自吸附引流部200一侧朝向渗液存储部300一侧导通的单向通路。设置单向阀400可以防止渗液存储部300内的渗液反向渗透。
优选地,敷贴部上位于吸附引流部200的外周侧还设置有粘性底层。并且还包括可撕防护贴(图中未示出),可撕防护贴覆盖于敷贴部所在的一侧。
粘性底层用于和皮肤粘贴,使用时撕掉可撕防护贴,将敷贴部敷贴到患者的引流管的周围,具体的,粘性底层上可以涂覆医用粘胶。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渗液存储部300设置为囊泡,囊泡由柔性材料制成,囊泡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排液孔的出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盖50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渗液存储部30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囊袋、储液袋等。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囊泡可以储存引流的渗液,当囊泡内的渗液较多时,可以打开密封盖500将渗液排出,然后通过密封盖500继续密封排液孔,并且密封盖500可以设置为螺纹盖,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囊泡底部的排液孔。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包括吸附贴本体100,吸附贴本体100的中部设置有引流孔,敷贴部内侧设置有吸附引流部200,吸附引流部200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引流孔对应的通孔210,并且吸附引流部200包括自通孔210向外依次环绕设置的引流层220、吸附层230以及防渗层240。外露部外侧设置有渗液存储部300,渗液存储部300内部具有存储渗液的存储空腔310。该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在使用时,吸附引流部200贴附在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处,当引流管周侧有渗液时,吸附引流部200能够将渗液吸附并引流到渗液存储部300内,吸附引流部200对渗液的吸附和引流效果较好,既能够防止渗液渗漏在皮肤周侧也能够将渗液吸附引流到渗液存储部300内,因此不需要在引流管周围皮肤与引流管间的缝隙处垫纱布,不需要频繁更换纱布,并且渗液被吸附引流部200引流到渗液存储部300内,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不会潮湿,也不会发生过敏、皮肤红肿、瘙痒、疼痛、感染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地,以本实施例公开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使用过程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在使用时,先撕掉敷贴部一侧的可撕防护贴,露出吸附引流部200,将吸附引流部200对准引流管所在的位置粘贴在皮肤上,吸附引流部200的周侧和皮肤粘贴在一起,吸附引流部200和皮肤之间形成有一个朝向吸附贴一侧凹陷的空腔,当引流管有渗液渗出时,渗液会通过吸附引流部200上的引流层220以及引流槽260引流至通孔210内,然后通过引流孔流入到渗液存储部300,未被引流的部分渗液会被吸附层230和防渗层240,并且渗液也不会渗漏到引流管或者吸附贴周侧的皮肤上,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不会潮湿,也不会发生过敏、皮肤红肿、疼痛、感染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吸附引流部200上形成的凹陷部对准引流管进行粘贴,因此引流管不会对吸附贴造成干涉或者影响,此外,还可以是在吸附贴本体上开设一个供引流管通过的穿孔,以避免引流管的影响。
实施例2
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本实施例公开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和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吸附引流部200的结构和实施例1有所区别,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施例公开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可以看到,位于通孔210两侧并对称设置的吸附引流部200的结构与实施例1并不相同,本实施例中位于通孔210每一侧的吸附引流部200均呈凸起的山丘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公开的吸附引流部200和实施例1所公开的结构区别仅在于,防渗层240远离通孔210的一侧也呈弧形或者曲线形延伸。设置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在使用过程中敷贴在患者的皮肤上时,防渗层240远离通孔210的一侧会朝向皮肤一侧贴合,整个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和皮肤的贴合效果更好,并且患者在敷贴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后异物感更小,更加舒适。
实施例3
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也公开了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和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吸附贴本体100的外形和实施例1有所区别。实施例1中的吸附贴本体100的外形为类似两个椭圆叠加,并且在周侧设置有透气孔,而本实施例中的吸附贴本体100的外形为椭圆形。需要说明的是,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外形并不仅限于本申请所示的两种形状,还可以设置为方形、菱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除上述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上述描述中包含了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包括吸附贴本体,所述吸附贴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引流孔,并且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敷贴部和外露部,所述敷贴部可与皮肤粘贴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敷贴部内侧设置有吸附引流部,所述吸附引流部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引流孔对应的通孔,并且所述吸附引流部包括自所述通孔向外依次环绕设置的引流层、吸附层以及防渗层;
所述外露部外侧设置有渗液存储部,所述渗液存储部突出于所述吸附贴本体,所述渗液存储部内部具有存储空腔,并且所述渗液存储部与所述引流孔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引流部上还设置有多条引流槽,每一条所述引流槽均自所述吸附引流部远离所述通孔的端部边缘朝向所述通孔延伸,其中,所述多条引流槽围绕所述通孔均匀且有间隔地设置;其中
沿着所述引流槽延伸方向,每条所述引流槽依次贯穿经过所述防渗层、所述吸附层以及所述引流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中,所述吸附引流部远离所述外露部的内侧表面的至少中间部分呈以所述通孔为中心的中心凹陷的形状,并且所述引流层、所述吸附层以及所述防渗层之间的连接部位呈曲线延伸过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中,所述吸附引流部的两侧边缘相对于所述通孔对称设置;并且所述吸附引流部远离所述外露部的内侧表面的至少中间部分呈弧形凹陷形状;并且
在所述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通孔位置相比于所述吸附引流部最远离所述外露部的边缘凹陷3~6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由柔性的吸水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吸附层内具有多个吸附孔;所述防渗层由柔性的吸水材料制成,所述防渗层远离所述敷贴部的内侧表面呈光滑表面;并且所述引流层由柔性的疏水性材料制成,所述引流层远离所述敷贴部的内侧表面呈光滑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沿厚度方向截取的截面图中,所述防渗层远离所述通孔的边缘垂直于所述敷贴部延伸;并且
所述吸附引流部还包括阻挡层,所述阻挡层环绕设置于所述防渗层的外周、内周边缘抵接于所述防渗层的外周边缘;其中
所述阻挡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防渗层的最大厚度,并且所述阻挡层由疏水性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引流槽在所述防渗层的最外侧朝向通孔的延伸方向上,均包括贯穿连通的第一引流槽、第二引流槽以及第三引流槽;其中
所述第一引流槽设置在所述防渗层的远离所述敷贴部的内侧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引流槽自所述防渗层的最外侧朝向所述吸附层的一侧边缘延伸;
所述第二引流槽设置在所述吸附层的远离所述敷贴部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二引流槽与所述第一引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引流槽自靠近所述防渗层的一侧边缘朝向靠近所述引流层的一侧边缘延伸;
所述第三引流槽设置在所述引流层的远离所述敷贴部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三引流槽与所述第二引流槽连通,所述第三引流槽自靠近所述吸附层的一侧边缘朝向靠近所述引流孔的一侧边缘延伸;并且
所述吸附层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依次环绕形成的多个环形聚流槽,每个所述环形聚流槽均与所述第二引流槽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内部具有自所述吸附引流部一侧朝向所述渗液存储部一侧导通的单向通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部上位于所述吸附引流部的外周侧还设置有粘性底层;并且
还包括可撕防护贴,所述可撕防护贴覆盖于所述敷贴部所在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存储部设置为囊泡,所述囊泡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囊泡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的出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盖。
CN202321620971.7U 2023-06-26 2023-06-26 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 Active CN220142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0971.7U CN220142275U (zh) 2023-06-26 2023-06-26 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0971.7U CN220142275U (zh) 2023-06-26 2023-06-26 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2275U true CN220142275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6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0971.7U Active CN220142275U (zh) 2023-06-26 2023-06-26 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2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38075B2 (ja) 体表に減圧を送達する装置
JP2572919B2 (ja) 輪郭形成された接着層を有する傷用被包材
RU2558427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лечении ран отрицательным давлением
US20100294286A1 (en) Flexible and leakproof and leak-resistant medical barrier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220142275U (zh) 引流管防渗漏吸附贴
CN208511685U (zh) 一种医用引流管固定敷贴
CN209900204U (zh) 一种引流管防渗漏装置
CN209917052U (zh) 一次性湿敷器
CN209629820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粘贴薄膜手术巾
CN101190353A (zh)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包
CN213758932U (zh) 一种防渗液敷贴
CN209751307U (zh) 一种洗澡贴
CN110584881A (zh) 管理受损组织渗液的医用装置
CN216168265U (zh) 一种胸腹部引流管渗漏液吸收器
CN215425505U (zh) 一种肾造瘘管治疗贴
CN215020434U (zh) 腹腔引流术后带管患者沐浴防水装置
CN213490934U (zh) 一种带医用聚酯膜包边的负压引流敷料
CN109602542B (zh) 一种防漏敷贴
CN213698188U (zh)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装置
CN215503679U (zh) 一种用于引流管周边渗液的造口袋
CN102935261A (zh)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以及负压引流方法
CN213312881U (zh) 硫酸镁湿敷贴
CN215023994U (zh) 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
CN220090062U (zh) 足部负压引流敷料
CN217187178U (zh) 一种医用引流管防漏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