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0971U - 拆装方便型的表壳 - Google Patents

拆装方便型的表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0971U
CN220140971U CN202321298691.9U CN202321298691U CN220140971U CN 220140971 U CN220140971 U CN 220140971U CN 202321298691 U CN202321298691 U CN 202321298691U CN 220140971 U CN220140971 U CN 220140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
ear
key
mounting groov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86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永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uanxi Precisio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uanxi Precisio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uanxi Precisio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uanxi Precisio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0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0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包括表壳主体和表耳,表耳通过拆耳按键组件可拆式连接表壳主体;表壳主体设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设凹槽;拆耳按键组件包括按键主体和弹性复位件,按键主体和弹性复位件均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且按键主体伸露于表壳主体外,弹性复位件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槽的内顶壁,按键主体设倒扣,倒扣伸入凹槽内;表耳朝向表壳主体的侧壁上设与倒扣扣合的凸起,倒扣和凸起之间设有起到往上推送作用的斜面结构;其使得表耳和表壳主体之间组装方便和牢固。便于对表带的后续维修和更换,避免在拆装过程中损坏表带和表耳的连接处,尤其是,需组装表耳时,只需往内按压表耳即可实现组装,给组装过程带来便利性。

Description

拆装方便型的表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拆装方便型的表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表一般包括表壳和表带,表壳通过表耳与表带连接。表耳通常是指表壳突出的部分,用于和表带连接。现有的表耳和表壳是一体式设计,消费者如果需要更换不同规格和颜色的表带,一般是设计成表带和表耳可拆式设计。然而,由于表带是可拆式结构,经过多次拆卸,容易损坏表带和表耳的连接处,导致不能正常组装表带,影响后续手表的正常使用。
后来,表耳和表壳的组装是通过螺钉方式连接,如申请号201520540441.0的一种表耳可拆分的手表,其由于需要螺钉,则需要用到的工具进行拆装,导致组装不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其使得表耳和表壳主体之间组装方便和牢固。便于对表带的后续维修和更换,避免在拆装过程中损坏表带和表耳的连接处,尤其是,需组装表耳时,只需往内按压表耳即可实现组装,给组装过程带来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包括有表壳主体以及可拆式连接于表壳主体的表耳;
所述表耳通过拆耳按键组件可拆式连接于表壳主体;
所述表壳主体的外周侧往内凹设有用于安装表耳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面往内凹设有凹槽,所述表壳主体的下端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凹槽连通第二安装槽;
所述拆耳按键组件包括有按键主体以及一端连接按键主体的弹性复位件,所述按键主体和弹性复位件均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且按键主体伸露于表壳主体外,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槽的内顶壁,所述按键主体上设置有倒扣,所述倒扣伸入凹槽内;
所述表耳朝向表壳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倒扣扣合的凸起,所述倒扣和凸起之间设有起到往上推送作用的斜面结构;
当表耳与表壳主体组装时,所述表耳限位于第一安装槽内且凸起伸入凹槽内,再往内按压表耳,倒扣和凸起的斜面抵触并产生往上推送的力,使得倒扣和按键主体均往上位移,此时弹性复位件压缩变形,当倒扣与凸起两者的斜面不再抵触时,按键主体解除对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力,所述弹性复位件往下复位以使倒扣与凸起适配,且对表耳进行限位;
需拆卸表耳时,往上按压按键主体,弹性复位件压缩变形,在倒扣与凸起完全分离后,即可往外拿走表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主体的上端面凹设有弹性复位件安装槽,所述弹性复位件装饰于弹性复位件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倒扣可拆式连接于按键主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拆耳按键组件还包括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拆式连接于按键主体,所述倒扣形成于第一限位块的远离按键主体的侧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主体的内侧面凹设有滑行槽,所述滑行槽具有伸入口,所述限位块自伸入口装设于滑行槽内且倒扣位于按键主体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主体沿拆装表耳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滑行槽,所述限位块沿拆装表耳方向贯设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面还往内凹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连通第二安装槽;
所述拆耳按键组件还包括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让位孔后依次经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限位块与按键主体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槽沿表壳主体的周向延伸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主体包括有可拆式连接的按键部和连接部,所述倒扣形成于连接部上,所述按键部和连接部均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且按键部伸露于表壳主体外,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面还往内凹设有定位槽,所述表耳朝向表壳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所述表耳和表壳主体连接,所述定位块适配于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拆耳按键组件和倒扣结构的配合,使得表耳和表壳主体之间组装方便和牢固。便于对表带的后续维修和更换,避免在拆装过程中损坏表带和表耳的连接处,尤其是,需组装表耳时,只需往内按压表耳即可实现组装,给组装过程带来便利性;
其次是,通过拆带按键组件的模组化结构设计,便于其整体更换和维修;
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部件之间连接组装方便和牢固,保证后续成品手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三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往内按压表耳的组装过程);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按压按键主体后的表耳拆卸过程);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拆耳按键组件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拆耳按键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拆耳按键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表壳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表壳主体
11、第一安装槽 111、让位孔
12、凹槽 13、第二安装槽
20、表耳 21、凸起
211、第二斜面
30、拆耳按键组件 31、按键主体
311、弹性复位件安装槽 312、滑行槽
313、止挡条 314、第一通孔
32、弹性复位件 33、限位块
331、第二通孔
34、倒扣 341、第一斜面
35、连接件
31a、按键主体 312a、滑行槽
313a、弹性复位件
33a、限位块
34a、倒扣。
31b、按键主体
31c、按键部 31d、连接部
34b、倒扣 13b、第二安装槽
10b、表壳主体
311b、弹性复位件安装槽 32b、弹性复位件
11a、第一安装槽 14a、定位槽
20a、表耳 10c、表壳主体
21c、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包括有表壳主体10以及可拆式连接于表壳主体10的表耳20。
所述表耳20通过拆耳按键组件30可拆式连接于表壳主体10;
所述表壳主体10的外周侧往内凹设有用于安装表耳20的第一安装槽11,所述第一安装槽11沿表壳主体10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11的内壁面往内凹设有凹槽12,所述表壳主体10的下端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13,所述凹槽12连通第二安装槽13;
所述拆耳按键组件30包括有按键主体31以及一端连接按键主体31的弹性复位件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主体31的上端面凹设有弹性复位件安装槽311,所述弹性复位件32装饰于弹性复位件安装槽311内。所述按键主体31和弹性复位件32均装设于第二安装槽13内且按键主体31伸露于表壳主体10外,弹性复位件3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槽13的内顶。
所述按键主体31上设置有倒扣34,所述倒扣34伸入凹槽12内;所述倒扣34可拆式连接于按键主体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拆耳按键组件30还包括有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可拆式连接于按键主体31,所述倒扣34形成于第一限位块33的远离按键主体31的侧面上。
所述按键主体31的内侧面凹设有滑行槽312,所述滑行槽312具有伸入口,所述限位块33自伸入口装设于滑行槽312内且倒扣34位于按键主体31外。所述滑行槽312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止挡条313,所述限位块33装设于滑行槽312内且受限于止挡条313。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其区别在于:按键主体31a的滑行槽312a内不形成止挡条,而是于滑行槽312a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313a,限位块33a设置有两个,每一限位块33a装设于滑行槽312a内且经伸入口伸出按键主体31a外,弹性复位件313a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滑行槽312a内的限位块33a,倒扣34a位于伸出按键主体31a外。
所述按键主体31沿拆装表耳20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314,所述第一通孔314连通滑行槽312,所述限位块33沿拆装表耳20方向贯设设有第二通孔331,所述第一安装槽11的内壁面还往内凹设有让位孔111,所述让位孔111连通第二安装槽13;
所述拆耳按键组件30还包括有连接件35,所述连接件35穿过让位孔111后依次经第一通孔314和第二通孔331将限位块33与按键主体31连接在一起。
所述表耳20朝向表壳主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倒扣34扣合的凸起21,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槽11a的内壁面还往内凹设有定位槽14a,所述表耳20a朝向表壳主体10c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槽14a配合的定位块21c,所述表耳20a和表壳主体10c连接,所述定位块21c适配于定位槽14a内。
所述倒扣34和凸起21之间设有起到往上推送作用的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包括有第一斜面341和第二斜面211,所述第一斜面341形成于倒扣34上,所述第二斜面211形成于凸起21上。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其区别在于按键主体31b的结构不一样。所述按键主体31b包括有可拆式连接的按键部31c和连接部31d,所述倒扣34b形成于连接部31d上,所述按键部31c和连接部31d均装设于第二安装槽13b内且按键部31c伸露于表壳主体10b外,弹性复位件32b的一端与连接部31d相连接。所述连接部31d的上端面形成有弹性复位件安装槽311b,所述弹性复位件32b装饰于弹性复位件安装槽311b内且弹性复位件32b伸露于连接部31d外。
接下来大致说明下组装过程:
当表耳20与表壳主体10组装时,所述表耳20限位于第一安装槽11内且凸起21伸入凹槽12内,再往内按压表耳20,倒扣34和凸起21的斜面抵触并产生往上推送的力,使得倒扣34和按键主体31均往上位移,此时弹性复位件32压缩变形,当倒扣34与凸起21两者的斜面不再抵触时,按键主体31解除对弹性复位件32的作用力,所述弹性复位件32往下复位以使倒扣34与凸起21适配,且对表耳20进行限位;
需拆卸表耳20时,往上按压按键主体31,弹性复位件32压缩变形,在倒扣34与凸起21完全分离后,即可往外拿走表耳20。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拆耳按键组件和倒扣结构的配合,使得表耳和表壳主体之间组装方便和牢固。便于对表带的后续维修和更换,避免在拆装过程中损坏表带和表耳的连接处,尤其是,需组装表耳时,只需往内按压表耳即可实现组装,给组装过程带来便利性;
其次是,通过拆带按键组件的模组化结构设计,便于其整体更换和维修;
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部件之间连接组装方便和牢固,保证后续成品手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包括有表壳主体以及可拆式连接于表壳主体的表耳,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耳通过拆耳按键组件可拆式连接于表壳主体;
所述表壳主体的外周侧往内凹设有用于安装表耳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面往内凹设有凹槽,所述表壳主体的下端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凹槽连通第二安装槽;
所述拆耳按键组件包括有按键主体以及一端连接按键主体的弹性复位件,所述按键主体和弹性复位件均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且按键主体伸露于表壳主体外,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槽的内顶壁,所述按键主体上设置有倒扣,所述倒扣伸入凹槽内;
所述表耳朝向表壳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倒扣扣合的凸起,所述倒扣和凸起之间设有起到往上推送作用的斜面结构;
当表耳与表壳主体组装时,所述表耳限位于第一安装槽内且凸起伸入凹槽内,再往内按压表耳,倒扣和凸起的斜面抵触并产生往上推送的力,使得倒扣和按键主体均往上位移,此时弹性复位件压缩变形,当倒扣与凸起两者的斜面不再抵触时,按键主体解除对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力,所述弹性复位件往下复位以使倒扣与凸起适配,且对表耳进行限位;
需拆卸表耳时,往上按压按键主体,弹性复位件压缩变形,在倒扣与凸起完全分离后,即可往外拿走表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主体的上端面凹设有弹性复位件安装槽,所述弹性复位件装饰于弹性复位件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扣可拆式连接于按键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耳按键组件还包括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拆式连接于按键主体,所述倒扣形成于第一限位块的远离按键主体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主体的内侧面凹设有滑行槽,所述滑行槽具有伸入口,所述限位块自伸入口装设于滑行槽内且倒扣位于按键主体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主体沿拆装表耳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滑行槽,所述限位块沿拆装表耳方向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面还往内凹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连通第二安装槽;
所述拆耳按键组件还包括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让位孔后依次经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限位块与按键主体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沿表壳主体的周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主体包括有可拆式连接的按键部和连接部,所述倒扣形成于连接部上,所述按键部和连接部均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且按键部伸露于表壳主体外,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方便型的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面还往内凹设有定位槽,所述表耳朝向表壳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所述表耳和表壳主体连接,所述定位块适配于定位槽内。
CN202321298691.9U 2023-02-03 2023-05-26 拆装方便型的表壳 Active CN22014097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07149 2023-02-03
CN2023201071494 2023-0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0971U true CN220140971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7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8691.9U Active CN220140971U (zh) 2023-02-03 2023-05-26 拆装方便型的表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0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9231U (zh) 腕戴设备
US9122248B2 (en) Case for timepiece with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US10820669B2 (en) Structure of watchcase and watch strap which are fixed by pressing structure engaging with elastic pin
CN211833162U (zh) 腕戴设备
CN212661270U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腕带连接结构和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9275996A (zh) 一种按制卡扣式表带表壳固定结构
CN220140971U (zh) 拆装方便型的表壳
US20070147184A1 (en) Timepiece
US20080025157A1 (en) Timepiece
CN213428729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109156939A (zh) 一种磁吸式表带表壳连接结构
CN212233403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表带组装结构
JPS644156B2 (zh)
JP3173930U (ja) 時計ケースと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CN209660624U (zh) 一种按制卡扣式表带表壳固定结构
CN108762036B (zh) 具有纵向贯穿连接结构的手表及其装配模具
CN219245950U (zh) 按压拆装式表壳
CN110908273A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腕戴设备主体
CN210329615U (zh) 一种易拆装的表壳与表带连接结构
CN113273776B (zh) 一种可拆卸表带的手表
CN212994937U (zh) 易于拆装的表壳
CN209660625U (zh) 一种按制弹珠卡栓式表带表壳固定结构
CN220419811U (zh) 按压拆装式表壳
CN209660623U (zh) 一种磁吸式表带表壳连接结构
CN208621908U (zh) 具有纵向贯穿连接结构的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