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8795U - 一种水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8795U
CN220138795U CN202321426795.3U CN202321426795U CN220138795U CN 220138795 U CN220138795 U CN 220138795U CN 202321426795 U CN202321426795 U CN 202321426795U CN 220138795 U CN220138795 U CN 220138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shell
connecting groove
plu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67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继麟
陈岩
张颖
张义
潘科仲
林进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o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o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o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o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67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8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8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8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密连接器,属于水下设备连接技术领域。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与插座卡合连接;插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绝缘体和插管,第一绝缘体包覆于插管外壁,第一壳体包覆于第一绝缘体外壁;第一壳体一端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底面安装有隔离座;插头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绝缘体和插针,第二壳体包覆于第二绝缘体外壁,第二绝缘体包覆于插针外壁并可沿插针轴线方向压缩或者复位;第二绝缘体与连接槽底面相抵接触,隔离座顶压第二绝缘体使其压缩变形露出插针,插针从第二绝缘体内穿出端面时直接进入隔离座内并插入插管。使得插针插入插管的过程中不会与外部水接触,对水进行隔离,在水中也可进行插拔,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水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设备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海洋水下工程及装备技术领域,随着水下电气设备和装置的广泛使用,用来联系水下电气与水面终端设备或电源的重要元器件——水密连接器也逐步发展起来。随着水下工程及装配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用来联系水下电气与设备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经常需要对液体压力环境下的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将信号传输给地面或水下终端,从而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水密连接器的使用,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增加了电气连接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通过密封元件的更换,可有效保证产品在深水中的长期使用。
在水下作业场合,如脱落电缆、潜水设备、水下摄像机、海上油田上的电器设备、高压水阀门、压力变送器、水下电话、快速抢修设备等装备上,电气接口往往希望能够在表面有水的情况下进行湿插拔,以实现在快速、经济地进行设备的组装、增减、更换等工作。
在电连接器设计技术领域,虽然已经出现了可以在水下使用的水密连接器,但现有的密封电连接器只能在空气中进行插拔操作,插拔时必须保证连接器表面干燥不能有水汽,连接好之后再放入水中使用。当水下设备需要进行维修、更换、增减时,也必须使设备浮出水面,将表面的水等杂质清理干净,才能进行电连接器的分离和连接,这种操作方式费时费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密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密连接器无法在水下进行插拔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密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卡合连接;所述插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绝缘体和插管,所述第一绝缘体包覆于插管外壁,所述第一壳体包覆于第一绝缘体外壁;所述第一壳体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底面安装有隔离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绝缘体和插针,所述第二壳体包覆于第二绝缘体外壁,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于所述插针外壁并可沿所述插针轴线方向压缩或者复位;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连接槽底面相抵接触,所述隔离座顶压所述第二绝缘体使其压缩变形露出所述插针,所述插针从所述第二绝缘体内穿出端面时直接进入隔离座内并插入所述插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槽呈凸字形结构,所述连接槽靠近所述插头一侧开口;所述连接槽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腔相对两侧壁滑动连接有排水板,排水板上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一腔相对两侧壁开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插口开口尺寸大于所述隔离座定形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接处形成有突起,用于阻挡所述排水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通道靠近所述连接槽底面,所述排水通道开口直径小于所述排水板的厚度,所述排水板与所述连接槽底面相抵接触时用于堵住所述排水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管、隔离座、插口、插针的中心线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腔相对两侧壁分别安装有弹性橡胶杆,所述弹性橡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均为硫化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头与插座外壁螺纹连接有保护壳,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可沿所述保护壳内壁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水密连接器通过将插头与插座卡合连接,插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绝缘体和插管,第一绝缘体包覆于插管外壁,第一壳体包覆于第一绝缘体外壁;第一壳体一侧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底部安装有隔离座;插头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绝缘体和插针,第二壳体包覆于第二绝缘体外壁,第二绝缘体包覆于插针外壁并可沿插针轴线方向压缩或者复位;插针与插管通过隔离座连接。通过第二绝缘体将插针包覆住,使得插针插入插管的过程中不会与外部水接触,对水进行隔离;第一腔相对两侧壁滑动连接有排水板,排水板上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一腔相对两侧壁开设有排水通道设置排水板将连接槽内的水分排出降低插头在水中推动排水板的阻力,无需在空气中进行插拔,在水中也可进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密连接器插头与插座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密连接器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密连接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座;101、第一壳体;102、第一绝缘体;103、插管;104、隔离座;105、排水通道;106、排水板;107、插口;108、弹性橡胶杆;109、突起;110、连接槽;2、插头;201、第二壳体;202、第二绝缘体;203、插针;3、保护壳;1101、第一腔;1102、第二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水密连接器,包括插头2、插座1和保护壳3,插头2和插座1套设于保护壳3内壁且与保护壳3螺纹连接,且插头2和插座1可沿保护壳3内壁滑动;其中,插座1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一绝缘体102和插管103,第一绝缘体102包覆于插管103外壁,第一壳体101包覆于第一绝缘体102外壁;插头2包括第二壳体201、第二绝缘体202和插针203,第二绝缘体202包覆于插针203外壁,第二壳体201包覆于第二绝缘体202外壁,第二绝缘体202可沿插针203轴线方向压缩或者复位;在第一壳体101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10,在连接槽110的左侧壁安装有隔离座104;插针203与插管103可通过隔离座104插拔连接,第二绝缘体202包覆住插针203突出于第二壳体201。
为了实现在水下将插头2与插座1连接起来,避免进水,在插管103外壁包覆有第一绝缘体102,第一绝缘体102起到隔离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电气绝缘作用,在插针203外壁包覆有第二绝缘体202,第二绝缘体202也起到隔离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电气绝缘的作用,第一绝缘体102和第二绝缘体202均为硫化橡胶,硫化橡胶是指硫化过的橡胶,具有不变黏,不易折断等特质,具有较高的弹性、耐热性、拉伸压缩强度;
在进行插接时,推动插头2靠近插座1,此时突出于第二壳体201的插针203和第二绝缘体202进入连接槽110内抵接到隔离座104,继续推插头2,此时第二绝缘体202抵接在隔离座104上,在推力作用下受到隔离座104的反作用力,隔离座104的反推力推动第二绝缘体202压缩,第二绝缘体202向右压缩将插针203露出,插针203插进隔离座104不会与外部的水接触,插针203插进隔离座104向着插管103移动至插针203插进插管103使得电路连通,旋转保护壳3将插座1与插头2固定。
由于开设连接槽110后在水下插拔,连接槽110内有积水在推动插针203进入插管103时会形成较大的阻力,为了排出积水以降低阻力,将连接槽110设置成横放的凸字形结构,连接槽110右侧开口,连接槽110包括连通的第一腔1101和第二腔1102,第一腔1101的腔体空间大于第二腔1102的腔体空间,第一腔1101与第二腔1102连接处形成有向内的突起109,第一腔110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1102的横截面积,第一腔1101相较于第二腔1102更靠近插管103,为了进行排水,在第一腔1101顶壁和底壁相对位置开设有排水通道105,在第一腔1101顶壁和底壁连接有可沿插针203轴线方向滑动的排水板106,排水板106上开设有插口107,插口107的横截面积要大于隔离座104的横截面积,使得插口107能套设在隔离座104的外壁,排水板106的厚度大于排水通道105的开口直径,将排水板106推至连接槽110左侧壁抵接,由于排水板106厚度大于排水通道105的开口直径使得排水板106能够将排水通道105堵住,防止连接槽110内的水排出后再进水;
为了使排水板106能自动复位,在第二腔1102的顶壁和底壁内安装有弹性橡胶杆108,弹性橡胶杆108具有高弹性,可以压缩或者拉伸,用于水下时不会生锈,弹性橡胶杆108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1壁连接,另一端可穿设出第一壳体101壁连接至排水板106;推动插头2,第二绝缘体202和插针203突出于第二壳体201的部分沿着第二腔1102的开口端进入连接槽110内,第二绝缘体202和插针203的左侧抵接在排水板106右侧并推动排水板106向左移动,在排水板106移动的过程中将连接槽110内的积水通过排水通道105排出,排水板106的厚度要大于排水通道105的开口直径,将排水板106推至抵接住连接槽110右侧壁处,插口107套在隔离座104外围,继续推动插头2,压缩第二绝缘体202,第二绝缘体202和插针203此时与隔离座104抵接,第二绝缘体202压缩将插针203露出,插针203插进隔离座104内向着插管103移动,直至插针203与插管103连接,电路连通,旋转保护壳3将插座1与插头2固定住;当需要把插座1与插头2拔开时,旋松保护壳3,插头2的第二绝缘体202由压缩进行弹性复位,压缩过程产生的推力推动插针203向右移动,第二绝缘体202向左移动将插针203包覆住,插头2沿着保护壳3内壁滑动至插头2与插座1分离,使得第二绝缘体202压缩的力要大于弹性橡胶杆108对排水板106的拉力。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202与连接槽110底面相抵接触,隔离座104顶压第二绝缘体202使其压缩变形露出插针203,插针203从第二绝缘体202内穿出端面时直接进入隔离座104内并插入插管103完成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插口107开口尺寸大于隔离座104定形尺寸,隔离座104的定形尺寸即为隔离座104轴向横截面最大处的尺寸,即插口107可穿过隔离座104并将隔离座104围合住;排水通道105靠近连接槽110底面,排水通道105开口直径小于排水板106的厚度,排水板106与连接槽110底面相抵接触时可以堵住排水通道105避免外部的水进入造成线路短路。
在一实施例中,插管103、隔离座104、插口107、插针203的中心线共线,避免插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推动插头2,第二绝缘体202和插针203突出于第二壳体201的部分沿着第二腔1102的开口端进入连接槽110内,第二绝缘体202和插针203的左侧抵接在排水板106右侧并推动排水板106向左移动,在排水板106移动的过程中将连接槽110内的积水通过排水通道105排出,将排水板106推至抵接住连接槽110右侧壁处,继续推动插头2,压缩第二绝缘体202,第二绝缘体202和插针203此时与隔离座104抵接,第二绝缘体202压缩将插针203露出,插针203插进隔离座104内向着插管103移动,直至插针203与插管103连接,电路连通,旋转保护壳3将插座1与插头2固定住;当需要把插座1与插头2拔开时,旋松保护壳3,插头2的第二绝缘体202由压缩进行拉伸复位,压缩过程产生的推力推动插针203向右移动,第二绝缘体202向左移动将插针203包覆住,插头2沿着保护壳3内壁滑动至插头2与插座1分离;通过第二绝缘体202将插针203包覆住,使得插针203在插入插管103的过程中不会与外部的水接触,对水进行隔离,设置排水板106将连接槽110内的水分排出降低了插头2在水中推动排水板106的阻力,无需在空气中进行插拔,在水中也可进行,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2)和插座(1),所述插头(2)与所述插座(1)卡合连接;所述插座(1)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一绝缘体(102)和插管(103),所述第一绝缘体(102)包覆于插管(103)外壁,所述第一壳体(101)包覆于第一绝缘体(102)外壁;所述第一壳体(101)一端开设有连接槽(110),所述连接槽(110)底面安装有隔离座(104);所述插头(2)包括第二壳体(201)、第二绝缘体(202)和插针(203),所述第二壳体(201)包覆于第二绝缘体(202)外壁,所述第二绝缘体(202)包覆于所述插针(203)外壁并可沿所述插针(203)轴线方向压缩或者复位;所述第二绝缘体(202)与所述连接槽(110)底面相抵接触,所述隔离座(104)顶压所述第二绝缘体(202)使其压缩变形露出所述插针(203),所述插针(203)从所述第二绝缘体(202)内穿出端面时直接进入隔离座(104)内并插入所述插管(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10)呈凸字形结构,所述连接槽(110)靠近所述插头(2)一侧开口;所述连接槽(110)包括第一腔(1101)和第二腔(1102),所述第一腔(110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1102)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腔(1101)相对两侧壁滑动连接有排水板(106),排水板(106)上开设有插口(107),所述第一腔(1101)相对两侧壁开设有排水通道(105),所述插口(107)开口尺寸大于所述隔离座(104)定形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101)与所述第二腔(1102)连接处形成有突起(109),用于阻挡所述排水板(1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105)靠近所述连接槽(110)底面,所述排水通道(105)开口直径小于所述排水板(106)的厚度,所述排水板(106)与所述连接槽(110)底面相抵接触时用于堵住所述排水通道(1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103)、隔离座(104)、插口(107)、插针(203)的中心线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1102)相对两侧壁分别安装有弹性橡胶杆(108),所述弹性橡胶杆(10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板(10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102)和所述第二绝缘体(202)均为硫化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与插座(1)外壁螺纹连接有保护壳(3),所述插头(2)和所述插座(1)可沿所述保护壳(3)内壁滑动。
CN202321426795.3U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水密连接器 Active CN220138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6795.3U CN220138795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水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6795.3U CN220138795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水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8795U true CN220138795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5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6795.3U Active CN220138795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水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8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5748B (zh) 直插拔水密封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和插座
CN101268587B (zh) 高电压湿式耦合电连接器
CN100502161C (zh) 水下防短路分离电连接器
CN201498753U (zh) 一种直插拔水密封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和插座
CN108539503B (zh) 一种光电复合式水下湿插拔连接器
CN100459302C (zh) 水下电连接器接触件插合密封结构
CN211265803U (zh) 一种密封性电连接器
CN220138795U (zh) 一种水密连接器
CN109038125B (zh) 移动开闭式光电复合水下湿插拔连接器
CN112397945B (zh) 一种密封水下矩形电连接器
CN109193245B (zh) 一种可用于水下的防拽落连接组件
CN200983427Y (zh) 水下密封直插型拉脱分离电连接器插头和插座
CN108092061B (zh) 一种水下湿式电气通用连接方法
CN207994190U (zh) 一种湿插拔防水电气通用连接头
CN101984525B (zh) 防短路连接器
CN106877089B (zh) 一种侵入式深水连接器
CN112018558A (zh) 一种电线连接的防漏水电插头
CN112467455A (zh) 一种高防水塑胶水密连接器
CN116470356A (zh) 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9163786U (zh) 电连接器密封结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9627048U (zh) 水下湿插拔电气连接器
CN220569959U (zh) 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防水电线接头
RU2684547C1 (ru) Узел герметичного кабель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скважин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системы управления буров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CN114614289B (zh) 一种防水型的储能连接器
CN220042948U (zh) 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的聚丙烯电缆保护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