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8782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38782U CN220138782U CN202320602310.5U CN202320602310U CN220138782U CN 220138782 U CN220138782 U CN 220138782U CN 202320602310 U CN202320602310 U CN 202320602310U CN 220138782 U CN220138782 U CN 2201387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tility
- model
- bas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通过金属外壳的第二卡接部卡合于座体的第一卡接部,以避免座体与金属外壳产生上下晃动,进而强化组件的稳固性,以符合可靠性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用连接器,尤指一种卧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迅速发展,现代电子产品的设计已迈入实用且多元化设计。电连接器为一种以电气方式连接电线、电路板与其它电子元件的连接装置,其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例如车载用装置、电脑、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
然而,现有电连接器的主体与用于容置主体的金属外壳主要于水平方向上相互卡接,因而主体与外壳之间容易产生上下晃动,致使主体的导电端子容易产生偏位的问题,进而导致导电端子无法有效电性连接电路板。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实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克服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本申请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具有相对的导接侧与外接侧,且该外接侧具有第一卡接部及外接埠口,其中,该座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周侧及第二周侧,且该第一周侧与该第二周侧邻接该导接侧与该外接侧;复数导电端子,配置于该导接侧;以及一外壳,具有一容设该座体的容置空间以包覆该座体,且外露出该座体的外接侧与导接侧,使该导电端子凸伸出该外壳,其中,该外壳于该容置空间中形成有一卡合该第一卡接部的第二卡接部。
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于该外接侧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具有第一定位部,且该外壳的容置空间中具有对应接合于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以使该座体定位于该外壳的容置空间中。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一定位部相互嵌卡。
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于该第一卡接部上配置有复数相互间隔的缺口,以作为第一限位部,且该外壳的容置空间中具有对应接合于该第一限位部的第二限位部,以使该第二限位部与该第一限位部相互抵靠,并使该座体靠合于该外壳的容置空间中。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为金属壳体。
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卡接部与该第二卡接部为嵌卡式。
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于对应该第二周侧处具有插脚,以作为安装部。
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于对应该第二周侧处具有焊接部。
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包含上侧壳体、下侧壳体、左侧壳体及右侧壳体,以形成一用以容设该座体的容置空间,且该上侧壳体凸出于该外接侧,以使该上侧壳体的长度大于该下侧壳体的长度,并使该左侧壳体与该右侧壳体配合该上侧壳体延伸凸出该外接侧。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卡接部形成于该上侧壳体上。
由上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电连接器通过该外壳的第二卡接部卡合该座体的第一卡接部,以避免该座体与该外壳产生相对晃动,故相较于习知技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能强化组件的稳固性,以符合可靠性的需求,因而能避免座体松动而产生导电端子偏位的问题,进而避免导电端子未能有效电性连接电路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应用的立体组合前视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应用的立体分解前视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应用的立体组合后视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座体的立体后视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外壳的立体前视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后视平面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后视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局部立体前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电连接器
10:座体
10a:导接侧
10b:外接侧
100:外接埠口
101:第一卡接部
102:第一定位部
103:第一限位部
11:导电端子
12:外壳
12a:上侧壳体
12b:下侧壳体
12c:左侧壳体
12d:右侧壳体
120:安装部
121:第二卡接部
121a:接地条
122:第二定位部
1220:卡口
123:第二限位部
124:焊接部
15a,15b:卡扣结构
8:电路板
80:插口
81:电性接点
82:固定点
83:功能垫片
9:汇流排线组件
90:卡钩
91:接地端点
S:容置空间
S1:顶壁
Z1:第一周侧
Z2:第二周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之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得涵盖的范围内。此外,本说明书中所引用如「上」、「下」、「前」、「后」、「左」、「右」、「第一」、「第二」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及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亦当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
图1A及图1B为本申请至少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的应用的立体示意图。于本申请的至少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为平卧式,以横置于电路板8上。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及图1B所示,电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材制的座体10、复数导电端子11以及一外壳12。
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8具有复数插口80、复数电性接点81、复数固定点82及复数功能垫片83。
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座体10具有相对的导接侧10a与外接侧10b,其中,导接侧10a上配置有复数导电端子11,而外接侧10b则具有外接埠口100,以外接一汇流排线组件9(如图1C所示)。
于本申请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座体10的导接侧10a定义为前侧,而外接侧10b则定义为后侧,故座体10具有邻接导接侧10a与外接侧10b的外周侧,如上侧、下侧、左侧及右侧,以使座体10的上侧与下侧分别定义为第一周侧Z1与第二周侧Z2,且第一周侧Z1对应于外接侧10b处形成有第一卡接部101(如图1D所示)。
再如图1D所示,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座体10于外接侧10b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部102,如沟槽结构,而外接侧10b于对应上侧处则于各第一定位部102之间形成至少一第一限位部103,如缺口结构。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01上配置有复数相互间隔的缺口,以作为第一限位部103。
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1固接于导接侧10a并凸出导接侧10a,以接触及电性连接电路板8的电性接点81,使导电端子11与座体10可视为电连接器本体。
如图2A所示,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2为金属壳体,其包含上侧壳体12a、下侧壳体12b、左侧壳体12c及右侧壳体12d,以形成用以容设座体10的容置空间S,并于容置空间S中形成有用于卡合第一卡接部101的第二卡接部121,且座体10的外接侧10b与导接侧10a均外露出容置空间S,以使导电端子11凸伸出外壳12,其中,上侧壳体12a凸出于外接侧10b,以使上侧壳体12a的长度大于下侧壳体12b的长度,并使左侧壳体12c与右侧壳体12d配合上侧壳体12a而延伸凸出外接侧10b。
于本申请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外壳12的上侧壳体12a向后延伸而形成第二卡接部121,使第二卡接部121凸出于外接侧10b,且第一卡接部101与第二卡接部为嵌卡式,如公母接合或凹凸接合。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121为类C形凹槽结构,而第一卡接部101为凸片体,使第二卡接部121与第一卡接部101可相互嵌卡。如图2B所示,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121上可形成有至少一向下延伸翘起的接地条121a,以接触汇流排线组件9,并通过汇流排线组件9的接地端点91(如图1B所示)达成接地功能。
如图2A及图2B所示,于本申请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外壳12的容置空间S中自其顶壁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二定位部122,如呈凸片状,其对应接合第一定位部102,使第二定位部122与第一定位部102相互嵌卡,并使座体10定位于外壳12的容置空间S中。如图3A所示,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122可依需求形成卡口1220,以接合汇流排线组件9的卡钩90(如图1B所示),使外壳12可以卡扣的方式定位汇流排线组件9,故电连接器1能够稳固地接合汇流排线组件9(如图1A所示)。
如图2A及图2B所示,于本申请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外壳12的容置空间S中自其顶壁S1向下延伸形成有至少一第二限位部123,如两个、三个或四个,且呈如倾斜片状,其对应接合于第一限位部103,以使第二限位部123抵靠第一限位部103,并使座体10靠合于外壳12的容置空间S中。于本申请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当第一限位部103抵靠到第二限位部123时,座体10便无法进一步向后位移,使第一卡接部101的凸片端点未插至第二卡接部121的槽底,因而形成有空隙。
于本申请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外壳12于对应第二周侧Z2处形成有如插脚的安装部120,其凸出于外壳12的下侧壳体12b,以接合插口80。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20形成于左侧壳体12c与右侧壳体12d的端处且朝远离下侧壳体12b的方向延伸。因此,通过将安装部120插入插口80,可利于将电连接器1安装于电路板8上(如图1B所示)。
于本申请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外壳12于对应第二周侧Z2处可依需求形成有一焊接固定点82的焊接部124,其可如脚趾状片体结构。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焊接部124配置于下侧壳体12b上,如凸出于外壳12的前侧及左侧壳体12c与右侧壳体12d。因此,通过将焊接部124焊接于固定点82,可将电连接器1稳固设置于电路板8上。应可理解地,焊接部的设置位置可依实际需求而设计,并不限于上述。
于至少一实施例中,当使用本申请的电连接器1时,可将汇流排线组件9插入外接埠口100以对接导电端子11,再将电连接器1以其安装部120插入插口80,并将焊接部124焊接于固定点82,以将电连接器1固设于电路板8上。
如图3B所示,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2的上侧壳体12a与下侧壳体12b可依需求配置卡扣结构15b,以对应连接于与座体10位在导接侧10a处的卡扣结构15a,并强化组合稳固性。应可理解地,外壳12与汇流排线组件9亦可依实际需求配置习知的卡扣结构,以强化组合稳固性,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连接器1可通过外壳12的第二卡接部121卡合于座体10的第一卡接部101,以避免座体10与外壳12产生上下晃动,故相较于习知技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1能强化组件的稳固性,以符合可靠性及耐震(如高频震动)的需求,因而能避免座体10松动而产生导电端子11偏位的问题,进而避免导电端子11未能有效电性连接于电路板8上电性接点81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具有导接侧及相对于所述导接侧的外接侧,且所述外接侧具有第一卡接部及外接埠口,其中,所述座体具有第一周侧及相对于所述第一周侧的第二周侧,且所述第一周侧及所述第二周侧邻接所述导接侧及所述外接侧;
复数导电端子,配置于所述导接侧;以及
一外壳,具有一容设所述座体的容置空间以包覆所述座体,且外露出所述座体的所述外接侧及所述导接侧,使所述导电端子凸伸出所述外壳,其中,所述外壳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形成有一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第二卡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座体于所述外接侧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具有第一定位部,且所述外壳的所述容置空间中具有对应接合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以使所述座体定位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容置空间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互嵌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座体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01)上配置有复数相互间隔的缺口,以作为第一限位部(103),且所述外壳的所述容置空间中具有对应接合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二限位部(123),以使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互抵靠,并使所述座体靠合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容置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是金属壳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嵌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于对应所述第二周侧处具有插脚,以作为安装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于对应所述第二周侧处具有焊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包含上侧壳体、下侧壳体、左侧壳体及右侧壳体,以形成一用以容设所述座体的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上侧壳体凸出于所述外接侧,以使所述上侧壳体的长度大于所述下侧壳体的长度,并使所述左侧壳体与所述右侧壳体配合所述上侧壳体延伸凸出于所述外接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卡接部形成于所述上侧壳体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200796U TWM648419U (zh) | 2023-01-19 | 2023-01-19 | 電連接器 |
TW112200796 | 2023-01-1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38782U true CN220138782U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954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02310.5U Active CN220138782U (zh) | 2023-01-19 | 2023-03-24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38782U (zh) |
TW (1) | TWM648419U (zh) |
-
2023
- 2023-01-19 TW TW112200796U patent/TWM648419U/zh unknown
- 2023-03-24 CN CN202320602310.5U patent/CN220138782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48419U (zh) | 2023-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008266B2 (en) | Mini DIN connector having a reduced height above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JP4267608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060234530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device | |
JP4493710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110059626A1 (en) | Shieled connector having leveling arrangement ensuring reliable interconnection | |
US6435905B1 (en) |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boardlocks | |
US6328603B1 (en) | Electric connector grounding structure | |
US20020193006A1 (en) | Sink-type audio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grounding structure | |
CN213845615U (zh) | 电连接器 | |
TWI416806B (zh) |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體 | |
US775373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fitured by upper and lower units | |
US740207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685504B1 (en) |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reliable grounding capabilities | |
CN220138782U (zh) | 电连接器 | |
US7955129B2 (en) | Camera socket having fold-back contact terminals arranged in high density | |
JP7176659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2015046371A (ja) | コネクタ | |
JP2967480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21098500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14914749A (zh) |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 |
CN220138775U (zh) | 电连接器 | |
US6293825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3168519B2 (ja) | シールド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と補助的取付シールド | |
US6558171B2 (en) | Printed board connector, contact thereof and mating instrument | |
JP4836740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並びに電気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