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7254U - 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7254U
CN220137254U CN202321315923.7U CN202321315923U CN220137254U CN 220137254 U CN220137254 U CN 220137254U CN 202321315923 U CN202321315923 U CN 202321315923U CN 220137254 U CN220137254 U CN 220137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module
residual current
current detection
charging curren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59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邬燊
刘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59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7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7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7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包括: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其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其边缘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槽位,第一限位结构中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二槽位,其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主电路板安装空腔,剩余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其中;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其中部设置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的一侧形成有第三槽位,充电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其中;第一主导线穿过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并围绕剩余电流检测模块;第二主导线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槽位,并围绕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主电路板设置在主电路板安装空腔中。该装置能够同时检测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

Description

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电流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和剩余电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RCD(Residual Current Device,剩余电流检测模块)是用来检测线路中的漏电电流大小的器件。若线路中没有安装RCD,当有人或者动物接触到高电压时,会对地产生漏电电流,当漏电电流超过一定的阈值后,会造成人或动物的心脏的颤动,引起心脏骤停,进而造成生命危险。若线路中安装了RCD这样的漏电检测装置,当线路中存在泄漏电流、并且漏电电流信号的大小超过设定的阈值时,RCD就会发出报警信号给动作机构,触发动作机构去快速地分断线路,从而实现保护生命安全的目的。
充电电流检测模块是一种检测交流电流的装置,其能检测到被测充电电流的信息,并能将检测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充电电流检测模块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
目前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通常相互独立,需配置一根火线通过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又需配置零线与火线通过剩余电流检测模块,整体配置复杂,并且占用面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包括:
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包括第一环形侧壁、第一上盖和第一空腔,所述第一上盖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槽位,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中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二槽位,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上盖,所述第一环形侧壁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主电路板安装空腔;
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包括第二环形侧壁、第二上盖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上盖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一侧形成有第三槽位;
剩余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中;
充电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中;
第一主导线,穿过所述第一槽位和所述第二槽位,并围绕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
第二主导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槽位,并围绕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和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
主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安装空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金属针孔位,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金属针孔位,
所述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还包括金属针,所述金属针穿过所述第一金属针孔位、所述第二金属针孔位,并分别与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为底部开放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主导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槽位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底部,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底部对齐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主电路板安装空腔相互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绝缘板限位槽;
所述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底部,由所述绝缘板限位槽进行限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腔中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二上盖向下延伸的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上盖的外壁横向延伸,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上盖的外壁横向延伸,所述第一通孔的横向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向延伸方向均朝向所述第一上盖的中部;
所述第二主导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向延伸相匹配的第一弯折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向延伸相匹配的第二弯折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导线为零线,所述第二主导线为火线,所述第一主导线和所述第二主导线表面设置有绝缘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和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内部填充有灌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和剩余电流检测装置安全稳固,容易组装。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主导线和第二主导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在隐藏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在隐藏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目前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通常相互独立,分开使用,因而产生了以下问题:
1、分开使用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需要配置多根主导线,增加了用户的配置难度和加工难度;
2、针对不同布置方式的产品,例如继电器位置可调的产品,容易导致主导线排布混乱;
3、分开使用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占用了更多的PCB线路板面积,导致测量设备内的线路板面积扩大,影响了设备的紧凑性和美观性;
4、由于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有不同的准确等级,如果二者不匹配好,可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5、由于需要购买两种不同的互感器,而且多根主导线和多个互感器都会增加设备的材料消耗和维护费用,因此分开使用计量互感器和漏电流互感器可能会增加设备的成本;
6、由于不同的互感器有不同的工作频率和输出电压,如果不调节好,可能会造成设备的信号干扰和电压波动,因此分开使用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性能;
7、由于多根主导线和多个互感器都会增加设备的电阻和磁阻,影响设备对漏电电流的检测和反应速度,因此分开使用计量互感器和漏电流互感器可能会降低设备的灵敏度。
而目前的一体式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也存在以下问题:
1、主电路板延伸的水平空间较大,占用了更多的PCB线路板面积,导致测量设备内的线路板面积扩大,影响了设备的紧凑性和美观性;
2、模块组件过多,影响了实际生产安装的良品率与生产效率;
3、模块组件过多,对安装与生产的精度控制更加严格。
针对目前的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检测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且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安装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第一主导线5、第二主导线6以及主电路板7。
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包括第一环形侧壁11、第一上盖12和由第一环形侧壁11和第一上盖12定义的第一空腔,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设置在第一空腔中。第一上盖12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结构13,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通孔14和第一槽位15,第一限位结构13中设置有第二通孔16和第二槽位17,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6贯穿第一上盖12,第一环形侧壁11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主电路板安装空腔18。
如图7和图8所示,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包括第二环形侧壁21、第二上盖22和由第二环形侧壁21和第二上盖22定义的第二空腔,充电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二空腔中。第二上盖22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结构23,第二限位结构23的一侧形成有第三槽位24。
第一主导线5穿过第一槽位15和第二槽位17,并围绕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第二主导线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6和第三槽位24,并围绕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主电路板7设置在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的主电路板安装空腔18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剩余电流的检测和充电电流的计量,提高了监控效率和准确性。其中通过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将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和主电路板7等堆叠设置,实现了各个模块的紧凑、稳定、安全和可靠。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中设置的多个通孔和槽位使得第一主导线5可围绕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第二主导线6可围绕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并实现了主导线的自锁功能,避免了主导线松动或脱落的风险。
继续参照图5和图6,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的第一上表面由第一上盖12半封闭,下表面开放,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设置在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的第一空腔中,第一限位结构13穿过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的线圈的中心,从而对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进行限位。第一限位结构13与第一上盖12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等方式机械耦合连接。
第一限位结构13中设置有第二通孔16和第二槽位17,第二通孔16为圆柱形,且贯穿第一上盖12,使得第二主导线6可以贯穿第二通孔16;第二槽位17为侧壁呈圆弧面的半开口长条状凹槽,由于第一主导线5只需围绕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因此第二槽位17无需贯穿第一上盖。
此外,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的边缘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4和第一槽位15,其中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6对齐设置,第一槽位15和第二槽位17对齐设置。示例性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的第一环形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可以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一通孔14贯穿第一凸台,第一槽位15设置在第一凸台底部,无需贯穿第一凸台。第一通孔可以是圆柱形通孔,第一槽位15可以是侧壁呈圆弧形的半开口长条状凹槽。
参照图7和图8,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的上表面由第二上盖22封闭,下表面开放,其在安装时设置在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上方。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设置在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的第二空腔中,第二限位结构23穿过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的线圈的中心,从而对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进行限位。第二限位结构23可以是圆柱体结构,其与第二上盖22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等方式机械耦合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第二空腔中还设置有沿第二上盖22向下延伸的多个加强筋27,加强筋27的高度低于第二限位结构23的高度。加强筋27与第二上盖22为一体式结构或通过焊接等方式机械耦合连接。多个加强筋27可以呈十字形排列,从第二限位结构23延伸到第二环形侧壁21。
第二限位结构23中设置有第三槽位24,用于放置第二主导线6。第三槽位24为设置在第二限位结构23上的矩形槽体,从第二限位结构23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如图4、图9或图10所示,第二主导线6顶部为U形结构,第三槽位24可以对第二主导线6的顶部一侧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的第二环形侧壁21上设置有第二凸台25,第二凸台25为底部开放的中空结构,第二主导线6的顶部另一侧设置在第二凸台25中。第二凸台25可以是上窄下宽的结构,其下部的宽度与第一凸台顶部的宽度一致,第一凸台的顶部与第二凸台25的底部对齐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规整。
参见图4,其中,第一主导线5为零线,第二主导线6为火线。第二主导线6由下至上贯穿第一通孔14后,穿过第二凸台25的空腔,从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的上方绕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的中心,再由上至下穿过第三槽位24,之后贯穿第二通孔16,最后从第二通孔16的底部引出,并与主电路板7上的焊盘焊接相连。由此,使得第二主导线6围绕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设置。
至于第一主导线5,其由下至上穿过第一槽位15,沿着第一上盖12绕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中心,再由上至下穿过第二槽位17,最后从第二槽位17的底部引出,并与主电路板7上的焊盘焊接相连。由此,使得第一主导线5围绕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第一通孔14在第一上盖12的外壁横向延伸,第二通孔16在第一上盖12的外壁横向延伸,并且第一通孔14的横向延伸方向与第二通孔16的横向延伸方向均朝向第一上盖12的中部;第二主导线6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4的横向延伸相匹配的第一弯折部,以及与第二通孔16的横向延伸相匹配的第二弯折部。即第二主导线6在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的中间位置向内侧弯折,使得第二主导线6穿过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的中心,并且对互感器绕线的宽容度加大,能兼容更多的互感器尺寸。
总而言之,上述多个通孔和槽位精确地定义了第一主导线5和第二主导线6的位置,降低了用户的配置难度,并且实现了第一主导线5和第二主导线6的自锁,能够避免第一主导线5和第二主导线6松动或脱落的风险。
示例性地,第一主导线5和第二主导线6为铜镀锡导线,并且其表面具有绝缘漆包线处理,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电气性能。
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的第一环形侧壁11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主电路板安装空腔18。第一环形侧壁11的底部向外延伸的部分可以设置为矩形,示例性地,主电路板安装空腔18与第一凸台相互垂直。如图10所示,在将主电路板7安装到主电路板安装空腔18后,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和主电路板7由上到下依次堆叠设置。由于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设置在主电路板7本体上,能够实现对充电电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剩余电流的快速切断,保证了充电安全和效率。
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金属针孔位19,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金属针孔位26。金属针8穿过第一金属针孔位19、第二金属针孔位26,并分别与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和主电路板7电连接。具体地,金属针8可以与主电路板7的半盘焊接相连,作为输出信号的引脚,并且可以使整个检测装置牢固地组合为一体。金属针8压缩了主电路板7与互感器的连接结构所需占用的空间,将连接结构压缩在了外壳壁内,提高了测量装置的紧凑性和美观性。
示例性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绝缘板限位槽110,绝缘板9设置在主电路板7底部,由绝缘板限位槽110进行限位。示例性地,绝缘板限位槽110共有两对,每对绝缘板限位槽110用于对一块绝缘板9进行限位,即主电路板7底部设置有两块绝缘板9。其中一对绝缘板限位槽110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结构13和第一凸台上,并且沿同一直线设置,由这一对绝缘板限位槽110限位的绝缘板9在第一主导线5和第二主导线6之间,从而对第一主导线5和第二主导线6进行隔离。另一对绝缘板限位槽110设置在主电路板安装空腔18边缘,由这一对绝缘板限位槽110限位的绝缘板9设置在主电路板7边缘。两块绝缘板9平行设置,绝缘板9可以是矩形的塑料板。绝缘板9的安装方案简单快捷,提高了产品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内部填充有灌胶。灌胶的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为一种高强度、高耐温、高绝缘性能的胶水,可用于填充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1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2内部的空隙,以固定和保护各个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检测模块3在与充电电流检测模块4分离后可以独立工作,只需要更换主电路板7的金属针与烧录程序即可。
基于以上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中的至少一个:
1、能够同时实现剩余电流的检测和充电电流的计量,提高了监控效率和准确性,有利于对自身的产品形成保护;
2、结构紧凑、稳定、安全和可靠,提高了产品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
3、采用U形主导线结构,使得零线和火线分别穿过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互感器线圈,实现了输入线的自锁功能,避免了输入线松动或脱落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4、主导线具有绝缘漆包线处理,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电气性能;
5、火线在堆叠的互感器中间位置加工为台阶状弯折,对互感器绕线的宽容度加大,能兼容更多的互感器尺寸,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6、在主电路板本体上设置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能够实现对充电电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剩余电流的快速切断,保证了充电安全和效率;
7、金属针贯穿两个外壳后在主电路板上焊接,压缩了主电路板与互感器连接结构的空间,提高了产品的紧凑性和美观性;
8、两根主导线之间用绝缘板隔离且绝缘板安装方案简单快捷,提高了产品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
9、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在与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分离后可以独立工作,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实用新型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包括第一环形侧壁、第一上盖和第一空腔,所述第一上盖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槽位,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中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二槽位,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上盖,所述第一环形侧壁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主电路板安装空腔;
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包括第二环形侧壁、第二上盖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上盖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一侧形成有第三槽位;
剩余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中;
充电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中;
第一主导线,穿过所述第一槽位和所述第二槽位,并围绕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
第二主导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槽位,并围绕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和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
主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安装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金属针孔位,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金属针孔位,
所述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还包括金属针,所述金属针穿过所述第一金属针孔位、所述第二金属针孔位,并分别与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和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为底部开放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主导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槽位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底部,所述第一凸台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部对齐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主电路板安装空腔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绝缘板限位槽;
所述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底部,由所述绝缘板限位槽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中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二上盖向下延伸的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上盖的外壁横向延伸,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上盖的外壁横向延伸,所述第一通孔的横向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向延伸方向均朝向所述第一上盖的中部;
所述第二主导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向延伸相匹配的第一弯折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向延伸相匹配的第二弯折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导线为零线,所述第二主导线为火线,所述第一主导线和所述第二主导线表面设置有绝缘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和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外壳内部填充有灌胶。
CN202321315923.7U 2023-05-26 2023-05-26 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137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5923.7U CN220137254U (zh) 2023-05-26 2023-05-26 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5923.7U CN220137254U (zh) 2023-05-26 2023-05-26 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7254U true CN220137254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5923.7U Active CN220137254U (zh) 2023-05-26 2023-05-26 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7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0413B2 (ja) 電流センサ
CN105026946A (zh) 感测导体中的电流
US10784037B2 (en) Reactor having temperature sensor attached to terminal base unit
JPS633758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470716B2 (en) Probe module
US9933460B2 (en) Terminal block having integrated current transformers
CN220137254U (zh) 剩余电流和充电电流一体式检测装置
CN107680881B (zh) 断路器及其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断路器的家用电器
TWI506280B (zh) Probe module (2)
KR102434378B1 (ko) IoT 기반의 고압 케이블 접속재 감시 및 자가 진단장치
JP6190885B2 (ja) 無人地上センサ用のアンテナ
CN106597030A (zh) 一种连接主板和小板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KR101355163B1 (ko) 스파크 방지기능을 갖는 플러그 조립체
WO2018010746A1 (en) Electricity meter
US11443887B2 (en) Planar transformer having integrated ring core
CN112630503A (zh) 具有直流及拉弧电流检测的器件结构、传感器及处理系统
CN211348403U (zh) 一种剩余电流探测器
CN109638584B (zh) 用电安全分析仪
EP3686611B1 (en) Electronic measuring device
CN221040987U (zh) 断路器及电力系统
CN212514754U (zh) 开环电流传感器
CN203881837U (zh) 一种支撑绝缘子式的感应高压传感器
CN115602483A (zh) 一种断路器电寿命监测装置
CN211507546U (zh) 一种具有测温功能的电力触臂
CN219873100U (zh) 一种llc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