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3275U - 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3275U
CN220123275U CN202321364837.5U CN202321364837U CN220123275U CN 220123275 U CN220123275 U CN 220123275U CN 202321364837 U CN202321364837 U CN 202321364837U CN 220123275 U CN220123275 U CN 220123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it board
power supply
mobile power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48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晓华
李元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larus Electronics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larus Electronics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larus Electronics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larus Electronics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48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3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3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3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面壳、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蓄电池,面壳插接于外壳内并形成可容纳电路板与蓄电池的容置腔,电路板安装在面壳内并通过销钉与面壳固定连接,蓄电池被面壳限制固定在外壳内。外壳与面壳插接,组装过程十分的方便,简化了组装程序,提高产品组装速度;电路板通过销钉固定于面壳,电路板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且蓄电池被限制在容置腔内,与电路板之间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该移动电源的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并且增长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其可以给手机、数字相机、PAD、笔记型电脑或MP3随身听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现有的移动电源,内部都具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于多个插口,例如充电插口、供电插口等,电路板与内部的蓄电池需要通过导线连接。
因此,在移动电源组装时,需要将电路板焊接后,再进行组装,其组装过程十分麻烦,并且组装后电路板的位置不固定,使用过程中电路板出现摆动,造成焊点接触不良,给移动电源的使用带来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连接牢固稳定的移动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面壳、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蓄电池,面壳插接于外壳内并形成可容纳电路板与蓄电池的容置腔,电路板安装在面壳内并通过销钉与面壳固定连接,蓄电池被面壳限制固定在外壳内。
优选的,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电子元件,面壳对应电子元件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与电子元件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的,电子元件包括供电插口、充电插口、指示灯以及按键;密封件对应供电插口、充电插口、指示灯的部位设有开口,密封件对应按键的位置设有按键套,按键套套设于按键并嵌设于面壳。
优选的,电路板对应销钉的位置设有的第一插孔,面壳的其中一面对应第一插孔的位置设有相通的第二插孔,面壳的另一面内部对应第二插孔的位置设有抵接槽,销钉依次穿过第二插孔、第一插孔后与抵接槽相抵接。
优选的,面壳外壁设有卡槽,外壳内壁对应卡槽的位置设有卡块,当面壳插入外壳内部时,卡块卡接于卡槽内。
优选的,移动电源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面壳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面壳外壁对应密封圈的位置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卡接密封圈。
优选的,蓄电池朝向面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位,蓄电池背向面壳的一侧设有第二卡位,当蓄电池安装在容置腔内时,第一卡位与面壳相抵接,第二卡位与外壳的内壁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上述移动电源中,电路板通过销钉固定于面壳,将蓄电池与电路板焊接后,通过将面壳与蓄电池插接于外壳即组装完成,组装过程十分的方便,简化了组装程序,提高产品组装速度;由于电路板和蓄电池被限制固定在容置腔内,电路连接结构不会出现晃动、松动的情况,该移动电源的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并且增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移动电源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移动电源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外壳1、卡块11、面壳2、通孔21、第二插孔22、抵接槽23、凹槽24、卡槽25、电路板3、供电插口31、充电插口32、指示灯33、按键34、第一插孔35、蓄电池4、第一卡位41、第二卡位42、销钉5、密封件6、开口61、按键套62、密封圈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是一体式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面壳2、电路板3以及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的蓄电池4,面壳2插接于外壳1内并形成可容纳电路板3与蓄电池4的容置腔,电路板3安装在面壳2内并通过销钉5与面壳2固定连接,蓄电池4被面壳2限制固定在外壳1内。
结合图4所示,电路板3对应销钉5的位置设有的第一插孔35,面壳2的其中一面对应第一插孔35的位置设有相通的第二插孔22,面壳2的另一面内部对应第二插孔22的位置设有抵接槽23,销钉5依次穿过第二插孔22、第一插孔35后与抵接槽23相抵接。当然也可以将销钉5换成螺丝或螺钉,面壳2的抵接槽23也相应地改为螺纹槽。
蓄电池4朝向面壳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位41,蓄电池4背向面壳2的一侧设有第二卡位42,当蓄电池4安装在容置腔内时,第一卡位41与面壳2相抵接,第二卡位42与外壳1的内壁相抵接。蓄电池4通过第一卡位41和第二卡位42卡紧在容置腔内,不易发生位移,蓄电池4与电路板3均被固定在容置腔内,即使移动电源晃动,里面的电路板3与蓄电池4也不会出现摆动,避免焊点接触不良带来故障问题。
移动电源还包括密封圈7,密封圈7设置在面壳2外壁与外壳1内壁之间;面壳2外壁对应密封圈7的位置设有凹槽24,凹槽24用于卡接密封圈7。面壳2外壁设有卡槽25,外壳1内壁对应卡槽25的位置设有卡块,当面壳2插入外壳1内部时,卡块卡接于卡槽25内。面壳2与外壳1采用卡接结构连接,并且增加了密封圈7来密封,提高了移动电源内部的防水性能。
电路板3上具有多个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包括供电插口31、充电插口32、指示灯33以及按键34;面壳2对应电子元件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21;通孔21与电子元件之间设置有密封件6,密封件6对应供电插口31、充电插口32、指示灯33的部位设有开口61,密封件6对应按键34的位置设有按键套62,按键套62套设于按键34并嵌设于面壳2。电子元件与面壳2之间增加了密封件6,一方面提高了密封防水性能,另一方面,使得供电插口31和充电插口32能更好地嵌于面壳2,减少因为插拔而发生位移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移动电源中,电路板3通过销钉5固定于面壳2,将蓄电池4与电路板3焊接后,通过将面壳2与蓄电池4插接于外壳1即组装完成,组装过程十分的方便,简化了组装程序,提高产品组装速度;由于电路板3和蓄电池4被限制固定在容置腔内,电路连接结构不会出现晃动、松动的情况,该移动电源的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并且增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面壳、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面壳插接于外壳内并形成可容纳电路板与蓄电池的容置腔,电路板安装在面壳内并通过销钉与面壳固定连接,蓄电池被面壳限制固定在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电子元件,面壳对应电子元件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与电子元件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电子元件包括供电插口、充电插口、指示灯以及按键;密封件对应供电插口、充电插口、指示灯的部位设有开口,密封件对应按键的位置设有按键套,按键套套设于按键并嵌设于面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电路板对应销钉的位置设有的第一插孔,面壳的其中一面对应第一插孔的位置设有相通的第二插孔,面壳的另一面内部对应第二插孔的位置设有抵接槽,销钉依次穿过第二插孔、第一插孔后与抵接槽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面壳外壁设有卡槽,外壳内壁对应卡槽的位置设有卡块,当面壳插入外壳内部时,卡块卡接于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移动电源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面壳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面壳外壁对应密封圈的位置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卡接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蓄电池朝向面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位,蓄电池背向面壳的一侧设有第二卡位,当蓄电池安装在容置腔内时,第一卡位与面壳相抵接,第二卡位与外壳的内壁相抵接。
CN202321364837.5U 2023-05-31 2023-05-31 移动电源 Active CN220123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4837.5U CN220123275U (zh) 2023-05-31 2023-05-31 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4837.5U CN220123275U (zh) 2023-05-31 2023-05-31 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3275U true CN220123275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4837.5U Active CN220123275U (zh) 2023-05-31 2023-05-31 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3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17386C (en)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charger thereof
JP2000349875A (ja) 無線通信機および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コネクタ
CN209414978U (zh) 一种连接装置及手持云台设备
CN220123275U (zh) 移动电源
US10432000B2 (en) Portable charger having switch for adjusting voltage thereof
CN210006934U (zh)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00069137A (ja) 無線通信機と電池パック
CN218569857U (zh) 插墙式电源组件及移动电源
TWM618327U (zh) 一種充電轉接裝置
KR101955772B1 (ko) 휴대폰과 연결 가능한 결합부재를 갖는 보조배터리
CN219779038U (zh) 一种防水的可更换式电池结构及红外热像仪
CN208489505U (zh) 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CN113306424B (zh) 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
CN219610815U (zh) 充电器
CN218274908U (zh) 一种手机电池组件
CN215989396U (zh) 一种锂电池组充放电插头连接器
WO2023155741A1 (zh) 智能眼镜设备及智能铰链组件
CN219960810U (zh) 具有密封结构的耳机充电盒
CN214254648U (zh) 一种具有易拆装连接端的电池柜
CN220156268U (zh) 一种后备移动电源
CN214589118U (zh) 一种锂电池防爆装置
CN21011223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8887743U (zh) 一种dc转换插结构
CN220796994U (zh) 摄影器材用电池接口结构及电池
CN210669564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