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3101U - 一种led组件、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组件、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3101U
CN220123101U CN202321288129.8U CN202321288129U CN220123101U CN 220123101 U CN220123101 U CN 220123101U CN 202321288129 U CN202321288129 U CN 202321288129U CN 220123101 U CN220123101 U CN 220123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led module
led
switching tube
colo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81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维明
董永哲
李炎坤
白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81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3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3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3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LED组件、灯具,由第一端口接入第一驱动信号,第二端口接入第二驱动信号,将第一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第二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通过设置第一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与所述第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不同,将两种不同色温的LED模组的阳极和阴极交叉联接,利用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进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交替切换,实现了LED组件在2信号线的情况下的色温调节,不仅减少驱动板与光源模组之间的连线,而且减少接线错误后而导致LED光源损坏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LED组件、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组件、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多色灯带色温调节的LED方案中,目前满足多色温切换控制的方式都是采用3芯线控制,一路LED阳极电源线,其中两信号为两种色温LED的阴极控制线,驱动板与光源模组之间的连线较多,且存在接线错误导致维修困难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控制方式成本高、结构复杂,极大限制了多色温调节方案的应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组件、灯具,可以解决目前的色温调节方案中存在的控制方式成本高、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ED组件,所述LED组件包括:
第一端口,用于接入第一驱动信号;
第二端口,用于接入第二驱动信号;
第一LED模组,所述第一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
第二LED模组,所述第二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与所述第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组件还包括:
第三LED模组,所述第三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三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
第四LED模组,所述第四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四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
所述第三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与所述第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相同,所述第四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与所述第一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ED模组包括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多个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首尾相连,并串联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LED模组包括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多个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首尾相连,并串联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ED模组与所述第二LED模组集成于同一发光芯片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组件还包括:
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用于接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宽调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宽调制信号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供电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为N型MOS管或者P型MOS管。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LED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还包括:
控制模块,与所述LED组件连接,用于接收色温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色温调节信号控制所述LED组件的色温。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由第一端口接入第一驱动信号,第二端口接入第二驱动信号,将第一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第二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通过设置第一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与所述第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不同,将两种不同色温的LED模组的阳极和阴极交叉联接,利用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进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交替切换,实现了LED组件在2信号线的情况下的色温调节,不仅减少驱动板与光源模组之间的连线,而且减少接线错误后而导致LED光源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组件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组件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组件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模块的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模块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模块的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目前满足多色温切换都是采用3芯线(3CCT)控制,一路LED阳极电源线,其中两信号为两种色温LED的阴极控制线,驱动板与光源模组之间的连线较多,且存在接线错误导致维修困难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控制方式成本高、结构复杂,极大限制了多色温调节方案的应用场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组件,参见图1所示,LED组件包括:第一端口110、第二端口120、第一LED模组210、第二LED模组220。
具体的,第一端口110用于接入第一驱动信号,第二端口120用于接入第二驱动信号;第一LED模组210的阳极连接第一端口110,第一LED模组210的阴极连接第二端口120;第二LED模组220的阴极连接第一端口110,第二LED模组220的阳极连接第二端口120;第一LED模组210在点亮时的色温与第二LED模组220在点亮时的色温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LED模组210在点亮时的色温与第二LED模组220在点亮时的色温不同,将两种不同色温的LED模组的阳极和阴极交叉联接,利用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进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交替切换,实现了LED组件在2信号线的情况下的色温调节,不仅减少驱动板与光源模组之间的连线,而且减少接线错误后而导致LED光源损坏的情况。
在一个应用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LED组件可以应用于5CCT和3CCT等场景中,还可以适用其他多色温的控制。
在一个应用实施例中,第一LED模组210和第二LED模组220反向并联,且其色温不同,从而将两不同色温的LED模组的阳极与阴极交叉联接,利用驱动电路中的PWM信号的交替切换,输出正反方波,并利用LED正向导通反向截止不导通的特性,从而实现LED组件的不同色温的切换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LED组件还包括第三LED模组230和第四LED模组240。
第三LED模组230的阳极连接第一端口110,第三LED模组230的阴极连接第二端口120;第四LED模组240的阴极连接第一端口110,第四LED模组240的阳极连接第二端口120;第三LED模组230在点亮时的色温与第二LED模组220在点亮时的色温相同,第四LED模组240在点亮时的色温与第一LED模组210在点亮时的色温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LED模组230的阳极与第一LED模组210的阳极共接于第一端口110,第三LED模组230的阴极与第一LED模组210的阴极共接于第二端口120,在第一端口110和第二端口120接入驱动信号的情况下,第三LED模组230和第一LED模组210同时被点亮,从而使得LED组件的色温达到第一色温,该第一色温与第三LED模组230、第一LED模组210的色温不同。第四LED模组240的阳极与第二LED模组220的阳极共接于第二端口120,第四LED模组240的阴极与第二LED模组220的阴极共接于第一端口110,第四LED模组240和第二LED模组220可以在第一端口110和第二端口120接入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同时点亮,从而使得LED组件的色温达到第二色温,该第二色温与第四LED模组240、第二LED模组220的色温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第一LED模组210包括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首尾相连,并串联于第一端口110与第二端口1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首尾相连,第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的阳极连接第一端口110,第二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的阳极连接第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的阴极,以此类推,最后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的阴极连接第二端口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第二LED模组220包括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221,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221首尾相连,并串联于第一端口110与第二端口1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221首尾相连,第一个第二发光二极管221的阴极连接第一端口110,第二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的阴极连接第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的阳极,以此类推,最后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11的阳极连接第二端口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第三LED模组230包括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231,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231首尾相连,并串联于第一端口110与第二端口1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231首尾相连,第一个第三发光二极管231的阳极连接第一端口110,第二个第三发光二极管231的阳极连接第一个第三发光二极管231的阴极,以此类推,最后一个第三发光二极管231的阴极连接第二端口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第四LED模组240包括多个第四发光二极管241,多个第四发光二极管241首尾相连,并串联于第一端口110与第二端口1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四发光二极管241首尾相连,第一个第四发光二极管241的阴极连接第一端口110,第二个第四发光二极管241的阴极连接第一个第四发光二极管241的阳极,以此类推,最后一个第四发光二极管241的阳极连接第二端口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LED模组210与第二LED模组220集成于同一发光芯片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LED组件还包括驱动模块310,驱动模块310与第一端口110和第二端口120连接,驱动模块310用于接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宽调制信号,并根据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宽调制信号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输出至第一端口110和第二端口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驱动模块310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供电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共接于第一端口110,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供电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端口120,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可以组成H桥电路,该H桥电路用于将接入的脉宽调制信号转化为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至第一端口110和第二端口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可以为MOS管或者三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第一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3为P型MOS管,第二开关管Q2和第四开关管Q4为N型MOS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为N型MOS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示,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为P型MOS管。
结合图4所示,输出接口CON2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端口110,输出接口CON2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二端口120。第一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二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分别用于接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PWM1和第二脉宽调制信号PWM2。
工作时分别由2组PWM信号控制LED组件的点亮,当第一脉宽调制信号PWM1为高电平,第二脉宽调制信号PWM2为低电平时,第三开关管Q3和第二开关管Q2导通,输出接口CON输出正向方波信号,第二端口120接入正电压,电流经由供电端VCC、第三开关管Q3、输出接口CON、第二开关管Q2、地,使其点亮附图2中的第二LED模组220和第四LED模组240,而第一LED模组210和第三LED模组230正好是反向截止无法亮灯。
当第一脉宽调制信号PWM1为低电平,第二脉宽调制信号PWM2为高电平时,输出接口CON输出反向方波信号,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四开关管Q4导通,这时第一端口110接入正电压,电流经由供电端VCC、第一开关管Q1、输出接口CON、第四开关管Q4、地,使其点亮附图2中的第一LED模组210和第三LED模组230,而第二LED模组220和第四LED模组240正好是反向截止无法亮灯;通过以上的功能概述,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驱动方式可以达到实现不同色温的切换,从而实现2信号线控制5CCT调色温。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LED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示,灯具还包括控制模块410,控制模块410与LED组件连接,控制模块410用于接收色温调节信号,并根据色温调节信号控制LED组件的色温。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由第一端口接入第一驱动信号,第二端口接入第二驱动信号,将第一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第二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通过设置第一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与所述第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不同,将两种不同色温的LED模组的阳极和阴极交叉联接,利用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进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交替切换,实现了LED组件在2信号线的情况下的色温调节,不仅减少驱动板与光源模组之间的连线,而且减少接线错误后而导致LED光源损坏的情况。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LE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组件包括:
第一端口,用于接入第一驱动信号;
第二端口,用于接入第二驱动信号;
第一LED模组,所述第一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
第二LED模组,所述第二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与所述第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组件还包括:
第三LED模组,所述第三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三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
第四LED模组,所述第四LED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四LED模组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
所述第三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与所述第二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相同,所述第四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与所述第一LED模组在点亮时的色温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模组包括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多个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首尾相连,并串联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ED模组包括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多个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首尾相连,并串联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模组与所述第二LED模组集成于同一发光芯片内。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LE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组件还包括:
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用于接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宽调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宽调制信号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供电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为N型MOS管或者P型MOS管。
9.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LED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模块,与所述LED组件连接,用于接收色温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色温调节信号控制所述LED组件的色温。
CN202321288129.8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led组件、灯具 Active CN220123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8129.8U CN220123101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led组件、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8129.8U CN220123101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led组件、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3101U true CN220123101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8129.8U Active CN220123101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led组件、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3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6548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灯管控制电路
US11602029B2 (en) Automotive lamp
CN201403234Y (zh) 用于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的接口整合电路及其背光系统
CN1909758A (zh) 多功能驱动控制器、wled驱动电路和oled驱动电路
CN101527115A (zh) 一种led显示装置
CN212183780U (zh) 驱动电路及灯具
CN220123101U (zh) 一种led组件、灯具
CN110831297A (zh) 高度集成式板上驱动洗墙灯
US10849202B1 (en) Lighting system
CN108471656B (zh) 一种光源驱动电路与照明装置
CN210491275U (zh) 适用于多led串的汽车前灯驱动电路
CN212537540U (zh) Led点光源及led灯具
CN101592292A (zh) 一种内嵌冗余容错控制芯片的led像素筒
CN217770427U (zh) 一种led短路保护电路、led驱动电路及灯具
CN217985468U (zh) 一种led单点控恒流驱动电路
CN220135238U (zh) 一种恒压cob光源
CN210202146U (zh) 灯具电路
CN216960248U (zh) 一种采用直流双电源的led调光控制电路
CN220823324U (zh) 一种led灯驱动电路
CN214070200U (zh) 红绿蓝白黄led五种光源制造闪光灯具电路
CN213028640U (zh) 一种光源控制电路
CN219761381U (zh) 一种采用电源线同时供电及通讯的灯具
CN113709943B (zh) 基于双总线控制的灯具电源及照明系统
CN215121265U (zh) 一种消除灯具噪音的调光电路
CN215912255U (zh) 一种驱动信号放大电路及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