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2415U - 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2415U
CN220112415U CN202321717745.0U CN202321717745U CN220112415U CN 220112415 U CN220112415 U CN 220112415U CN 202321717745 U CN202321717745 U CN 202321717745U CN 220112415 U CN220112415 U CN 220112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drill bit
sleeve
hole
qu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77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科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aohuangren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aohuangren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aohuangren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aohuangren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77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2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2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2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包括转柄组件和开孔组件,所述转柄组件包括钻头限位套和限位机构,所述开孔组件包括快速转换头和筒状开孔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钢珠、挡块和滑套;所述钻头限位套上端设有与快速转换头的下端配合安装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弹射机构;所述快速转换头的上端螺纹与所述筒状开孔器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钻头限位套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容置腔侧壁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钢珠配合安装于第一限位孔内,所述快速转换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限位钢珠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限位,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转换头与筒状开孔器可一起向下轻松拔出,实现快速退废料或者快速更换筒状开孔器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孔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
背景技术
开孔器是一种加工圆形孔的锯切类圆锯,可在金属、木材、塑料、玻璃等等材料上进行开孔操作,因其操作简单灵活、携带方便,用途极为广泛。
现有的开孔器主要由转柄及开孔器本体组成,转柄与开孔器本体一般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更换开孔器本体,要先将原来装好的开孔器螺旋拧下来,然后将新的开孔器本体安装上去,但由于开孔器本体进行过钻孔操作,螺纹之间可能会出现滑牙或者咬死的现象,往往很难拆卸下来,开孔器本体内的废料也很难快速清理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快速转换头与筒状开孔器可一起向下轻松拔出,实现快速退废料或者快速更换筒状开孔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包括转柄组件和开孔组件,所述转柄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开孔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柄组件的下端连接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开孔组件旋转;所述转柄组件包括钻头限位套和限位机构,所述开孔组件包括快速转换头和筒状开孔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钢珠、挡块和滑套;所述钻头限位套上端设有与快速转换头的下端配合安装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弹射机构;所述快速转换头的上端螺纹与所述筒状开孔器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钻头限位套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容置腔侧壁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钢珠配合安装于第一限位孔内,所述快速转换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限位钢珠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限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挡块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的内径小于第二限位部的内径,所述滑套沿所述钻头限位套的轴向活动套设于钻头限位套上;所述滑套沿所述钻头限位套轴向移动,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与所述限位钢珠配合,形成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以使所述钻头限位套与快速转换头锁止或解锁。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滑套的下行位移进行限位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钻头限位套的下端外侧壁上,所述挡块的下端设有第一空腔,所述钻头限位套的外侧壁与第一空腔的内侧壁配合导向。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挡块内设有位于第一空腔上的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的内径小于第一空腔的内径,所述第三容置腔内容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主体外圆上,且弹性部件的下端穿过第一空腔与定位件的上表面抵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射块、弹射弹簧和弹簧固定圈;所述弹射弹簧通过所述弹簧固定圈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弹射块的一端与所述弹射弹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快速转换头抵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钻头限位套的下端设置有钻头定位孔;定位钻头装配于所述钻头限位套后通过钻头限位螺钉对其进行限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筒状开孔器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屑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转换头与筒状开孔器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快速转换头、钻头限位套及挡块三者之间配合连接,在开孔加工完毕后,滑套沿钻头限位套轴向方向向后拉动,当第一限位部与限位钢珠配合时,限位钢珠与第一定位槽配合锁止,当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孔以及第一定位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时,限位钢珠与第二限位部配合,限位钢珠与第一定位槽处于解锁状态,将筒状开孔器向下拔,限位钢珠部分穿过第一限位孔滑动至第二限位部与第一定位槽脱离,快速转换头与筒状开孔器可一起向下轻松拔出,实现快速退废料或者快速更换筒状开孔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用户体验效果好,且结构新颖,制作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快速转换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钻头限位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筒状开孔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转柄组件;2-开孔组件;3-弹射机构;4-弹性部件;5-定位钻头;11-钻头限位套;12-限位机构;21-快速转换头;22-筒状开孔器;31-弹射块;32-弹射弹簧;33-弹簧固定圈;111-第一容置腔;112-第一限位孔;113-钻头定位孔;114-钻头限位螺钉;121-限位钢珠;122-挡块;123-滑套;124-定位件;211-第一定位槽;221-排屑槽;1221-第一限位部;1222-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包括转柄组件1和开孔组件2,所述转柄组件1的上端与所述开孔组件2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柄组件1的下端连接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开孔组件2旋转;所述转柄组件1包括钻头限位套11和限位机构12,所述开孔组件2包括快速转换头21和筒状开孔器22,所述限位机构12包括限位钢珠121、挡块122和滑套123;所述钻头限位套11上端设有与快速转换头21的下端配合安装的第一容置腔111;所述第一容置腔111内设置有弹射机构3;所述快速转换头21的上端螺纹与所述筒状开孔器22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钻头限位套11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容置腔111侧壁的第一限位孔112,所述限位钢珠121配合安装于第一限位孔112内,所述快速转换头21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槽211,所述限位钢珠121与所述第一定位槽211配合限位。需要说明的是,钻头限位套11(主体)与快速转换头21配合安装,快速转换头21与筒状开孔器22机构连接以形成整体;钻头限位套11上设有配合安装限位刚珠121的第一限位孔112,快速转换头21设有与限位刚珠121配合的第一定位槽211,挡块122上设有第一限位部1221和第二限位部1222,滑套123和挡块122是过盈配合或者倒扣配合,滑套123设于钻头限位套11上,滑套123沿钻头限位套11轴向移动,使第一限位部1221和第二限位部1222分别与限位钢珠121配合,以形成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通过快速转换头21与筒状开孔器22连接形成整体,开孔完毕后将快速转换头21与筒状开孔器22一起拔出,即可实现快速退废料或者快速更换开孔器的目的。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第一限位部1221的内径小于第二限位部1222的内径,所述滑套123沿所述钻头限位套11的轴向活动套设于钻头限位套11上;所述滑套123沿所述钻头限位套11轴向移动,使第一限位部1221和第二限位部1222分别与所述限位钢珠121配合,形成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以使所述钻头限位套11与快速转换头21锁止或解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转换头21与筒状开孔器2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快速转换头21、钻头限位套11及挡块122三者之间配合连接,在开孔加工完毕后,滑套123沿钻头限位套11轴向方向向后拉动,当第一限位部1221与限位钢珠121配合时,限位钢珠121与第一定位槽211配合锁止,当第二限位部1222、第一限位孔112以及第一定位槽21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时,限位钢珠121与第二限位部1222配合,限位刚珠121与第一定位槽211处于解锁状态,将筒状开孔器22向下拔,限位钢珠121部分穿过第一限位孔112滑动至第二限位部1222与第一定位槽211脱离,快速转换头21与筒状开孔器22可一起向下轻松拔出,实现快速退废料或者快速更换筒状开孔器22的目的。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12包括用于对所述滑套123的下行位移进行限位的定位件124;所述定位件124设于所述钻头限位套11的下端外侧壁上,所述挡块122的下端设有第一空腔,所述钻头限位套11的外侧壁与第一空腔的内侧壁配合导向。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挡块122内设有位于第一空腔上的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的内径小于第一空腔的内径,所述第三容置腔内容置有弹性部件4,所述弹性部件4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主体外圆上,且弹性部件4的下端穿过第一空腔与定位件124的上表面抵接。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定位件124的上表面支撑弹性部件4,通过弹性部件4的张力对滑套123完成解锁后进行复位,钻头限位套11顶端的凸台面对滑套123的下行位移进行限位,同时对滑套123的内侧壁起导向作用,并且设置第三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1221和第二限位部1222配合限位,能限制滑套123的向上移动行程,使得滑套123沿钻头限位套11的轴向移动更加平稳,且便于操作,结构连接也更加紧凑。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弹射机构3包括弹射块31、弹射弹簧32和弹簧固定圈33;所述弹射弹簧32通过所述弹簧固定圈33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1内;所述弹射块31的一端与所述弹射弹簧32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快速转换头21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当滑套123沿钻头限位套11的轴向方向往后拉动时就是解锁状态,此时弹射块31会将快速转换头21往轴向方向顶出来,以便容易取出开孔组件2。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钻头限位套11的下端设置有钻头定位孔113;定位钻头5装配于所述钻头限位套11后通过钻头限位螺钉114对其进行限位。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钻头限位螺钉114对定位钻头5进行限位,防止在进行开孔操作时定位钻头5发生位移,影响开孔的精度和效率。定位钻头5在筒状开孔器22开孔时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开孔精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筒状开孔器2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屑槽221便于将废屑排出,有利于提高开孔精度和工作效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钻头限位套11的内四方孔与快速转换头21的外四方柄配合来抵挡切屑工作产生的扭力。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钻头限位套11端面的沉孔是起到对快速转换头21部件的导向和定位作用,以便工作同心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开孔器接杆是对快速更换开孔器进行改良,让客户更加省力方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转换头21与筒状开孔器2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快速转换头21、钻头限位套11及挡块122三者之间配合连接,在开孔加工完毕后,滑套123沿钻头限位套11轴向方向向后拉动,当第一限位部1221与限位钢珠121配合时,限位钢珠121与第一定位槽211配合锁止,当第二限位部1222、第一限位孔112以及第一定位槽21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时,限位钢珠121与第二限位部1222配合,限位刚珠121与第一定位槽211处于解锁状态,将筒状开孔器22向下拔,限位钢珠121部分穿过第一限位孔112滑动至第二限位部1222与第一定位槽211脱离,快速转换头21与筒状开孔器22可一起向下轻松拔出,实现快速退废料或者快速更换筒状开孔器22的目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柄组件和开孔组件,所述转柄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开孔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柄组件的下端连接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开孔组件旋转;所述转柄组件包括钻头限位套和限位机构,所述开孔组件包括快速转换头和筒状开孔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钢珠、挡块和滑套;所述钻头限位套上端设有与快速转换头的下端配合安装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弹射机构;所述快速转换头的上端螺纹与所述筒状开孔器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钻头限位套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容置腔侧壁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钢珠配合安装于第一限位孔内,所述快速转换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限位钢珠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的内径小于第二限位部的内径,所述滑套沿所述钻头限位套的轴向活动套设于钻头限位套上;所述滑套沿所述钻头限位套轴向移动,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与所述限位钢珠配合,形成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以使所述钻头限位套与快速转换头锁止或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滑套的下行位移进行限位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钻头限位套的下端外侧壁上,所述挡块的下端设有第一空腔,所述钻头限位套的外侧壁与第一空腔的内侧壁配合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内设有位于第一空腔上的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的内径小于第一空腔的内径,所述第三容置腔内容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主体外圆上,且弹性部件的下端穿过第一空腔与定位件的上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射块、弹射弹簧和弹簧固定圈;所述弹射弹簧通过所述弹簧固定圈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弹射块的一端与所述弹射弹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快速转换头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限位套的下端设置有钻头定位孔;定位钻头装配于所述钻头限位套后通过钻头限位螺钉对其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开孔器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屑槽。
CN202321717745.0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 Active CN220112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7745.0U CN220112415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7745.0U CN220112415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2415U true CN220112415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7745.0U Active CN220112415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2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22202B1 (en) Drilling tool
US6176654B1 (en) Reversible drill/driver tool
US5470180A (en) Reversible drill/driver tool
US5954463A (en) Reversible drill driver tool
AU2012245003B2 (en) Chuck tool and bits arrangement
US20040262856A1 (en) Workpiece connector for a power tool
US4840520A (en) Mounting device having a conical shank
US20060076738A1 (en) Quick change coupler
US6223375B1 (en) Drilling and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6604744B2 (en) Rapid load drill bit adapter
CN110446574B (zh) 快速更换工具
CN220112415U (zh) 一种新型开孔器接杆
EP0492729A1 (en) Tool holder
CN220717837U (zh) 一种开孔器接杆
CN111822759A (zh) 快换夹头开孔器
WO2021021858A1 (en) Vacuum bit assembly with replaceable drill bit
CN212371238U (zh) 便于拆卸的组合式开孔器
EP3912753A1 (en) Hole cutter having plug eject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
EP3717160B1 (en) Hole saw adapter
WO2021108177A1 (en) Hole saw arbor
CN112739481A (zh) 孔锯组件
JPH0325852Y2 (zh)
WO2022142429A1 (zh) 一种刀具
CN221065261U (zh) 一种车床、钻床转换头的快换夹头
CN212094654U (zh) 一种阶梯型结构数控铰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