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0310U - 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0310U
CN220110310U CN202321218369.0U CN202321218369U CN220110310U CN 220110310 U CN220110310 U CN 220110310U CN 202321218369 U CN202321218369 U CN 202321218369U CN 220110310 U CN220110310 U CN 220110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e
cooling device
mounting frame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83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云
孙翊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83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0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0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0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板、安装架、第二板和降温组件,安装架设在第一板上且相对于第一板绕第一板的厚度方向可转动,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板的长度方向相交呈夹角,第二板设在安装架上且相对于安装架绕第一板的宽度方向可转动,以便安装架带动第二板可转动,降温组件包括喷头组件和检测组件,喷头组件用于喷洒消防水,检测组件用于拍摄和分析灾情,喷头组件和检测组件均设在第二板上且沿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以便第二板带动降温组件转动。本实用新型的降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场景,比如稻草、煤堆、化学品等,这些物质储存时如果堆积时间过长、通风不好,自身就会发生变化产生热,温度逐渐升高,如果不及时进行降温处理,很容易发生大型自燃火灾,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相关技术中,采用人工检测易自燃物堆超温,由于自燃超温的区域通常在易自燃物堆的内部,通过人眼通常排查不出具体的超温位置,导致自燃的事故继续发生,并且人工所采取的措施只能是大面积采用装载机翻动或人工洒水进行降温,加大了工作量,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降温效率高的降温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板;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在所述第一板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绕所述第一板的厚度方向可转动;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相交呈夹角,所述第二板设在所述安装架上且相对于所述安装架绕所述第一板的宽度方向可转动,以便所述安装架带动所述第二板可转动;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喷头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喷头组件用于喷洒消防水,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拍摄和分析灾情,所述喷头组件和检测组件均设在所述第二板上且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以便所述第二板带动所述降温组件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装置,设置安装架、第二板和降温组件,通过转动安装架和第二板分别带动降温组件转动以使降温组件瞄准超温区域并进行喷水降温,从而提高了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且可以全天候、不间断进行防自燃降温,杜绝了易自燃物堆自燃发火的可能性,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板上且所述安装架相连,以便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安装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架上且与所述第二板相连,以便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设在所述第一板的下方,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以便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配合,以便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安装架相连,以便所述从动轮带动所述安装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锥齿轮设在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以便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轮相连;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转轴和所述套筒可相对转动,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一锥齿轮相连,以便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在所述套筒内且套设在所述转轴外,以便所述套筒和所述转轴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为红外摄像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电磁阀和喷头,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喷头相连,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适于与消防管连通,以便所述消防管内的消防水通过所述电磁阀流入所述喷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均设在所述第二板上且沿所述第一板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多个所述喷头均与所述消防管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装置的仰视图。
降温装置100;
第一板1;
安装架2;第二板3;
降温组件4;喷头组件41;检测组件42;第一驱动件5;
第二驱动件6;主动轮7;从动轮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装置。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装置100包括第一板1、安装架2、第二板3和降温组件4。
安装架2设在第一板1上且相对于第一板1绕第一板1的厚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可转动。具体地,如图1-2所示,第一板1为水平板,安装架2设在第一板1的下方且安装架2以上下方向为转轴转动,板2可固定在预设位置,从而将降温装置100固定在预设位置。
第二板3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板3的长度方向相交呈夹角,第二板3设在安装架2上且相对于安装架2绕第一板1的宽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可转动,以便安装架2带动第二板3可转动。具体地,如图1-2所示,第二板3为竖直板,第一板1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和第二板3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使得第一板1和第二板3相交呈90°,第二板3设在安装架2上且以前后方向为转轴转动。
降温组件4包括喷头组件41和检测组件42,喷头组件41和检测组件42均设在第二板3上且沿第二板3的长度方向布置,喷头组件41用于喷洒消防水,检测组件42用于检测超温区域,以在检测组件42检测到超温区域时,安装架2和第二板3的至少一者转动,以便调整喷头组件41瞄准超温区域以对超温区域喷水降温。具体地,喷头组件41和检测组件42沿上下方向设在第二板3的前侧,喷头组件41可与消防栓连通,从而使得消防栓内的消防水从喷头组件41喷洒出来,检测组件42可以拍摄易自燃物堆全景且通过AI智能分析检测判断易自燃物堆超温区域,检测组件42和喷头组件41沿上下方向并行设置在第二板3上,从而使得检测组件42和喷头组件41在一条直线,即检测组件42拍摄的画面的中心就是喷头组件41正对着超温的位置,驱动安装架2和第二板3转动,从而使得喷洒组件瞄准超温区域以实现精准喷水,另外,在喷水降温时,也可通过安装架2和第二板3转动带动喷头组件41移动,以对超温点周围同时降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装置100,设置安装架2、第二板3和降温组件4,通过转动安装架2和第二板3分别带动降温组件4绕其周向转动或绕上下方向转动,使得喷头组件41瞄准超温区域并进行喷水降温,且在喷水降温的过程中,也可转动安装架2和第二板3分别带动降温组件4在超温点周围旋转覆盖喷射水流,做到超温点以及超温点周围同时降温,另外,喷头组件41和检测组件42均设置在第二板3上,可使得喷头组件41和检测组件42同步转动,使得实现精准喷水降温,从而可全天候、不间断进行防自燃降温,杜绝了易自燃物堆自燃发火的可能性,提高了降温装置100的降温效率,且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第一驱动件5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板1上且安装架2相连,以便第一驱动件5驱动安装架2转动。第二驱动件6可转动地设在安装架2上且与第二板相连,以便第二驱动件6驱动第二板3转动。具体地,如图1-2所示,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均为进步电机且设在第一板1的上方,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驱动件5与安装架2相连,以便第一驱动件5带动安装架2转动,第二驱动件6与第二板3相连,以便调档第二板3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分别为安装架2和第二板3提供驱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00还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轮7和从动轮8,主动轮7和从动轮8均设在第一板1的下方,主动轮7与第一驱动件5相连,以便第一驱动件5带动主动轮7转动,从动轮8与主动轮7配合,以便主动轮7带动从动轮8转动,从动轮8与安装架2相连,以便从动轮8带动安装架2转动。具体地,如图1-2所示,主动轮7和从动轮8均为直齿轮且设在第一板1的下方,主动轮7与第一驱动件5的输出轴相连,使得第一驱动件5带动主动轮7和从动轮8转动,进而带动安装架2转动,从而使得将降温装置100设置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00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9和和第二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0设在第二板3朝向安装架2的一侧,以便第二驱动件6驱动第一锥齿轮9转动以使第二锥齿轮10带动第二板3转动。具体地,如图1-2所示,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驱动件6的输出轴相连,第二锥齿轮10固定在第二板3的后侧,从而通过第二驱动件6带动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0转动,以带动第二板3转动,从而调整降温组件4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00还包括套筒和转轴。
套筒的一端设在第一板1上,套筒的另一端与从动轮8相连。具体地,套筒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板1上,从动轮8可转动地设在套筒的外周面上,从而使得从动轮8绕套筒转动。
转轴穿设在套筒内且转轴和套筒可相对转动,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驱动件6和第一锥齿轮9相连,以便第二驱动件6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9转动。具体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套筒内,且转轴的外周面和套筒的内周面间隔设置,转轴的上端与第二驱动件6的输出轴相连,转轴的下端与第一锥齿轮9相连,从而使得安装架2和第二板3转动时候能够互不影响,从而使得降温装置100设置更加合理。另外,降温装置100采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平行齿轮传动以及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0的传动,可使得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设置在第一板1的上方,从而使得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形成一个平面的设计结构,有效利用了第一板1的上方的空间,使得降温装置100更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00还包括轴承(图中未示意出),轴承设在套筒内且套设在输出轴外,以便套筒和转轴相对转动。具体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套筒的内周面上,轴承的内圈套设在转轴上,从而通过轴承使得套筒和转轴可流畅地发生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头组件41包括电磁阀和喷头,电磁阀的一端与喷头相连,电磁阀的另一端适于与消防管连通,以便消防管内的消防水通过电磁阀流入喷头。由此,当检测组件42检测到存在灾情时,电磁阀开启以进行灭火,当检测组件42检测到灾情扑灭时,电磁阀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头可以为多个,多个喷头均设在第二板3上且沿第一板1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多个喷头均与消防管连通。具体地,喷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成多个,多个喷头可沿上下方方向依次布置,且多个喷头均可与消防管相连,从而提高了降温装置100的工作效率。
由于,红外摄像器在夜晚也能够生成非常清晰的图像,通过红外热成像,可以不受环境影响,看到任何一切带温度的事物,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42为红外摄像器。从而使得检测组件42设置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00还包括控制板(图中未示意出),降温组件4、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均与控制板相连,从而通过降温组件4的检测组件42将检测信号输送至控制板,控制板将控制喷头组件41、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工作,从而提高了降温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温装置100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将降温装置100设在易自燃物堆周围(例如:将第一板1固定安装在易自燃物堆周围的墙体上),将消防管和喷头组件41相连,并降温装置100供电,初始设置时,将检测组件42对准易自燃物堆中心位置,使检测组件42可以拍摄易自燃物堆全景,通过AI智能分析,确定超温点在当前画面的位置,通过画面中心点位置和超温点位置进行对比,通过控制板控制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分别驱动安装架2和第二板3转动以调整检测组件42的角度,使超温点位于画面中心,由于检测组件42和喷头组件41在一条直线,画面的中心就是喷头组件41正对着超温的位置,实际使用时通过控制板里的算法微调喷头角度,使最后喷水点正好在易自燃物堆上的超温点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在所述第一板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绕所述第一板的厚度方向可转动;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相交呈夹角,所述第二板设在所述安装架上且相对于所述安装架绕所述第一板的宽度方向可转动,以便所述安装架带动所述第二板可转动;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喷头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喷头组件和检测组件均设在所述第二板上且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喷头组件用于喷洒消防水,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超温区域,以在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超温区域时,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板的至少一者转动,以便调整所述喷头组件瞄准超温区域以对超温区域喷水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板上且所述安装架相连,以便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安装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架上且与所述第二板相连,以便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设在所述第一板的下方,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以便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配合,以便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安装架相连,以便所述从动轮带动所述安装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锥齿轮设在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以便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轮相连;
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转轴和所述套筒可相对转动,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一锥齿轮相连,以便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在所述套筒内且套设在所述转轴外,以便所述套筒和所述转轴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为红外摄像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电磁阀和喷头,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喷头相连,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适于与消防管连通,以便所述消防管内的消防水通过所述电磁阀流入所述喷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均设在所述第二板上且沿所述第一板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多个所述喷头均与所述消防管连通。
CN202321218369.0U 2023-05-18 2023-05-18 降温装置 Active CN220110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8369.0U CN220110310U (zh) 2023-05-18 2023-05-18 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8369.0U CN220110310U (zh) 2023-05-18 2023-05-18 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0310U true CN220110310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8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8369.0U Active CN220110310U (zh) 2023-05-18 2023-05-18 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0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0990B (zh) 一种油罐储区消防用火灾监测及灭火机器人
WO1998005382A1 (en) Vehicle mounted fire fighting system
CN111773580B (zh) 一种密集型居民区无人机消防灭火装置
CN220110310U (zh) 降温装置
CN219815077U (zh) 一种森林防火保护装置
CN205434770U (zh)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
CN213814908U (zh)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自动灭火装置
CN111298344A (zh) 一种火场自动全景侦测机器人
CN115599091A (zh) 一种仓库极早期火情干预智能巡检机器人及其消防联动控制方法
CN21467971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
CN110559590A (zh) 一种智能灭火系统
CN212998071U (zh) 一种大数据中心机房用干粉灭火装置
CN214074821U (zh) 一种火情自动测控灭火装置
CN214512395U (zh) 高层楼房外墙水炮灭火装置
CN211513203U (zh) 一种隧道智能消防系统
CN218248233U (zh) 一种全地形履带式智能电动消防车
CN112245840A (zh) 一种森林防火小车
CN220572574U (zh) 一种有火焰识别的智能消防水炮
CN217187580U (zh) 一种柴动两驱式干粉灭火机器人
CN213724555U (zh) 一种适用于狭窄地区的新型消防装置
CN220558457U (zh) 一种云端自动控制的智能消防水炮
CN214860797U (zh) 高层楼群外墙水炮灭火系统
CN214074779U (zh) 喷烤漆房用水喷淋消防装置
CN207024446U (zh) 一种带水流控制功能的智能消防炮
CN219128118U (zh) 全方位智能灭火双枪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