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6231U -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231U
CN220106231U CN202321484879.2U CN202321484879U CN220106231U CN 220106231 U CN220106231 U CN 220106231U CN 202321484879 U CN202321484879 U CN 202321484879U CN 220106231 U CN220106231 U CN 220106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resonant induc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mponen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48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勇军
邹翔
胡文平
徐井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iruiji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iruiji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iruiji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iruiji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48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6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设置在支架上的变压器组件配合与变压器组件输入端电连接的谐振电感和设置在支架一侧的整流板组件,通过一体化设计在变压器组件电路中的谐振电感电路实现在高频条件下的漏感补偿,从而避免电路向外辐射过多电磁能量,同时节省了外加谐振电感所需要的额外材料成本以及后续人工组装所产生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设置在磁芯下部与谐振电感电连接的初级线包配合设置在磁芯上部与整流板组件内电路电连接的多个次级线包,通过各个零件的合理排布,使各个零件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外加谐振电感进行漏感补偿时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工和材料成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在脉冲功率系统领域,LC谐振拓扑结构电路使用很多,在电路设计中变压器漏感和谐振电感共同组合成了新的谐振电感L,但是变压器漏感在高频变压器中参数很小,很多时候需要外加谐振电感进行补偿,而这两个器件往往需要独立设计后再进行组装,这样就造成了成本的浪费,首先是影响了设计效率,其次在后续进行组装时也造成了人工和时间成本的浪费,造成设计和沟通的冗余,并且另外制作的单独的谐振电感也需要耗费更多的材料,造成了材料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外加谐振电感进行漏感补偿时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工和材料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包括作为支撑载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用于输出直流电的整流变压器机构。
所述整流变压器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用于接入交流电的变压器组件,变压器组件的输入端上电连接有谐振电感,变压器组件的输出端上电连接有用于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输出的整流板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变压器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磁芯,磁芯外部设有线包骨架,线包骨架上缠绕有与谐振电感电连接的初级线包,线包骨架上还缠绕有与整流板组件输入端电连接的次级线包,磁芯与线包骨架之间设有环氧板。
作为优选,所述次级线包为多个,所述次级线包分别与整流板组件内相互串联的多个整流电路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整流板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支撑柱,支撑柱上固定有内部设有整流电路的整流板本体。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呈竖直设置,谐振电感安装于支架下部,变压器组件安装于谐振电感上方,整流板组件垂直安装于支架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谐振电感与初级线包之间设有用于电连接的连接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设置在支架上的变压器组件配合与变压器组件输入端电连接的谐振电感和设置在支架一侧的整流板组件,通过一体化设计在变压器组件电路中的谐振电感电路实现在高频条件下的漏感补偿,从而避免电路向外辐射过多电磁能量,造成电磁干扰,同时节省了外加谐振电感所需要的额外材料成本以及后续人工组装所产生的时间和人工成本,有利于简化设计过程,使电路更加简洁。
设置在磁芯下部与谐振电感电连接的初级线包配合设置在磁芯上部与整流板组件内电路电连接的多个次级线包,通过各个零件的合理排布,使各个零件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从而有利于降低所占用的空间,从而节约所需要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支架;2、整流变压器机构;21、谐振电感;22、变压器组件;221、磁芯;222、线包骨架;223、初级线包;224、次级线包;225、环氧板;23、整流板组件;231、支撑柱;232、整流板本体;24、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现有的变压器基础上增加一体化的谐振电感电路,能够将LC电路拓扑结构中的谐振电感电路融入整体变压器电路设计中,使电路设计更便捷,节约时间和人员成本。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包括作为支撑载体的支架1,支架1上安装有用于输出直流电的整流变压器机构2,整流变压器机构2用于集成谐振电感电路,使谐振电感电路融入到变压器电路中,使电路设计更加便捷,同时不需要再额外生产谐振电感器件,以节约所需要的多余材料成本和节省后期组装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人工成本。
所述整流变压器机构2包括固定于支架1上用于接入交流电的变压器组件22,变压器组件22的输入端上电连接有谐振电感21,谐振电感21与变压器组件22配合,尤其在高频变压器中,高频变压器的漏感参数较小,通过谐振电感21的内部电路实现对变压器组件22内的变压器漏感参数进行补偿,以避免电路向外辐射过多电磁能量,造成电磁干扰,使得电子系统的其他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变压器组件22用于改变输出电流的电压数值,变压器组件22的输出端上电连接有用于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输出的整流板组件23,整流板组件23内部电路上的二极管用于将变压器组件22输出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实现了将交流电整流成可以使用并且稳定的直流电压的目的,一方面因为在变压器电路中加入了谐振电感21,在对于LC谐振拓扑结构的电路中可以更好的调整参数,电路整体将更加紧凑,易于安装,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外加谐振电感21造成的人工和材料成本的浪费。
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变压器组件22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磁芯221,磁芯221外部设有线包骨架222,线包骨架222上缠绕有与谐振电感21电连接的初级线包223,初级线包223用于接入交流电,使磁芯221内产生交流磁通,线包骨架222上还缠绕有与整流板组件23输入端电连接的次级线包224,磁芯221与线包骨架222之间设有环氧板225,环氧板225用于对线包骨架222进行定位,同时提高初级线包223和次级线包224与磁芯221之间的绝缘效果,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芯221内的交流磁通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使次级线包224内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并且次级线包224内的电压数值与初级线包223内的电压数值比值与二者间的线圈数量成正比,从而使初级线包223内产生一定大小的交流电,最终实现电压的变化,使其满足生产设备的用电要求。
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次级线包224为多个,次级线包224分别与整流板组件23内相互串联的多个整流电路电连接,在初级线包223输入交流电压后,通过磁生电原理使多个次级线包224得到按照变比输出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板组件23内的电路进行多级串联后输出,将交流脉动电压整成可以使用并且稳定的直流电压。
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整流板组件23包括固定于支架1上的支撑柱231,支撑柱231上固定有内部设有整流电路的整流板本体232,支撑柱231用于实现整流板本体232与支架1之间的相对固定,保证整流板组件23的稳定工作。
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支架1呈竖直设置,谐振电感21安装于支架1下部,变压器组件22安装于谐振电感21上方,整流板组件23垂直安装于支架1一侧,从而通过合理的排布谐振电感21、变压器组件22和整流板组件23之间的相对位置,使电路正常工作的基础上使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从而有利于减少设备体积,从而节省所需要的材料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谐振电感21与初级线包223之间设有用于电连接的连接端子24,从而在谐振电感21或者初级线包223上的相关部件损坏后,能够快速的通过连接端子24的插接进行快速更换,从而方便后续的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包括作为支撑载体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用于输出直流电的整流变压器机构(2);
所述整流变压器机构(2)包括固定于支架(1)上用于接入交流电的变压器组件(22),变压器组件(22)的输入端上电连接有谐振电感(21),变压器组件(22)的输出端上电连接有用于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输出的整流板组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组件(22)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磁芯(221),磁芯(221)外部设有线包骨架(222),线包骨架(222)上缠绕有与谐振电感(21)电连接的初级线包(223),线包骨架(222)上还缠绕有与整流板组件(23)输入端电连接的次级线包(224),磁芯(221)与线包骨架(222)之间设有环氧板(2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线包(224)为多个,所述次级线包(224)分别与整流板组件(23)内相互串联的多个整流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组件(23)包括固定于支架(1)上的支撑柱(231),支撑柱(231)上固定有内部设有整流电路的整流板本体(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呈竖直设置,谐振电感(21)安装于支架(1)下部,变压器组件(22)安装于谐振电感(21)上方,整流板组件(23)垂直安装于支架(1)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感(21)与初级线包(223)之间设有用于电连接的连接端子(24)。
CN202321484879.2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 Active CN220106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4879.2U CN220106231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4879.2U CN220106231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231U true CN220106231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4879.2U Active CN220106231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High-efficiency high-power-density CLLC resonant converter with low-stray-capacitance and well-heat-dissipated planar transformer for EV on-board charger
Jiang et al. Analysi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PT system for EV's battery charging based on optimal operation frequency range
CN206962702U (zh) 多相dc/dc电源转换器
CN101228678B (zh) 用于兼容的平板电感充电平台的可充电电池电路及结构
JP5681947B2 (ja)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ならびに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を備える発電装置および発電システム
CN103137305A (zh) 一种变压器导电结构及变压器
WO2009062438A1 (en) Planar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CN110212784B (zh) 一种用于单相三电平交直流谐振变换器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
CN220106231U (zh) 一种自带谐振电感的变压器模块
CN110266193B (zh)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升压型llc谐振变换器的结构
CN209544077U (zh) 一种多项耦合电感器
CN217769886U (zh) 一种磁集成组件、谐振变换器和电源
CN104051143B (zh) 具有平面初级绕组的变换器
CN115693981A (zh) 一种具有紧凑接收端的无线电能传输补偿拓扑结构及系统
CN212694976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结构
CN207925284U (zh) 一种谐振电感器
CN201887661U (zh) 一种电磁炉用开关电源及其高频互感器
CN219163163U (zh) 一种变压器与电感的集成模块
CN214541814U (zh) 一种便于替换的小体积电源变压器
CN101558460A (zh) 电感部件制造方法
CN208834869U (zh) 一种llc谐振半桥电路组合型电感器
CN214175820U (zh) 一种平面变压器
CN216671363U (zh) 一种方便更换线圈的可调式电源变压器
Andrioli et al. Exploiting the Depth: Design,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Power-Density High-Frequency Transformers for One Rack Unit CLLC DCX Converters
Yin et al. An integrated receiver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