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5942U - 拼接屏模组 - Google Patents

拼接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5942U
CN220105942U CN202321000483.6U CN202321000483U CN220105942U CN 220105942 U CN220105942 U CN 220105942U CN 202321000483 U CN202321000483 U CN 202321000483U CN 220105942 U CN220105942 U CN 220105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screen assembly
outer frame
module
spli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04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吉星
左洪业
王贝贝
刘恩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04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5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5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5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屏模组,包括:屏幕组件、背板、反射件、外框。背板上设有支撑部,支撑部止抵于屏幕组件;反射件设在背板和屏幕组件之间,反射件正对屏幕组件,反射件折弯形成有侧向反射部,侧向反射部位于屏幕组件的侧向;外框设在支撑部的远离屏幕组件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支撑部止抵于屏幕组件,精简了拼接屏模组的结构,提高了拼接屏模组的集成化程度,降低了结构件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拼接屏模组发生狭缝漏光,同时在反射件上设置侧向反射部提高了屏幕组件的边缘画质。

Description

拼接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拼接屏模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拼接屏通常采用背板和中框卡合,光学部件固定在塑料中框上。中框的作用一方面提供光学部品的支撑,另一方面中框侧壁的白色部分用于反射周边光线,提亮边缘亮度。
这种形式的拼接屏模组的强度主要依靠背板,中框的作用只是支撑光学部品和反射边缘光线,对模组强度提升没有影响,但是中框占全部结构件生产成本的15%,生产成本较高。此外,中框通过卡接与背板固定,拼接屏模组的尺寸受背板影响较大,中框的膨胀系数高于其他材料,经常发生中框膨胀导致的狭缝漏光问题;中框一旦开模后侧壁斜度无法再调整,不利于改善边缘画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拼接屏模组,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狭缝漏光,提高了拼接屏模组的显示屏边缘画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屏模组,包括:屏幕组件、背板、反射件、外框。所述背板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止抵于所述屏幕组件;所述反射件设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屏幕组件之间,所述反射件正对所述屏幕组件,所述反射件折弯形成有侧向反射部,所述侧向反射部位于所述屏幕组件的侧向;所述外框设在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屏幕组件的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屏模组,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支撑部止抵于屏幕组件,精简了拼接屏模组的结构,提高了拼接屏模组的集成化程度,降低了结构件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拼接屏模组发生狭缝漏光,同时在反射件上设置侧向反射部提高了屏幕组件的边缘画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幕组件具有屏幕正面和屏幕背面,所述外框上形成有翻边部,所述翻边部止抵于所述屏幕正面,所述支撑部上形成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止抵于所述屏幕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折弯形成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外框,所述第二部分平行于所述屏幕背面并构成所述凸台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幕组件包括显示屏、光学膜层和扩散板,所述光学膜层设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扩散板之间,所述扩散板止抵于所述凸台部,所述支撑部上形成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在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外框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折弯形成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外框,所述第二部分平行于所述屏幕背面并构成所述凸台部,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三部分构成所述阻挡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部和所述屏幕背面之间设有粘接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部和所述侧向反射部在所述屏幕背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屏模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外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屏模组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背板的靠近所述屏幕组件的一侧,所述光源设在所述背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外框之间设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凸和卡槽,所述卡凸和所述卡槽中的一者设在所述支撑部上,另一者设在所述外框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拼接屏模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拼接屏模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拼接屏模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拼接屏模组;
10、屏幕组件; 11、屏幕正面; 12、屏幕背面;
101、显示屏; 102、光学膜层; 103、扩散板;
20、背板;20a、安装腔;
21、支撑部;21a、第二安装孔;21b、卡凸;
210、凸台部;220、阻挡部;
211、第一部分;212、第二部分;213、第三部分;
30、反射件;
310、侧向反射部;311、第一弯折部;312、第二弯折部;
40、外框;40a、第一安装孔;40b、卡槽;
410、翻边部;
50、粘接胶层;60、紧固件;70、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屏模组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屏模组100,包括:屏幕组件10、背板20、反射件30、外框40。背板20上设有支撑部21,支撑部21止抵于屏幕组件10;反射件30设在背板20和屏幕组件10之间,反射件30正对屏幕组件10,反射件30折弯形成有侧向反射部310,侧向反射部310位于屏幕组件10的侧向;外框40设在支撑部21的远离屏幕组件10的侧壁上。
具体来说,支撑部21在背板20上可以是沿着第一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止抵于屏幕组件10,实现对屏幕组件10的支撑,其中,反射件30能用于将光源反射到屏幕组件10上,提高屏幕组件10的画质,同时侧向反射部310使光线反射到屏幕组件10的边缘处,提高屏幕组件10的边缘画质。
在现有技术中,拼接屏通常采用背板和中框卡合,屏幕组件固定在塑料中框上。中框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支撑屏幕组件,同时,在中框侧壁上设有反射结构用于反射周边光线,提亮边缘亮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背板20上设置支撑部21实现对屏幕组件10的支撑,同时在反射件30上设置侧向反射部310提高边缘亮度,避免了中框结构的设置,进而降低了15%的结构成本,精简了拼接屏模组100的安装结构,提高了拼接屏模组100的安装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屏模组100,通过在背板20上设置支撑部21止抵于屏幕组件10,精简了拼接屏模组100的结构,提高了拼接屏模组100的集成化程度,降低了结构件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拼接屏模组100发生狭缝漏光,同时在反射件30上设置侧向反射部310提高了屏幕组件10的边缘画质。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屏幕组件10具有屏幕正面11和屏幕背面12,外框40上形成有翻边部410,翻边部410止抵于屏幕正面11,支撑部21上形成有凸台部210,凸台部210止抵于屏幕背面12。也就是说,通过在外框40上设置翻边部410和支撑部21上设置凸台部210用于固定屏幕组件10,避免了增设安装结构,提高了拼接屏模组100的集成化程度,同时,翻边部410对屏幕组件10进行多个方向限位,避免了屏幕组件10发生移动,进一步提高了拼接屏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地,背板20的周向上均设有支撑部21,外框40的周向上均形成有翻边部410,通过该方式以保证能对屏幕组件10的周向进行限位,提高安装可靠性。其中,支撑部21可以在背板20的周向每个侧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或者,支撑部21为围绕背板20的周向侧边设置的环形部件。同理,翻边部410可以在外框40的周向每个侧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或者,翻边部410为围绕外框40的周向侧边设置的环形部件。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21折弯形成有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第一部分211连接外框40,第二部分212平行于屏幕背面12并构成凸台部21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支撑部21以折弯的方式形成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第二部分212构成凸台部210,采用这种方式使得凸台部210的成型比较简单,有利于降低制造难度。第二部分212平行于屏幕背面12,这样能具备平整的支撑面,以更好地支撑起屏幕组件10。
具体地,第一部分211可以是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至屏幕背面12,第二部分212垂直于第一部分211,且设在第一部分211靠近屏幕组件10的一端,且第二部分212止抵于屏幕背面12,第二部分212与外框40配合实现对屏幕组件10的安装和限位。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屏幕组件10包括显示屏101、光学膜层102和扩散板103,光学膜层102设在显示屏101和扩散板103之间,扩散板103止抵于凸台部210,支撑部21上形成有阻挡部220,阻挡部220设在光学膜层102和外框40之间。也就是说,通过在支撑部21上设置阻挡部220可以在扩散板103发生侧向位移(如图1中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时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扩散板103与外框40发生碰撞,提高了屏幕组件10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图2、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21折弯形成有第一部分211、第二部分212和第三部分213,第一部分211连接外框40,第二部分212平行于屏幕背面12并构成凸台部210,第三部分213连接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且第三部分213构成阻挡部220。
通过将支撑部21以折弯方向形成第一部分211、第二部分212和第三部分213,第二部分212构成凸台部210,第三部分213构成阻挡部220,采用这种方式凸台部210和阻挡部220的成型比较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211设在背板20的外轮廓上沿着第一方向向靠近屏幕组件10的方向延伸,第三部分213设在第一部分211靠近屏幕组件10的一端,且第三部分213沿着第一方向向远离屏幕组件10的方向延伸,进而使第三部分213形成与第一部分211平行的阻挡部220,阻挡部220对扩散板103进行限位阻挡;进一步地,第二部分212设在第三部分213远离屏幕组件10的一端,且第二部分212垂直于第三部分213形成凸台部210,凸台部210止抵在屏幕背面12实现对屏幕组件10的支撑。
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台部210和屏幕背面12之间设有粘接胶层50。也就是说,通过在凸台部210和屏幕背面12之间设置粘接胶层50连接凸台部210和屏幕组件10,使屏幕组件10能够固定安装在凸台部210上,提高了屏幕组件10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粘接胶层50可以设置为双面胶,粘接胶层50还可以设置为胶水,粘接胶层50还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胶质结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台部210和侧向反射部310在屏幕背面1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也就是说,凸台部210和侧向反射部310在屏幕背面12上的正投影可以是部分重合,这样就使得侧向反射部310的部分位于凸台部210的下侧,有利于避免侧向反射部310与屏幕背面12之间出现死角位置,侧向反射部310能将光线反射至屏幕背面12的边缘。当然,凸台部210和侧向反射部310在屏幕背面12上的正投影也可以是完全重合,同样能提升屏幕背面12的边缘的光线发射效果。
具体地,反射件30的弯折的角度小于90°,即,侧向反射部310与反射件主体320之间的夹角大于90°,进一步地,反射件30弯折形成的侧向反射部310将照射至侧向反射部310的光线反射至屏幕背面12上,进而提高屏幕的亮度和清晰度。通过调整侧向反射部310与反射件主体320之间的夹角,进而调整显示屏101的边缘画质。
其中,反射件30可以弯折一次形成与反射件主体320夹角大于90°的侧向反射部310,反射件30还可以弯折多次形成侧向反射部310,弯折多次形成的侧向反射部310的每一部分与反射件30都形成大于90°的夹角,进而使侧向反射部310能够将光线反射至屏幕背面12上提高屏幕亮度和清晰度。
例如,如图5所示,侧向反射部310可以包括第一弯折部311和第二弯折部312,第一弯折部311的一端连接反射件30,第一弯折部3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弯折部312,且第一弯折部311与反射件30形成角度大于90°的夹角,第二弯折部312的一端连接第一弯折部311,第二弯折部312的另一端向着凸台部210延伸且止抵于凸台部210,第二弯折部312与反射件30形成角度大于90°的夹角。当然,反射件30还可以弯折三次、四次、五次或者更多次,反射件30具体的弯折次数以及弯折的角度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进行设置,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图3、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拼接屏模组100还包括紧固件60,外框4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0a,支撑部21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40a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21a,紧固件60设在第一安装孔40a和第二安装孔21a上。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紧固件60将外框40固定在支撑部21上,提高了外框40安装的紧固性,进而提高了安装在支撑部21与外框40的翻边部410之间的屏幕组件10的紧固性,进一步提高了拼接屏组件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紧固件60可以设置为螺栓螺母,紧固件60还可以设置为铆钉,紧固件60还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件,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图3、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拼接屏模组100还包括光源70,光源70位于背板20的靠近屏幕组件10的一侧,光源70设在背板20上。通过在背板20、屏幕组件10和外框40所形成的安装腔20a内设置光源70,避免了外接光源70,提高了拼接屏组件的集成化程度,同时,光源70安装在安装腔20a内,避免了狭缝漏光,提高了光源70的利用效率。
其中,光源70设置在安装腔20a内,且光源70安装在背板20上,光源70发出的光线充满整个安装腔20a,进一步地,光源70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屏幕组件10上,其中未照射至屏幕组件10的光线经反射件30反射至屏幕组件10上,即,光源70发出的光线全部照射在屏幕组件10上。
如图1、图3、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21和外框40之间设有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卡凸21b和卡槽40b,卡凸21b和卡槽40b中的一者设在支撑部21上,另一者设在外框40上。
也就是说,外框40通过卡凸21b与卡槽40b配合安装在支撑部21上,通过设置卡凸21b和卡槽40b结构避免了增设紧固结构,提高了拼接屏模组100安装的便利性。
例如,卡凸21b设在支撑部21上且卡凸21b的向着靠近外框40的方向凸出,卡槽40b设在与卡凸21b位置相对应的外框40上,外框40通过卡槽40b卡接在支撑部21的卡凸21b上,实现外框40与支撑部21的紧固安装。
再例如,卡凸21b设在外框40上且卡凸21b向着靠近支撑部21的方向凸出,卡槽40b设在与卡凸21b对应设置的支撑部21上,外框40通过卡凸21b卡接在支撑部21的卡槽40b上,实现外框40与支撑部21的紧固安装。
其中,当拼接屏模组100同时采用紧固件60和卡接结构将外框40安装在支撑部21上时,卡接结构为外框40的预安装结构,通过将外框40卡接在支撑部21上,便于后续使用紧固件60对外框40的进一步紧固安装,提高了外框40在支撑部21上的安装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21和外框40之间还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安装结构,例如榫卯结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屏模组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幕组件;
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止抵于所述屏幕组件;
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屏幕组件之间,所述反射件正对所述屏幕组件,所述反射件折弯形成有侧向反射部,所述侧向反射部位于所述屏幕组件的侧向;
外框,所述外框设在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屏幕组件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组件具有屏幕正面和屏幕背面,所述外框上形成有翻边部,所述翻边部止抵于所述屏幕正面,所述支撑部上形成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止抵于所述屏幕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折弯形成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外框,所述第二部分平行于所述屏幕背面并构成所述凸台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组件包括显示屏、光学膜层和扩散板,所述光学膜层设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扩散板之间,所述扩散板止抵于所述凸台部,所述支撑部上形成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在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外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折弯形成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外框,所述第二部分平行于所述屏幕背面并构成所述凸台部,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三部分构成所述阻挡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和所述屏幕背面之间设有粘接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和所述侧向反射部在所述屏幕背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屏模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外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屏模组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背板的靠近所述屏幕组件的一侧,所述光源设在所述背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外框之间设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凸和卡槽,所述卡凸和所述卡槽中的一者设在所述支撑部上,另一者设在所述外框上。
CN202321000483.6U 2023-04-27 2023-04-27 拼接屏模组 Active CN220105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483.6U CN220105942U (zh) 2023-04-27 2023-04-27 拼接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483.6U CN220105942U (zh) 2023-04-27 2023-04-27 拼接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5942U true CN220105942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1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0483.6U Active CN220105942U (zh) 2023-04-27 2023-04-27 拼接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5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972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 in zigzag manner with polygonal line
US11181683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11719969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143388B2 (en) Lighting lamp
US11930291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US7927004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0077972A1 (zh) 显示装置
WO2022116658A1 (zh) 显示装置
US11435061B2 (en) Direct-type panel lamp
US7258478B2 (en) Backlight module
EP3905704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220105942U (zh) 拼接屏模组
CN101876424A (zh) 侧面入光式背光组件的背板
US20090080179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050091908A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JP3238441U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US20090147183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having the backlight unit
CN116125703A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的组装方法
US20230341718A1 (en) Display module
CN201348189Y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灯罩
CN216718853U (zh) 一种屏幕框体及屏幕
CN216975427U (zh) 一种屏幕边框连接件、屏幕框体以及屏幕
CN21899584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694212U (zh) 中框结构和显示模组
CN215954687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