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4085U - 中远距坡度测量仪 - Google Patents

中远距坡度测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4085U
CN220104085U CN202321663130.4U CN202321663130U CN220104085U CN 220104085 U CN220104085 U CN 220104085U CN 202321663130 U CN202321663130 U CN 202321663130U CN 220104085 U CN220104085 U CN 220104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easuring
medium
display device
measuring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31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炜
蒋跃跃
赵龙
马丽莎
邢依康
赵炎
莫敬捷
蓝紫祥
陈斯祺
陈涛
元为循
丁志
李宜青
蔡启旺
简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shui Zhaoy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shui Zhaoy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shui Zhaoy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shui Zhaoy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31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4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4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4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远距坡度测量仪,所述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包括测量杆、固定轴、手持杆以及显示装置,所述测量杆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所述测量杆上还设有倾角传感器;所述固定轴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相对侧壁,并处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手持杆一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所述显示装置设于所述手持杆的另一端,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倾角传感器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通过倾角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坡度值,不需要进行分别测量后计算,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量的数据准确可靠;倾角传感器测量后可将数值传输至显示装置,测量人员可直接观测;不使用的情况下手持杆可转动至容置槽内,方便收纳。

Description

中远距坡度测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远距坡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在建设工程放坡开挖、基坑作业等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边坡的坡度进行测量,一般的测量通常是采用水平尺测量高度以及水平长度,从而计算得出倾角,该倾角测量过程每次测量需要对应两次测量步骤(高度测量和水平长度测量),步骤繁琐,并且在通过测量数值进行计算的时候也容易计算错误等,从而与实际坡度相差较大,根据错误的坡度进行施工还容易发生垮塌等事故。坡度测量还涉及在边坡上方和边坡下方进行测量两种工况,在边坡上方测量过于贴紧边坡边缘存在坠落风险;在边坡下方测量如果不具有相应的工作面,需要攀爬等操作,两种工况均无法保障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远距坡度测量仪,旨在解决现有坡度测量步骤繁琐、根据数值计算坡度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容易引发事故难以保障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包括:
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所述测量杆上还设有倾角传感器;
固定轴,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相对侧壁,并处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分别垂直于所述测量杆的轴向和上下方向,
手持杆,一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
显示装置,设于所述手持杆的另一端,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倾角传感器通讯连接;
所述手持杆具有平行于所述测量杆且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测量杆呈夹角且伸出于所述容置槽外的第二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持杆为伸缩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持杆包括:
固定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轴;
滑动杆,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固定杆,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杆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设于所述滑动杆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杆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杆上还设有与所述倾角传感器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置槽沿所述测量杆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测量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置槽延伸至所述测量杆的一端部,以使所述手持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显示装置位于所述测量杆的端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测量杆的端部间隔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测量杆背离所述固定轴一端的显示屏,以及设于所述显示屏相对两侧的手持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上还设有与所述倾角传感器通讯连接的蜂鸣预警器。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具体使用时,将测量杆贴合在待测量的坡面上,测量人员手持显示装置,并使得手持杆从容置槽内转出,倾角传感器将此时测量杆对应的倾角数值传输至显示装置,测量人员即可在显示装置上直观看到坡面的坡度值。本申请中远距坡度测量仪通过倾角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坡度值,不需要进行分别测量后计算,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量的数据准确可靠;倾角传感器测量后可将数值传输至显示装置,测量人员可直接观测,手持杆转出后,可方便在坡顶或坡底将测量杆置于坡面;不使用的情况下手持杆可转动至容置槽内,方便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坡度测试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2视角相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坡度测试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2视角相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测量杆;11-容置槽;12-倾角传感器;
20-固定轴;
30-手持杆;31-固定杆;311-第二安装孔;32-滑动杆;321-第一安装孔;33-连接件;
40-显示装置;41-显示屏;42-手持部;43-蜂鸣预警器;
50-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申请中,术语“上”和“下”仅指图2所标识的方向,并不限定中远距坡度测量仪的实际使用场景对应的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进行说明。所述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包括测量杆10、固定轴20、手持杆30以及显示装置40,测量杆10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11,测量杆10上还设有倾角传感器12;固定轴20两端分别固接于容置槽11的两相对侧壁,并处于容置槽11内,固定轴20的轴向分别垂直于测量杆10的轴向和上下方向;手持杆30一端与固定轴20转动配合;显示装置40设于手持杆30的另一端,显示装置40与倾角传感器12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具体使用时,将测量杆10贴合在待测量的坡面上,测量人员手持显示装置40,并使得手持杆30从容置槽11内转出,倾角传感器12将此时测量杆10对应的倾角数值传输至显示装置40,测量人员即可在显示装置40上直观看到坡面的坡度值。本申请中远距坡度测量仪通过倾角传感器12可直接测量坡度值,不需要进行分别测量后计算,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量的数据准确可靠;倾角传感器12测量后可将数值传输至显示装置40,测量人员可直接观测,手持杆30转出后,可方便在坡顶或坡底将测量杆10置于坡面;不使用的情况下手持杆30可转动至容置槽11内,方便收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手持杆3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3至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至图4,手持杆30为伸缩构件。手持杆30为伸缩构件,可随意伸长,如边坡的坡底有深坑的情况下,测量人员距离坡面较远,可通过伸长手持杆30将测量杆10放置在边坡上进行测量,使用完毕后手持杆30缩回并置于容置槽11内。由于手持杆30缩短后长度较短,则对应的容置槽11的长度也无需太长,进而可以减少测量杆10的用料,降低制造成本;通过手持杆30的伸缩可以适用各种工况,当手持杆30伸长至适当的长度时,操作员可远离边坡,站在边坡周围防护栏内侧或安全范围内进行中远距离的现场坡度测量,适应性增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手持杆3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3至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至图4,手持杆30包括固定杆31以及滑动杆32,固定杆31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轴20;沿固定杆31的轴向滑动配合于固定杆31,且通过连接件33与固定杆31连接;显示装置40设于滑动杆32背离固定杆31的一端。连接件33拆除后,滑动杆32可在固定杆31内自由伸缩,进而调整手持杆30的整体长度,以适应现场使用的工况,调节完毕后安装连接件33,以固定滑动杆32此时的位置,防止在测量的时候滑动杆32频繁伸缩导致测量数据有误。
具体地,固定杆31和滑动杆32均可采用中空的杆,不仅方便滑动杆32在固定杆31内的滑动,还能减轻整体的重量,方便进行手持操作。
作为一种变形实施方式,手持杆30的伸缩结构也可以是固定轴20上转动配合有活塞缸,活塞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杆体,显示装置40固定在杆体背离活塞杆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杆31与滑动杆32的一种具体配合方式可以采用如图3至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至图4,滑动杆32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孔321,固定杆3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安装孔321对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311,连接件33贯穿第二安装孔311与第一安装孔321配合。连接件33可以是螺栓或者柱销,调节滑动杆32至适当的位置后,第二安装孔311与其中一个第一安装孔321对应,将螺栓或柱销固定在与第二安装孔311对应的第一安装孔321内,即可固定滑动杆3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测量杆1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至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至图4,测量杆10上还设有与倾角传感器12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50。倾角传感器12需要电源支持,可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50保证倾角传感器12的电量需求,避免由于没电频繁更换,同时也利用了太阳能资源,节能环保。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容置槽11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3至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至图4,容置槽11沿测量杆10的厚度方向贯穿测量杆10。手持杆30转动出容置槽11的时候,可从测量杆10的两侧分别转出,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容置槽11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至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至图3,容置槽11延伸至测量杆10的一端部,以使手持杆30处于第一状态时显示装置40位于测量杆10的端部。即测量杆10的一端部有容纳槽的开口,该种情况下手持杆30与测量杆10水平的情况下,显示装置40可以处于容纳槽的该端部,方便收纳,减少空间占用。
作为一种变形实施例,显示装置40也可当手持杆30处于第一状态时随手持杆30一同置于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容置槽11的一种变形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容置槽11与测量杆10的端部间隔分布。即容置槽11在测量杆10的两端部均没有开口,手持杆30处于第一状态时,显示装置40可处于测量杆10的顶部,或者随手持杆30一同处于容置槽11内,该实施例可在手持杆30处于第一状态时进行全包围的保护,防止磕碰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4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显示装置40包括固设于测量杆10背离固定轴20一端的显示屏41,以及设于显示屏41相对两侧的手持部42。测量人员的双手可分别握紧两个手持部42进行测量,可方便把握平衡度,且拿取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4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显示装置40上还设有与倾角传感器12通讯连接的蜂鸣预警器43。蜂鸣传感器可实时获取倾角传感器12的测量数值,当测量杆10已经稳定贴合在坡面上,但是一段时间内感知倾角传感器12测量的数值在逐渐变化时,说明有滑坡的趋势,此时蜂鸣预警器43进行报警,提醒测量人员及时远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所述测量杆上还设有倾角传感器;
固定轴,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相对侧壁,并处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分别垂直于所述测量杆的轴向和上下方向,
手持杆,一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
显示装置,设于所述手持杆的另一端,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倾角传感器通讯连接;
所述手持杆具有平行于所述测量杆且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测量杆呈夹角且伸出于所述容置槽外的第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为伸缩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包括:
固定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轴;
滑动杆,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固定杆,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杆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设于所述滑动杆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上还设有与所述倾角传感器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沿所述测量杆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测量杆。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延伸至所述测量杆的一端部,以使所述手持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显示装置位于所述测量杆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测量杆的端部间隔分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测量杆背离所述固定轴一端的显示屏,以及设于所述显示屏相对两侧的手持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远距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上还设有与所述倾角传感器通讯连接的蜂鸣预警器。
CN202321663130.4U 2023-06-27 2023-06-27 中远距坡度测量仪 Active CN220104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3130.4U CN220104085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中远距坡度测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3130.4U CN220104085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中远距坡度测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4085U true CN220104085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1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3130.4U Active CN220104085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中远距坡度测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4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39709A (zh) 一种建筑工程垂直度检测装置
CN107036540B (zh) 金属罐径向偏差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220104085U (zh) 中远距坡度测量仪
CN207020020U (zh) 一种硬度检测装置
CN210376428U (zh) 一种轮速传感器检测装置
CN219223719U (zh) 一种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07516393U (zh) 一种水利检测用便携式水流速测量装置
CN21414928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可调节的全站仪
CN212227967U (zh) 一种手持式建筑墙面平整度自检装置
CN113959409A (zh) 一种便携式坡比测量装置
CN210221055U (zh) 一种空间角度计量测量装置
CN111895985A (zh)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监测装置
CN220418393U (zh) 工程用平整度测量装置
CN218911543U (zh) 一种基坑降水量检测装置
CN218729310U (zh) 预防基坑边坡坍塌报警装置
CN220251013U (zh) 建筑垂直度测量装置
CN219641047U (zh) 一种可携带的水位测量装置
CN220912278U (zh) 一种道桥施工现场测试装置
CN211824631U (zh) 一种细胞液氮存量检测装置
CN218724160U (zh) 一种房屋倾斜度动态监测装置
CN215548086U (zh) 一种弯沉仪测点定位装置
CN213714301U (zh) 一种建筑测量用拉线装置
CN219061615U (zh) 一种高分辨率密度测井仪
CN219514355U (zh) 一种用于保护铁路监测自动化全站仪的防盗外壳
CN210833550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