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9621U - 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9621U
CN220099621U CN202321648725.2U CN202321648725U CN220099621U CN 220099621 U CN220099621 U CN 220099621U CN 202321648725 U CN202321648725 U CN 202321648725U CN 220099621 U CN220099621 U CN 220099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bailey beam
fixedly connected
lower mounting
bai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87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元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6487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9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9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9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包括二灰碎石基层和下安装板,所述二灰碎石基层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处理机构,所述下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组件,所述支撑处理机构包括二灰碎石基层顶部固定连接的条形基础,所述条形基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多个的钢管柱,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柱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该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可利用二灰碎石基层和条形基础的设置,大幅减小地基处理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同时确保了地基处理的质量效果,且通过钢管柱与贝雷梁主体的组合方式,配合满堂支架的设置,能够提高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建筑过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贝雷梁,它是用贝雷架组装成的桁梁,贝雷架之间多以发窗为连接构件,用螺栓固定,而贝雷架,它是以形成一定单元的钢架,可以用它拼接组装成很多构件、设备,贝雷梁方便快捷,在很多跨公路,跨河道的连续现浇梁中,为支架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挂篮,高速公路跨河施工中,也可以为施工提供便道,增加施工的快捷与方便。
请参阅公告号为CN216999849U的一种钢管柱与贝雷梁组合支撑结构在该专利中提出“传统的建造工序安排不但导致工期长,而且交叉段桥跨两端的承台基坑开挖会对已完成施工的地下结构产生扰动”,上述实施例通过钢管柱与贝雷梁的组合方式,同时与满堂支架相结合,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但其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不易于操作,人工成本较高,本申请针对该问题提出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建造工序安排不但导致工期长,而且交叉段桥跨两端的承台基坑开挖会对已完成施工的地下结构产生扰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包括二灰碎石基层和下安装板,所述二灰碎石基层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处理机构,所述下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组件;
所述支撑处理机构包括二灰碎石基层顶部固定连接的条形基础,所述条形基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多个的钢管柱,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柱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钢管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横梁;
所述支撑处理机构还包括横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贝雷梁主体,所述贝雷梁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满堂支架,所述满堂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木枋。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由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杆组成,所述连接架中两个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钢管柱螺纹连接的安装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形状为L形,且同一钢管柱上的两个连接件对称排布,所述连接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钢管柱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横梁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钢管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且法兰盘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预埋件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
优选的,所述贝雷梁主体由横向桁架、竖向桁架和交叉支架组成,所述横向桁架和竖向桁架分别与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桁架之间固定安装有交叉支架。
优选的,所述交叉支架由相互铰接的两个支撑杆和四个连接板组成,且连接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竖向桁架螺纹连接的连接螺栓。
优选的,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下安装板顶部固定安装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形状为H形,且加强件的顶部与上安装板固定安装,所述加强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下安装板和上安装板螺纹连接的稳固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处理机构,可利用二灰碎石基层和条形基础的设置,大幅减小地基处理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同时确保了地基处理的质量效果,尤其适宜底部地面为行汛河道工程采用,且通过钢管柱与贝雷梁主体的组合方式,配合满堂支架的设置,能够提高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2、该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通过设置的加强组件,可对贝雷梁主体中的上下桁架进行加固,提高了贝雷梁的局部抗剪能力,利于结构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高,且通过普通螺栓连接,安拆方便,加快了临时结构的施工速度,为工期提供了重要保障,有效解决了贝雷梁施工中跨度限值,扩大了贝雷梁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二灰碎石基层;2、条形基础;3、预埋件;4、钢管柱;5、连接架;6、连接件;7、下安装板;8、横梁;9、贝雷梁主体;901、横向桁架;902、竖向桁架;903、交叉支架;10、加强件;11、上安装板;12、满堂支架;13、木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包括二灰碎石基层1和下安装板7,二灰碎石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处理机构,下安装板7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组件。
实施例一:支撑处理机构包括二灰碎石基层1顶部固定连接的条形基础2,条形基础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预埋件3,预埋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多个的钢管柱4,钢管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且法兰盘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预埋件3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方便利用法兰盘及其中的定位螺栓将钢管柱4固定在预埋件3上,相邻两个钢管柱4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5。
其中,连接架5由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杆组成,连接架5中两个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钢管柱4螺纹连接的安装螺栓,方便在相邻两个钢管柱4之间设置连接架5,从而提高钢管柱4体系的整体稳定性,钢管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件6,连接件6的形状为L形,且同一钢管柱4上的两个连接件6对称排布。
其中,连接件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钢管柱4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方便利用紧固螺栓将连接件6固定在钢管柱4顶部,达到便于拆装的效果,两个连接件6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横梁8,两个连接件6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横梁8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方便利用插块与插槽的限制横梁8的移位滑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处理机构还包括横梁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安装板7,下安装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贝雷梁主体9,贝雷梁主体9由横向桁架901、竖向桁架902和交叉支架903组成,横向桁架901和竖向桁架902分别与上安装板11和下安装板7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竖向桁架902之间固定安装有交叉支架903,方便横向桁架901和竖向桁架902组成多个方向框,并利用交叉支架903对其四个边角进行支撑,从而提高贝雷梁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交叉支架903由相互铰接的两个支撑杆和四个连接板组成,且连接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竖向桁架902螺纹连接的连接螺栓,方便利用连接螺栓将交叉支架903的四端固定在方形框的四个边角上,贝雷梁主体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安装板11,上安装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满堂支架12,满堂支架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木枋13。
在使用时,首先在地基上设置二灰碎石基层1,并在二灰碎石基层1上部间隔设置若干条形基础2,条形基础2为钢筋混凝土制成,从而大幅减小地基处理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同时确保了地基处理的质量效果,之后利用法兰盘及其中的定位螺栓将钢管柱4固定在预埋件3上,于此同时可在下安装板7的顶部依次安装贝雷梁主体9、上安装板11、满堂支架12和木枋13,实现地下结构浇注与浇梁结构拼装的同步进行,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之后配合吊装机构利用钢管柱4上的连接件6及其中的紧固螺栓将横梁8和下安装板7安装在钢管柱4顶部,即可完成施工。
综上所述,该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处理机构,可利用二灰碎石基层1和条形基础2的设置,大幅减小地基处理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同时确保了地基处理的质量效果,尤其适宜底部地面为行汛河道工程采用,且通过钢管柱4与贝雷梁主体9的组合方式,配合满堂支架12的设置,能够提高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加强组件包括下安装板7顶部固定安装的加强件10,加强件10的形状为H形,且加强件10的顶部与上安装板11固定安装,加强件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下安装板7和上安装板11螺纹连接的稳固螺栓。
在使用时,可利用稳固螺栓将加强件10固定在上安装板11与下安装板7之间,使其对贝雷梁主体9中的上下桁架进行加固,提高了贝雷梁的局部抗剪能力,提高了结构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高。
综上所述,该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通过设置的加强组件,可对贝雷梁主体9中的上下桁架进行加固,提高了贝雷梁的局部抗剪能力,利于结构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高,且通过普通螺栓连接,安拆方便,加快了临时结构的施工速度,为工期提供了重要保障,有效解决了贝雷梁施工中跨度限值,扩大了贝雷梁的应用范围。

Claims (8)

1.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灰碎石基层(1)和下安装板(7),所述二灰碎石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处理机构,所述下安装板(7)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组件;
所述支撑处理机构包括二灰碎石基层(1)顶部固定连接的条形基础(2),所述条形基础(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预埋件(3),所述预埋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多个的钢管柱(4),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柱(4)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5),所述钢管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件(6),两个所述连接件(6)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横梁(8);
所述支撑处理机构还包括横梁(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安装板(7),所述下安装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贝雷梁主体(9),所述贝雷梁主体(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安装板(11),所述上安装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满堂支架(12),所述满堂支架(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木枋(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由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杆组成,所述连接架(5)中两个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钢管柱(4)螺纹连接的安装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的形状为L形,且同一钢管柱(4)上的两个连接件(6)对称排布,所述连接件(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钢管柱(4)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件(6)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横梁(8)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且法兰盘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预埋件(3)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贝雷梁主体(9)由横向桁架(901)、竖向桁架(902)和交叉支架(903)组成,所述横向桁架(901)和竖向桁架(902)分别与上安装板(11)和下安装板(7)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桁架(902)之间固定安装有交叉支架(9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支架(903)由相互铰接的两个支撑杆和四个连接板组成,且连接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竖向桁架(902)螺纹连接的连接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下安装板(7)顶部固定安装的加强件(10),所述加强件(10)的形状为H形,且加强件(10)的顶部与上安装板(11)固定安装,所述加强件(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下安装板(7)和上安装板(11)螺纹连接的稳固螺栓。
CN202321648725.2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 Active CN220099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8725.2U CN220099621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8725.2U CN220099621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9621U true CN220099621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8725.2U Active CN220099621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9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0925A (zh) 加强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3572708B (zh) 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桥边跨合拢装置及方法
CN107419824A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5143570A (zh)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410102A (zh) H型双柱墩宽桥面悬臂临时固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60326A (zh) 张弦砼桁架组合支撑系统
CN10986872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柱形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CN212612522U (zh) 张弦砼桁架组合支撑系统
CN112681160B (zh) 钢筋混凝土拱涵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20099621U (zh) 一种贝雷梁的组合支撑结构
CN208934394U (zh) 一种可周转式液压爬模附墙装置
CN111910520A (zh) 一种跨高速斜腿刚构天桥施工方法
CN212771977U (zh) 一种现浇变截面梁体简易折线膺架连接结构
CN215979399U (zh) 一种中洞法中隔墙衬砌施工台架
CN214656409U (zh) 一种桥面铺装模板支架及安装工具
CN111827119B (zh) 一种现浇变截面梁体模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233115U (zh) 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托架
CN214883072U (zh) 钢筋混凝土拱涵增大截面加固结构
CN109025259A (zh) 一种可周转式液压爬模附墙装置
CN209053461U (zh) 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CN209568359U (zh) 一种用于外包式护栏基座施工的模板支架
CN207739510U (zh) 一种加强型冷弯钢管混凝土柱及结构体系
CN207210930U (zh) 一种基于装配化的公路钢混组合梁结构
CN111525487A (zh) 一种综合管廊自承重管线支架
CN219059775U (zh) 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