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4446U - 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4446U
CN220094446U CN202321638153.XU CN202321638153U CN220094446U CN 220094446 U CN220094446 U CN 220094446U CN 202321638153 U CN202321638153 U CN 202321638153U CN 220094446 U CN220094446 U CN 220094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groove
hole
colum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81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凯
韩明睿
张帆
刘晨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Lanzhou Xigu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Lanzhou Xig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Lanzhou Xigu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Lanzhou Xig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81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4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4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4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包括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柱、固定块、固定槽以及圆活动槽,所述活动槽连通所述固定槽;夹紧单元,包括活动板、第一倾斜缺口和第二倾斜缺口以及第一限位槽;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柱、第一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和第三限位通孔以及限位通槽;螺丝批头以及转动单元,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在狭窄的安装空间内,可以单手完成螺钉的安装和拆卸,使得夹紧单元可以稳固的夹持螺钉,且能够处于稳定的夹持状态,不会使得螺钉掉落。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
背景技术
螺丝刀是一种专门用来松紧螺丝的工具,有螺丝的地方就要用到螺丝刀,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一些狭窄的安装空间中,经常需要单手完成螺钉的安装及拆卸过程,很容易造成螺钉对不准孔位,导致在转动螺钉时螺钉容易掉落,特别是不具铁磁性的螺钉,由于不能磁性吸附到螺丝刀的刀杆上,在狭窄的空间内拆卸螺丝过程中,导致螺丝掉落,难以取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机构,其目的在于:解决在一些狭窄的安装空间中,只能单手使用螺丝刀完成螺钉的安装及拆卸的过程中,不能够对螺钉进行扶持,导致在转动螺钉时螺钉容易掉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柱、圆周陈列设置于所述固定柱外壁上的固定块、开设于所述固定块外壁上的固定槽以及圆周阵列开设于所述固定柱侧壁上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连通所述固定槽;
夹紧单元,包括活动板、分别开设于所述活动板两端的第一倾斜缺口和第二倾斜缺口以及开设于所述活动板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槽;
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柱、开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柱一端表面上的第一限位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一端内壁上的第二限位通孔和第三限位通孔以及开设于第二限位通孔内壁上的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一端表面上的限位柱、设置于所述限位柱侧壁上的限位条、开设于所述固定柱一端表面上的第四限位通孔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四限位通孔内的第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柱侧壁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柱侧壁与所述第二限位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条侧壁与所述限位通槽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第四限位通孔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紧单元还包括插销和第二弹簧,所述插销贯穿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板和活动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侧壁与所述固定槽内壁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柱一端的第二驱动柱以及设置于第二驱动柱一端侧壁上的驱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贯穿开设于所述固定柱、限位柱和第二驱动柱内的通道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固定单元、夹紧单元和驱动单元的配合使用,使得在狭窄的安装空间内,可以实现单手完成螺钉的安装和拆卸,使得夹紧单元可以稳固的夹持螺钉,不会使得螺钉掉落。
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现有的螺丝刀无法吸附不具有铁磁性的螺钉,在狭窄的空间内拆卸螺丝过程中,会导致螺丝掉落,难以取出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丝刀,包括夹持机构,还包括螺丝批头;
转动单元,包括转动柱、开设于所述转动柱一端表面上的第二活动孔、开设于所述转动柱侧壁上的第二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一侧内壁上的第三限位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的卡合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丝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二驱动柱侧壁与所述第二活动孔内壁活动连接,驱动块外壁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二活动孔,所述第四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所述螺丝批头贯穿通道孔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孔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丝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合件包括设置于第三限位槽内的卡合块、开设于所述卡合块一端的第三倾斜缺口、设置于所述卡合块一侧表面上的推动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合块一侧第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丝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合块外壁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推动块外壁与所述第四限位槽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卡合块和第三限位槽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转动单元配合夹持机构使用,使得在安装和拆卸螺钉的过程中,能够对螺钉进行夹紧,使得其安装和拆卸时更加快捷便利,且不会导致螺钉掉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单元和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丝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此装置包括固定单元100、夹紧单元200和驱动单元300,通过三者的配合使用,能过使得在狭窄的安装空间内,可以实现单手完成螺钉的安装和拆下,使得夹紧单元200可以稳固的夹持螺钉,不会使得螺钉掉落。
其中,固定单元100,包括固定柱101、圆周陈列设置于固定柱101外壁上的固定块102、开设于固定块102外壁上的固定槽103以及圆周阵列开设于固定柱101侧壁上的活动槽104,活动槽104连通固定槽103。
具体的,固定单元100用于对夹紧单元200进行定位;固定住101用于连接夹紧单元200,其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周阵列排布的固定块102,用于活动连接夹紧单元200,固定槽103将固定块102一分为二,用于容置活动板201;活动槽104开设于固定槽103的正下方,与其相连通,且宽度相同,用于进一步的增大活动板201的活动范围。
其中,夹紧单元200,包括活动板201、分别开设于活动板201两端的第一倾斜缺口203和第二倾斜缺口204以及开设于活动板201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槽205。
具体的,夹紧单元200用于夹持螺钉;三个活动板201圆周陈列设置,其为长方形板,垂直于固定柱101设置,其靠近固定柱101的一侧边开设有第一倾斜缺口203和第二倾斜缺口204,其中第一倾斜缺口203用于方便螺钉帽进入第一限位槽205内,第二倾斜缺口204用于受力挤压活动板201,使其转动,进而实现对螺钉的夹持和放开;第一限位槽205开设于靠近固定柱101的一侧,实现对螺钉的卡合限位。
其中,驱动单元300,包括第一驱动柱301、开设于第一驱动柱301一端表面上的第一限位通孔302、开设于第一限位通孔302一端内壁上的第二限位通孔303和第三限位通孔304以及开设于第二限位通孔303内壁上的限位通槽305,限位通槽305连通第一限位通孔302。
具体的,驱动单元300用于移动固定单元100以及施力于夹紧单元200,进而使得活动板201转动,实现对螺钉的夹持和放开;第一驱动柱301用于活动连接固定柱101,第一限位通孔302用于套设固定柱101,且对其限位;第二限位通孔303开设于第一限位通孔302的底部表面中心位置,进一步的对固定单元100进行限位,通过设置的限位槽305使得固定单元100只能受力伸缩,不能够旋转。
实施例2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第一个实施例。
进一步的,固定单元100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柱101一端表面上的限位柱105、设置于限位柱105侧壁上的限位条106、开设于固定柱101一端表面上的第四限位通孔107以及设置于第四限位通孔107内的第一弹簧108。
固定柱101侧壁与第一限位通孔302内壁活动连接,限位柱105侧壁与第二限位通孔303内壁活动连接,限位条106侧壁与限位通槽305内壁活动连接,第一弹簧108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三限位通孔304和第四限位通孔107的底部。
进一步的,夹紧单元200还包括插销206和第二弹簧207,插销206贯穿固定块102活动连接活动板201,第二弹簧207两端分别与活动板201和活动槽104的槽底固定连接,活动板201侧壁与固定槽103内壁活动连接。
驱动单元3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驱动柱301一端的第二驱动柱306以及设置于第二驱动柱306一端侧壁上的驱动块307。
还包括贯穿开设于固定柱101、限位柱105和第二驱动柱306内的通道孔400,其用于套设螺丝批头。
使用过程中,当螺丝批头和螺钉相卡合,需要对螺钉进行夹紧时,推动驱动块307,进而使得第二驱动柱306带动整个夹持机构向着螺钉移动,当固定柱101触碰到螺钉时,受到阻力时,第一驱动柱301会挤压第一弹簧108,且第一驱动柱301继续向螺钉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驱动柱301靠近活动板201的一端侧壁挤压第二倾斜缺口204的缺口,进而使得第二倾斜缺口203所在的一点靠拢螺钉,最终使得第一限位槽205卡合螺钉帽头,实现对螺钉的夹持;
当需要松开被夹持的螺钉时,只需要使得驱动块307不受力,进而在第一弹簧108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驱动柱301不在挤压第二倾斜缺口204,进而在第二弹簧207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限位槽205离开螺钉,最终解除对螺钉的夹持。
实施例3
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第二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丝刀,包括夹持机构,该装置通过与夹持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使螺钉处于稳固的夹持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在安装和拆卸螺钉的过程中,能够单手操作就能够对螺钉进行夹紧,使得其安装和拆卸时更加快捷便利,且不会导致螺钉掉落。
其中,螺丝批头500;
转动单元600,包括转动柱601、开设于转动柱601一端表面上的第二活动孔602、开设于转动柱601侧壁上的第二限位槽603和第四限位槽606、开设于第二限位槽603一侧内壁上的第三限位槽604以及设置于第三限位槽604内的卡合件605。
第二驱动柱306侧壁与第二活动孔602内壁活动连接,驱动块307外壁与第二限位槽603内壁活动连接,第二限位槽603连通第二活动孔602,第四限位槽606连通第二限位槽603和第三限位槽604,螺丝批头500贯穿通道孔400连接于第二活动孔602底部。
具体的,转动单元600用于固定连接螺丝批头500,以及活动连接驱动单元300且对其进行限位;转动柱601用于工作人员手持,对其进行旋转,进而是实现螺丝批头500对螺钉的安装和拆卸;第二活动孔602用于套设第二驱动柱306;第二限位槽604用于对驱动块307进行限位,在提供移动轨道,使得第二驱动柱306只能够在在第二活动孔602伸缩移动,实现夹持机构整体可与螺丝刀以及螺钉同步旋转;第三限位槽604和第四限位槽606,用于对卡合件605进行限位;螺丝批头500在贯穿孔400内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卡合件605包括设置于第三限位槽604内的卡合块605a、开设于卡合块605a一端的第三倾斜缺口605b、设置于卡合块605a一侧表面上的推动块605c以及设置于卡合块605a一侧第三弹簧605d。
卡合块605a外壁与第三限位槽604内壁活动连接,推动块605c外壁与第四限位槽606内壁活动连接,第三弹簧605d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卡合块605a和第三限位槽604底部。
卡合件605用于对驱动块307进行限位卡合,使得夹紧单元200能够稳固的处于对螺钉的夹持状态;卡合块605a用于对驱动块307进行卡合限位,其靠近第二限位槽603的一端且远离夹持机构的一侧端开设有第三倾斜缺口605b;推动块605c用于驱动卡合件105移动,进而解除对螺钉的夹持;第三弹簧605d使得卡合块605a与第三倾斜缺口605b的初始状态下处于第二限位槽603内。
工作流程:当需要对螺钉进行拆卸时,将螺丝批头500对准螺钉帽头旋转拆卸,当螺钉将要离开螺纹孔时,移动驱动块307,使其挤压第三倾斜缺口605b,且第二驱动柱306带动整个夹持机构向着螺钉移动,当固定柱101触碰到螺钉时,受到阻力时,第一驱动柱301会挤压第一弹簧108,且第一驱动柱301继续向螺钉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驱动柱301靠近活动板201的一端侧壁挤压第二倾斜缺口204的缺口,进而使得第二倾斜缺口203所在的一点靠拢螺钉,最终使得第一限位槽205卡合螺钉帽头,实现对螺钉的夹持,此时,驱动块307移动到卡合块605a的另一端,使得卡合块605a被卡合限位,进而稳固的保持对螺钉的夹持状态。相同的,只需要移动推动块605c向第三限位槽604内运动,使得驱动块307在第一弹簧107的回复力作用下,移动至靠近第三倾斜缺口605b的一侧,即可解除对螺钉的夹持。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单元(100),包括固定柱(101)、圆周陈列设置于所述固定柱(101)外壁上的固定块(102)、开设于所述固定块(102)外壁上的固定槽(103)以及圆周阵列开设于所述固定柱(101)侧壁上的活动槽(104),所述活动槽(104)连通所述固定槽(103);
夹紧单元(200),包括活动板(201)、分别开设于所述活动板(201)两端的第一倾斜缺口(203)和第二倾斜缺口(204)以及开设于所述活动板(201)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槽(205);
驱动单元(300),包括第一驱动柱(301)、开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柱(301)一端表面上的第一限位通孔(302)、开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302)一端内壁上的第二限位通孔(303)和第三限位通孔(304)以及开设于第二限位通孔(303)内壁上的限位通槽(305),所述限位通槽(305)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孔(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柱(101)一端表面上的限位柱(105)、设置于所述限位柱(105)侧壁上的限位条(106)、开设于所述固定柱(101)一端表面上的第四限位通孔(107)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四限位通孔(107)内的第一弹簧(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01)侧壁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302)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柱(105)侧壁与所述第二限位通孔(303)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条(106)侧壁与所述限位通槽(305)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08)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限位通孔(304)和第四限位通孔(107)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200)还包括插销(206)和第二弹簧(207),所述插销(206)贯穿所述固定块(10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01),所述第二弹簧(207)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板(201)和活动槽(104)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01)侧壁与所述固定槽(103)内壁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柱(301)一端的第二驱动柱(306)以及设置于第二驱动柱(306)一端侧壁上的驱动块(3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开设于所述固定柱(101)、限位柱(105)和第二驱动柱(306)内的通道孔(400)。
7.一种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夹持机构,以及,
螺丝批头(500);
转动单元(600),包括转动柱(601)、开设于所述转动柱(601)一端表面上的第二活动孔(602)、开设于所述转动柱(601)侧壁上的第二限位槽(603)和第四限位槽(606)、开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603)一侧内壁上的第三限位槽(60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限位槽(604)内的卡合件(6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柱(306)侧壁与所述第二活动孔(602)内壁活动连接,驱动块(307)外壁与所述第二限位槽(603)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603)连通所述第二活动孔(602),所述第四限位槽(606)连通所述第二限位槽(603)和第三限位槽(604),所述螺丝批头(500)贯穿通道孔(400)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孔(602)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605)包括设置于第三限位槽(604)内的卡合块(605a)、开设于所述卡合块(605a)一端的第三倾斜缺口(605b)、设置于所述卡合块(605a)一侧表面上的推动块(605c)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合块(605a)一侧第三弹簧(605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605a)外壁与所述第三限位槽(604)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推动块(605c)外壁与所述第四限位槽(606)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05d)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卡合块(605a)和第三限位槽(604)底部。
CN202321638153.X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 Active CN220094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8153.XU CN220094446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8153.XU CN220094446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4446U true CN220094446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7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8153.XU Active CN220094446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4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94446U (zh) 一种夹持机构及螺丝刀
CN216830617U (zh) 一种双用螺丝刀
CN216634024U (zh) 自动夹紧虎钳
CN114378753A (zh) 一种自适应螺母尺寸的可调节式扳手
CN214924078U (zh) 一种便携式建筑施工用六角螺栓拧具
CN106737344B (zh) 螺丝螺栓拆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978134U (zh) 一种螺丝刀
CN111910800B (zh) 一种医疗净化板
CN205111694U (zh) 棘轮扳手结构
CN110860322B (zh) 一种烧器支撑架用夹杆
CN220972101U (zh) 一种线阵式柔性定位工具
CN220719075U (zh) 透明屏夹持工装
CN220278371U (zh) 一种汽车配件表面铣削加工设备
CN219426656U (zh) 一种插针式电机装配工装
CN218963799U (zh) 一种高效定位冲压模具
CN219170739U (zh) 一种拧螺丝辅助夹具
CN109604697B (zh) 一种使用废弃刀具的刀头
CN220816235U (zh) 一种防盗螺栓
CN215317160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机床用工装夹具
CN219795778U (zh) 一种型钢连接用固定件
CN219787469U (zh) 一种多工位装夹夹具
CN217833408U (zh) 一种具有固定调节功能的工装夹具
CN218984590U (zh) 一种用于大型混合机分拆的夹持工装
CN219113381U (zh) 一种可调节推移组装工具
CN219788171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