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1450U - 一种移取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取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1450U
CN220091450U CN202321509618.1U CN202321509618U CN220091450U CN 220091450 U CN220091450 U CN 220091450U CN 202321509618 U CN202321509618 U CN 202321509618U CN 220091450 U CN220091450 U CN 220091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elastic
clamping
pressing ro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96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晓飞
朱莹婕
陈家飞
厉红民
谢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5096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1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1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1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取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移取夹持装置包括操作枪和夹头,所述操作枪包括壳体、连接管、按压杆、第一弹性件,所述夹头包括连接座管、抵推叉、第三弹性件和两组弹性夹片;使用时夹头通过连接座管安装到操作枪上,弹性夹片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张开状态;推动按压杆使按压杆向夹头滑动,按压杆推动抵推叉,抵推叉滑动与所述弹性夹片相抵,使弹性夹片闭合,从而夹持实验样品或试管。其能够方便的更换夹头,以夹取不同样品,防止样品交叉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移取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取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医学等实验或检验经常需要在超净工作台进行,为保证实验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样品、试剂或盛装样品、试剂的试管一般要使用洁净的夹持装置进行转移或取样。
液体试剂取样或转移时,可以使用移液枪;不同试剂取样时,更换不同的一次性枪头。操作人员只需要手持移液枪就可以从枪头架上更换枪头,使用方便。但在移取固体式样或转移试管时,现在还缺少专用的器具,通常只能使用镊子夹取。但反复取拿镊子容易疲劳,而且易混淆,镊子放置不当还容易被污染。并且镊子重复使用需要反复清洗或消毒,增加了实验、检验人员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取夹持装置;其能够方便的更换夹头,以夹取不同样品,防止样品交叉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移取夹持装置包括:操作枪和夹头,所述操作枪包括壳体、连接管、按压杆、第一弹性件,所述夹头包括连接座管、抵推叉、第三弹性件和两组弹性夹片;
所述连接管固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形成连接头;所述连接座管的一端过盈的套设在所述连接头上,所述弹性夹片的一端固设在所述连接座管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夹片的另一端相对张开;所述抵推叉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管上,且能够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滑动;所述第三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抵推叉和所述连接座管,所述第三弹性件提供弹力使所述抵推叉远离所述弹性夹片;所述按压杆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连接管内,所述按压杆一端向远离所述连接头的方向延伸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按压杆向所述夹头滑动能够推动所述抵推叉与所述弹性夹片相抵,使所述弹性夹片闭合;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按压杆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弹力使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夹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移取夹持装置,使用时夹头通过连接座管安装到操作枪上,弹性夹片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张开状态;推动按压杆使按压杆向夹头滑动,按压杆推动抵推叉,抵推叉滑动与所述弹性夹片相抵,使弹性夹片闭合,从而夹持实验样品或试管。夹持不同样品时,通过连接座管拆除、更换夹头。夹头可以放置在类似移液枪枪头架的夹头架上,更换操作简单方便,能够避免样品或试管交叉污染。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枪上还设有脱卸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脱卸件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脱卸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脱卸件滑动能够与所述连接座管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脱卸件和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弹力使所述脱卸件远离所述连接座管。
按压脱卸件使脱卸件与连接座管相抵,将连接座管推离连接头,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连接座管,防止污染夹头。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卸件的一端上还设有抵推管,所述抵推管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脱卸件的另一端向远离连接头的方向延伸并伸出所述壳体。
按压脱卸件时,抵推管推动连接座管,使连接座管推离连接头。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上还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螺合安装在所述按压杆上,所述按压杆滑动能够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壳体相抵。
通过限位件调节按压杆能够滑动的距离,防止用力过大将夹头推脱。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上还设有按压帽。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螺纹锁定件,所述螺纹锁定件螺合安装所述壳体上,所述螺纹锁定件转动能够与所述连接座管的外侧壁相抵。
螺纹锁定件与连接座管的外侧壁相抵,以提高连接座管安装在连接头上的可靠性,防止连接座管松动导致夹头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取夹持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夹头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操作枪,11-壳体,111-托块,12-连接管,121-连接头,13-按压杆,131-按压帽,132-螺纹段,14-第一弹性件,15-脱卸件,151-抵推管,152-按压手柄,16-第二弹性件,17-限位件,18-螺纹锁定件;
2-夹头,21-连接座管,211-支撑块,22-抵推叉,221-叉臂,222-凸块,23-第三弹性件,24-弹性夹片,241-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取夹持装置包括:操作枪1和夹头2;操作枪1包括壳体11、连接管12、按压杆13、第一弹性件14,夹头2包括连接座管21、抵推叉22、第三弹性件23和两组弹性夹片24。其能够在使用时方便的更换夹头,以夹取不同样品,防止样品交叉污染。
具体的,连接管12固设在壳体11上。连接管12的一端伸出壳体11形成连接头121。连接管12放入一端固设在壳体11,连接管12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1。一实施方式中,壳体11成长条的筒形结构。壳体11用于安装和支承其与构件。连接管12的下端伸出壳体11的下端,形成连接头121。
连接座管21的一端过盈的套设在连接头121上。弹性夹片24的一端固设在连接座管21的另一端上。弹性夹片24的另一端相对张开。具体的,连接座管21的一端的内孔与连接头121的外壁过盈配合。两弹性夹片24的一端固设在连接座管21的另一端的内孔中。两弹性夹片24的另一端向远离连接头121的方向伸出连接座管21。两弹性夹片24对称设置并相互张开。一实施方式中,连接座管21内设有支撑块211,两弹性夹片24固设在支撑块211上。一实施方式中,弹性夹片24的前端相向折弯形成夹持部241。以便于夹持实验样品或试管。
抵推叉22可滑动的设置在连接座管21上,且能够沿连接管12的轴向滑动。第三弹性件23弹性连接抵推叉22和连接座管21,第三弹性件23提供弹力使抵推叉22远离弹性夹片24。具体的,抵推叉22上平行设有两组叉臂221。抵推叉22的开口方向朝向弹性夹片24。两叉臂221分别伸向弹性夹片24。两叉臂221的间距小于两弹性夹片24开口的距离。第三弹性件23的一端与支撑块211连接,第三弹性件23的另一端与抵推叉22开口的底部连接。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弹性件23为弹簧。抵推叉22滑动,叉臂221的前端抵触两弹性夹片24的外壁,使弹性夹片24相向变形,开口减小。一实施方式中,叉臂221的延段还设有凸块222。凸块222上设有圆滑的顶面与弹性夹片24的外壁接触。从而减少叉臂221与弹性夹片24间的摩擦力。
按压杆13可滑动的穿设在连接管12内。按压杆13一端向远离连接头121的方向延伸并伸出壳体11。按压杆13向夹头2滑动能够推动抵推叉22与弹性夹片24相抵,使弹性夹片24闭合。第一弹性件14弹性连接按压杆13和壳体11。第一弹性件14提供弹力使按压杆13远离夹头2。具体的,按压杆13的后端伸出壳体11。按压按压杆13的后端,按压杆13的前端与抵推叉22相抵并推动抵推叉22滑动。按压杆13的中部设有限位块,第一弹性件14一端与限位块相抵,第一弹性件14另一端与壳体11相抵。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14为弹簧。第一弹性件14提供弹力使按压杆13在被按压后能够复位。一实施方式中,按压杆13远离连接头121的一端上还设有限位件17。限位件17螺合安装在按压杆13上。按压杆13滑动能够使限位件17与壳体11相抵。具体的,按压杆13的后端设有螺纹段132,螺纹段132伸出壳体11的后端。限位件17螺合安装在螺纹段132上,按压杆13滑动能够使限位件17与壳体11的后端面相抵。一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7为螺母。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17可以是其他设有螺纹通孔的块状结构。调整限位件17与螺纹段132螺合的位置,使按压杆13能够滑动不同的距离。通过限位件17调节按压杆13能够滑动的距离,防止用力过大将夹头2推脱。一实施方式中,按压杆13远离连接头121的一端上还设有按压帽131。以便于按压。一实施方式中,壳体11后端的外壁上还设有托块111。托块111一端与壳体11的外壁连接,托块111另一端向壁外延伸。使用时,操作人员握持壳体11,托块111与操作人员的手指的侧面相抵,以便于按压按压杆13。
一实施方式中,操作枪1上还设有脱卸件15和第二弹性件16。脱卸件15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连接管12上。脱卸件15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1。脱卸件15滑动能够与连接座管21相抵。第二弹性件16弹性连接脱卸件15和壳体11连接,第二弹性件16提供弹力使脱卸件15远离连接座管21。具体的,脱卸件15的一端上还设有抵推管151。抵推管151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12上。脱卸件15的另一端向远离连接头121的方向延伸并伸出壳体11。一实施方式中,设有抵推管151设于脱卸件15的前端。抵推管151套设在连接头121外。脱卸件15后端设有按压手柄152,按压手柄152伸出壳体11的后端。按压脱卸件15时,抵推管151推动连接座管21,使连接座管21推离连接头121,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连接座管21,防止污染夹头2。
一实施方式中,壳体11上还设有螺纹锁定件18。螺纹锁定件18螺合安装壳体11上。螺纹锁定件18转动能够与连接座管21的外侧壁相抵。具体的,纹锁定件18设置在壳体11的前端。螺纹锁定件18相对连接座管21的侧壁设置。一实施方式中,螺纹锁定件18为手拧螺栓。螺纹锁定件18与连接座管21的外侧壁相抵,以提高连接座管21安装在连接头121上的可靠性,防止连接座管21松动导致夹头2脱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移取夹持装置,使用时夹头2通过连接座管21安装到操作枪1上,弹性夹片24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张开状态;推动按压杆13使按压杆13向夹头2滑动,按压杆13推动抵推叉22,抵推叉22滑动与弹性夹片24相抵,使弹性夹片24闭合,从而夹持实验样品或试管。夹持不同样品时,通过连接座管拆除、更换夹头。夹头可以放置在类似移液枪枪头架的夹头架上,操作简单方便,能够避免样品或试管交叉污染。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移取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枪和夹头,所述操作枪包括壳体、连接管、按压杆、第一弹性件,所述夹头包括连接座管、抵推叉、第三弹性件和两组弹性夹片;
所述连接管固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形成连接头;所述连接座管的一端过盈的套设在所述连接头上,所述弹性夹片的一端固设在所述连接座管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夹片的另一端相对张开;所述抵推叉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管上,且能够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滑动;所述第三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抵推叉和所述连接座管,所述第三弹性件提供弹力使所述抵推叉远离所述弹性夹片;
所述按压杆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连接管内,所述按压杆一端向远离所述连接头的方向延伸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按压杆向所述夹头滑动能够推动所述抵推叉与所述弹性夹片相抵,使所述弹性夹片闭合;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按压杆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弹力使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夹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取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枪上还设有脱卸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脱卸件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脱卸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脱卸件滑动能够与所述连接座管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脱卸件和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弹力使所述脱卸件远离所述连接座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取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卸件的一端上还设有抵推管,所述抵推管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脱卸件的另一端向远离连接头的方向延伸并伸出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取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上还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螺合安装在所述按压杆上,所述按压杆滑动能够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壳体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取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上还设有按压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取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螺纹锁定件,所述螺纹锁定件螺合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螺纹锁定件转动能够与所述连接座管的外侧壁相抵。
CN202321509618.1U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移取夹持装置 Active CN220091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9618.1U CN220091450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移取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9618.1U CN220091450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移取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1450U true CN220091450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9618.1U Active CN220091450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移取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1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0413B2 (en) Self-centering vial clamp
US11254553B2 (en) Decapper and apparatus
US2007003667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icking and placing vessels
WO2006020324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itu probe tip replacement inside a charged particle beam microscope
CN220091450U (zh) 一种移取夹持装置
US10167144B2 (en) Device for repositioning tubes in a tube rack
EP1085944B1 (en) Suction device with means for removing a replaceable tip
WO2020159658A1 (en) Positive displacement pipette tip for motorized control automation or instrument system
JP2010505128A (ja) テストサンプル装填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2364221B1 (en) Universal container carrier
JP2010513916A (ja) 試料の採取/注入器具用案内装置を有する化学分析用自動サンプリング装置
CN214514764U (zh) 一种用于标本采集的试管架
CN216399304U (zh) 一种磁力搅拌转子抓取装置
CN114317230A (zh)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核酸提取检测方法
CN113908899A (zh) 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
KR200439898Y1 (ko) 탐침 클램프
CN218965214U (zh) 一种毛细管色谱柱限位装置
JP2022545437A (ja) 固相微量抽出デバイス、保管装置、および操作装置
CN110828280A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探针的进样器
US20230350183A1 (en)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microscope slide
CN219168492U (zh) 一种器皿转移装置
CN216815710U (zh) 一种用于称量膏状样品和粘稠样品的移取工具
CN217473572U (zh) 一种移液装置
CN213050668U (zh) 移液管架
CN210479461U (zh) 一种医用容器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