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1042U - 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1042U
CN220091042U CN202321372373.2U CN202321372373U CN220091042U CN 220091042 U CN220091042 U CN 220091042U CN 202321372373 U CN202321372373 U CN 202321372373U CN 220091042 U CN220091042 U CN 220091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diameter
flow channel
pressure jet
colli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23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entu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entu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entu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entu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23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1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1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1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混合器和输出流道,第一流道的直径为0.5至1.5mm,第二流道的直径为1.5‑4.5mm,第一流道内的溶剂流速与第二流道中的反溶剂流速比为1:9,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设置在混合器内且对称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在输出流道处汇合,输出流道的中轴线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对称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能够使两种液体相互冲击产生对撞的功能,使混合液体达到纳米级,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化工、医药等领域,需要使溶剂和反溶剂混合需要使混合后的液体达到纳米级的颗粒度,从而提升混合效果。现有的混合装置通常是将多种物质通过不同通道输入后进行混合,例如公开号为CN10702957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级流体混合器及纳米级流体混合装置,其外部流体可经该外部流体入口进入混合流体流出部,并与流经混合流体流出部的液体混合,形成混合后的流体。上述技术方案中,外部流体通过侧壁的通道引入,其混合时,流体之间的碰撞较小,难以通过碰撞使流体获得更小的颗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碰撞破碎,使液体达到纳米级的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混合器和输出流道,第一流道的直径为0.5至1.5mm,第二流道的直径为1.5-4.5mm,第一流道内的溶剂流速与第二流道中的反溶剂流速比为1:9,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设置在混合器内且对称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在输出流道处汇合,输出流道的中轴线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对称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内溶剂流速为25–100ml/min,第二流道内反溶剂流速为225–900ml/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倾斜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夹角为5°-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一入口连通,第一入口的直径大于第一流道的直径,所述第二流道与第二入口连通,第二入口的直径大于第二流道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的直径为0.5、1或1.5mm,所述第二流道的直径为1.5、3或4.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流道包括宽径部和窄径部,窄径部位于宽径部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内溶剂的雷诺准数为1771-5313,第二流道内反溶剂的雷诺准数为2108-632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能够相互冲击产生对撞的功能,使混合液体达到纳米级,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流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包括第一流道1,第二流道2,混合器3和输出流道4,第一流道1的直径为0.5至1.5mm,第二流道2的直径为1.5-4.5mm,第一流道1内的溶剂流速与第二流道2中的反溶剂流速比为1:9。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设置在混合器3内且对称设置,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在输出流道4处汇合,输出流道4的中轴线为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的对称轴。上述技术方案中,溶剂和反溶剂分别从第一、第二流道进入混合器3内,本实施例的溶剂为丙酮,反溶剂为水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溶剂和反溶剂能够在混合器内碰撞破碎,液体破碎后颗粒度达到纳米级,从而提升液体混合后的均匀度,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输出流道为腔体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混合液体达到纳米级,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1内溶剂流速为25–100ml/min,第二流道2内反溶剂流速为225–900ml/min,使流道内的液体能够在一定速度下碰撞。所述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倾斜设置,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的夹角为5°-30°,从而能够使液体碰撞后能够通过输出流道输出。所述第一流道1与第一入口5连通,第一入口5的直径大于第一流道1的直径,所述第二流道2与第二入口6连通,第二入口6的直径大于第二流道2的直径,从而使液体流入时进入流道后能够加速。所述第一流道1的直径为0.5、1或1.5mm,所述第二流道2的直径为1.5、3或4.5mm。所述输出流道4包括宽径部41和窄径部42,窄径部42位于宽径部41下游,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的直径为0.5mm,宽径部41的直径为3mm,窄径部42的直径为0.5mm。第一流道内溶剂的雷诺准数为1771-5313,第二流道内反溶剂的雷诺准数为2108-6325,改变流道内径和流速形成不同雷诺准数,从而改变混合后液体的颗粒度。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能够使混合液体达到纳米级,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实用新型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混合器和输出流道,第一流道的直径为0.5至1.5mm,第二流道的直径为1.5-4.5mm,第一流道内的溶剂流速与第二流道中的反溶剂流速比为1:9,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设置在混合器内且对称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在输出流道处汇合,输出流道的中轴线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对称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倾斜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夹角为5°-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一入口连通,第一入口的直径大于第一流道的直径,所述第二流道与第二入口连通,第二入口的直径大于第二流道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直径为0.5、1或1.5mm,所述第二流道的直径为1.5、3或4.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流道包括宽径部和窄径部,窄径部位于宽径部下游。
CN202321372373.2U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Active CN220091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2373.2U CN220091042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2373.2U CN220091042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1042U true CN220091042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6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2373.2U Active CN220091042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1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ie et al. Emulsification in a microfluidic flow-focusing device: effect of the viscosities of the liquids
US8529026B2 (en) Droplet generator
US7708453B2 (en) Device for creating hydrodynamic cavitation in fluids
US20200156038A1 (en) Fluid reactor
CN103638852B (zh) 一种合成射流无阀压电微混合器
JP6842249B2 (ja) 微細気泡発生ノズル
KR20160005070A (ko) 마이크로·나노 버블의 발생 방법, 발생 노즐 및 발생 장치
CN110090607B (zh) 一种微反应器
CN105038845B (zh) 用于强化鼓泡床加氢反应器气液传质的装置
CN108201847A (zh) 基于成涡结构强化混合的圆弧挡板平面被动式微混合器
JP2016112511A (ja) 気体溶解液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気体溶解液製造装置
CN220091042U (zh) 一种高压喷射冲击对撞装置
CN109985543B (zh) 一种纺锤形被动式微混合器
CN105214546A (zh) 一种基于脉动流的震荡射流式微混合器
US20100163114A1 (en) Micro mixer
CN108201848A (zh) 一种3d不对称分合结构被动式微混合器
Fu et al.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in circular milli-channels: Sizing-up effect
JP2020127932A (ja) 超微細気泡発生器及び超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13220383A (ja) 気液混合装置
CN103657497A (zh) 用于液体混合的三级混合系统
US2004024681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creating hydrodynamic cavitation in fluids
CN113634144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12119817U (zh) 一种新型微量流体混合器
CN217549520U (zh) 水滴型多通道受限射流撞击混合器
CN220824676U (zh)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