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0193U - 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 - Google Patents

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0193U
CN220090193U CN202321477618.8U CN202321477618U CN220090193U CN 220090193 U CN220090193 U CN 220090193U CN 202321477618 U CN202321477618 U CN 202321477618U CN 220090193 U CN220090193 U CN 220090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xygen
plug
tube
slee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76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wge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wge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wge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wge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76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0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0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0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恒温氧气管包括氧气管、接线端子、加热丝、端头、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加热丝设在氧气管的外围且呈螺旋状排布,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氧气管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制氧机包含恒温氧气管,控制装置设在制氧机中,氧气管能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氧气管,从端头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如35~41℃,从而可以让使用者呼吸到舒适的氧气,根据环境的温度可以适宜性地调整氧气的温度范围,特别适用于冬天比较寒冷的地区,另外,由于加热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氧气管的外围,不会影响整机的体积大小,基本上也不会影响整机的重量,而且也不会对产品的便携性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
背景技术
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制氧机中通常都设置有氧气湿化装置,防止干燥的氧气对气道黏膜的刺激,而且可以湿润肺泡,增加肺泡活性,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但是,冬天比较寒冷的地区,由于温度较低,湿化后氧气在制氧机外部的输氧管中输送时,会导致氧气的温度降低,而且容易出现冷凝水,冷凝水容易引起出氧口堵塞,很多制氧机都是在制氧机外的输氧管上包裹保温材料,增加保温材料不但会导致整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影响产品的便携性,而且,氧气的温度无法有效控制,容易导致使用者呼吸到的氧气仍然是冰凉的或者温度较低的,无法保证供使用者呼吸的氧气是一个适宜的温度,人体吸入冰凉或温度较低的氧气后会感到不舒服,不利于人体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温氧气管,包括氧气管、接线端子、加热丝、端头、套接管、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
氧气管的一端套设在端头上,端头与氧气管连通,
加热丝设在氧气管的外围且呈螺旋状排布,加热丝与接线端子连接,
套接管套设在氧气管的套设在端头上的一端上,套接管的外壁上沿周向成型有多个凹部,
温度传感器设在端头上,用于检测从氧气管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
控制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接线端子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氧气管,氧气管与制氧机内部的的氧气输出管连接,端头与鼻塞吸氧管或者吸氧鼻罩连接,制氧机制取的氧气通过氧气管输送至鼻塞吸氧管或者吸氧鼻罩中供使用者呼吸,由于氧气管的外围设置有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加热丝可以对氧气管中的氧气进行加热,而且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可以均匀地加热氧气管中的氧气,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从氧气管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氧气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装置通过接线端子控制加热丝停止工作,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氧气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装置通过接线端子控制加热丝开始工作,使从端头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如35~41℃,从而可以让使用者呼吸到舒适的氧气,根据环境的温度可以适宜性地调整氧气的温度范围,特别适用于冬天比较寒冷的地区,另外,由于加热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氧气管的外围,不会影响整机的体积大小,基本上也不会影响整机的重量,而且也不会对产品的便携性造成影响,套接管可以将氧气管和端头固定在一起,确保氧气管的端部可以牢固地套在端头上,而且,使用者可以手握套接管实现端头与鼻塞吸氧管或者吸氧鼻罩的连接,套接管上的凹部可以增加摩擦力且方便握住套接管。
优选地,端头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周壁上设有两个沿第二连接管向排布的相对设置的卡槽,温度传感器设在第二连接管中且温度传感器的两侧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中,氧气管的一端套设在第二连接管上。
因此,第一连接管用于与鼻塞吸氧管或者吸氧鼻罩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二连接管中可以精准地检测氧气管中氧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的两侧分别插接在第二连接管上的两个卡槽中可以确保温度传感器安装牢固,不会因为氧气管的弯折或拉拽而脱落影响对氧气的检测。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固定管,第一固定管套设在氧气管的套设在第二连接管上的一端上,第一固定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旋纹,第一螺旋纹与氧气管上的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适配。
因此,第一固定管可以确保氧气管的端部可以牢固地套在第二连接管上,而且第一固定管内壁上的第一螺旋纹可以与氧气管上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嵌套在一起,确保氧气管被拉拽时不会轻易地从第二连接管上脱落。
优选地,加热丝上套设有防烫管,温度传感器的线束容置在防烫管中且与接线端子连接,氧气管的外周上设有螺旋状凹槽,防烫管呈螺旋状容置在螺旋状凹槽中。
因此,防烫管可以确保工作的加热丝不会烫到使用者,另外可以包裹温度传感器的线束,使温度传感器的线束与氧气管形成一个整体,不会因为氧气管的弯折或拉拽而导致温度传感器的线束接线不良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呈螺旋状排布的防烫管容置在氧气管外周上的螺旋状凹槽中,这样加热丝及防烫管就不会在氧气管上随意滑动,确保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均匀分布在氧气管上,保证对氧气管中氧气加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还包括插接头,接线端子设在插接头上,插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管,氧气管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三连接管上,插接头的另一端设有能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接的且与第三连接管连通的第四连接管。
因此,将插接头插接在制氧机上时,插接头上的第四连接管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接,制氧机制取的氧气就可以输送至氧气管中。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固定管,第二固定管套设在氧气管的套设在第三连接管上的另一端上,第二固定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旋纹,第二螺旋纹与氧气管上的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适配。
因此,第二固定管可以确保氧气管的端部可以牢固地套在第三连接管上,而且第二固定管内壁上的第二螺旋纹可以与氧气管上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嵌套在一起,确保氧气管被拉拽时不会轻易地从连接管上脱落。
优选地,还包括插接座,插接座上设有插接腔,插接座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凸耳上设有插接口,插接腔的内底部上设有与第四连接管适配的凸环,插接腔的内底部上还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上设有供接线端子穿过的穿孔,插接腔的外底部上设有与凸环围壁空间连通的插接管,插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倾斜排布的插翼,插翼上设有凸扣,
当插接头插接在插接座上的插接腔中,第四连接管插接在凸环中,接线端子穿插在穿孔中,两个凸扣分别卡接在插接口中。
因此,插接座安装在制氧机上,插接座上的插接管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接,将插接头插接在插接座上的插接腔中,第四连接管插接在凸环中,此时即可实现第四连接管与插接管的连通,制氧机制取的氧气就可以输送至氧气管中,同时,接线端子穿插在穿孔中并与制氧机的线路接通,实现信号的传输,此时,两个插翼上的两个凸扣分别卡接在插接口中,插接头稳固地插接在插接座上不会轻易脱出,需要将插接头从安装在制氧机上的插接座上取下时,手握着两个插翼并向内压,插翼上的凸扣从插接口中脱出,然后向外拨出插接头即可,插接头与插座座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而且倾斜排布的插翼既方便插接头插接在插接座上的插接腔中,又可以确保插翼上的凸扣卡接在插接口中后不会轻易脱出。
优选地,第二固定管的周壁上设有开槽,加热丝的线束、温度传感器的线束均穿过开槽后与接线端子连接。
因此,第二固定管上的开槽可以为加热丝的线束、温度传感器的线束的走线提供捷径,减少不必要的冗余线束。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套,插接头上设有凹腔,接线端子的一端穿过凹腔的侧壁后与加热丝的线束、温度传感器的线束连接,接线端子的另一端位于凹腔的开口处,保护套套设在第二固定管的外围且接线端子的一端位于保护套中。
因此,保护套可以对线束、接线端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不外露,确保完全性和使用寿命,将插接头插接在制氧机上时,插接头上凹腔中的接线端子与制氧机的线路接通,实现信号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氧机,包含前述的恒温氧气管,控制装置设在制氧机中,氧气管的另一端能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从端头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可以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如35~41℃,从而可以让使用者呼吸到舒适的氧气,根据环境的温度可以甚至适宜的氧气的温度范围,特别适用于冬天比较寒冷的地区,另外,由于加热丝是呈螺旋状缠绕在氧气管的外围,不会影响制氧机整机的体积大小,基本上也不会影响制氧机整机的重量,而且也不会对制氧机的便携性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氧机的恒温氧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恒温氧气管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恒温氧气管中氧气管、加热丝、防烫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隐藏部分防烫管后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恒温氧气管中端头的侧视图;
图6为图2所示的恒温氧气管中第一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恒温氧气管中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恒温氧气管中第二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插接头的侧视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插接头的侧视图;
图11为图2所示的恒温氧气管中插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插接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参阅图1至图12,用于制氧机的恒温氧气管包括氧气管1、接线端子2、加热丝3、端头4、套接管11、温度传感器5、控制装置、第一固定管6、插接头7、第二固定管8、保护套9和插接座10。
参阅图1至图3,氧气管1由软质材料制成,如医用级硅胶管、医用级塑料管,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氧气管1可以进行随意地弯折、盘绕等。
氧气管1的外周上成型有螺旋状凹槽(未示出),即氧气管1可以是一种波纹管,参阅图4,加热丝3缠绕在氧气管1上,加热丝3呈螺旋状排布,加热丝3上套有防烫管31,即防烫管31也呈螺旋状排布,呈螺旋状排布的防烫管31适配地容置在氧气管1外周上的螺旋状凹槽中,防烫管31可以确保工作的加热丝3不会烫到使用者;为了确保加热丝3可以高效地加热氧气管1中的氧气,防烫管31沿长度方向可以成型有开口,防烫管31的开口部分贴在氧气管1的外周上,防烫管31中的加热丝3直接贴附在氧气管1外周上的螺旋状凹槽中,这样的话,加热丝3就可以直接透过氧气管1对氧气管1中的氧气进行高效地加热,而且,由于防烫管31适配地容置在氧气管1外周上的螺旋状凹槽中,内包有加热丝3的呈螺旋状排布的防烫管31就不会在氧气管1上随意滑动,确保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3均匀地分布在氧气管1上,保证对氧气管1中氧气加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参阅图1和图2,端头4安装在氧气管1的一端上且与氧气管1连通,具体地:参阅图2和图5,端头4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管41和第二连接管42,第二连接管42的周壁上成型有两个沿第二连接管42轴向排布的相对设置的卡槽43,温度传感器5安装在第二连接管42中且温度传感器5的两侧分别插接在第二连接管42上的两个卡槽43中,氧气管1的一端套在第二连接管42上,第一连接管41可以与鼻塞吸氧管或者吸氧鼻罩连接,为了提高密封性,第一连接管41上可以安装密封圈,温度传感器5安装在第二连接管42中可以精准地检测氧气管1中氧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5的两侧分别插接在第二连接管42上的两个卡槽43中可以确保温度传感器安装牢固,不会因为氧气管1的弯折或拉拽而脱落影响对氧气的检测。
参阅图4,温度传感器5的线束51也容置在防烫管31中,另外,加热丝3一端的线束与温度传感器5的线束51一起容置在防烫管31中,为了避免加热丝3工作时烫到加热丝3的线束与温度传感器5的线束51,可以用隔热管将加热丝3的线束与温度传感器5的线束5包住,温度传感器5可以实时检测从氧气管1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
参阅图2和图6,第一固定管6套在氧气管1的套在第二连接管42上的一端上,即氧气管1的该端部位于第一固定管6的内壁与第二连接管42的外壁之间,氧气管1的端部套在第二连接管42上,第一固定管6又套在氧气管1上,第一固定管6的内壁上成型有第一螺旋纹61,第一螺旋纹61的相关尺寸以及样式与呈螺旋状排布的防烫管31的相关尺寸以及样式适配,即第一固定管6与氧气管1上的防烫管31以类似于螺杆螺母的结构进行连接,这样,第一固定管6可以确保氧气管1的端部可以牢固地套在第二连接管42上,而且第一固定管6内壁上的第一螺旋纹61可以与氧气管1上呈螺旋状排布的防烫管31及防烫管31包裹的加热丝3嵌套在一起,确保氧气管1被拉拽时不会轻易地从第二连接管42上脱落。
套接管11套在氧气管1的套在端头上的一端上,具体地可以为:参阅图2,第一连接管41上沿周向成型有第一凸边44,第一固定管6远离第一连接管41的一端上沿周向成型有第二凸边62,参阅图1,套接管11套在第一固定管6上,即第一固定管6套在氧气管1上,套接管11又套在第一固定管6上,套接管11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凸边44上,套接管11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凸边62上,套接管11的外壁上沿周向成型有多个凹部111,套接管11可以将第一固定管6、氧气管1和端头4的第二连接管42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确保氧气管1的端部可以牢固地套在端头4上,而且,使用者可以手握套接管11实现端头4与鼻塞吸氧管或者吸氧鼻罩的连接,套接管11上的凹部111可以增加摩擦力且方便握住套接管11。
参阅图1和图2,插接头7的一端成型有第三连接管71,插接头7的另一端成型有第四连接管72,第四连接管72与第三连接管71连通,第四连接管72用来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接,为了提高密封性,第四连接管72上可以安装密封圈,氧气管1的另一端套在第三连接管71上,第二固定管8套在氧气管1的套在第三连接管71上的一端上,即氧气管1的该端部位于第二固定管8的内壁与第三连接管71的外壁之间,氧气管1的端部套在第三连接管71上,第二固定管8又套在氧气管1上,参阅图8,第二固定管8的内壁上成型有第二螺旋纹81,第二螺旋纹81的相关尺寸以及样式与呈螺旋状排布的防烫管31的相关尺寸以及样式适配,即第二固定管8与氧气管1上的防烫管31以类似于螺杆螺母的结构进行连接,这样,第二固定管8可以确保氧气管1的端部可以牢固地套在第三连接管71上,而且第二固定管8内壁上的第二螺旋纹81可以与氧气管1上呈螺旋状排布的防烫管31及防烫管31包裹的加热丝3嵌套在一起,确保氧气管1被拉拽时不会轻易地从第三连接管71上脱落。
参阅图2和图8,第二固定管8的周壁上成型有开槽82,加热丝3的线束、温度传感器5的线束51均穿过开槽82后与接线端子2连接,接线端子2安装在插接头7上,第二固定管8上的开槽82可以为加热丝3的线束、温度传感器5的线束51的走线提供捷径,减少不必要的冗余线束。
参阅图7、图9和图10,插接头7上成型有凹腔73,接线端子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线端子2的一端穿过凹腔73的侧壁731后从插接头7的壁75上伸出,从插接头7的壁75上伸出的两个接线端子2的端部与穿过开槽82的加热丝3的线束、温度传感器5的线束51连接,两个接线端子2的另一端位于凹腔73的开口处,将插接头7插接在制氧机上时,插接头7上凹腔73中的两个接线端子2与制氧机的线路接通,实现信号的传输。
参阅图1和图2,保护套9套在第二固定管8的外围,从插接头7的壁75上伸出的两个接线端子2的端部位于保护套9中,保护套9可以对线束以及两个接线端子2的端部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不外露,确保完全性和使用寿命。
参阅图1和图2,插接座10与插接头7插接配合;插接座10的具体结构为:参阅图1、图2、图11和图12,插接座10上成型有插接腔101,插接座10端部的侧壁上成型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102,每个凸耳102上都成型有插接口1021,插接腔101的内底部上成型有凸环103,凸环103与插接头7上的第四连接管72适配,插接腔101的外底部上成型有与凸环103围壁空间连通的插接管105,当插接座10安装在制氧机上时,插接座10上的插接管105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接,插接腔101的内底部上还成型有凸起部104,凸起部104上成型有供两个接线端子2穿过的两个穿孔1041,可以在每个穿孔1041中插接一个可导电的插套106,当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插接头7上的第四连接管72插接在凸环103中,两个接线端子2分别穿插在两个插套106中,当插接座10安装在制氧机上时,穿孔1041中的插套106与制氧机的线路接通,实现信号的传输;插接座10上成型有外螺纹,插接座10可以旋置在制氧机上,插接座10上的插接管105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接,穿孔1041中的插套106与制氧机的线路接通,将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时,插接头7上的第四连接管72插接在插接腔101内底部上的凸环103中,此时即可实现第四连接管72与插接管105的连通,制氧机制取的氧气就可以依次通过插接管105、第四连接管72、第三连接管71输送至氧气管1中,同时,两个接线端子2分别穿插在两个穿孔1041中的两个可导电的插套106中,两个接线端子2与制氧机的线路接通,实现信号的传输。
另外,参考图1、图2、图7、图9和图10,插接头7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倾斜排布的插翼74,每个插翼74上成型有向外侧延伸的凸扣741,参考图9,两个插翼74上部的间距小于两个插翼74下部的间距,这样使两个插翼74相对于第三连接管71的轴线呈倾斜状排布;当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时,插接头7上的两个插翼74上的两个凸扣741分别卡接在插接座10两个凸耳102上的两个插接口1021中,此时,插接头7稳固地插接在插接座10上不会轻易脱出,需要将插接头7从插接座10上取下时,手握着两个插翼74并向内压,插翼74上的凸扣741从插接口1021中脱出,然后向外拨出插接头7即可,插接头7与插座座10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而且倾斜排布的插翼74既方便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又可以确保插翼74上的凸扣741卡接在插接口1021中后不会轻易脱出。
参阅图9,每个插翼74上均成型有防滑纹742,防滑纹742可以确保手握两个插翼74时不会打滑,增加摩擦力。
参阅图11,两个凸耳102的根部与插接腔101的内底部之间均成型有平面108,平面108位于插接腔101的内壁上,插接口1021处成型有导向面107,当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时,两个插翼74的外侧分别抵靠在两个平面108上,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的过程中,插翼74上的凸扣741可以通过导向面107非常容易地滑至凸耳102上的插接口1021中,在插接腔101中,两个平面108可以夹住两个插翼74,确保插接头7在插接腔101中不会轻易转动。
参阅图7,凹腔73的顶部成型有容置槽76,参阅图11,插接腔101的内壁上沿轴向成型有凸筋109,将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时,只要将凸筋109对准容置槽76,然后将插接头7插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即可确保插接头7上的第四连接管72可以插接在插接腔101内底部上的凸环103中以及确保两个接线端子2可以分别穿插在两个穿孔1041中的两个可导电的插套106中,而且也可以确保两个插翼74上的两个凸扣741可以分别卡接在两个凸耳102上的两个插接口1021中,凸筋109对准容置槽76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
控制装置(未示出)可以安装在制氧机中,也可以与制氧机自身的控制部分集成在一起,将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时,温度传感器5的线束51通过两个接线端子2、两个可导电的插套106与控制装置连接,加热丝3的线束通过两个接线端子2、两个可导电的插套106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可以选用微控制器或者单片机;温度传感器5可以实时检测从氧气管1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氧气的温度高于设定值(如41℃)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丝3停止工作,当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氧气的温度低于设定值(如35℃)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丝3开始工作,使从端头4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如35~41℃,从而可以让使用者呼吸到舒适的氧气,根据环境的温度可以适宜性地调整氧气的温度范围,特别适用于冬天比较寒冷的地区,另外,由于加热丝3以及防烫管31是呈螺旋状缠绕在氧气管1的外围,不会影响整机的体积大小,基本上也不会影响整机的重量,而且也不会对产品的便携性造成影响。
制氧机,包括上述恒温氧气管,控制装置安装在制氧机中,也可以与制氧机自身的控制部分集成在一起,插接座10旋置在制氧机上,插接座10上的插接管105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接,穿孔1041中的插套106与制氧机的线路接通,将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插接头7上的两个插翼74上的两个凸扣741分别卡接在插接座10两个凸耳102上的两个插接口1021中,此时,插接头7稳固地插接在插接座10上不会轻易脱出。
参阅图1,将插接座10旋置在制氧机上,将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插接头7上的两个插翼74上的两个凸扣741分别卡接在插接座10两个凸耳102上的两个插接口1021中,此时,插接头7稳固地插接在插接座10上不会轻易脱出,使用者可以将端头4的第一连接管41与鼻塞吸氧管或者吸氧鼻罩连接,制氧机制取的氧气通过氧气管1输送至鼻塞吸氧管或者吸氧鼻罩中供使用者呼吸,由于氧气管1的外围缠绕有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3,加热丝3可以对氧气管1中的氧气进行加热,而且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3可以均匀地加热氧气管1中的氧气,温度传感器5可以实时检测从氧气管1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氧气的温度高于设定值(如41℃)时,加热丝3停止工作,当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氧气的温度低于设定值(如35℃)时,加热丝3开始工作,使从端头4的第一连接管41输出的氧气的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如35~41℃,从而可以让使用者呼吸到舒适的氧气,根据环境的温度可以适宜性地调整氧气的温度范围,特别适用于冬天比较寒冷的地区,另外,由于加热丝3呈螺旋状缠绕在氧气管1的外围,不会影响整机的体积大小,基本上也不会影响整机的重量,而且也不会对制氧机的便携性造成影响;需要将插接头7从插接座10上取下时,手握着两个插翼74并向内压,插翼74上的凸扣741从插接口1021中脱出,然后向外拨出插接头7即可,插接头7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而且倾斜排布的插翼74既方便插接头7插接在插接座10上的插接腔101中,又可以确保插翼74上的凸扣741卡接在插接口1021中后不会轻易脱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旨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实用新型作显而易见的改进,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恒温氧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管、接线端子、加热丝、端头、套接管、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
所述氧气管的一端套设在端头上,端头与氧气管连通,
所述加热丝设在氧气管的外围且呈螺旋状排布,加热丝与接线端子连接,
所述套接管套设在氧气管的套设在端头上的一端上,套接管的外壁上沿周向成型有多个凹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端头上,用于检测从氧气管中输出的氧气的温度,
所述控制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接线端子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周壁上设有两个沿第二连接管轴向排布的相对设置的卡槽,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第二连接管中且温度传感器的两侧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中,所述氧气管的一端套设在第二连接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氧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套设在氧气管的套设在第二连接管上的一端上,第一固定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旋纹,所述第一螺旋纹与氧气管上的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上套设有防烫管,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线束容置在防烫管中且与接线端子连接,氧气管的外周上设有螺旋状凹槽,防烫管呈螺旋状容置在螺旋状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氧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头,所述接线端子设在插接头上,插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管,氧气管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三连接管上,插接头的另一端设有能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接的且与第三连接管连通的第四连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氧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套设在氧气管的套设在第三连接管上的另一端上,第二固定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旋纹,所述第二螺旋纹与氧气管上的呈螺旋状排布的加热丝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氧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座,所述插接座上设有插接腔,插接座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凸耳上设有插接口,插接腔的内底部上设有与第四连接管适配的凸环,插接腔的内底部上还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上设有供接线端子穿过的穿孔,插接腔的外底部上设有与凸环围壁空间连通的插接管,插接头两侧分别设有倾斜排布的插翼,插翼上设有凸扣,
当插接头插接在插接座上的插接腔中,第四连接管插接在凸环中,接线端子穿插在穿孔中,两个凸扣分别卡接在插接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周壁上设有开槽,所述加热丝的线束、温度传感器的线束均穿过开槽后与接线端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温氧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所述插接头上设有凹腔,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穿过凹腔的侧壁后与加热丝的线束、温度传感器的线束连接,接线端子的另一端位于凹腔的开口处,所述保护套套设在第二固定管的外围且接线端子的一端位于保护套中。
10.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氧气管,所述控制装置设在制氧机中,所述氧气管的另一端能与制氧机内部的氧气输出管连通。
CN202321477618.8U 2023-06-09 2023-06-09 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 Active CN220090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7618.8U CN220090193U (zh) 2023-06-09 2023-06-09 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7618.8U CN220090193U (zh) 2023-06-09 2023-06-09 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0193U true CN220090193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9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7618.8U Active CN220090193U (zh) 2023-06-09 2023-06-09 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0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13389B2 (en) Breathing tube assemblies with adjustable elbow
US11707587B2 (en) Wire heated tube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ube type detection, and active over temperature protection for humidifier for respiratory apparatus
CN111265754B (zh) 用于呼吸系统的医用管
EP1369141B1 (en) Connector for the pneumatical and electrical coupling between a gases supply means and a gas conduit
CN220090193U (zh) 恒温氧气管及制氧机
CN217067329U (zh) 医用管组件
CN219921787U (zh) 用于制氧机的便于快速插接的恒温氧气管
CN116637263A (zh) 用于制氧机的恒温氧气管及包含其的制氧机
CN214762714U (zh) 通气接头和通气治疗设备
CN219251270U (zh) 一种呼吸管道以及呼吸机
CN209734712U (zh) 呼吸面罩和通气治疗设备
CN217430604U (zh) 通气管路和呼吸设备
CN216571089U (zh) 一种加热型鼻氧管、湿化装置及呼吸支持设备
CN113117197A (zh) 通气接头和通气治疗设备
CN216725463U (zh) 一种带加温控制的加温管路
CN219847730U (zh) 一种呼吸加温湿化系统的呼吸管道
CN214415388U (zh) 插拔连接结构、转接部件和呼吸支持设备
CN208959055U (zh) 用于管路的加热装置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CN218870996U (zh) 呼吸机及空气控温结构
CN220046775U (zh) 用于制氧机的氧气管插接头组件
CN219847731U (zh) 一种呼吸加温湿化系统的转接装置
CN113769216A (zh) 一种加热型鼻氧管、湿化装置及呼吸支持设备
CN117258104A (zh) 呼吸管路以及呼吸机组件
CN110559533A (zh) 呼吸鼻管装置及头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