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9163U - 一种全钢杯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钢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9163U
CN220089163U CN202321727803.8U CN202321727803U CN220089163U CN 220089163 U CN220089163 U CN 220089163U CN 202321727803 U CN202321727803 U CN 202321727803U CN 220089163 U CN220089163 U CN 220089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tea
cup
inner cover
water pa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78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7278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9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9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9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钢杯盖,包括内盖,内盖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连接有围绕内盖设置的围档,相邻的连接柱之间形成过水口,围档和内盖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第一过水通道和过水口连通,围档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过水通道开闭的密封盘,内盖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密封盘上下移动的按压装置,围档上密封设置有茶漏,茶漏整体包覆密封盘和围档的下端开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具有过滤功能的杯盖结构复杂、使用不够卫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钢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钢杯盖。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出门在外也会渴望喝上一口热茶,所以有很多人喜欢用保温杯来泡茶并携带饮用,方便随时饮用。
为了过滤茶叶,目前的泡茶被一般会配备用于过滤茶水的茶仓或滤网;参考申请号为202021698991.2,名称为一种带茶仓的按压式杯盖的实用新型专利,该种杯盖利用了按压装置控制封水伞,实现出水口的开闭,用于控制杯盖能否出水。为了实现茶水分离,在封水伞的底部设置了安装部,安装部上可拆卸设置有茶仓。此种杯盖存在以下缺点,1、设置了安装部和独立的茶仓零件,结构复杂,增加了加工生产的难度;2、在向茶仓内添加茶叶时,需要手持茶仓,然后将茶仓旋紧至安装部上,使得使用不够卫生,操作步骤多导致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钢杯盖,解决了具有过滤功能的杯盖结构复杂、使用不够卫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钢杯盖,包括内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连接有围绕所述内盖设置的围档,相邻的所述连接柱之间形成过水口,所述围档和所述内盖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所述第一过水通道和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围档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水通道开闭的密封盘,所述内盖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密封盘上下移动的按压装置,所述围档上密封设置有茶漏,所述茶漏整体包覆所述密封盘和所述围档的下端开口。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配合杯身进行使用,茶叶放置在杯身中进行冲泡后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冲泡的茶水位于茶漏和杯身之间的空间中,冲泡到合适时间后利用按压装置驱动密封盘打开围档下部开口即可进行饮用,使用过程中无需使用手部接触茶漏,使用更为卫生。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茶漏一体成型的外盖,所述外盖与所述内盖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通道,所述第一过水通道、所述第二过水通道和所述过水口三者相互连通。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外盖和茶漏一体成型使得结构更为简单,减少了生产加工的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围档和所述茶漏上对应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围档上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上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茶漏的第一密封圈。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相互旋紧外螺纹和内螺纹即可将内盖和围档安装与茶漏和外盖上,同时将围档和茶漏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过水口均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过水口在周向上均匀设置。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在周向任意角度上倾斜杯盖时均能顺畅地进行饮水动作,方便了饮水功能的使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口向下的茶杯盖,所述内盖顶部和所述茶杯盖上对应设置有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相互吸附连接即可实现茶杯盖的盖合动作,使得茶杯盖的取用更为方便,茶杯盖和杯身之间无需设计螺纹连接,使得茶杯盖和杯身外部轮廓更为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外盖呈两层中空状设置。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减慢了外盖上内外侧温度的传递的速度,避免使用者握持外盖造成烫伤,使得使用更为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盖内的按钮仓、设置于所述按钮仓周向上的斜坡齿轮、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按钮仓内的开关按钮、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底部的筒型齿轮、压盘、设置于所述压盘周向上的跳转齿轮,所述跳转齿轮同时与所述斜坡齿轮和筒型齿轮抵接配合;所述内盖上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内盖上设置有供所述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滑杆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压盘和所述密封盘连接,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内盖底部之间共同抵接有弹簧。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多次按下开关按钮可带动跳转齿轮沿着斜坡齿轮的边沿往复运动至高位和低位,随之通过压盘和滑杆带动密封盘开启或密封围档下端开口,使用者按下开关按钮即可控制第一过水通道的开闭,使用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上设置有环状卡槽,所述环状卡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与所述通孔内壁上。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滑杆和通孔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为稳定,避免水分通过通孔进入内盖内部,造成对内盖内部部件的侵蚀和污染,使得使用更为卫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实用新型标号信息如下:
1、内盖;2、连接柱;3、围档;4、过水口;5、第一过水通道;6、密封盘;7、茶漏;8、外盖;9、第二过水通道;10、外螺纹;11、内螺纹;12、环状凹槽;13、第一密封圈;14、茶杯盖;15、第一磁吸件;16、第二磁吸件;17、按钮仓;18、斜坡齿轮;19、开关按钮;20、筒型齿轮;21、压盘;22、跳转齿轮;23、滑杆;24、通孔;25、定位板;26、弹簧;27、环状卡槽;28、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2、3、4,一种全钢杯盖,包括内盖1,内盖1上设置有连接柱2,连接柱2上连接有围绕内盖1设置的围档3,相邻的连接柱2之间形成过水口4,围档3和内盖1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5,第一过水通道5和过水口4连通,围档3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过水通道5开闭的密封盘6,内盖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密封盘6上下移动的按压装置,围档3上密封设置有茶漏7,茶漏7整体包覆密封盘6和围档3的下端开口。本实用新型配合杯身进行使用,茶叶放置在杯身中进行冲泡后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冲泡的茶水位于茶漏7和杯身之间的空间中,冲泡到合适时间后利用按压装置驱动密封盘6打开围档3下部开口即可进行饮用,使用过程中无需使用手部接触茶漏7,使用更为卫生。
本实用新型需要配合杯身使用,杯身在附图中未画出。
本实用新型根据围档3的设置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茶漏7一体成型的外盖8,外盖8与内盖1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通道9,第一过水通道5、第二过水通道9和过水口4三者相互连通。外盖8和茶漏7一体成型使得结构更为简单,减少了生产加工的难度。
在密封盘6打开围档3下方开口的前提下,茶水经过茶漏7过滤之后需要流经第一过水通道5和过水口4和第二过水通道9,最后由使用者进行饮用。此种结构利用外盖8与杯身相连接。
实施例2:在密封盘6打开围档3下方开口的前提下,茶水经过茶漏7过滤之后需要流经第一过水通道5和过水口4,最后由使用者进行饮用。此种结构利用围档3与杯身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实施例1、2对于之后的描述均适用;围档3和茶漏7上对应设置有外螺纹10和内螺纹11,围档3上设置有环状凹槽12,环状凹槽12上设置有用于抵接茶漏7的第一密封圈13。相互旋紧外螺纹10和内螺纹11即可将内盖1和围档3安装与茶漏7和外盖8上,同时将围档3和茶漏7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更为方便。
连接柱2和过水口4均至少设置两个,连接柱2和过水口4在周向上均匀设置。使得在周向任意角度上倾斜杯盖时均能顺畅地进行饮水动作,方便了饮水功能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优选连接柱2和过水口4数量均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开口向下的茶杯盖14,内盖1顶部和茶杯盖14上对应设置有第一磁吸件15和第二磁吸件16。利用第一磁吸件15和第二磁吸件16相互吸附连接即可实现茶杯盖14的盖合动作,使得茶杯盖14的取用更为方便,茶杯盖14和杯身之间无需设计螺纹连接,使得茶杯盖14和杯身外部轮廓更为简单。
优选第一磁吸件15和第二磁吸件16为磁铁,此外第一磁吸件15和第二磁吸件16其中之一为磁铁也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外盖8呈两层中空状设置。减慢了外盖8上内外侧温度的传递的速度,避免使用者握持外盖8造成烫伤,使得使用更为安全。
参见图1、2、3、4,按压装置包括设置于内盖1内的按钮仓17、设置于按钮仓17周向上的斜坡齿轮18、上下滑动设置在按钮仓17内的开关按钮19、设置于开关按钮19底部的筒型齿轮20、压盘21、设置于压盘21周向上的跳转齿轮22,跳转齿轮22同时与斜坡齿轮18和筒型齿轮20抵接配合;内盖1上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杆23,内盖1上设置有供滑杆23穿过的通孔24,滑杆23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压盘21和密封盘6连接,滑杆23上设置有定位板25,定位板25与内盖1底部之间共同抵接有弹簧26。多次按下开关按钮19可带动跳转齿轮22沿着斜坡齿轮18的边沿往复运动至高位和低位,随之通过压盘21和滑杆23带动密封盘6开启或密封围档3下端开口,使用者按下开关按钮19即可控制第一过水通道5的开闭,使用十分方便。滑杆23上设置有环状卡槽27,环状卡槽27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8,第二密封圈28抵接与通孔24内壁上。使得滑杆23和通孔24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为稳定,避免水分通过通孔24进入内盖1内部,造成对内盖1内部部件的侵蚀和污染,使得使用更为卫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要将茶叶放置在杯身中进行冲泡并将杯身连接至外盖8上,冲泡到合适时间后利用按下开关按钮19驱动密封盘6打开围档3下部开口,茶水经过茶漏7过滤之后流经第一过水通道5和过水口4和第二过水通道9,最后由使用者进行饮用。再次按下开关按钮19即可利用密封盘6密封围档3下部开口。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第一磁吸件15和第二磁吸件16相互吸附连接即可实现茶杯盖14的盖合动作;抓持茶杯盖14远离内盖1,即可单独分离茶杯盖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全钢杯盖,包括内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上设置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上连接有围绕所述内盖(1)设置的围档(3),相邻的所述连接柱(2)之间形成过水口(4),所述围档(3)和所述内盖(1)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5),所述第一过水通道(5)和所述过水口(4)连通,所述围档(3)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水通道(5)开闭的密封盘(6),所述内盖(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密封盘(6)上下移动的按压装置,所述围档(3)上密封设置有茶漏(7),所述茶漏(7)整体包覆所述密封盘(6)和所述围档(3)的下端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茶漏(7)一体成型的外盖(8),所述外盖(8)与所述内盖(1)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通道(9),所述第一过水通道(5)、所述第二过水通道(9)和所述过水口(4)三者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档(3)和所述茶漏(7)上对应设置有外螺纹(10)和内螺纹(11),所述围档(3)上设置有环状凹槽(12),所述环状凹槽(12)上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茶漏(7)的第一密封圈(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和所述过水口(4)均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柱(2)和所述过水口(4)在周向上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全钢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口向下的茶杯盖(14),所述内盖(1)顶部和所述茶杯盖(14)上对应设置有第一磁吸件(15)和第二磁吸件(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8)呈两层中空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盖(1)内的按钮仓(17)、设置于所述按钮仓(17)周向上的斜坡齿轮(18)、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按钮仓(17)内的开关按钮(19)、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19)底部的筒型齿轮(20)、压盘(21)、设置于所述压盘(21)周向上的跳转齿轮(22),所述跳转齿轮(22)同时与所述斜坡齿轮(18)和筒型齿轮(20)抵接配合;所述内盖(1)上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杆(23),所述内盖(1)上设置有供所述滑杆(23)穿过的通孔(24),所述滑杆(23)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压盘(21)和所述密封盘(6)连接,所述滑杆(23)上设置有定位板(25),所述定位板(25)与所述内盖(1)底部之间共同抵接有弹簧(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3)上设置有环状卡槽(27),所述环状卡槽(27)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8),所述第二密封圈(28)抵接与所述通孔(24)内壁上。
CN202321727803.8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全钢杯盖 Active CN220089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7803.8U CN220089163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全钢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7803.8U CN220089163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全钢杯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9163U true CN220089163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1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7803.8U Active CN220089163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全钢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9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55982B1 (en) Closure and lid and method of forming closure and lid
CN112450686A (zh) 一种磁弹杯盖及滤茶器组成的茶水分离杯
CN220089163U (zh) 一种全钢杯盖
CN201641346U (zh) 一种方便杯
CN203564022U (zh) 一种泡茶器
CN217927406U (zh) 一种双稳态电磁水开关
US20220369848A1 (en) Tea brewing device utilizing magnetic mechanism
CN212912859U (zh) 一种按压回升分滤茶水分离杯
CN209733316U (zh) 保温过滤水杯
CN215348386U (zh) 一种带磁吸滤网的水壶
CN216221091U (zh) 一种泡茶杯
CN209136080U (zh) 一种多功能双腔保温水杯
CN213962827U (zh) 一种磁吸盖
CN205675449U (zh) 一种按钮开启式盖子及装有该按钮开启式盖子的容器
CN217987241U (zh) 一种滑动控制的过滤结构及包含该过滤结构的飘逸杯
CN212878813U (zh) 一种茶杯
CN212037035U (zh) 保温瓶磁吸结构
CN218009218U (zh) 一种具有磁性阀和卡扣定位控制结构的滤茶壶
CN217338132U (zh) 一种新型可泡茶杯子
CN220967021U (zh) 一种过滤杯子
CN210870889U (zh) 一种新型杯盖
CN211833812U (zh) 一种按键式茶水分离水杯
CN220384931U (zh) 一种保温壶
CN208357070U (zh) 一种沐浴净水花洒
CN216020527U (zh) 一种分离装置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