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6586U - 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6586U
CN220086586U CN202321473611.9U CN202321473611U CN220086586U CN 220086586 U CN220086586 U CN 220086586U CN 202321473611 U CN202321473611 U CN 202321473611U CN 220086586 U CN220086586 U CN 220086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interface
circuit board
limiting
limi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36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ank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ank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ank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ank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36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6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6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6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其中,该电脑转接装置包括机座以及转接电路板,机座设置有相间隔的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背离第二限位部的一侧形成用于提供电脑主机安装的安装位,转接电路板设置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第一接口靠近第一限位部设置,并通过第一限位部显露于机座的第一端,第二接口靠近第二限位部设置,并通过第二限位部显露于机座的第二端。交互平板能够提供原有适配尺寸较大的电脑主机的功能的同时,还能够通过电脑转接装置提高交互平板对于不同尺寸的电脑主机的兼容性,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进一步延长交互平板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剩余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
背景技术
会议、教育平板(后简称平板设备)上通常会搭载OPS(Open PluggableSpecificatio,开放式可插拔规范)电脑,与之对应的,平板设备上会设置用于提供OPS电脑插装的电脑插槽,并且,平板设备上的电脑插槽尺寸与其所匹配的OPS电脑相适配。
相关技术中,随着OPS电脑的更新迭代,其外形尺寸也随之缩小,目前,虽然传统尺寸较大的OPS电脑,以及用于适配尺寸较大的OPS电脑的平板设备在消费端已逐步淘汰,但是仍有一部分用户在使用。由于平板设备只能够适配一种尺寸的OPS电脑,因此,其在OPS电脑的选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两种不同尺寸的OPS电脑与其所涉及的平板设备,在装配结构与体积块大小完全不同,相互之间只能对应安装,不可互换兼容,难以满足当前用户对于小尺寸OPS电脑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转接装置,解决平板设备对于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脑主机兼容性低,无法实现同时适配两种不同尺寸规格的电脑主机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包括:
机座,设置有相间隔的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背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侧形成用于提供电脑主机安装的安装位;
转接电路板,与所述机座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转接电路板设置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显露于所述机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接口靠近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显露于所述机座的第二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位的一侧,或者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二端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第一端的邻侧,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为两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两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一端之间,且两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用于提供电脑主机拆装的拆装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座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遮盖于所述转接电路板以及所述安装位的上侧;
所述安装位背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下侧与所述机座的外部相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座还包括: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盖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二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盖板封盖所述拆装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为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限位部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插孔对位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插孔对位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设置在所述转接电路板的同一侧面;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转接电路板的高度差为d1,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转接电路板的高度差为d2,d1>d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转接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垫高件,所述垫高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转接电路板;
所述第一接口设置有往所述转接电路板方向延伸的引脚,所述引脚由所述转接电路板的第一侧面穿至其第二侧面,并焊接固定在所述转接电路板第二侧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电源电路板,与所述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转接电路板与所述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靠近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显露于所述机座的第二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座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板沿弯折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安装位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部;
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板沿弯折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转接电路板连接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第一盖板;
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以及所述第一盖板的相对两侧,以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第一盖板围合限定出安装腔,所述转接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安装位之间。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交互平板,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
电脑主机,设置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结构与所述第一接口结构相适配,以使所述电脑主机可通过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电脑转接装置;
平板设备,设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电脑插槽,所述电脑插槽内设有第四接口,所述第四接口结构与所述第二接口结构相适配,以使所述电脑转接装置可通过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于所述平板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座的一侧,或者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电脑插槽内设置有第三导向部,所述第三导向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以使所述机座可通过第二导向部及所述第三导向部滑入所述电脑插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座设置有弹性扣件,所述弹性扣件上设置有操作部;
所述电脑插槽内设开设有扣孔,所述扣孔用于提供所述弹性扣件扣接的目标位置,在所述弹性扣件扣接于所述扣孔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部显露于所述交互平板的外部,以提供控制所述弹性扣件相对所述机座产生弹性形变的操作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部朝向所述安装位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所述电脑主机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在所述电脑主机设置于所述电脑转接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对位设置且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电脑转接装置通过在机座上设置转接电路板,使转接电路板能够利用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实现对电脑主机与交互平板的通讯连接,其中,机座设置有相间隔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使机座能够适配电脑主机尺寸与交互平板内的电脑插槽的尺寸差,在电脑主机与交互平板的实际装配中,机座通过第一限位部约束电脑主机在安装位上的位置,并通过第二限位部约束其在电脑插槽内的位置,实现对电脑主机与电脑插槽相对位置的约束,从而让机座能够容纳尺寸较小的电脑主机的同时,将电脑主机稳定地安装在电脑插槽内,并让电脑主机与交互平板通讯连接,尺寸较小的电脑主机在机座的约束下能够靠近电脑插槽的槽口设置,让电脑主机能够顺利地与交互平板实施拆装,保证平板设备外观的整体性的同时,确保了电脑主机与平板设备的稳定连接。
此外,电脑转接装置也能够脱离电脑插槽,让交互平板能够提供原有适配尺寸较大的电脑主机的功能,从而提高交互平板对于不同尺寸的电脑主机的兼容性,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进一步延长交互平板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剩余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脑转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脑转接装置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脑转接装置与电脑主机拆装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底板与侧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接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交互平板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交互平板装配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交互平板装配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10为图10的A部放大视图。
图中:10、机座;11、第一限位部;111、第一插孔;112、第一定位部;12、第二限位部;121、第二插孔;122、第三插孔;13、安装位;14、第一导向部;141、拆装口;142、弹性扣件;1421、操作部;143、引导板;144、把手;15、第一盖板;16、第二盖板;17、底板;171、定位铆柱;172、接地弹片;18、侧板;181、第二导向部;20、转接电路板;21、第一接口;22、第二接口;23、垫高件;30、电源电路板;31、电源接口;40、电脑主机;41、第三接口;42、第二定位部;50、平板设备;51、电脑插槽;511、第三导向部;512、扣孔;52、主板;53、第四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会议、教育平板(后简称平板设备50)上通常会搭载OPS(Open PluggableSpecificatio,开放式可插拔规范)电脑,与之对应的,平板设备50上会设置用于提供OPS电脑插装的电脑插槽51,并且,平板设备50上的电脑插槽51尺寸与其所匹配的OPS电脑相适配。
其中,OPS电脑具体是指开放式可插拔电脑,OPS是一种计算模块插件格式,可用于为平板显示器增加计算能力,在平板显示器中使用OPS电脑的主要优势在于计算模块的更换十分便利、快捷与高效,以使在平板显示器发生故障等需要对计算模块进行拆卸、更换时,能够减少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从上述背景技术可知,传统的OPS电脑接口规范为120pin(引脚),120pinOPS电脑由于其内置有开放式电源板的缘故,其电脑机箱尺寸比较大(一般为:236(宽度)*229.3(长度)*32.2(厚度)mm),其整体技术与配置相对落后,属于老一代产品。而随着OPS电脑的更新迭代,OPS电脑机箱的外形尺寸也随之缩小,其接口规范也随之改变为80pin,由于80pinOPS电脑采用独立DC电源(直流稳压电源)供电或通过其80pin接口直接供电,因此,该80pinOPS电脑的机箱尺寸相较于120pinOPS电脑的机箱尺寸更小(一般为:180(宽度)*118(长度)*30(厚度)mm),80pinOPS电脑无论是性能、成本或兼容性方面较120pinOPS电脑更优,故为目前所应用的主流产品。目前,虽然传统尺寸较大的OPS电脑,以及用于适配尺寸较大的OPS电脑的平板设备50(上述的平板显示器)在消费端已逐步淘汰,但是仍有一部分用户在使用。由于上述两种OPS电脑的机箱尺寸、安装方式以及接口规格等不同的缘故,目前的平板设备50只能够适配一种尺寸的OPS电脑,导致平板设备50在OPS电脑的选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两种不同尺寸的OPS电脑与其所涉及的平板设备50相互之间只能对应安装,不可互换兼容,因此难以满足当前用户对于小尺寸OPS电脑的使用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其通过设置转接电路板20,并采用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对电脑主机40及其自身在电脑插槽51内的位置进行约束限定,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平板设备50对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电脑主机40兼容性低,无法实现同时适配两种不同尺寸规格的电脑主机40的问题。
请参考图1-图5,本实施方式的电脑转接装置包括机座10,机座10作为该装置的支撑主体,在其应用于交互平板(包括以上所述的平板显示器以及平板设备50)的情况下,其主要起到连接电脑主机40(包括上述OPS电脑)以及平板设备50的作用。因此,机座10除了需要对其自身在平板设备50上的安装位13置进行约束的同时,还需要对电脑主机40在机座10上的安装位13置进行约束,因此,机座10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限位部11以及第二限位部12,由上可知,120pinOPS电脑与80pinOPS电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长度差距,这会导致当80pinOPS插装在平板设备50的电脑插槽51内时,80pinOPS电脑的接口未接近电脑插槽51内的接口即完全置于电脑插槽51内,此时的80pinOPS电脑无法为用户提供抵推其继续往电脑插槽51内推进的操作位置,最终无法实现电脑主机40与平板设备50的连接。为此,本实施方式在电脑插槽51适配120pinOPS电脑的情况为例,将电脑插槽51与本实施方式的电脑主机40(80pinOPS电脑)之间的长度差值定义为第一预设间距,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间隔设置且二者间隔距离为上述的第一预设间距,这样,机座10通过第一限位部11对电脑主机40的安装位13置进行约束,并通过第二限位部12对其位于电脑插槽51内的安装位13置进行约束,从而实现了将电脑主机40与电脑插槽51约束于第一预设间距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预设间距可根据电脑主机40的长度尺寸以及电脑插槽51的长度尺寸(槽深)之间的差值而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要将电脑主机40应用于与其尺寸规格不同的电脑插槽51当中,则可依据上述方式得出第一预设间距,从而让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的间距根据第一预设间距作出适应性调整。
上述方案中,为实现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脑主机40与平板设备50之间的转接,该电脑转接装置还包括转接电路板20,应当理解的是,转接电路板20也可称之为适配器板,其是一种电路板,主要负责连接两个不兼容的接口或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转接电路板20可以将一个接口类型转换成另一种接口类型,以便它们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比如,USB转VGA转接电路板20就可以将计算机的USB接口(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转换成VGA接口(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传输接口),这样就可以将计算机连接到VGA显示器上。又或者,如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将120pin接口转换成80pin接口,实现转换120pin接口与80pin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
请继续参考图2-图5,由于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形成第一预设间距,因此,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限定出了用于提供转接电路板20安装的安装空间,转接电路板20通过与机座10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从而让转接电路板20在机座10的装配状态下不会与平板设备50以及电脑主机40之间产生相互干涉。转接电路板20设置有第一接口21以及第二接口22,第一接口21根据电脑主机40的接口规格设置为与电脑主机40接口规格匹配的结构形式,第二接口22根据平板设备50的接口规格设置为与与平板设备50中的电脑插槽51接口规格匹配的结构形式。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实际上为I/O连接标准,接口可以定义为公插头或母插座。示例性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根据电脑主机40以及电脑插槽51的接口规格,设置为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接口,pci接口根据接口规格的不同,可设置为包括上述但不限于上述的80pin接口以及120pin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脑主机40为80pinOPS电脑的情况下,第一接口21也对应设置为80pin的pci接口,而平板设备50中,其电脑插槽51的接口设置为120pin的pci接口,而第二接口22也对应设置为对应其的120pin的pci接口。
根据上述实施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电脑设备和/或电脑插槽51的接口为其他接口规格时,转接电路板20上的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也应当根据所对应的接口规格适应性设置为与之匹配的结构形式的接口。
接上述实施方式,第一接口21靠近第一限位部11,并与第一限位部11对位设置,以使第一接口21能够通过第一限位部11显露于机座10的第一端,从而确保电脑设备在安装于安装位13,并在第一限位部11的约束下,第一接口21能够与电脑设备上的接口匹配插装。第二接口22靠近第二限位部12,并与第二限位部12对位设置,以使第二接口22能够通过第二限位部12显露于机座10的第二端,从而确保机座10在电脑插槽51内,并在第二限位部12的约束下,第二接口22能够与电脑插槽51内的接口匹配插装。
示例性的,以下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应用上述电脑转接装置,以将电脑设备安装于平板设备50的安装过程,而在此之前,为了便于方案的理解,本实施方式将电脑设备与电脑转接装置之间的拆装方向,以及电脑转接装置与平板设备50的拆装方向定义为第一预设方向,即图1-图3、图7中箭头所指的两个相对的直线方向。其中,该安装过程包括:
一、机座10沿第一预设方向插装于平板设备50的电脑插槽51中,此状态下,机座10的安装位13通过电脑插槽51的槽口至少部分显露于平板设备50的外部;或者,机座10的安装位13至少部分外置于电脑插槽51的外部,以提供电脑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拆装位置。此状态下,机座10通过第二限位部12抵于电脑插槽51,实现在平板设备50上的限位,并且通过第二接口22与电脑插槽51内的接口插装配合。
随后,电脑主机40沿第一预设方向插装至机座10的安装位13当中,电脑主机40通过第一限位部11抵于机座10,实现在机座10上的限位,并通过第一接口21与电脑主机40上的接口插装配合,实现电脑主机40通过转接电路板20与平板设备50的通讯连接。
二、电脑主机40沿第一预设方向插装至机座10的安装位13当中,电脑主机40通过第一限位部11抵于机座10,实现在机座10上的限位,并通过第一接口21与电脑主机40上的接口插装配合。
随后,设置有电脑主机40的机座10沿第一预设方向插装于平板设备50的电脑插槽51中,此状态下,机座10通过第二限位部12抵于电脑插槽51,实现在平板设备50上的限位,并且通过第二接口22与电脑插槽51内的接口插装配合,实现电脑主机40通过转接电路板20与平板设备50的通讯连接。
此外,在电脑主机40与平板设备50通过电脑转接装置实施装配的状态下,若需要将电脑主机40从平板设备50上拆卸下来,可先将电脑主机40从机座10上进行拆卸后,再将机座10从平板设备50上拆卸下来。也可以将带有电脑主机40的机座10从平板设备50上拆卸下来后,再将电脑主机40从机座10上进行拆卸。
上述所提供的电脑转接装置,通过在机座10上设置转接电路板20,使转接电路板20能够利用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实现对电脑主机40与交互平板的通讯连接,其中,机座10设置有相间隔的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使机座10能够适配电脑主机40尺寸与交互平板内的电脑插槽51的尺寸差,实现对电脑主机40与电脑插槽51相对位置的约束,从而让机座10能够容纳尺寸较小的电脑主机40(80pinOPS电脑),实现主流产品的向上兼容,实现了市场覆盖面与客户服务更广更全面的产品优势竞争力。原使用120pinOPS电脑及其配套的智能大屏设备,在无需整套设备(包括电脑主机40以及平板设备50)更新迭代的情况下,只需更换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再配套80pinOPS电脑,即可体验到80pinOPS电脑锁带来的便利、快捷与高效,进一步提高老产品的生命力与剩余价值。同时,将电脑主机40稳定地安装在电脑插槽51内,并让电脑主机40与交互平板通讯连接,80pinOPS电脑在机座10的约束下能够靠近电脑插槽51的槽口设置,让电脑主机40能够顺利地与交互平板实施拆装,保证平板设备50外观的整体性的同时,确保了电脑主机40与平板设备50的稳定连接。
此外,电脑转接装置也能够脱离电脑插槽51,让交互平板能够提供原有适配尺寸较大的电脑主机40(120pinOPS电脑)的功能,从而提高交互平板对于不同尺寸的电脑主机40的兼容性,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进一步延长交互平板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剩余价值。
作为上述电脑转接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该装置还设置有用于导向电脑设备拆装的导向结构。请参考图2-图4,该电脑转接装置位于安装位13的一侧,或者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4,第一导向部14用于配合第一限位部11限定出电脑主机40的安装位13,并且,第一导向部14能够限定出电脑主机40与机座10实现拆装的拆装方向(即上述的第一预设方向),从而让电脑主机40在第一导向部14的约束导向下,能够沿第一预设方向稳定地逐渐靠近第一限位部11,最终实现与第一接口21的插接,或沿第一预设方向稳定地逐渐远离第一限位部11,实现与第一接口21的分离。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14的第一端与机座10固定连接,其具体位于机座10靠近其第一端的一侧,便于与第一限位部11配合限定出安装位13,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实现对电脑主机40拆装方向的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部14与机座10之间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工艺实现加工成型,一实施方式中,机座10与第一限位部11采用钣金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冲裁、弯折、铆接等)加工形成,第一限位部11可以是通过机座10冲裁成型的过程中一体冲切形成的,也可以是在机座10加工成型后,通过弯折工艺使其伸出于机座10的,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方案中,第一限位部11设置于第一导向部14第一端的邻侧,并且,第一导向部14与第一限位部11呈角度设置。在第一导向部14仅设置于安装位13的一侧(第一导向部14为一个)的情况下,当电脑主机40与机座10进行装配时,电脑主机40的一侧可靠近第一导向部14,以使电脑主机40的侧部能够被第一导向部14所导向,并且,在电脑主机40沿第一预设方向活动时,电脑主机40可保持作用于第一导向部14,从而确保第一导向部14对电脑主机40的导向,最终让第一导向部14导向电脑主机40至抵于第一限位部11,置于安装位13当中。
如图所示2-图4,而在第一导向部14为两个的情况下,第一限位部11设置在两第一导向部14的第一端之间,且两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用于提供电脑主机40拆装的拆装口141,安装位13远离第一限位部11的一端通过拆装口141连通机座10的外部,以使电脑主机40可通过拆装口141装入安装位13当中,或从安装位13当中通过安装口脱离机座10。
接上述实施方式,由于机座10上向外延伸有第一导向部14的缘故,第一导向部14在机座10上会形成悬臂结构,从而影响其在装配有电脑主机40状态下的结构强度。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请继续参考图1-图3,机座10设置有第一盖板15,一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5可视为机座10的一部分,与机座10一体成型,也可以独立于机座10,在与机座10独立加工成型后,通过预设的装配、连接方式设置于机座10上。其中,第一盖板15盖设在机座10的上方,其主要作用在于,遮盖转接电路板20以及安装位13的上侧。
请参考图1-图3,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电脑转接装置中的各部件而言,靠近第一盖板15一侧的方向为各部件的上侧,即为附图中箭头所指示的“上”的方向,如图7-图9所示,在机座10装配在平板设备50上的状态下,电脑转接装置的上侧方向与平板设备50的背板朝向方向一致,即,电脑转接装置的上侧为其背离平板设备50的一侧。反之,远离第一盖板15一侧的方向为各部件的下侧,即为附图中箭头所指示的“下”的方向,如图7-图9所示,在机座10装配在平板设备50上的状态下,电脑转接装置的下侧方向与平板设备50的背板朝向方向相反,即,电脑转接装置的下侧为其靠近平板设备50的一侧。
第一盖板15通过遮盖于转接电路板20以及电脑主机40的上侧,以使在电脑转接装置与平板设备50的装配状态下,第一盖板15能够遮盖于机座10远离平板设备50的一侧面,起到保护电脑主机40以及转接电路板20的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设备整体视效,提升产品美观度。
上述方案中,第一盖板15与机座10固定连接,并且,在其遮盖于安装位13上侧的状态下,其侧部通过与第一导向部14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提高第一导向部14与机座10之间的结构强度,第一导向部14沿第一预设方向向外延伸所产生的部分力矩会直接作用于机座10的主体上,而另一部分力矩则能够传递至第一盖板15上,并通过第一盖板15将作用力传递至机座10的主体,由于第一盖板15的整体体积较第一导向部14更大,因此,其也能够对力矩起到良好的缓冲释放功能,从而降低第一导向部14自身,以及在装配有电脑主机40时所产生的力矩,间接提高了电脑主机40在安装位13中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安装位13背离第一盖板15的下侧与机座10的外部相连通,使安装位13除了能够通过上述的拆装口141与机座10外部连通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其下侧与机座10外部连通,这样,当电脑主机40装配于安装位13时,即使电脑主机40厚度稍大于安装位13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或者,电脑主机40在第一盖板15的作用下往安装位13下侧方向偏移,电脑主机40的下部也能够通过安装位13的下部稍凸出于机座10,从而提高电脑转接装置的兼容性。
接上述关于第一导向部14的技术方案,作为其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2,机座10还包括有第二盖板16,第二盖板16设置在安装位13背离第一限位部11的一端,可选的,第二盖板16可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机座10形成可拆卸连接,其作用在于,与第一限位部11配合,对安装在安装位13当中的电脑主机40的第一预设方向实施约束限位,当安装位13设置有电脑主机40时,电脑主机40的相对两侧的自由度分别被第一限位部11以及第二盖板16所约束,其中,第一限位部11能够限制电脑主机40进一步沿第一预设方向插入安装位13当中,而第二盖板16则能够限制电脑主机40沿第一预设方向从安装位13当中脱离出来,从而保证电脑主机40与转接电路板20之间形成稳定的通讯连接。
而为了避免第二盖板16在电脑主机40拆装过程中与电脑主机40产生干涉,本实施方式将第二盖板16设置为与机座10可拆卸连接的配合方式,其中,在机座10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导向部14的基础上,第二盖板16与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在电脑主机40相对机座10进行拆装时,将第二盖板16从第一导向部14上拆卸下来,让安装位13背离第一限位部11的一侧形成避空区域,让电脑主机40能够顺利地装入,或脱离安装位13。
以上述第一导向部14仅设置在安装位13一侧的技术方案为例,在电脑主机40安装于安装位13的状态下,第二盖板16的一端与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盖板16的另一端延伸至抵挡在电脑主机40背离第一限位部11的一侧。
如图1-图2所示,以上述第一导向部14为两个,且分置于安装位13相对两侧的技术方案为例,在电脑主机40安装于安装位13的状态下,第二盖板16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二盖板16封盖于拆装口141。
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均设置为限位板,即,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为板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可以如上述第一导向部14的,采用与机座10的主体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或独立于机座10设置,后续通过粘接、螺接、卡接、焊接等装配方式实施与机座10的相对固定。
根据上述电脑转接装置沿第一预设方向实现与平板设备50的拆装,以及电脑主机40沿第一预设方向实现与电脑转接装置的拆装的实施方式,这里,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布设于机座10,并且,适配于OPS电脑的机箱结构以及电脑插槽51的结构,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呈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这样,在电脑转接装置与电脑主机40以及平板设备50实时状态的状态下,即可保证与电脑主机40被第一限位部11所约束的一侧,以及电脑插槽51用于约束第二限位部12的一侧结构相匹配,提高电脑主机40与第一限位部11之间,以及第二限位部12与电脑插槽51之间的接触面,从而让设备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得到提高。
这里,为了提高电脑转接装置的结构紧凑性,转接电路板20与第一限位部11及第二限位部12相互垂直,且转接电路板20沿第一预设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一限位部11以及第二限位部12上,这样,转接电路板20能够完全置于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所形成的安装空间内,保证电脑转接装置的整体厚度。
接上述实施方式,作为限位板的第一限位部11上开设有第一插孔111,第一接口21与第一插孔111对位设置,使得第一接口21与电脑主机40可通过第一插孔111实施插装配合,以及,第二限位部12开设有第二插孔121,第二接口22与第二插孔121对位设置,使得第二接口22与平板设备50可通过第二插孔121实施插装配合。
作为转接电路板20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图6,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均设置在转接电路板20的同一侧面,根据上述背景技术可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脑主机40(80pinOPS电脑)与平板设备50(适配于120pinOPS电脑)的电脑插槽51厚度不同,电脑设备与电脑插槽51之间的接口位置无法对位,即在机座10固定于电脑插槽51内,即电脑转接装置与平板设备50相对位置已被约束的状态下,电脑主机40存在插入安装位13后无法通过第一接口21与转接电路板20实施通讯连接的情况,又或者,在电脑主机40固定于安装位13,即电脑主机40与电脑转接装置相对位置已被约束的状态下,转接电路板20无法通过第二接口22于平板设备50实施通讯连接的情况。
为此,本实施方式将第一接口21与转接电路板20的高度差定义为d1,第二接口22与转接电路板20的高度差定义为d2,并设置为d1>d2实施方式,从而让第一接口21与转接电路板20的高度差大于第二接口22与转接电路板20的高度差。在电脑主机40安装于安装位13,且机座10插装于电脑插槽51的状态下,这里,d1与d2的差值,取决于电脑主机40的接口(后述的第三接口41)以及电脑插槽51的接口(后述的第四接口53)之间的高度差,这样,即确保了电脑主机40与第一接口21能够对位插装的同时,也保证了第二接口22与平板设备50的插装稳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接口21与转接电路板20之间设置有垫高件23,这里,垫高件23可以选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或安全性能较高的绝缘件,避免第一接口21通过垫高件23与转接电路板20实现导通而导致的短路等故障问题。垫高件23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接口21及转接电路板20,从而将第一接口21的位置约束于d1。
为了确保第一接口21与转接电路板20之间的电性连接稳定,第一接口21设置有往转接电路板20方向延伸的引脚,转接电路板20上开设有与上述引脚对位配合的过孔,引脚通过转接电路板20上的过孔由转接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穿至其第二侧面,并与转接电路板20第二侧面上的焊盘焊接固定,以使引脚与转接电路板20第二侧面固定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接口21被垫高件23垫高并处在相对远离转接电路板20的位置上,因此,第一接口21的引脚从转接电路板20第二侧面伸出的长度会有所缩减,为了确保第一接口21的引脚在第一接口21垫高后仍保持与转接电路板20第二侧面的焊接稳定性,本实施方式可增长第一接口21的引脚和/或将转接电路板20的厚度做薄,以确保第一接口21的引脚穿出转接电路板20第二侧面的长度满足焊接需求。
请继续参考图2、图5,该电脑转接装置还包括电源电路板30,电源电路板30的设置方式与转接电路板20的设置方式相似,二者均与机座10固定连接,并且,电源电路板30也同样设置于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确保电脑转接装置的结构紧凑。转接电路板20与转接电路板20电性连接,并且,电源电路板30设置有电源接口31,电源接口31靠近第二限位部12设置,并通过第二限位部12显露于机座10的第二端,在第二限位部12为板件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部12上对应电源接口31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插孔122,在交互平板的应用中,平板设备50位于电脑插槽51内设置有与电源接口31对应匹配的电源插座(图未示),电源电路板30通过电源接口31与电源插座与平板设备50上的电源系统连接供电,实现对电脑转接装置,以及电脑主机40的供电。
请参考图1-图5,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机座10,其中,机座10包括底板17,以及第一盖板15,盖设于底板17的上部,底板17与盖板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的装配方式(如螺接、卡接等)实施固定,底板17位于机座10下部,第一盖板15位于机座10的上部。并且,为了减少机座10的物料部件,本实施方式将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分别设置于底板17以及第一盖板15,底板17的一侧板18沿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11,第一盖板15的一侧板18沿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部12。底板17位于安装位13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部14,并且,底板17用于作为第一导向部14的部分,靠近安装位13的一侧通过弯折等工艺加工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引导板143,该引导板143在电脑主机40置于安装位13内的状态下,与电脑主机40的侧避面相配合,这样,能够提高机座10与电脑主机40的接触面,提高电脑主机40的装配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为电脑主机40沿第一预设方向的活动提供引导面,确保其沿第一预设方向上的活动流畅。
在机座10安装于电脑插槽51的状态下,底板17与平板设备50的后侧面接触,这里,底板17上设置有接地弹片172,以使机座10整体通过接地弹片172实现整体设备的电性导通接地。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也可同时设置于底板17或第一盖板15上,或,将第一限位部11设置于第一盖板15,将第二限位部12设置于底板17,而转接电路板20则可连接在底板17或第一盖板15,或底板17以及第一盖板15上。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7上加工有多个定位铆柱171,转接电路板20与电源电路板30可架装在定位铆柱171上,并通过在转接电路板20与电源电路板30上开设出多个分别与定位铆柱171相对位的定位孔,以通过螺钉对转接电路板20与电源电路板30实施固定。
进一步的,机座10还包括有侧板18,侧板18设置在底板17以及第一盖板15的相对两侧,以与底板17以及第一盖板15围合限定出安装腔,使转接电路板20能够设置于安装腔内,被底板17、第一盖板15以及侧板18配合围设提供保护,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部11设置在安装腔与安装位13之间。
在机座10设置有第二导向部181的实施方式中,侧板18可直接作为第二导向部181使用,或者,通过在侧板18上设置导向结构,以使第二导向部181固定于侧板18上。一实施例中,侧板18背离安装腔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导轨,而平板设备50位于电脑插槽51对应侧板18的两侧部上也分别设置于第一导轨滑动匹配的第二导轨。
一实施例中,电脑主机40上开设有连通安装腔的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具体开设于电脑主机40的上部以及侧部,以使在电脑主机40处于装配在平板设备50上时,转接电路板20与电源电路板30能够通过第一散热孔与外部环境实施换热,而由于机座10位于安装位13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盖板15以及位于安装位13的侧部设置有侧板18的缘故,第一盖板15与侧板18上也分别对应电脑主机40的第一散热孔开设有第二散热孔,避免第一盖板15与侧板18的存在而导致电脑主机40的散热性能下降。
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上还可以设置出把手144,以便于电脑转接装置的搬运以及其在平板设备50上的拆装。
如图7-图9所示,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交互平板,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
其中,该交互平板还包括上述所提及的电脑主机40以及平板设备50,电脑主机40设置有第三接口41,第三接口41结构与第一接口21结构相适配,以使电脑主机40可通过第三接口41与第一接口21连接于电脑转接装置,而平板设备50则设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电脑插槽51,电脑插槽51内设有第四接口53,第四接口53结构与第二接口22结构相适配,以使电脑转接装置可通过第四接口53与第二接口22连接于平板设备50,可以理解的是,第四接口53与平板设备50的主板52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座10的一侧,或者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部181,第二导向部181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对应的,电脑插槽51内设置有第三导向部511,第三导向部511被配置为与第二导向部181滑动配合,以使机座10可通过第二导向部181及第三导向部511滑入电脑插槽51内。
根据上述对于机座10结构的描述,机座10可以通过在机座10上所设置的侧板18直接作为第二导向部181,实现与电脑插槽51的滑动配合,或者,也可在侧板18上架装第一导轨,在电脑插槽51内设置第二导轨,以通过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滑动配合,从而实现电脑转接装置与平板设备50的滑动连接,机座10可通过与平板设备50的滑动配合,从而沿第一预设方向插入电脑插槽51内,或从电脑插槽51内拔出平板设备50。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导向部181可以仅设置在机座10的一侧。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向部181分置于机座10的相对两侧,而对应的,电脑插槽51内的相对两侧也分别配置有第三导向部511,从而让机座10的相对两侧均能够与电脑插槽51实现滑动配合,提高机座10在电脑插槽51内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一实施例中,在第二导向部181为两个的情况下,第一限位部11以及第二限位部12设置在两第二导向部181之间,并且,第二导向部181延伸至与第一导向部14第二端的一侧,从而有效延长第二导向部181在机座10上的距离,进一步提高机座10的与电脑插槽51之间的滑动稳定性。
根据上述对于电脑转接装置的安装过程的描述,可以理解的是,电脑主机40可先与电脑转接装置实施装配,后再通过电脑转接装置插入至电脑插槽51内,或者,电脑转接装置可先与电脑插槽51实施装配,后再将电脑主机40插装至电脑转接装置所提供的安装位13当中。并且,电脑主机40也可直接在电脑转接装置装配于电脑插槽51的状态下,直接从电脑转接装置上进行拆卸,以便于电脑主机40在平板设备50上的拆卸、更换,以及,电脑转接装置可直接从电脑插槽51中拆卸下来,以使平板设备50能够提供其原有适配120pinOPS电脑的功能。
作为交互平板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机座10设置有弹性扣件142,弹性扣件142上设置有操作部1421,对应的,电脑插槽51内设开设有扣孔512,扣孔512用于提供弹性扣件142扣接的目标位置,在弹性扣件142扣接于扣孔512的情况下,操作部1421显露于交互平板的外部,以提供控制弹性扣件142相对机座10产生弹性形变的操作位置。
在电脑转接装置装配于电脑插槽51的状态下,机座10通过弹性扣件142扣接在电脑插槽51内的扣孔512当中,以通过二者的限位配合,约束机座10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的活动自由度,确保机座10能够稳定载置于电脑插槽51当中。当电脑转接装置需要从平板设备50上拆卸下来时,用户可通过操作部1421对弹性扣件142施加相对扣孔512产生弹性形变的外部作用力,以使弹性扣件142脱离扣孔512的约束,以使机座10恢复沿第一预设方向往远离电脑插槽51方向活动的自由度。
这里,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脑主机40与电脑转接装置的配合稳定性,第一限位部11朝向安装位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2,对应的,电脑主机40设置有适配于第一定位部112的第二定位部42,在电脑主机40设置于电脑转接装置的情况下,第一定位部112与第二定位部42对位设置且限位配合。
示例性的,第一定位部112可以为但不限于定位柱、定位凸起、定位块、槽、孔等,与之匹配的,第二定位部42对应第一定位部112的结构,设置为与其相适配的定位孔、定位凹槽等。当电脑主机40沿第一预设方向往靠近第一限位部11方向移动时,在电脑主机40抵于第一限位部11之前,电脑主机40上的第一定位部112与第一限位部11上的第二定位部42会率先沿第一预设方向形成活动配合,以有效地导向第三接口41与第一接口21的相对位置,确保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41之间能够顺利地插装配合。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10),设置有相间隔的第一限位部(11)以及第二限位部(12),所述第一限位部(11)背离所述第二限位部(12)的一侧形成用于提供电脑主机(40)安装的安装位(13);
转接电路板(20),与所述机座(10)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1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2)之间;所述转接电路板(20)设置有第一接口(21)以及第二接口(22),所述第一接口(21)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11)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11)显露于所述机座(1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接口(22)靠近所述第二限位部(12)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12)显露于所述机座(10)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3)的一侧,或者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4),所述第一导向部(14)的第一端与所述机座(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限位部(11)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14)第一端的邻侧,在所述第一导向部(14)为两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11)设置在两所述第一导向部(14)的第一端之间,且两所述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用于提供电脑主机(40)拆装的拆装口(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设置有第一盖板(15),所述第一盖板(15)遮盖于所述转接电路板(20)以及所述安装位(13)的上侧;
所述安装位(13)背离所述第一盖板(15)的下侧与所述机座(10)的外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还包括:
第二盖板(16),所述第二盖板(16)与所述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盖板(16)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部(14)的第二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盖板(16)封盖所述拆装口(1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2)均为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部(1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2)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限位部(11)上开设有第一插孔(111),所述第一接口(21)与所述第一插孔(111)对位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12)开设有第二插孔(121),所述第二接口(22)与所述第二插孔(121)对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21)与所述第二接口(22)均设置在所述转接电路板(20)的同一侧面;
所述第一接口(21)与所述转接电路板(20)的高度差为d1,所述第二接口(22)与所述转接电路板(20)的高度差为d2,d1>d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21)与所述转接电路板(20)之间设置有垫高件(23),所述垫高件(23)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接口(21)及所述转接电路板(20);
所述第一接口(21)设置有往所述转接电路板(20)方向延伸的引脚,所述引脚由所述转接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穿至其第二侧面,并焊接固定在所述转接电路板(20)第二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电路板(30),与所述机座(10)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30)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2)之间,所述转接电路板(20)与所述转接电路板(20)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30)设置有电源接口(31),所述电源接口(31)靠近所述第二限位部(12)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12)显露于所述机座(10)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包括:
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一侧板(18)沿弯折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11),所述底板(17)位于所述安装位(13)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部(14);
第一盖板(15),盖设于所述底板(17)的上部,所述第一盖板(15)的一侧板(18)沿弯折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12),所述转接电路板(20)连接所述底板(17)和/或所述第一盖板(15);
侧板(18),设置在所述底板(17)以及所述第一盖板(15)的相对两侧,以与所述底板(17)以及所述第一盖板(15)围合限定出安装腔,所述转接电路板(2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限位部(11)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安装位(13)之间。
10.一种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脑转接装置;
电脑主机(40),设置有第三接口(41),所述第三接口(41)结构与所述第一接口(21)结构相适配,以使所述电脑主机(40)可通过第三接口(41)与所述第一接口(21)连接于所述电脑转接装置;
平板设备(50),设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电脑插槽(51),所述电脑插槽(51)内设有第四接口(53),所述第四接口(53)结构与所述第二接口(22)结构相适配,以使所述电脑转接装置可通过第四接口(53)与所述第二接口(22)连接于所述平板设备(5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的一侧,或者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部(181),所述第二导向部(181)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电脑插槽(51)内设置有第三导向部(511),所述第三导向部(511)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导向部(181)滑动配合,以使所述机座(10)可通过第二导向部(181)及所述第三导向部(511)滑入所述电脑插槽(5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设置有弹性扣件(142),所述弹性扣件(142)上设置有操作部(1421);
所述电脑插槽(51)内设开设有扣孔(512),所述扣孔(512)用于提供所述弹性扣件(142)扣接的目标位置,在所述弹性扣件(142)扣接于所述扣孔(512)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部(1421)显露于所述交互平板的外部,以提供控制所述弹性扣件(142)相对所述机座(10)产生弹性形变的操作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朝向所述安装位(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2);
所述电脑主机(40)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2)的第二定位部(42),在所述电脑主机(40)设置于所述电脑转接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定位部(112)与所述第二定位部(42)对位设置且限位配合。
CN202321473611.9U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 Active CN220086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3611.9U CN220086586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3611.9U CN220086586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6586U true CN220086586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9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3611.9U Active CN220086586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6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7021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298014B2 (en) Connector with data and power terminals on opposite sides of a terminal accommodating space
US711839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placeable plug
US20150229075A1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11201417B1 (en) Wiring terminal
CN106371520B (zh) 触摸式交互一体机
CN114269106A (zh)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20086586U (zh) 一种电脑转接装置及交互平板
US8315059B2 (en) Screw less fixing assembly for interface card
US741038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guide member
CN111326878A (zh) 电连接器
US6724621B1 (en) Portable hard disk drive cartridge having adaptable interface
US20040023720A1 (en) Controller
US20050124210A1 (en) Electrci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lider member
CN219916335U (zh) 显示设备
CN220492327U (zh) 一种导向支架及电箱的装配总成
US11791572B2 (en) Wiring terminal
CN218243102U (zh) 4u高度的可扩展式自动转换开关控制机构
CN218896858U (zh) 组装式接线端子胶壳
CN214541365U (zh) 一种带有抽拉式结构的显示装置
CN215989464U (zh) Fpc电连接器
CN209844135U (zh) 便于接线的电连接器
CN221080456U (zh) 一种附加接地功能的dp电连接器结构
CN217386942U (zh) 面板组件、开关组件以及智能开关
CN217386946U (zh) 面板组件、开关组件以及智能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