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8238U - 绕线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绕线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78238U
CN220078238U CN202321684180.0U CN202321684180U CN220078238U CN 220078238 U CN220078238 U CN 220078238U CN 202321684180 U CN202321684180 U CN 202321684180U CN 220078238 U CN220078238 U CN 220078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wire
winder
sealing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41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41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78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78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78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绕线器和电子设备,其中,绕线器包括绕线筒和驱动连接于所述绕线筒的电机,所述绕线筒内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绕线筒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用于安装滑环组件,所述滑环组件用于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控装置;所述绕线筒的周壁贯穿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用于供第一电连接线过线;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电连接于所述滑环组件,在所述收容空间外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所述第一过线口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用以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升绕线器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绕线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绕线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绕线器通过电机带动绕线筒转动,以实现线体的收放,现有的绕线器对绕线筒的密封可靠性差,使得绕线筒有进水风险,尤其在水下环境使用时,容易进水,引发线体和滑环的电连接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绕线器,旨在提升绕线器的防水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绕线器包括绕线筒和驱动连接于所述绕线筒的电机,所述绕线筒内形成有收容空间;
所述绕线筒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用于安装滑环组件,所述滑环组件用于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控装置;
所述绕线筒的周壁贯穿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用于供第一电连接线过线;
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电连接于所述滑环组件,在所述收容空间外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所述第一过线口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用以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线口内凸设有密封环凸,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周对应设置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凸卡合于所述密封环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线口的外侧具有用以填充密封胶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绕线器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连接并相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绕线筒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且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靠近所述安装口设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内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安装腔,所述滑环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所述第一插接部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安装口,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安装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骨架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上还套设有轴承,以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安装口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滑环组件的滑环定子通过密封胶粘接于所述安装腔。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绕线筒对应地在端面凹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可选地,所述插接槽内凸设有第三插接部,所述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部对应地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三插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插接部同轴固接,所述第二插接部和所述插接槽之间设有第二骨架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电机的机壳包括壳部和盖体,所述盖体夹设于所述壳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盖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密封环,以分别密封配合于所述壳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绕线器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盖体和所述壳部三者,以将三者相固定。
可选地,所述电机的机壳设置有用以供第二电连接线过线的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二过线口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以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线,所述第二电连接线的两端分别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机的线圈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控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过线口的外侧具有用以填充密封胶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绕线器。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水下相机,所述设备主体为相机本体。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第一电连接线和滑环转子电连接的位置位于绕线筒的收容空间内,而在第一过线口处,第一电连接线与第一密封件密封配合,消除了第一电连接线和第一过线口之间的进水隐患,提升了绕线器的防水性能,有利于保障第一电连接线和滑环组件的连接稳定性,以保障设备主体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线器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线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绕线器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绕线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绕线器一实施例的细节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绕线筒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一过线口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绕线器的电机和安装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绕线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绕线器包括绕线筒100和驱动连接于所述绕线筒100的电机200,所述绕线筒100内形成有收容空间110;所述绕线筒100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0的安装口120,所述安装口120用于安装滑环组件300,所述滑环组件300用于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控装置;所述绕线筒100的周壁贯穿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0的第一过线口130,所述第一过线口130用于供第一电连接线过线;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在所述收容空间110内电连接于所述滑环组件300,在所述收容空间110外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所述第一过线口130设置有第一密封件510,用以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线。
可以理解,滑环组件300包括可转动连接且相电连接的滑环转子和滑环定子,电控装置电连接于滑环定子,设备主体通过第一电连接线电连接于滑环转子,滑环转子随绕线筒100一同转动,使得设备主体能够稳定地与电控装置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第一电连接线和滑环转子电连接的位置位于绕线筒100的收容空间110内,而在第一过线口130处,第一电连接线与第一密封件510密封配合,消除了第一电连接线和第一过线口130之间的进水隐患,提升了绕线器的防水性能,有利于保障第一电连接线和滑环组件300的连接稳定性,以保障设备主体正常工作。
另外,滑环转子可以设置转子连接线,转子连接线预留一定线长,使其能经第一过线口130伸出,在绕线筒100外完成转子连接线和第一电连接线的接线后,再将二者的接头自第一过线口130塞入收容空间110内,如此,能提升第一电连接线和滑环组件300的连接便利性。其中,为避免第一密封件510对过线造成阻挡,可以先不在第一过线口130装配第一密封件510,而是将其套在第一电连接线外,完成对第一电连接线和转子连接线的相关操作后,最后再将第一密封件510安装于第一过线口130,实现第一电连接线和第一过线口130的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过线口130内凸设有密封环凸131,所述第一密封件510的外周对应设置密封环槽511,所述密封环凸131卡合于所述密封环槽511内。如此,能够提升第一密封件510和第一过线口130的配合稳定性,第一密封件510不容易从第一过线口130脱出,从而能够保障第一过线口130处稳定密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510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橡胶的密封性好,抗老化能力强,从而使得第一密封件510能够具备优良的防水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保障绕线器的防水性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510的材质也可以是硅胶材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过线口130的外侧具有用以填充密封胶的空间。此处的外侧,是以绕线筒100的内外方向做参照,第一过线口130的外侧,也即远离收容空间110的一侧。具体地,第一密封件510的外侧低于第一过线口130的外侧设置,由此在第一过线口130的外侧形成有可填充密封胶的空间,在此处填充密封胶,能够密封第一密封件510和第一电连接线之间的配合间隙以及第一密封件510和过线口之间的配合间隙,实现稳定连接的同时,还保障了第一过线口130和第一电连接线之间的密封配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密封件510的内周和外周分别过盈配合于第一电连接线和第一过线口13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绕线器还包括安装支架400,所述安装支架400包括相连接并相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部410和第二安装部420,所述绕线筒100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410和所述第二安装部420之间,且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410和所述第二安装部420,所述第一安装部410靠近所述安装口120设置,所述电机200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20。其中,安装支架400用以固设在外部结构上,电控盒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部410背离过线筒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00通过第一安装部410和第二安装部420,对绕线筒100的两端起到支撑作用,保障绕线筒100的稳定转动,使得绕线筒100能够稳定地收放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绕线筒100的端部设置两弧形支座,在支撑绕线筒100的同时,做到不干涉绕线筒100转动、收放线。
此外,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部410和第二安装部420通过多个在周向上间隔分布的立柱相连接,在保障第一安装部410和第二安装部420稳定连接的同时,还不会对绕线筒100的转动产生干涉。不失一般性,第一安装部410和第二安装部420中的其中一者与立柱一体成型,另一者独立成型,如此,绕线筒100可以不受干涉地安装在第一安装部410和第二安装部420之间,具体地,先将绕线筒100和其中一个构件对位安装,而后将安装支架400的两构件进行装配即可。其中,两构件可以通过逻辑的方式相固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安装部410设有第一插接部411,所述第一插接部411内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0的安装腔412,所述滑环组件30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412;所述第一插接部411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安装口120,所述第一插接部411和所述安装口120之间设置有第一骨架密封圈530。可以理解,骨架密封圈也即油封,包括金属骨架以及包覆在金属骨架外的橡胶层,能在转动配合的两部件之间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第一插接部411通过第一骨架密封圈530密封配合于安装口120,能够避免从安装口120处进水,影响第一电连接线和滑环组件300的电连接,从而能够保障设备主体正常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滑环组件300的滑环定子通过密封胶粘接于所述安装腔412,如此,能够避免从安装腔412处向收容空间110内进水,从而进一步保障第一电连接线和滑环组件300的电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滑环组件300安装于安装口120,第一安装部410设置有避让口,以供滑环定子的定子连接线穿出,与电控装置电连接,其中,可以通过在滑环转子和安装口120之间点胶,实现对安装口120处的密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411上还套设有轴承560,以通过所述轴承560与所述安装口120可转动连接。电机200在安装口120的对侧驱动绕线筒100,安装口120这一端的绕线筒100则通过轴承560配合于安装支架400,使得安装口120这一端能够更省力地被驱动,有利于保障绕线筒100两端的运动同步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420设置有第二插接部421,所述绕线筒100对应地在端面凹设有插接槽140,所述第二插接部421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40。绕线筒100的这端呈封闭状,其朝向第二安装部420的端面凹设有插接槽140,供第二安装部420的第二插接部421插接配合,以实现绕线筒100这端与第二安装部420的可转动连接,并且,这端没有向收容空间110进水的风险,有利于保障第一电连接线和滑环组件300的电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安装部420设插槽,绕线筒100设置凸部,通过凸部可转动地插设在插槽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插接槽140内凸设有第三插接部150,所述插接槽140和所述第二插接部421对应地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三插接部150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部421内,所述电机200的输出轴231与所述第三插接部150同轴固接,所述第二插接部421和所述插接槽140之间设有第二骨架密封圈540。不失一般性,第三插接部150设置有插孔,电机200的输出轴231固定插接于插孔内。具体地,第三插接部150的外周形成有环状的插接槽140,用以供第二安装部420的第二插接部421插接配合,同时,第二插接部421呈环形,以避让第三插接部150,第三插接部150伸入第二插接部421内,通过内侧的插孔于输出轴231同轴固定。如此,能够合理地利用空间,在绕线筒100的一端同时实现与电机200轴的固接、与第二安装部420的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插接部421的外周壁和插接槽140的外环壁通过第二骨架密封圈540进行密封,使得此处不会向电机200内进水,有利于保障电机200的使用寿命,从而保障绕线器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三插接部150的外周设置骨架密封圈,与第二插接部421的内环壁进行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8所示,所述电机200的机壳包括壳部210和盖体220,机壳内收容有电机主体230,所述盖体220夹设于所述壳部210和所述第二安装部420之间,所述盖体220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密封环550,以分别密封配合于所述壳部210和所述第二安装部420。如此,能够避免在盖体220和壳部210的配合处或盖体220和第二安装部420的配合处形成间隙,消除这两处的进水隐患,从而能够保障对电机200内部空间的防水作用,以保障绕线器的正常工作。具体而言,所述盖体220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第四插接部221,两个所述第四插接部221分别插接于所述壳部210和所述第二安装部420,一所述密封环550对应地环设于一所述第四插接部221外。其中,盖体220的边沿夹设在第二安装部420和壳部210之间,两侧凸设的第四插接部221分别插设在第二安装部420和壳部210的开口端,第二安装部420的内周和对应的第四插接部221的外周设置一个密封环550,壳部210的内周和对应的第四插接部221的外周设置另一密封环55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绕线器还包括紧固件570,所述紧固件570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420、所述盖体220和所述壳部210三者,以将三者相固定。其中,紧固件570可以是螺栓、螺钉或者铆钉等。具体地,壳部210的边沿与盖体220的边沿相叠设,紧固件570自壳部210远离盖体220的一侧插入,依次穿设壳部210的边沿与盖体220的边沿后连接于第二安装部420,同时实现盖体220和壳部210的固定连接以及电机200的机壳和第二安装部420的固定连接,装配起来非常方便,有利于提升绕线器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壳部210设置有用以供第二电连接线过线的第二过线口211,所述第二过线口211设置有第二密封件520,所述第二密封件520用以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线,所述第二电连接线的两端分别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机200的线圈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控装置。如此,通过第二密封件520对第二过线口211和第二电连接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密封,消除第二过线口211的进水隐患,使得电机200能够和电控装置稳定地电连接。此外,电机200可以通过电机200线和第二电连接线连接,电机200线连接在电机200的线圈和第二电连接线之间,在接线时,可以将电机200线通过第二过线口211伸至壳部210外侧,完成电机200线和第二电连接线的接线后,再将二者的接头自第二过线口211塞入壳部210内,具体操作参照第一电连接线和转子连接线的连接操作。如此,能够便于电机200线和第二电连接线的接线操作,同时还能对二者的接头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件520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同样地,所述第二过线口211的外侧具有用以填充密封胶的空间,该空间参照第一过线口130的情况形成,如此,通过密封胶密封第二密封件520和第二过线口211之间的配合间隙以及第二密封件520和第二电连接线之间的密封间隙,进一步保障第二密封件520在第二过线口211和第二电连接件之间的密封作用。此外,第二密封件520和第二过线口211的配合结构可以参照第一密封件510和第一过线口130的配合结构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密封件520的内周和外周分别过盈配合于第二电连接线和第二过线口21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绕线器,该绕线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水下相机,所述设备主体对应为相机本体,通过电机驱动绕线筒放线,相机本体即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通过电机驱动绕线筒收线,相机本体即可在第一电连接线的拉拽下上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绕线器,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包括绕线筒和驱动连接于所述绕线筒的电机,所述绕线筒内形成有收容空间;
所述绕线筒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用于安装滑环组件,所述滑环组件用于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控装置;
所述绕线筒的周壁贯穿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用于供第一电连接线过线;
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电连接于所述滑环组件,在所述收容空间外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所述第一过线口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用以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口内凸设有密封环凸,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周对应设置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凸卡合于所述密封环槽内;
和/或,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和/或,所述第一过线口的外侧具有用以填充密封胶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连接并相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绕线筒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且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靠近所述安装口设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内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安装腔,所述滑环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所述第一插接部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安装口,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安装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骨架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上还套设有轴承,以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安装口可转动连接;
和/或,所述滑环组件的滑环定子通过密封胶粘接于所述安装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绕线筒对应地在端面凹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内凸设有第三插接部,所述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部对应地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三插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插接部同轴固接,所述第二插接部和所述插接槽之间设有第二骨架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机壳包括壳部和盖体,所述盖体夹设于所述壳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
所述绕线器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盖体和所述壳部三者,以将三者相固定;和/或,所述盖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密封环,以分别密封配合于所述壳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机壳设置有用以供第二电连接线过线的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二过线口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以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线,所述第二电连接线的两端分别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机的线圈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控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和/或,所述第二过线口的外侧具有用以填充密封胶的空间。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绕线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水下相机,所述设备主体为相机本体。
CN202321684180.0U 2023-06-29 2023-06-29 绕线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078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4180.0U CN220078238U (zh) 2023-06-29 2023-06-29 绕线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4180.0U CN220078238U (zh) 2023-06-29 2023-06-29 绕线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78238U true CN220078238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30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4180.0U Active CN220078238U (zh) 2023-06-29 2023-06-29 绕线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78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65047T3 (es) Conjunto de bomba.
CN220078238U (zh) 绕线器和电子设备
CN113794036B (zh) 极耳支架及单体电池
CN216488897U (zh) 一种水陆电缆公母防水接头对接线
CN207664758U (zh) 一种实现静密封的水下直流无刷电机
CN207353955U (zh) 水下推进器及其防水旋转电机
CN115668653A (zh) 连接结构及电动车
CN209267344U (zh) 具有固线结构的电机
JP2009254127A (ja) モータ
CN214254941U (zh) 一种拉线盒
CN216199056U (zh) 一种带控制板的电动水泵
CN212152821U (zh) 一种洗衣机电源线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洗衣机
CN208567015U (zh) 空调器
CN215816576U (zh) 一种户外防水插座
CN214755844U (zh) 一种直流无刷内转子防水电机
CN207394749U (zh) 一种组装式灯带接头
CN216929554U (zh) 电连接器结构及线缆连接系统
CN215528053U (zh) 一种户外防水插座
CN205805934U (zh) 一种具有输入插口的水泵
CN220703084U (zh) 一种电动牵引装置
CN217590447U (zh) 一种电机封盖及振动电机
CN216085527U (zh) 一种潜油电机快速插接结构
CN214413229U (zh) 一种50a室外电源盒
CN212615419U (zh) 一种用于泳池的新型过滤泵
CN218997177U (zh) 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