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7356U - 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 - Google Patents

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77356U
CN220077356U CN202320826758.5U CN202320826758U CN220077356U CN 220077356 U CN220077356 U CN 220077356U CN 202320826758 U CN202320826758 U CN 202320826758U CN 220077356 U CN220077356 U CN 220077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vert
pipeline
storage tank
earthing
venti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67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伟龙
耿鹏
杨珂
桑中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ambroad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ambroad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ambroad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ambroad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67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77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77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77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通过设置管道涵洞的洞口至洞内的通道截面逐渐减小,不同方向的流动空气可以流畅的进入扩大后的管道涵洞的洞口,减少通风死角,形成开放式操作空间,扩大外界气体进入管道涵洞的进入面,减少通风死角,外界气体在进入管道涵洞后在逐渐变小的通道内可以加速流动,与管道涵洞内部的油气接触对流,使油蒸汽流动,减少积聚、滞留现象,带离油气扩散出管道涵洞,降低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覆土储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
背景技术
相比于地上油罐,覆土式储罐外表面全部被覆土层覆盖,有效地防止常温压力存储液化烃时沸腾液体膨胀蒸汽的爆炸(BLEVE),且不受临近热源、爆炸冲击波、飞溅物冲击或其他突发损害。
但地上油罐在收发油作业和清洗时产生的油蒸气,可以及时被风吹散带走,而油罐覆土后,连接罐体内外的各类管道、为了出现紧急状况时能够通过阀门更加快速和最大程度切断管道,因此需要将阀门尽可能靠近罐体设置,因此需要建立涵洞,将阀室安装在涵洞内,而覆土油罐阀室通风条件差,普遍无机械通风系统,在涵洞内有较大通风死角,容易造成油蒸气积聚,人员作业空间狭小,通风不畅,给维护作业带来很多不便,工作人员在进入阀室时存在安全隐患,涵洞承受土层压力,而土层受环境影响,尤其在潮湿环境或寒冷区域的地区,土层含水量大若发生冻胀,对涵洞的压力也会大大增加,现有的涵洞上方直接覆土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覆土油罐涵洞的问题解决不好会危及人身和有关设备的安全,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以至少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包括涵洞结构,所述涵洞结构应用于罐体覆土后形成的土堆,形成管道涵洞,所述管道涵洞内部设置阀室,所述管道涵洞的洞口至洞内的通道截面逐渐减小,形成开放式操作空间,加速外界气体与所述管道涵洞内气体的交换。
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管道涵洞的洞口至洞内的通道截面逐渐减小,形成开放式操作空间,扩大外界气体进入管道涵洞的进入面,减少通风死角,外界气体在进入管道涵洞后在逐渐变小的通道内可以加速流动,与管道涵洞内部的油气接触对流,使油蒸汽流动,减少积聚、滞留现象,带离油气扩散出管道涵洞,降低安全隐患。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道涵洞的截面包括与地面存在夹角的倾斜段以及与地面垂直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第二竖直段连接所述倾斜段的两端,所述第二竖直段设于管道涵洞的洞口上侧。
倾斜段的设置是洞口向洞内的通道截面逐渐变化,第一竖直段设置在洞内,在管道涵洞的洞口上侧设置第二竖直段且顶点高于洞口,形成外翻式的帽檐,能够阻拦上方可能滑落的小块石、土块等小型异物,提高安全性能。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设置在管道涵洞的洞口且顶撑所述第二竖直段。
设置支撑立柱顶撑第二竖直段,支撑立柱底部抵接地面,从而能够增强管道涵洞的承压能力,保证人员进出涵洞的安全性。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段的上侧设置覆土结构,所述覆土结构包括土层、陶粒预制块层。
覆土结构包括轻质的陶粒预制块层,陶粒预制块作为一种轻质的建筑材料,代替部分土层,可以有效减轻覆土结构对管道涵洞的压力,使管道涵洞整体更加阿全。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陶粒预制块层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高度。
设置陶粒预制块层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竖直段的高度,可以降低覆土的整体成本,同时防止土层与第二竖直段接触,防止潮湿的土层在寒冷天气冻胀对第二竖直段产生横向挤压力,降低第二竖直段受力坍塌的安全隐患。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罐体四周堆砌砖墙,所述第一竖直段和砖墙存在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内设置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用于将所述覆土结构内的水分收集并排出。
通过在第一竖直段和砖墙之间的间隔空间内设置排水结构,雨水进入土层,再从土层渗透至倾斜段,沿着倾斜段的斜面流淌至第一竖直段和砖墙之间的排水结构排出,从而减轻雨水、潮湿天气对覆土结构自重的影响,从而降低覆土结构对管道涵洞的压力,使涵洞结构更安全可靠。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所述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设有排水孔,且外侧包裹滤水布。
排水结构设置为排水管道,降低成本,在排水管道的外侧包裹多层的滤水布可以过滤泥水,在渗水从排水孔进入排水管道流出,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道涵洞为半喇叭口状。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道涵洞与所述罐体对应设置。
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管道涵洞的洞口向洞内的通道截面在逐渐变小,不同方向的流动空气可以流畅的进入扩大后的管道涵洞的洞口,减少通风死角,外界气体在进入管道涵洞后在逐渐变小的通道内加速流动,与管道涵洞内部的油气接触对流,使油蒸汽流动,减少积聚、滞留现象,带离油气扩散出管道涵洞,降低安全隐患。
2.本申请的第二竖直段设计在洞口上侧,形成外翻式帽檐,能有效拦挡上方随时滑落的小块石、土块等小型异物,提高安全性能,
3.本申请的倾斜段上侧设置陶粒预制块层,在第一竖直段和砖墙位置设置排水结构,覆土结构内部的水分向下渗透到倾斜段,然后再从倾斜段流淌之排水结构内排出,可有效减轻覆土结构对管道涵洞的重力压力,使管道涵洞更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绘示了本申请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申请图1中A部分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申请另一视角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涵洞结构;10、管道涵洞;100、倾斜段;101、第一竖直段;102、第二竖直段;11、支撑立柱;
2、覆土结构;20、土层;21、陶粒预制块层;
3、罐体;30、砖墙;
4、排水结构;40、排水管道;41、排水孔;42、滤水布。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构思进行说明。
对于覆土储油罐,当罐体覆土后,连接罐体内外的各类管道、电控设备的电缆都需要进行布局管控,尤其管道上都需要按照标准设置阀门,为了出现紧急状况时能够通过阀门更加快速和最大程度切断管道,因此需要将阀门尽可能靠近罐体设置,这就需要提前设计管理汇总管道阀门的阀室结构,由于阀室通道窄,使得风路不畅,在罐室下部有较大通风死角,容易造成油蒸气积聚,人员作业空间狭小,通风不畅,给有关除锈、涂漆等维护作业带来很多不便。在清洗油罐时,通风、污水排放、人员进出也受到制约,增加了防火防爆、防中毒等难题,近些年发生的几起覆土油罐着火爆炸事故就与此有关,另外现有的全覆土内的涵洞阀室结构并不多见,其能否长期承受上方覆土的压力,及覆土结构沉降变形带来的应力变化,成为对阀室结构的考验。
考虑到现有的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具体采取的方案是: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包括:涵洞结构1,涵洞结构1应用于罐体3覆土后形成的土堆,形成管道涵洞10,管道涵洞10与罐体3对应设置,管道涵洞10内部设置阀室,管道涵洞10的洞口至洞内的通道截面逐渐减小,形成开放式操作空间,扩大外界气体进入管道涵洞10的进入面,减少通风死角,外界气体在进入管道涵洞10后在逐渐变小的通道内可以加速流动,与管道涵洞10内部的油气接触对流,使油蒸汽流动,减少积聚、滞留现象,带离油气扩散出管道涵洞10,降低安全隐患。
作为本申请的第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管道涵洞10的截面包括与地面存在夹角的倾斜段100以及与地面垂直的第一竖直段101和第二竖直段102,第一竖直段101和第二竖直段102连接倾斜段100的两端,第二竖直段102设于管道涵洞10的洞口上侧,形成外翻式帽檐,顶点高于洞口,能有效拦挡上方随时滑落的小块石、土块等小型异物,提高安全性能,支撑立柱11设置在管道涵洞10的洞口且顶撑第二竖直段102,增强管道涵洞10的承压能力,保证工作人员进出洞口的安全。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个优选的实施例,为减少管道涵洞10承压受力,使其更加安全,倾斜段100的上侧设置覆土结构2,覆土结构2包括土层20、陶粒预制块层21。陶粒预制块为轻质建筑材料,重量轻。可有效减轻覆土结构2对管道涵洞10的重力压力,使管道涵洞10更安全。陶粒预制块层2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竖直段102的高度,可以减低覆土成本,同时防止土层20直接与第二竖直段102接触,防止潮湿土层20冻胀对第二竖直段102产生横向的挤压力,降低第二竖直段102受力坍塌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罐体3四周堆砌砖墙30,第一竖直段101和砖墙30存在间隔空间,间隔空间内设置排水结构44,排水结构44用于将覆土结构2内的水分收集并排出。潮湿环境,如雨雪天气时,覆土结构2的整体重量会增加,通过设置排水结构44,排水管道40,排水管道40设有排水孔41,且外侧包裹滤水布42覆土结构2内的水分在向下渗透过程中经过倾斜段100,然后沿着倾斜段100流淌到达第一竖直段101和砖墙30之间的间隔空间,然后进入通过滤水布42过滤掉大颗粒泥沙后进入排水孔41,然后进入排水管道40内部排出,从而可以减轻整体覆土结构2的自重,减轻对涵洞结构1的压力,使涵洞结构1更安全可靠。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现方式管道涵洞10为半喇叭口状的管道涵洞10,造型简洁、大方,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其特征在于,包括涵洞结构,所述涵洞结构应用于罐体覆土后形成的土堆,形成管道涵洞,所述管道涵洞内部设置阀室,所述管道涵洞的洞口至洞内的通道截面逐渐减小,形成开放式操作空间,加速外界气体与所述管道涵洞内气体的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涵洞的截面包括与地面存在夹角的倾斜段以及与地面垂直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第二竖直段连接所述倾斜段的两端,所述第二竖直段设于管道涵洞的洞口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设置在管道涵洞的洞口且顶撑所述第二竖直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的上侧设置覆土结构,所述覆土结构包括土层、陶粒预制块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预制块层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四周堆砌砖墙,所述第一竖直段和砖墙存在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内设置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用于将所述覆土结构内的水分收集并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设有排水孔,且外侧包裹滤水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涵洞为半喇叭口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涵洞与所述罐体对应设置。
CN202320826758.5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 Active CN220077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6758.5U CN220077356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6758.5U CN220077356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77356U true CN220077356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6758.5U Active CN220077356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77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4798U (zh) 大流量、高跌差排水跌水井
KR20060114664A (ko) 지하수 배수장치
CN106088296B (zh) 大流量、高跌差排水跌水井及其多层消能施工方法
CN220077356U (zh) 一种覆土储罐的通风涵洞
JP3684438B2 (ja) 地下共同スペース
CN108708504B (zh) 屋面排烟天窗及屋面排烟天窗的埋地式结构
CN106958260A (zh) 一种综合管廊
CN215906846U (zh) 一种地下管廊
KR100661018B1 (ko) 옥상 이중 바닥 방식의 유도 방수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옥상 녹화 구조
CN102297340B (zh) 一种水封排水器
CN208884626U (zh) 单建地下建筑消防水箱
CN202187414U (zh) 一种水封排水器
KR200420547Y1 (ko) 옥상 이중 바닥 방식의 유도 방수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옥상 녹화 구조
CN211368776U (zh) 一种缆线综合管廊
CN210507520U (zh)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JPH10127948A (ja) ガス放散塔兼用滑り台
KR20100041095A (ko) 지하수 배수장치
GB2465751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enting radon gas from under a building
CN214614171U (zh) 一种修建于地下输水管道上的建筑结构
KR20100060333A (ko) 지하수 배수장치
CN215025490U (zh) 一种油库用泡沫液降落槽
CN218116636U (zh) 一种改进型变电站地上消防供水设施
KR20050036221A (ko) 빗물의 저류 및 저감용 맨홀설비장치
CN217870925U (zh) 一种具有管廊功能的临街建筑
CN218668746U (zh) 复式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