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0520U -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70520U
CN220070520U CN202321119171.7U CN202321119171U CN220070520U CN 220070520 U CN220070520 U CN 220070520U CN 202321119171 U CN202321119171 U CN 202321119171U CN 220070520 U CN220070520 U CN 220070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ducer
ultrasonic
window
treatment
head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91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玉家
雷晓兵
丁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91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70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70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70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其中,所述超声波治疗头包括:壳体和超声换能单元,所述壳体形成具有一治疗窗口的内腔;超声换能单元包括支架、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层叠式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换能器具有第一发射面,所述第二换能器具有第二发射面,所述第二发射面朝向所述治疗窗口。本申请中治疗头结构体积小,结构紧凑,方便手持移动。

Description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理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波治疗头和应用所述超声波治疗头的超声波治疗仪。
背景技术
聚焦超声是利用超声的方向性、组织穿透性和聚焦性等原理,聚集穿透组织的超声波,在聚焦区域释放大量能量,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定位性。现有的聚焦超声治疗仪可以将超声能量精准定位于目标治疗组织,如真皮层、皮下脂肪层、SMAS层等,以实现提升、紧致、嫩肤以及减脂的效果。
现有的聚焦超声治疗仪一般配置多种治疗头,每种治疗头均设置一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换能器,每个换能器对应一种固定深度,以实现相同和/或多种深度的治疗。多个治疗头相互平行设置,治疗头结构宽大,该治疗头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治疗仪组合使用时,不方便手持移动,且超声波治疗仪与人体皮肤表面区域接触面积较大,不利于精准观察治疗头是否正对目标组织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治疗头,旨在解决现有超声波治疗头结构宽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治疗头,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具有一治疗窗口的内腔;和
超声换能单元,包括支架、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层叠式安装于所述支架;
所述第一换能器具有第一发射面,所述第一发射面朝向所述第二换能器,所述第二换能器具有第二发射面,所述第二发射面朝向所述治疗窗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能器背离所述治疗窗口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导声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能器背离所述治疗窗口的一侧面设有第二导声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能器与所述第二换能器设有安装间距,所述安装间距填充有第三导声层。
可选地,所述第三导声层的材质为导声膜或水。
可选地,所述治疗窗口设有透声膜。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射面朝背离所述治疗窗口的方向内凹呈曲面;
和所述第二发射面朝背离所述治疗窗口的方向内凹呈曲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的材质为压电陶瓷材料。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输入孔;
所述超声波治疗头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穿过所述输入孔并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超声换能单元朝远离或靠近所述治疗窗口的方向运动;所述输入孔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驱动端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射面与所述第二发射面在所述内腔的外部具有相同的聚焦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超声波治疗仪,包括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了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层叠式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换能器具有第一发射面,所述第一发射面朝向所述第二换能器背离所述治疗窗口的一侧面,所述第二换能器具有第二发射面,所述第二发射面朝向所述治疗窗口。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穿过第二换能器并打向治疗窗口方向,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的发射面超声波打向同一聚焦点,当然也可以是不同聚焦点,还可以具有不同聚焦深度,使得人体组织区域经受两束入射超声波的共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层叠式设计与水平排列式设计相比,治疗头宽度变小,体积变小,结构紧凑,具有较小的空间占用率,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治疗仪组合使用时,方便手持移动,使治疗头有效对准目标组织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治疗头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治疗头中超声换能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壳体 221 第一发射面
11 治疗窗口 222 第一导声层
111 透声膜 23 第二换能器
12 内腔 231 第二发射面
13 输入孔 232 第二导声层
131 密封结构 24 第三导声层
2 超声换能单元 3 驱动机构
21 支架 31 驱动端
22 第一换能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治疗头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治疗头,包括:壳体1和超声换能单元2,所述壳体1形成具有一治疗窗口11的内腔12;包括支架21、第一换能器22和第二换能器23,所述支架21安装于所述内腔12中,所述第一换能器22和所述第二换能器23层叠式安装于所述支架21;所述第一换能器22具有第一发射面221,所述第一发射面221朝向所述第二换能器23,所述第二换能器23具有第二发射面231,所述第二发射面231朝向所述治疗窗口11。
本申请公开了所述第一换能器22和所述第二换能器23层叠式安装于所述支架21;所述第一换能器22具有第一发射面221,所述第一发射面221朝向所述第二换能器23背离所述治疗窗口11的一侧面,所述第二换能器23具有第二发射面231,所述第二发射面231朝向所述治疗窗口11。实际应用中,第一换能器22发出的超声波穿过第二换能器23并打向治疗窗口11方向,第一换能器22和第二换能器23的发射面超声波打向同一聚焦点,当然也可以是不同聚焦点,还可以具有不同聚焦深度,使得人体组织区域经受两束入射超声波的共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层叠式设计与水平排列式设计相比,治疗头宽度变小,体积变小,结构紧凑,具有较小的空间占用率,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治疗仪组合使用时,方便手持移动,使治疗头有效对准目标组织区域。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换能器22发出的超声波振动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换能器23发出的超声波振动频率,第一换能器22和第二换能器23的工作频率在200KHz至20MHz,工作过程中,第一换能器22与第二换能器22的工作频率值的相差幅度小于25%。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能器22背离所述治疗窗口11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导声层22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能器23背离所述治疗窗口11的一侧面设有第二导声层232。
该类结构设置,第一换能器22发出的超声波穿过第二换能器23并打向治疗窗口11方向,可能会出现超声波被换能器表面反弹的现象,影响最终超声波能量输出,降低了治疗效果,其解决上述问题,在换能器表面增加导声层,增加超声波穿透传导效果,减少因反弹造成的能量损耗,确保超声波能量输出值满足目标组织区域治疗所需。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治疗头超声换能单元2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能器22与所述第二换能器23设有安装间距,所述安装间距填充有第三导声层24。
第一换能器22的超声波需要穿透第二换能器23,为了减少能量穿透损耗,所述第一换能器22与所述第二换能器23设有安装间距,所述安装间距填充有第三导声层24,增加超声波的穿透效果和导声能力,满足目标区域超声波能量所需。
为增加超声波传导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导声层24的材质为导声膜或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治疗窗口11设有透声膜111。
当然,实际应用中,在整个内腔12中均可填充导声介质,可进一步提高超声波的穿透和导声效果,但需要在治疗窗口11设有透声膜111,以用于密封内腔12、防传播介质泄露,当然,治疗窗口11还需增加透声膜111等结构密封内腔12并供超声能量穿透,以进行治疗,该类密封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超声波能量损耗,当与人体皮肤表面接触时,增加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发射面221朝背离所述治疗窗口11的方向内凹呈曲面;和所述第二发射面231朝背离所述治疗窗口11的方向内凹呈曲面。
该类结构设置,只有在换能器的发射面表面为曲面结构时才能实现聚焦效果。可使得该发射面发射出的超声波的聚焦点对应朝向治疗窗口11的中部区域,有利于精准定位于目标治疗组织。当然,当第一发射面221和第二发射面231的曲率不同时,可使发射面发出的聚焦点深度不同。
为提高换能器超声波能量输出效果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换能器22和所述第二换能器23的材质为压电陶瓷材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内腔12相连通的输入孔13;所述超声波治疗头还包括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驱动机构3的驱动端31穿过所述输入孔13并连接于所述支架21,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超声换能单元2朝远离或靠近所述治疗窗口11的方向运动;所述输入孔13处设有密封结构131,所述密封结构131套设在所述驱动端31的外部。
本申请,由于治疗头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手持使用,与现有超声波治疗仪组合使用时,医生手持治疗仪的手柄,包括治疗窗口11的治疗面贴在治疗区域表面(人体表面)并滑动,以增加治疗面积,同时,还可控制驱动机构3驱动超声换能单元2朝靠近治疗窗口11的方向移动,即,使换能器朝靠近人体皮肤表面的方向竖直移动,可增加聚焦点的形成深度和范围,提高治疗效果。实际应用中,驱动机构3可为与支架21驱动连接的直线丝杆电机等,当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驱动结构。驱动电机的驱动端31伸入内腔12往复移动,易将杂质带进内腔12中,且密封效果较差,不利于超声波在导声介质中传播,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输入孔13设置密封结构131套设于驱动端31的外部,用于将输入孔13密封,密封结构131可为弹性胶套等。治疗深度可以通过电机的编码器反馈获得,也可以另外设置深度检测模块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射面(221)与所述第二发射面(231)在所述内腔的外部具有相同的聚焦点。
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双频HIFU(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Ultra—sound,简称HIFU)的激励作用下,即,第一换能器22发出的超声波穿过第二换能器23并打向治疗窗口11方向,第一换能器22和第二换能器23的发射面超声波打向同一聚焦点,使得共焦区组织不仅经受两束入射超声波的共同作用,而且经受两入射波所引起的差频波的作用,在组织区域产生两个几乎相同振幅的强谐振频率,两个频率分量以不同振幅比叠加组合,在相同的声功率输出下,双频超声测得的温升始终比单频超声高,表明双频HIFU是提高组织消融效率的有效方法,即,提高靶区组织温度的上升速率,增强组织凝固性坏死面积,从而增强对组织的消融效率。实际应用中,为保证第一换能器22和第二换能器23的聚焦点相同,第一换能器22和第二换能器23分别辐射出频差幅度在10%左右的超声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超声波治疗仪,包括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该超声波治疗头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超声波治疗仪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形成具有一治疗窗口(11)的内腔(12);和
超声换能单元(2),包括支架(21)、第一换能器(22)和第二换能器(23),所述支架(21)安装于所述内腔(12)中,所述第一换能器(22)和所述第二换能器(23)层叠式安装于所述支架(21);
所述第一换能器(22)具有第一发射面(221),所述第一发射面(221)朝向所述第二换能器(23),所述第二换能器(23)具有第二发射面(231),所述第二发射面(231)朝向所述治疗窗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22)背离所述治疗窗口(11)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导声层(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能器(23)背离所述治疗窗口(11)的一侧面设有第二导声层(2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22)与所述第二换能器(23)设有安装间距,所述安装间距填充有第三导声层(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声层(24)的材质为导声膜或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窗口(11)设有透声膜(11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面(221)朝背离所述治疗窗口(11)的方向内凹呈曲面;
和所述第二发射面(231)朝背离所述治疗窗口(11)的方向内凹呈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22)和所述第二换能器(23)的材质为压电陶瓷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内腔(12)相连通的输入孔(13);
所述超声波治疗头还包括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驱动机构(3)的驱动端(31)穿过所述输入孔(13)并连接于所述支架(21),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超声换能单元(2)朝远离或靠近所述治疗窗口(11)的方向运动;所述输入孔(13)处设有密封结构(131),所述密封结构(131)套设在所述驱动端(31)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面(221)与所述第二发射面(231)在所述内腔的外部具有相同的聚焦点。
11.一种超声波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头。
CN202321119171.7U 2023-05-10 2023-05-10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Active CN220070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9171.7U CN220070520U (zh) 2023-05-10 2023-05-10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9171.7U CN220070520U (zh) 2023-05-10 2023-05-10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70520U true CN220070520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9171.7U Active CN220070520U (zh) 2023-05-10 2023-05-10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70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7053B2 (en) Dual-mode piezocomposite ultrasonic transducer
US10039566B2 (en) Ultrasonic transducer assembly
KR101196214B1 (ko) 초음파 진단장치용 프로브
WO2017181553A1 (zh) 超声探头以及具有该超声探头的超声检测设备
CN109745077B (zh) 基于聚焦超声声振信号的弹性特性检测方法
CN109730722B (zh) 基于聚焦超声声振信号的弹性成像方法
JP2009527269A (ja) 脂肪組織の処理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Park et al. Dual-frequency ultrasound transducer using inversion layer technique for therapeutic ultrasound surgery
CN217567177U (zh) 超声波治疗头及超声波治疗仪
CN217794156U (zh) 新型的超声波治疗头及超声波治疗仪
CN220070520U (zh)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US20140012300A1 (en) Ultrasonic Wave Generator and Method of Lipolysis
Vos et al. Transducer for harmonic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CN116173432A (zh) 一种具备功率输出和成像能力的低损耗超声换能器
JP2012129595A (ja) 超音波探触子及び超音波探触子の製造方法
CN110960252A (zh) 一种超声探头
CN108889589A (zh) 超声换能器及超声装置
KR20160079305A (ko) 프로브 및 프로브의 제조방법
CN220070519U (zh)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CN111888225A (zh) 一种疼痛治疗用超声推拿探头及疼痛治疗装置
CN116603181A (zh) 超声波治疗头和超声波治疗仪
CN109662731A (zh) 一种中心带二维成像探头的相控阵功率超声装置
JP2011109448A (ja) 超音波探触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超音波診断装置
JP2017012381A (ja) 体外式超音波プローブ
Woodacre et al. A 5 mm× 5 mm square, aluminum lens based histotripsy transducer: Reaching the endoscopic form fa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