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7685U -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7685U
CN220067685U CN202321380475.9U CN202321380475U CN220067685U CN 220067685 U CN220067685 U CN 220067685U CN 202321380475 U CN202321380475 U CN 202321380475U CN 220067685 U CN220067685 U CN 220067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box body
soft rubber
mounting structure
ho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04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iya Shengf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iya Shengf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iya Shengf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iya Shengf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04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7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7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7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属于音箱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喇叭、箱体和减震支撑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所述喇叭的底部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减震支撑组件相抵配合,所述喇叭顶部的盆架嵌合于所述安装口,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包括减震垫和若干弹性支撑台,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之间,若干弹性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并与所述喇叭底面的边缘相抵,所述减震垫为圆形垫,其圆心与所述安装口在箱体内底面投影的圆心重合,若干弹性支撑台环绕于所述圆形垫等间距设置;其固定效果好的同时可降低共振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音箱为一种将实现录制好的对应声响的电信号重新转化为声信号的装置,通常由喇叭和音箱箱体构成,电信号输入后驱动喇叭震动完成发声,音箱箱体用于在喇叭工作的过程中固定喇叭。
传统的音箱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2310022U公开的一种VW大众汽车同轴/低音音响扬声器装置,包括在一扬声器支架的上凸台及其内放置一环形垫圈和扬声器,用铆钉或螺栓固定于支架的内侧,扬声器通过环形垫圈与支架以及音响壳体连接;然而,由于喇叭以及喇叭发出的声音信号都会导致机械震动,且任何物体,包括音箱箱体,自身也有一定的振动频率,喇叭运行的时候,其震动相位有概率与箱体固有震动频率重合,产生共振并导致异音,虽然上述结构中的环形垫圈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喇叭的震动相位和频率,减少共振概率,然而其仅能在喇叭的上端发挥减震作用,对喇叭的防共振效果较差,同时由于音箱箱体的结构通常较为扁平使得安装空间受限制,喇叭安装到箱体上后,喇叭底部与音箱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导致喇叭开始工作产生震动后,喇叭底部与箱体底部有发生接触并碰撞的概率,导致在喇叭运行时箱体容易产生共振异音;同时,上述结构不能对喇叭进行充分固定,会导致喇叭运行的时候会产生较大且不被约束的振动,导致盆架容易断裂,为此,需要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同时减小共振影响的喇叭与其外壳间的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具有固定效果好的同时可降低共振影响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包括喇叭、箱体和减震支撑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所述喇叭的底部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减震支撑组件相抵配合,所述喇叭顶部的盆架嵌合于所述安装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包括减震垫和若干弹性支撑台,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之间;若干弹性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并与所述喇叭底面的边缘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垫为圆形垫,其圆心与所述安装口在箱体内底面投影的圆心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弹性支撑台环绕于所述圆形垫等间距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支撑台包括固定部和软胶套,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箱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软胶套套设于固定部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胶套开设有用于套设固定部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容积小于所述固定部的体积,使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软胶套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固定部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胶套在朝向减震垫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用于衬垫在所述箱体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边缘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延长部的上表面与喇叭底部过盈配合,所述延长部的下表面与箱体底面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支撑台的顶部截面面积小于其底部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若干与喇叭下部抵接的弹性支撑台套,当震动通过软胶套传递至箱体时,震动波的相位和频率在弹性支撑台软胶套中被打乱,降低了喇叭震动和箱体固有振动重合的概率;
(2)通过设置若干与喇叭下部抵接的弹性支撑台及软胶套,使得当喇叭在震动影响下有发生摆动的趋势时,三个弹性支撑台在垂直于盆架轴心的平面上从不同方向夹紧喇叭,与喇叭抵接阻止喇叭的过度摆动,同时三个弹性支撑台上的三个软胶套进一步吸收了喇叭自身工作震动的能量,进一步减少了喇叭自身的摆动,进一步避免了盆架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1、箱体;2、喇叭;21、固定台;3、弹性支撑台;31、软胶套;32、固定部;33、延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3,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包括喇叭2和箱体1,箱体1表面配合喇叭2设有圆形的安装口,喇叭2穿设于安装口中,喇叭2上部与安装口边缘连接,本实施例中,箱体1为整体呈长方体的中空形壳体,喇叭2整体呈倒置的圆锥台形,倒置的圆锥台形喇叭2顶部设有突出的圆形固定台21,固定台21以及箱体1对应位置设有若干螺孔,喇叭2上部通过固定台21以及螺口与箱体1连接,安装时,圆锥台形喇叭2伸入安装口中,当喇叭2完全伸入箱体1内后,喇叭2底部的固定台21与安装口周围的箱体1外表面抵接,将螺丝拧入螺口后,完成喇叭2在箱体1上的固定。
上述结构中,由于音箱箱体1的结构通常较为扁平使得安装空间有限,在喇叭2伸入箱体1内后,喇叭2底部与音箱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导致喇叭2开始工作产生震动后,喇叭2底部与箱体1底部有发生接触并碰撞的概率,导致在喇叭2运行时箱体1容易产生异响,为减少撞击震动带来的影响,安装结构还包括减震支撑组件,减震支撑组件安装于箱体1的内底面,减震支撑组件与喇叭2底部相抵配合,此时喇叭2底部的上部与下部均与箱体1在任何时间均充分接触,通过设置减震支撑组件,避免了喇叭2运行震动时其底部与箱体1底部发生碰撞产生异响。
由于包括箱体1在内的任何物体自身有一定的振动频率,喇叭2运行的时的震动相位和频率有概率与箱体1固有震动相位和频率重合,产生共振并导致异音,为进一步提升减震支撑组件的支撑效果并减小共振的发生,优选地,减震支撑组件包括减震垫和若干弹性支撑台3,减震垫设置于箱体1的内底面与喇叭2底面之间,若干弹性支撑台3设置于箱体1的内底面并与喇叭2底面的边缘相抵,本实施例中,箱体1底部设有三个弹性支撑台3,弹性支撑台3的表面具有一定弹性,使用中当喇叭2发出声音时自身产生震动,当震动通过减震支撑组件传递至箱体1时,震动波在减震垫和弹性支撑台3传播过程中被吸收,震动波的相位和频率在吸收过程中被打乱,降低了喇叭2工作时和箱体1发生共振的概率,同时,三个弹性支撑台3及减震垫分别与喇叭2下部的不同位置充分接触,进一步避免了喇叭2底部与箱体1底部发生接触并碰撞发出声响的情况。
同时当喇叭2仅通过固定台21固定于箱体1上后并运行时,喇叭2在自身工作发生震动时,不设置减震支撑组件的情况下喇叭2下部会随着震动,以固定台21为固定处做出较大幅度的摆动,当震动使喇叭2下部发生垂直于盆架轴心的运动时,将会沿盆架面撕扯盆架,长时间后有概率使得盆架面发生撕裂,通过设置与喇叭2底部抵接的三个弹性支撑台3和减震垫,使得当喇叭2在震动影响下有发生垂直于盆架轴心运动的趋势时,三个凸台在垂直于盆架轴心的平面上从不同方向夹紧喇叭2,并对喇叭2提供支撑,阻止喇叭2下部的摆动,小了盆架断裂的风险,同时弹性支撑台3对震动能量的吸收同样具有减少喇叭2下部摆动的效果。
为进一步提升减震垫对喇叭2底部的抵接固定,并提升减震垫对震动的吸收效果,减震垫为圆形垫,减震垫的圆心与安装口在箱体1内底面投影的圆心重合,此时减震垫与喇叭2底面的中心位置处相抵,相比于设置于其他位置,位于喇叭2地面中心的减震垫可在喇叭2各处由于震动发生运动时对喇叭2底部进行有效承托,且通过将减震垫边缘设置为圆形的在被喇叭2底部由于震动顶压时,可在减震垫边缘上各个位置给予喇叭2同等的震动吸收及夹紧支撑效果。
为进一步提升上述过程中弹性支撑台3对喇叭2的夹紧支撑作用,若干弹性支撑台3环绕于所述圆形垫等间距设置,本实施例中,当倒置圆锥台形喇叭2安装到箱体1上后,其底面中点在箱体1内表面上的投影为基点,三个凸台处于同一个以上述基点为圆心的圆上,同时三个凸台相互之间的距离相等,此时三个凸台与基点之间的连线互相为120°夹角,三个凸台均匀设置于喇叭2底部,使得喇叭2在震动下在垂直于盆架轴心平面内任一方向摆动时,均由至少一弹性支撑台3与喇叭2底部顶压,且喇叭2底部受到的反作用力大致相等,提升了弹性支撑台3对喇叭2夹紧支撑的均匀性,进一步降低了盆架撕裂的风险,同时此布置方案的弹性支撑台3可提升弹性支撑台3对喇叭2震动吸收的均匀性。
为使弹性支撑台3具备震动吸收效果的同时兼顾的支撑效果,支撑台包括固定部32和软胶套31,固定部32与所述箱体1底面固定连接,软胶套31套设于固定部32上,固定部32由硬质材料构成,软胶套31具有形变空间,使用时,震动波在软胶套31中传播时被软胶套31吸收,而软胶套31内的固定部32使得软胶套31存在形变上限,保证了弹性支撑台3对喇叭2底部的支撑效果,当喇叭2底部发生的摆动导致将软胶套31挤压至形变上限时,硬质固定台21顶压喇叭2底部阻止其进一步摆动,同时,三个固定部32上的三个软胶套31可对喇叭2传递至箱体1的震动波的频率和相位进行打乱,通过设置固定部32与软胶套31,兼顾了弹性支撑台3的夹紧支撑效果的同时使其具有震动吸收的效果,减小共振概率。
当软胶套31与固定部32存在间隙时,喇叭2底部的摆动会将软胶套31挤压至形变上限之外,还需填满与固定部32之间的间隙,才能触发固定部32对喇叭2底部的顶压效果,导致固定部32对喇叭2底部的固定效果不佳,为保证软胶套31与固定部32的紧密贴合,软胶套31开设有用于套设固定部32的型腔,型腔的容积小于所述固定部32的体积,使所述固定部32与所述软胶套31过盈配合,此时固定部32与软胶套31之间的空间被充分填满,喇叭2下部摆动将软胶套31挤压至材料形变上限就触发固定部32对喇叭2底部的顶压效果,避免了软胶套31与固定部32之间存在间隙导致弹性支撑台3的夹紧支撑效果不够好的情况出现。
实际生产时,由于生产工艺等问题,不同的喇叭2尺寸存在差异,当喇叭2尺寸过小时,喇叭2底部无法充分与若干弹性支撑台3充分接触,削弱了弹性支撑台3对喇叭2的夹紧和支撑效果,给喇叭2留下了无缓冲的运动空间,当喇叭2尺寸过大时,安装完毕后的喇叭2会侵占软胶套31的空间挤压软胶套31,导致软胶套31的形变空间变小,导致软胶套31对喇叭2的减震和防共振效果较差,为使弹性支撑台3对不同尺寸的喇叭2进行适应,软胶套31与对应凸台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软胶套31有若干种,每一种软胶套31的厚度不同,本实施例中,软胶套31一共有三种,三种软胶套31的型腔形状一致并均与固定台21过盈配合,三种软胶套31的厚度分别为1mm、2mm和3mm,在使用前的安装过程中,当操作者发现喇叭2底部相对弹性支撑台3过大或过小时,可将弹性支撑台3上当前套设的软胶套31拆下,并根据情况更换更厚或更薄的软胶套31,保证弹性支撑台3对不同尺寸喇叭2均具有充分的夹紧支撑及震动吸收效果,进一步降低了盆架撕裂的风险。
上述结构中,由于减震垫与弹性支撑台3之间存在间隙,导致减震支撑组件无法完全包裹喇叭2底部,为进一步提升对喇叭2底部的夹紧支撑效果,软胶套31在朝向减震垫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延长部33,延长部33可填充一部分减震垫与弹性支撑台3之间的间隙,可更充分地对喇叭2底部夹紧支撑,并对喇叭2的震动进行更充分地吸收。
出于与消除软胶套31与固定台21之间间隙相同的原因,延长部33的上表面与喇叭2底部过盈配合,延长部33的下表面与箱体1底面过盈配合,当软胶套31延长部33分别与喇叭2底部和箱体1过盈配合时,可消除其抵接后产生的间隙,避免了延长部33对喇叭2夹紧支撑效果不够好的情况出现。
为进一步提升上述过程中弹性支撑台3及软胶套31对喇叭2震动能量的吸收作用以及在垂直于盆架轴心方向上对喇叭2的夹紧作用,同时为降低喇叭2箱体1的整体结构重量,减少弹性支撑台3对喇叭2内其余空间的侵占,支撑台的顶部截面面积小于其底部截面面积,本实施例中,三个弹性支撑台3整体呈倾倒的三棱锥形,三棱锥形凸台的其中一个斜面与倒置圆锥台形的喇叭2底部抵接,斜面的具体形状和喇叭2底部的轮廓相配合,保证弹性支撑台3对喇叭2的减震支撑效果的同时减小整体体积,减少对喇叭2内其余空间的侵占并降低整体结构重量。
喇叭2在实际运行时,由于需要通电,因此会发出热量,由于通电部件主要集中在喇叭2下部的线圈处,而软胶套31与喇叭2下部接触,热量中的一部分会传递至软胶套31上,部分柔性材料耐热性较差,在喇叭2长期运行并散发热量后有概率通过热量损害软胶套31,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软胶套31由硅橡胶材料构成,本实施例中,硅橡胶材料为耐热温度180℃的硅橡胶材料,当喇叭2工作放热时,出于防止功放芯片过热等原因,电流大小一般控制在使电子元件温度低于120℃的水平,采用耐热温度180℃的硅橡胶材料可有效防止热量对软胶套31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安装时,完成将喇叭2固定于箱体1上后,检查喇叭2与三个弹性支撑台3及其上的软胶套31的接触情况,当操作者发现喇叭2相对软胶套31过大或过小时,可将弹性支撑台3上当前设置的软胶套31拆下,并根据喇叭2下部过小或过大的情况更换更厚或更薄的软胶套31;
安装完毕后,三个弹性支撑台3上的软胶套31均与喇叭2下部抵接,使用中当喇叭2发出声音时自身产生震动,当震动通过软胶套31传递至箱体1时,震动波的相位和频率在软胶套31中的吸收过程中被打乱,同时,三个弹性支撑台3及其上的软胶套31可使喇叭2下部与箱体1之间通过软胶套31充分接触,避免了喇叭2底部与箱体1底部发生接触并碰撞发出的声响;
上述过程中,当喇叭2有振动带来的摆动趋势时,三个弹性支撑台3在垂直于盆架轴心的平面上从不同方向夹紧喇叭2,并对喇叭2提供支撑,阻止喇叭2下部的摆动,减小了盆架断裂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喇叭、箱体和减震支撑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所述喇叭的底部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减震支撑组件相抵配合,所述喇叭顶部的盆架嵌合于所述安装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包括减震垫和若干弹性支撑台,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之间;若干弹性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并与所述喇叭底面的边缘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为圆形垫,其圆心与所述安装口在箱体内底面投影的圆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弹性支撑台环绕于所述圆形垫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台包括固定部和软胶套,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箱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软胶套套设于固定部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开设有用于套设固定部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容积小于所述固定部的体积,使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软胶套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固定部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在朝向减震垫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用于衬垫在所述箱体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边缘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的上表面与喇叭底部过盈配合,所述延长部的下表面与箱体底面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台的顶部截面面积小于其底部截面面积。
CN202321380475.9U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20067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0475.9U CN220067685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0475.9U CN220067685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7685U true CN22006768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6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0475.9U Active CN220067685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7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67685U (zh)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CN116112843B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扩展音箱
CN206350046U (zh) 电子产品的听筒和手机
CN110809204A (zh) 一种音箱减震结构
CN212278420U (zh) 一种拼接式音响麦克风
CN210405625U (zh) 一种防摔的家用智能音箱
CN210852308U (zh) 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
CN217240845U (zh) 一种360度全方位全频扬声器
CN208112909U (zh) 一种无喇叭音箱
CN220823117U (zh) 一种音腔组件及话机
CN216253175U (zh) 一种新型声学音响
CN220043645U (zh) 音箱
CN208479863U (zh) 音振缓冲结构以及音响
EP2938099B1 (en) Loudspeaker
CN21659993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音响喇叭
CN219592579U (zh) 一种音箱
CN217470218U (zh) 一种麦克风
CN212727415U (zh) 一种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喇叭
CN219248044U (zh) 一种音腔结构
CN219420975U (zh) 麦克风和电子设备
CN216721515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用扬声器
CN218976830U (zh) 一种喇叭安装结构及出音设备
CN215176307U (zh) 冰箱
CN210053536U (zh) 耳机垫片及其减震机构
CN212115652U (zh) 一种被动辐射器减震结构及智能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