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6172U - 导电片和接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电片和接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6172U
CN220066172U CN202321605138.5U CN202321605138U CN220066172U CN 220066172 U CN220066172 U CN 220066172U CN 202321605138 U CN202321605138 U CN 202321605138U CN 220066172 U CN220066172 U CN 220066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late
terminal
conductive shee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051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海林
潘小军
宛俊杰
郭德斌
胡友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051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6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6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6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电片和接电装置,接电装置包括壳体、端子、紧固件和导电片,端子装配于壳体;端子设置有装配腔,紧固件与端子活动连接;导电片包括导电本体和连接于导电本体两端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导电本体设置于装配腔内,紧固件用于使导电本体在装配腔内活动、并能使导电本体和端子共同夹持导电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伸出装配腔,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由壳体支撑。该导电片受到紧固件的紧压后,不容易受力变形,有利于改善连接于导电片的静触点或插套的相对位置移动的问题,进而确保静触点能够准确地与动触点接触或分离、或者确保插套能够可靠地与插销孔相对分布。

Description

导电片和接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电片和接电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插座等需要接电的装置通常都配置有用于连接导电线的端子组件和导电片;其中,导电片的端部连接有与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静触点、或与插销孔相对的插套,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和与端子螺纹连接的紧固件,端子设置有装配腔,导电片装配于装配腔内,且与紧固件传动配合,导电线能插接于装配腔中,且转动紧固件,能够利用紧固件驱动导电片在装配腔中活动,以使插接于装配腔的导电线被导电片和端子夹持,即可将导电线稳定地装配于端子。
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导电片在受到紧固件的紧压后,受力变形,容易导致连接于导电片的静触点或插套的相对位置移动,而无法与对应的动触点或插销孔准确对应,对接电装置的使用带来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片和接电装置,该导电片受到紧固件的紧压后,不容易受力变形,有利于改善连接于导电片的静触点或插套的相对位置移动的问题,进而确保静触点能够准确地与动触点接触或分离、或者确保插套能够可靠地与插销孔相对分布,即改善因导电片的变形而对接电装置带来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片,导电片用于装配于壳体,导电片包括:
导电本体,导电本体用于设置于装配于壳体的端子的装配腔中,且能与活动连接于端子的紧固件传动配合;
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连接于导电本体的一端,第一支撑部能由壳体支撑;以及,
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连接于导电本体的另一端,第二支撑部能由壳体支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用于容置壳体的第一支撑凸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第三板远离第二板的一端与导电本体连接,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形成第一支撑腔;第二板能由第一支撑凸起支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用于容置壳体的第二支撑凸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部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四板、第五板和第六板,第六板远离第五板的一端与导电本体连接,第四板、第五板和第六板之间形成第二支撑腔;第五板能由第二支撑凸起支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片还设置有插槽或凸起,插槽或凸起能与壳体插接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片还包括延伸导电部,延伸导电部与第二支撑部连接,延伸导电部设置有插槽或凸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电装置,包括壳体、端子、紧固件和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导电片,端子装配于壳体;
端子设置有装配腔,紧固件与端子活动连接,导电本体设置于装配腔内,紧固件用于使导电本体在装配腔内活动、并能使导电本体和端子共同夹持导电线;
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伸出装配腔,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由壳体支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相互扣合且连接的压盖和底座,端子装配于底座,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由底座支撑,且压盖与导电片抵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盖包括压盖本体和连接于压盖本体的压筋,压盖本体与底座扣合且连接,压筋与导电片抵接;和/或,
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连接于底座本体的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底座本体与压盖扣合且连接,端子设置于底座本体,第一支撑部由第一支撑凸起支撑,的第二支撑部由第二支撑凸起支撑;和/或,
底座设置有插槽或凸起,插槽或凸起与导电片插接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电装置还包括静触点或插套,第二支撑部与静触点或插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片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片包括导电本体和连接于导电本体两端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其中,导电本体用于设置于装配于壳体的端子的装配腔中,且能与活动连接于端子的紧固件传动配合;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能由装配端子的壳体支撑;这样一来,当设置于端子上的紧固件紧压导电本体,以使插接于端子的导电线能被导电本体和端子夹持时,由于导电本体的两端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由壳体支撑,故在导电本体受到紧固件的紧压时,导电片整体不容易受力变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电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电装置包括壳体、端子、紧固件和上述的导电片;在接电装置连接导电线时,导电线可以设置于端子的装配腔,且活动紧固件,可以通过紧固件驱动导电本体在装配腔内活动,并使导电线被导电本体和端子夹持;由于导电本体的两端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由壳体支撑,故在导电本体受到紧固件的紧压时,导电片整体不容易受力变形,若是在导电片上连接静触点或插套,也能确保静触点和插套的相对位置不容易发生位移,进而确保静触点能与动触点可靠地接触或分离、或确保插套能与插销孔可靠地相对分布,改善接电装置因导电片变形而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即改善因导电片的变形而对接电装置带来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电片只包括第一支撑部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片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接电装置;100-壳体;110-压盖;111-压盖本体;112-压筋;120-底座;121-底座本体;122-第一支撑凸起;123-第二支撑凸起;124-凸起;130-跷板;131-动触点;132-静触点;140-过渡件组件;150-进线端子组件;160-出线端子组件;161-端子;162-装配腔;163-紧固件;170-支撑件;200-导电片;210-导电本体;220-第一支撑部;221-第一支撑腔;222-第一板;223-第二板;224-第三板;230-第二支撑部;231-第二支撑腔;232-第四板;233-第五板;234-第六板;240-延伸导电部;24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电装置,其可以是指开关或插座,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以下将以接电装置为开关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接电装置010包括壳体100、跷板130、按钮(图未示出)、支撑件170、出线端子组件160和进线端子组件150,出线端子组件160和进线端子组件150均设置于壳体100,且均用于连接导电线;支撑件170与进线端子组件150电连接;跷板130可摆动地设置于支撑件170;按钮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100,且与跷板130传动配合;跷板130连接有动触点131,出线端子161连接有静触点132;当按钮受力摆动时,能够带动跷板130摆动,即可使动触点131与静触点132接触或分离,以实现电路的导通或切断。
进一步地,出线端子组件160和进线端子组件150的结构相似,以出线端子组件160为例进行说;出线端子组件160包括端子161、紧固件163和导电片200,端子161装配于壳体100、且设置有装配腔162,紧固件163与端子161活动连接,导电片200插接于装配腔162,且与紧固件163传动配合;装配导电线于出线端子组件160时,将导电线插接于装配腔162中,活动紧固件163,以驱动导电片200,使其在装配腔162中移动,并使导电线被导电片200和端子161夹持。
可选地,紧固件163为螺栓,其与端子161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接电装置010的其他结构,例如:过渡件组件140等,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接电装置010为开关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片200连接有静触点132,当动触点131与静触点132接触时,出线端子组件160和进线端子组件150电连接,电路导通,当动触点131与静触点132分离时,出线端子组件160与进线端子组件150之间的电连接切断,即电路切断。在接电装置010为插座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片200连接有插套,壳体100设置有插销孔,插套能与插销孔相对,以使插头的插销能穿过插销孔与插套插接,实现取电。
请参照图3和图4,导电片200包括导电本体210和连接于导电本体210的两端的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导电本体210设置于装配于端子161的装配腔162中,且能与紧固件163传动配合,将导电线装配于端子161时,导电线能被夹持于端子161和导电本体210之间;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均伸出装配腔162,且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均由壳体100支撑。
当设置于端子161上的紧固件163紧压导电本体210,以使插接于端子161的导电线能被导电本体210和端子161夹持时,由于导电本体210的两端的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均由壳体100支撑,故在导电本体210受到紧固件163的紧压时,导电片200整体不容易受力变形,进而使连接于导电片200的静触点132和插套的相对位置不容易发生位移,进而确保静触点132能与动触点131可靠地接触或分离、或确保插套能与插销孔可靠地相对分布,改善接电装置010因导电片200变形而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即确保静触点132与动触点131对正,改善动触点131和静触点132之间出现歪斜的问题,以使动触点131能够可靠地与静触点132接触或分离,或者避免导电片200变形而导致处于分离状态的动触点131和静触点132之间的间距减小,而导致跷板130转动至使动触点131和静触点132接触时的转动角度减小,并进一步导致动触点131和静触点132之间的压力减小而产生虚接现象的问题,进而避免升温增加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或者改善插套与插销孔之间出现歪斜的问题,以确保插头的插销穿过插销孔而能够顺利地插接于插套,也即改善因导电片200的变形而对接电装置010带来的不良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5和图6,若是导电本体210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部220,而另一侧未连接第二支撑部230;当导电本体210受压时,导电片200呈杠杆状倾斜变形,并使第二支撑部230所在的一端向下位移,导致连接于导电片200的静触点132和插套的相对位置产生明显的位移。本实施例的导电片200在导电本体21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当导电本体210受压时,导电本体210两端的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能够共同分担导电本体210受压产生的形变,以改善导电片200呈杠杆状倾斜变形的问题,进而确保连接于导电片200的静触点132或插套的相对位置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壳体100包括相互扣合且连接的压盖110和底座120,端子161装配于底座120,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均由底座120支撑,且压盖110与导电片200抵接。通过底座120支撑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且使压盖110与导电片200抵接,能够进一步改善导电片200容易受到紧固件163的按压而受力变形的问题。
可选地,请参照图7和图8,压盖110包括压盖本体111和连接于压盖本体111的压筋112,压盖本体111与底座120扣合且连接,压筋112与导电片200抵接;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利用压筋112可靠地按压在导电片200上,以改善导电片200容易受到紧固件163按压而变形的问题,另一方面确保压盖本体111与底座120的装配不受干涉。
压筋11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为闭环状压圈、直线型压筋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压筋112与压盖本体11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粘接、插接。
可选地,请参照图2和图4,底座120包括底座本体121和连接于底座本体121的第一支撑凸起122和第二支撑凸起123,底座本体121与压盖110扣合且连接,具体地,底座本体121与压盖本体111扣合且连接,端子161设置于底座本体121,第一支撑部220由第一支撑凸起122支撑,的第二支撑部230由第二支撑凸起123支撑。通过第一支撑凸起122和第二支撑凸起123的设置能够可靠地支撑导电片200,且能够避免端子161等其他部件装配于底座本体121受到干涉。
第一支撑凸起122和第二支撑凸起123与底座本体12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粘接、插接、螺纹连接。
底座本体121和压盖本体11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粘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请参照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20设置有第一支撑腔221,第一支撑腔221用于容置第一支撑凸起122;第二支撑部230设置有第二支撑腔231,第二支撑腔231用于容置第二支撑凸起123。如此设置,能够提高底座120支撑导电片200的稳定性,且通过使第一支撑凸起122插接于第一支撑腔221、并使第二支撑凸起123插接于第二支撑腔231,能够在导电本体210受到紧固件163的按压时,进一步利用第一支撑凸起122和第二支撑凸起123分别对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进行限位,并使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受到的沿上下方向的力分解出一个沿横向的拉力,即可改善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容易在上下方向发生变形、偏转、位移的问题,以确保连接导电片200的静触点132的相对位置稳定性。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第一支撑部220设置有第一支撑腔221,或者仅第二支撑部230设置有第二支撑腔231,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第一支撑部220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222、第二板223和第三板224,第三板224远离第二板223的一端与导电本体210连接,第一板222、第二板223和第三板224之间形成第一支撑腔221;第二板223能由第一支撑凸起122支撑;第二支撑部230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四板232、第五板233和第六板234,第六板234远离第五板233的一端与导电本体210连接,第四板232、第五板233和第六板234之间形成第二支撑腔231;第五板233能由第二支撑凸起123支撑。这样一来,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均大致成“凹”字型,第一支撑凸起122和第二支撑凸起123能够稳定地支撑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
再进一步地,第三板224和第六板234均与导电本体210呈夹角连接,且第三板224和第六板234分布于导电本体210的同一侧,第三板224、导电本体210和第六板234三者共同形成安装腔,紧固件163插接于安装腔内,并与导电本体210抵持并传动配合。如此,还能确保紧固件163与导电片200配合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板222和第二板223的夹角角度、第二板223和第三板224的夹角角度、第三板224和导电本体210的夹角角度、导电本体210和第六板234的夹角角度、第四板232和第五板233的夹角角度、以及第五板233和第六板234的夹角角度均可以是90°、86°、100°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腔221和第二支撑腔231还可以是圆弧形插接槽、或者“V”字型插接槽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进一步改善导电片200容易在紧固件163的按压下变形的问题;请参照图2,导电片200设置有插槽241,壳体100设置有凸起124,具体地,底座120设置有凸起124,即底座本体121设置有凸起124;凸起124与插槽241插接配合。这样一来,能够通过凸起124和插槽241的插接配合,提高导电片200的装配稳定性,确保导电片200装配于底座120后不容易晃动,并且改善导电片200容易在紧固件163的按压下变形的问题。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片200还设置有凸起124,底座本体121设置有插槽241;凸起124与插槽241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和图4,导电片200还包括延伸导电部240,延伸导电部240与第二支撑部230连接,具体地,延伸导电部240与第四板232远离第五板233的一端连接,且延伸导电部240设置有插槽241,延伸导电部240还连接有静触点132。在用于连接静触点132的延伸导电部240设置插槽241与底座120的凸起124插接配合,能够进一步确保静触点132的相对位置不容易改变,改善静触点132和动触点131的相对位置歪斜问题,确保两者能够可靠地接触,改善容易增大温升而损坏的问题,延长使用寿命。
可选地,延伸导电部240与第四板232呈夹角连接,角度包括但不限于90°、85°、95°等。
需要说明的是,出线端子组件160的导电片200的延伸导电部240用于连接静触点132;进线端子组件150的导电片200的延伸导电部240与支撑件170连接,并导通。
本实施例的接电装置010连接导电线的过程包括:将导电线插接于端子161的装配腔162中,拧紧紧固件163,以利用紧固件163推动导电本体210在装配腔162中移动,以使导电线被夹持在导电本体210和端子161之间,且第一支撑部220和第二支撑部230均由底座120支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片200能用于开关或插座等接电装置010,导电片200整体不容易受力变形,若是在导电片200上连接静触点132或插套,也能确保静触点132和插套的相对位置不容易发生位移,进而确保静触点132能与动触点131可靠地接触或分离、或确保插套能与插销孔可靠地相对分布,改善接电装置010因导电片200变形而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即改善因导电片200的变形而对接电装置010带来的不良影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用于装配于壳体(100),所述导电片包括:
导电本体(210),所述导电本体(210)用于设置于装配于所述壳体(100)的端子(161)的装配腔(162)中,且能与活动连接于所述端子(161)的紧固件(163)传动配合;
第一支撑部(220),所述第一支撑部(220)连接于所述导电本体(210)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部(220)能由所述壳体(100)支撑;以及,
第二支撑部(230),所述第二支撑部(230)连接于所述导电本体(21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230)能由所述壳体(100)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20)设置有第一支撑腔(221),所述第一支撑腔(221)用于容置所述壳体(100)的第一支撑凸起(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20)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222)、第二板(223)和第三板(224),所述第三板(224)远离所述第二板(223)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本体(210)连接,所述第一板(222)、所述第二板(223)和所述第三板(224)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支撑腔(221);所述第二板(223)能由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22)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30)设置有第二支撑腔(231),所述第二支撑腔(231)用于容置所述壳体(100)的第二支撑凸起(1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30)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四板(232)、第五板(233)和第六板(234),所述第六板(234)远离所述第五板(233)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本体(210)连接,所述第四板(232)、所述第五板(233)和所述第六板(234)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支撑腔(231);所述第五板(233)能由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23)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还设置有插槽(241)或凸起(124),所述插槽(241)或凸起(124)能与所述壳体(100)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还包括延伸导电部(240),所述延伸导电部(240)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30)连接,所述延伸导电部(240)设置有所述插槽(241)或凸起(124)。
8.一种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端子(161)、紧固件(163)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片,所述端子(161)装配于所述壳体(100);
所述端子(161)设置有装配腔(162),所述紧固件(163)与所述端子(161)活动连接,所述导电本体(210)设置于所述装配腔(162)内,所述紧固件(163)用于使所述导电本体(210)在所述装配腔(162)内活动、并能使所述导电本体(210)和所述端子(161)共同夹持导电线;
所述第一支撑部(220)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30)均伸出所述装配腔(162),且所述第一支撑部(220)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30)均由所述壳体(100)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相互扣合且连接的压盖(110)和底座(120),所述端子(161)装配于所述底座(120),所述第一支撑部(220)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30)均由所述底座(120)支撑,且所述压盖(110)与所述导电片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110)包括压盖本体(111)和连接于所述压盖本体(111)的压筋(112),所述压盖本体(111)与所述底座(120)扣合且连接,所述压筋(112)与所述导电片抵接;和/或,
所述底座(120)包括底座本体(121)和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121)的第一支撑凸起(122)和第二支撑凸起(123),所述底座本体(121)与所述压盖(110)扣合且连接,所述端子(161)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21),所述第一支撑部(220)由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22)支撑,所述的第二支撑部(230)由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23)支撑;和/或,
所述底座(120)设置有插槽(241)或凸起(124),所述插槽(241)或所述凸起(124)与所述导电片插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装置还包括静触点(132)或插套,所述第二支撑部(230)与所述静触点(132)或所述插套连接。
CN202321605138.5U 2023-06-21 2023-06-21 导电片和接电装置 Active CN220066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5138.5U CN220066172U (zh) 2023-06-21 2023-06-21 导电片和接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5138.5U CN220066172U (zh) 2023-06-21 2023-06-21 导电片和接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6172U true CN220066172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05138.5U Active CN220066172U (zh) 2023-06-21 2023-06-21 导电片和接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6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99498A (en) Devices for mak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US7140896B2 (en) Connector
US5980335A (en) Electrical terminal
EP035108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934943A (en) Automated connector alignment assembly for connection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H05190233A (ja) コネクタ
KR940002222Y1 (ko) 전원소켓
JP3264305B2 (ja) 結合検知装置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CN117637399A (zh) 二次接线装置
WO2001003246A1 (fr) Connecteur pour cartes avec contact a la masse
CN220066172U (zh) 导电片和接电装置
US4527849A (en) Snap-in moun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devices
CN211502389U (zh) 灯模块
US6394829B1 (en) Self-aligning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CN211507410U (zh) 触点模块
JP2974121B2 (ja) コネクタにおける短絡用接触子の係止構造
CN218769344U (zh) 静接线组件
CN113783027A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112542709A (zh) 插接件、电连接机构和电子产品
CN113028309A (zh) 灯模块
KR920004114B1 (ko) 전자접촉기
CN219610879U (zh) 一种电气连接器及电子产品
CN218275185U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的固定结构
CN219163300U (zh) 一种断路器
CN221041790U (zh) 一种高压屏蔽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