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5556U - 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系统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系统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65556U CN220065556U CN202321319042.2U CN202321319042U CN220065556U CN 220065556 U CN220065556 U CN 220065556U CN 202321319042 U CN202321319042 U CN 202321319042U CN 220065556 U CN220065556 U CN 2200655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output
- relay
- power supply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123 feedback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系统及空调器,所述电路包括:供电单元适于给继电器线圈供电;电流采样单元适于对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进行采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电源控制端输出开关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进行工作,并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输出启动电压,以使继电器开关吸合,以及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输出维持电压,并根据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维持电压保持稳定,其中,维持电压小于启动电压。该电路在保证继电器开关成功吸合的前提下,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同时确保驱动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一种继电器系统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对继电器的驱动技术方案中,均采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启动继电器以控制继电器成功吸合,并在继电器吸合后一直保持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输入,以维持继电器吸合状态。该技术方案导致继电器驱动损耗较大,增大了应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在保证继电器开关成功吸合的前提下,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同时确保驱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继电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供电单元,供电单元的供电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相连,适于给继电器线圈供电;电流采样单元,电流采样单元的采样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相连,适于对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进行采样;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采样输入端与电流采样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控制单元的电源控制端与供电单元的开关端相连,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供电单元的电压调节端相连,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电源控制端输出开关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进行工作,并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输出启动电压,以使继电器开关吸合,以及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输出维持电压,并根据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维持电压保持稳定,其中,维持电压小于启动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供电单元的供电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相连,供电单元适于给继电器线圈供电,电流采样单元的采样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相连,适于对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进行采样,控制单元的采样输入端与电流采样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控制单元的电源控制端与供电单元的开关端相连,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供电单元的电压调节端相连,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电源控制端输出开关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进行工作,并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输出启动电压,以使继电器开关吸合,以及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输出维持电压,并根据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维持电压保持稳定,其中,维持电压小于启动电压。该继电器驱动电路在对继电器驱动过程中,首先控制供电单元输出较大的启动电压,以保证继电器开关成功吸合,并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控制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降低至维持电压,通过维持电压维持继电器开关的吸合状态,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目的,同时通过采样获取的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及时调整,在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前提下,确保了驱动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具体地,供电单元包括DC/DC(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直流到直流)可调电源电路。
具体地,DC/DC可调电源电路包括:DC/DC变换芯片,DC/DC变换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预设电源,DC/DC变换芯片的使能引脚与控制单元的电源控制端相连,DC/DC变换芯片在使能引脚被使能时对预设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进行变换;电压输出模块,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DC/DC变换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作为供电单元的供电端;电压反馈调节模块,电压反馈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电压反馈调节模块的调节端与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电压反馈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DC/DC变换芯片的反馈引脚相连,电压反馈调节模块根据控制单元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对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反馈调节,以输出反馈调节信号给DC/DC变换芯片。
具体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一端与DC/DC变换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DC/DC变换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共模电感,共模电感的一端与DC/DC变换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共模电感的另一端作为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
具体地,电压反馈调节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且具有第一节点,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节点与DC/DC变换芯片的反馈引脚相连;第四电阻,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一节点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
具体地,电流采样单元包括检流电阻,检流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和控制单元的采样输入端相连,检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第一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使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维持在第一预设电流阈值,其中,第一预设电流阈值根据启动电压确定。
具体地,预设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为14V,启动电压为12V,维持电压大于等于4V、且小于12V。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继电器系统,包括上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系统,基于上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首先控制供电单元输出较大的启动电压,以保证继电器开关成功吸合,并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控制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降低至维持电压,通过维持电压维持继电器开关的吸合状态,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目的,同时通过采样获取的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及时调整,在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前提下,确保了驱动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基于上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首先控制供电单元输出较大的启动电压,以保证继电器开关成功吸合,并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控制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降低至维持电压,通过维持电压维持继电器开关的吸合状态,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目的,同时通过采样获取的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及时调整,在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前提下,确保了驱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的波形图;
图4为与图3相对应的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的波形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供电单元的电路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系统和空调器。
在继电器驱动过程中,采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启动继电器以控制继电器成功吸合,并在继电器吸合后一直保持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输入以维持继电器吸合状态的技术方案,会导致继电器驱动损耗较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图1所示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图1所示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在维持继电器吸合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芯片的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口输出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波调节三极管的导通和关闭的占空比,从而实现减少供给继电器的电流,降低继电器驱动损耗。但是,该技术方案使流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变化,这样会导致继电器触头的弹片会出现受力不断变化,触点接插位置也会出现微小位移,导致触点磨损,长时间会导致触点损坏,产生导通故障,影响继电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可包括:供电单元10、电流采样单元20和控制单元30。
其中,供电单元10的供电端与继电器线圈L的第一端相连,适于给继电器线圈L供电。电流采样单元20的采样端与继电器线圈L的第二端相连,适于对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进行采样。控制单元30的采样输入端与电流采样单元20的输出端相连,控制单元30的电源控制端与供电单元10的开关端相连,控制单元3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供电单元10的电压调节端相连,控制单元30被配置为通过电源控制端输出开关信号控制供电单元10进行工作,并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10输出启动电压,以使继电器开关K吸合,以及在继电器开关K吸合后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10输出维持电压,并根据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对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维持电压保持稳定,其中,维持电压小于启动电压。其中,启动电压和维持电压可根据所驱动的继电器特性进行设定,此处不作限制。
具体地,继电器40包括串联在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线圈L以及串联在工作电路中的继电器开关K。当继电器线圈L得电时,继电器线圈L中铁芯产生一定的电磁吸力,从而带动衔铁动作,实现继电器开关K吸合,使工作电路导通。反之,继电器线圈L中的电流消失时,电磁吸力也随之消失,继电器开关K打开,工作电路断开。如图2所示,由供电单元10为继电器线圈L供电。控制单元30对供电单元10的工作状态以及实际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控制,供电单元10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3所示,相应的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波形如图4所示。
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该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控制单元30未接收到继电器40的驱动信号时,控制单元30通过电源控制端控制供电单元10关闭,此时供电单元10供电端无电压输出,即输出电压为0。在t1时刻时,控制单元30接收到继电器40的驱动信号,控制单元30通过电源控制端输出开关信号控制供电单元10开始工作,并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10输出电压V1(即启动电压),以通过强电压驱动继电器40使继电器线圈L流经大电流I1,保证继电器开关K成功吸合。
在确定继电器开关K成功吸合后,控制单元30在t2时刻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10输出电压V2(即维持电压),以较小电压驱动继电器40来维持继电器开关K的吸合状态,此时继电器线圈L流经电流降低至电流I2,从而降低继电器40驱动损耗。
在继电器40的工作过程中,继电器线圈L在外部环境或自身参数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阻值的波动,从而导致继电器线圈L流经电流的波动,对继电器开关K的吸合状态造成影响。为保证继电器开关K吸合状态的维持稳定性,在继电器开关K吸合状态的维持过程中,控制单元30通过电流采样单元20对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进行实时获取,根据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对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进行实时调节,以保证供电单元20输出的维持电压保持稳定,以保证继电器40的正常工作,保障了继电器驱动稳定性。
例如,控制单元30可基于所驱动的继电器特性对启动电压和维持电压进行预先设定,然后根据继电器线圈L正常状态下的阻值和维持电压计算相应的电流值,从而确定相应的维持电流范围。在对继电器开关K吸合状态的维持过程中,控制单元30将采样获取的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与预先设定的维持电流范围相比较,从而对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确保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处于维持电流范围内,以确保对继电器40的驱动稳定性,保证继电器开关K吸合状态的持续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启动电压可以为供电单元10可提供的最大输出电压值,需要确保在不同工况下,供电单元10提供的启动电压可以保证继电器开关K成功吸合,维持电压可以保证继电器开关K吸合状态的维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0包括DC/DC可调电源电路。供电单元10通过DC/DC可调电源电路根据控制单元30给定的电压控制信号实现直流电的转换输出,从而通过供电端为继电器线圈L提供相应的启动电压、维持电压。
结合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DC/DC可调电源电路包括:DC/DC变换芯片11,DC/DC变换芯片11的输入引脚VIN连接预设电源VCC,DC/DC变换芯片11的使能引脚ROCS与控制单元30的电源控制端相连,DC/DC变换芯片11在使能引脚ROCS被使能时对预设电源VCC提供的输入电压进行变换;电压输出模块12,电压输出模块12的输入端与DC/DC变换芯片11的输出引脚LX相连,电压输出模块12的输出端作为供电单元10的供电端;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的输入端与电压输出模块12的输出端相连,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的调节端与控制单元3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的输出端与DC/DC变换芯片11的反馈引脚VSENSE相连,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根据控制单元30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对电压输出模块12的输出电压进行反馈调节,以输出反馈调节信号给DC/DC变换芯片11。
也就是说,控制单元30通过控制DC/DC变换芯片11的使能引脚ROCS的电平,实现对DC/DC变换芯片11的关闭或工作控制,从而达到对供电单元10的关闭或工作的状态控制。在图5中,当控制单元30的电源控制端输出高电平时,DC/DC变换芯片11开始工作;当控制单元30的电源控制端输出低电平时,DC/DC变换芯片11关闭。
在控制单元30的电源控制端输出高电平,DC/DC变换芯片11工作时,则DC/DC变换芯片11对预设电源VCC提供的输入电压进行变换,并将变换得到的方波信号通过输出引脚LX输出,进而通过电压输出模块12输出稳定的输出电压给继电器线圈L,对继电器40的吸合进行控制。
同时,在DC/DC变换芯片11的工作过程中,控制单元30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对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输出到DC/DC变换芯片11的反馈引脚VSENSE的反馈调节信号进行调节,DC/DC变换芯片11根据调节后的反馈调节信号对预设电源VCC提供的输入电压进行变换,从而对输出引脚LX输出的方波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节,达到调节供电单元10的输出电压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压输出模块12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DC/DC变换芯片11的输出引脚LX相连;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DC/DC变换芯片11的输出引脚LX相连;共模电感L,共模电感L的一端与DC/DC变换芯片11的输出引脚LX相连,共模电感L的另一端作为电压输出模块12的输出端。
具体地,DC/DC变换芯片11的输出引脚LX输出方波信号,当输出引脚LX输出高电平时,则输出引脚LX的输出电压给第一电容C1和共模电感L充电,第一电容C1的电压升高,共模电感L的电流升高,此时第一二极管D1反向截止,DC/DC变换芯片11直接给负载供电,即输出给继电器线圈L。当输出引脚LX输出低电平时,第一二极管D1导通,从而给共模电感L提供续流回路,共模电感L给负载供电,从而确保电压输出模块12输出稳定的输出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电压输出模块12的输出端相连;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且具有第一节点A,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节点A与DC/DC变换芯片11的反馈引脚VSENSE相连;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节点A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控制单元3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
也就是说,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构成分压电路,第二电阻R2的一端作为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的输入端,第一节点A作为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的输出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作为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的调节端。在继电器驱动过程中,控制单元30通过控制信号端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对电压反馈调节模块13的输出的反馈调节信号进行调节,DC/DC变换芯片11基于接收的反馈调节信号对输出的方波信号的占空比进行改变,达到调节供电单元10的输出电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单元30的控制信号端可以为DA(Digital to Analog,数字到模拟转换)输出口,从而通过DA输出口输出相应的电平值。
进一步地,上述预设电源VCC提供的输入电压、继电器驱动所需的启动电压和维持电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电源VCC提供的输入电压为14V,启动电压为12V,维持电压大于等于4V、且小于12V。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电流采样单元20包括检流电阻R,检流电阻R的一端分别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和控制单元30的采样输入端相连,检流电阻R的另一端接地。
也就是说,控制单元30通过电流采样单元20实时获取检测电阻R的电压Vb,通过公式Ib=Vb/R,计算出继电器线圈L的实时工作电流Ib,其中,Ib表示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值,Vb的检测电阻R的电压值,R表示检测电阻R的电阻值。
上述控制单元30的采样输入端可以采用AD(Analog to Digital,模拟到数字转换)输入口。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还被配置为根据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对第一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使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维持在第一预设电流阈值Ic1,其中,第一预设电流阈值Ic1根据启动电压确定。
具体地,控制单元30可根据预先设定的启动电压确定继电器开关K吸合过程对应的第一预设电流阈值Ic1,根据预先设定的维持电压确定继电器开关K吸合状态的维持过程对应的第二预设电流阈值Ic2,Ic2小于Ic1。具体可基于启动电压、维持电压以及继电器线圈L的组织进行相应电流值的计算。
在继电器40的启动阶段,控制单元30通过电源控制端控制供电单元10开始工作,同时控制单元30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10输出启动电压,以控制供电单元10提供一个高电压,保证继电器开关K成功吸合。在此过程中,控制单元30通过采样输入端对检测电阻R的电压Vb进行获取,并计算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Ib。如果工作电流Ib<Ic1,则增大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一电压控制信号的电平值,以提高供电单元10的输出电压,以确保Ib大于等于Ic1。如果检测到Ib远大于Ic1即Ib与Ic1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则减小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一电压控制信号的电平值,以减少供电单元10的输出电压,在确保Ib维持在Ic1的前提下,降低继电器工作电流,以减少功耗。
在继电器开关K吸合后,控制单元30可直接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输出维持电压,也可以基于根据维持电压确定的第二预设电流阈值Ic2对供电单元10的输出进行控制。具体地,在达到预设启动控制时间后,确定继电器开关K吸合,控制单元30开始按一定速率降低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电平值,以控制供电单元10的输出电压降低,同时基于检测电阻R对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Ib进行实时监测,直到控制单元30确定Ib=Ic2,则停止降低供电单元10的输出电压,执行对继电器开关K吸合状态的维持过程。
在对继电器开关K吸合状态的维持过程中,控制单元30获取检测电阻R的电压Vb,计算继电器线圈L的工作电流Ib,以确保Ib维持在Ic2。如果由于继电器线圈L温度上升,致使线圈阻值加大,导致Ib<Ic2,则控制单元30增大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压控制信号的电平值,以提高供电单元10的输出电压;如果检测单元30确定Ib远大于Ic2即Ib与Ic2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则通过降低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压控制信号的电平值,以减少供电单元10的输出电压,从而在确保Ib维持在Ic2的前提下,降低继电器工作电流,以减少功耗。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供电单元的供电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相连,供电单元适于给继电器线圈供电,电流采样单元的采样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相连,适于对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进行采样,控制单元的采样输入端与电流采样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控制单元的电源控制端与供电单元的开关端相连,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供电单元的电压调节端相连,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电源控制端输出开关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进行工作,并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输出启动电压,以使继电器开关吸合,以及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单元输出维持电压,并根据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维持电压保持稳定,其中,维持电压小于启动电压。该继电器驱动电路在对继电器驱动过程中,首先控制供电单元输出较大的启动电压,以保证继电器开关成功吸合,并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控制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降低至维持电压,通过维持电压维持继电器开关的吸合状态,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目的,同时通过采样获取的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及时调整,在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前提下,确保了驱动可靠性。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继电器系统。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系统100包括上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系统,基于上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首先控制供电单元输出较大的启动电压,以保证继电器开关成功吸合,并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控制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降低至维持电压,通过维持电压维持继电器开关的吸合状态,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目的,同时通过采样获取的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及时调整,在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前提下,确保了驱动可靠性。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200包括上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基于上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首先控制供电单元输出较大的启动电压,以保证继电器开关成功吸合,并在继电器开关吸合后控制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降低至维持电压,通过维持电压维持继电器开关的吸合状态,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目的,同时通过采样获取的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及时调整,在降低继电器开关驱动损耗的前提下,确保了驱动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相连,适于给所述继电器线圈供电;
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电流采样单元的采样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相连,适于对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进行采样;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采样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采样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源控制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开关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电压调节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电源控制端输出开关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单元进行工作,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单元输出启动电压,以使继电器开关吸合,以及在所述继电器开关吸合后通过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单元输出维持电压,并根据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所述维持电压保持稳定,其中,所述维持电压小于所述启动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DC/DC可调电源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可调电源电路包括:
DC/DC变换芯片,所述DC/DC变换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预设电源,所述DC/DC变换芯片的使能引脚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源控制端相连,所述DC/DC变换芯片在所述使能引脚被使能时对所述预设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进行变换;
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换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端;
电压反馈调节模块,所述电压反馈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反馈调节模块的调节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反馈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变换芯片的反馈引脚相连,所述电压反馈调节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对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反馈调节,以输出反馈调节信号给所述DC/DC变换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DC/DC变换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DC/DC变换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
共模电感,所述共模电感的一端与所述DC/DC变换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所述共模电感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反馈调节模块包括: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且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DC/DC变换芯片的反馈引脚相连;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包括检流电阻,所述检流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和所述控制单元的采样输入端相连,所述检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对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使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维持在第一预设电流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流阈值根据所述启动电压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为14V,所述启动电压为12V,所述维持电压大于等于4V、且小于12V。
9.一种继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19042.2U CN220065556U (zh) | 2023-05-24 | 2023-05-24 | 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系统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19042.2U CN220065556U (zh) | 2023-05-24 | 2023-05-24 | 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系统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65556U true CN220065556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52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19042.2U Active CN220065556U (zh) | 2023-05-24 | 2023-05-24 | 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系统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655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610038A (zh) * | 2024-08-09 | 2024-09-06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直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及直流接触器 |
-
2023
- 2023-05-24 CN CN202321319042.2U patent/CN22006555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610038A (zh) * | 2024-08-09 | 2024-09-06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直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及直流接触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53395B2 (en) | Bus voltage optimizer for switched power converter | |
CN220065556U (zh) | 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系统及空调器 | |
WO2006112855A1 (en) | Adaptive power control for hysteretic regulators | |
US20220293322A1 (en) | Coil driving device | |
CN101931324B (zh) | 电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10378896U (zh) | 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和空调器 | |
CN102282640B (zh) | 精确控制继电器操作特性的系统 | |
CN212034015U (zh) | 一种用于有刷同步发电机励磁装置的辅助电源起励电路 | |
CN205336116U (zh) | 一种无线供电系统的稳压控制电路 | |
CN108633139B (zh) | 一种具有两路稳定输出的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490534A (zh) | 一种电流模控制dcdc升压变化器及其脉冲频率调制方法 | |
CN103199697A (zh) | 直流对直流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609584B (zh) | 一种电压调节方法 | |
CN212518788U (zh) |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软启动电路 | |
CN211046738U (zh) | 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空调 | |
CN219144018U (zh) | 一种继电器快速切换控制电路 | |
CN215420090U (zh) |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 |
CN112134457A (zh) | 一种基于运算放大器实现pwm调制的恒流源电路 | |
CN217983210U (zh) | 快充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及车载充电机 | |
CN215682119U (zh) | 负载端空载情况下保持控制端电压不变的电源装置 | |
CN215072159U (zh) | 智能调整输出功率电源芯片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 |
CN109300737B (zh) | 电磁继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639082B (zh) | 一种宽电压输入的比例电磁阀控制装置及比例电磁阀 | |
CN214756992U (zh) | 一种基于拨码调节的限功率控制电路 | |
CN112233935B (zh) | 接触器驱动设备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