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4652U - 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4652U
CN220064652U CN202321570222.8U CN202321570222U CN220064652U CN 220064652 U CN220064652 U CN 220064652U CN 202321570222 U CN202321570222 U CN 202321570222U CN 220064652 U CN220064652 U CN 220064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wn
insulating
core
head
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702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许
欧阳念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702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4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4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4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涉及智能设备领域,表冠组件安装于表体,表冠组件包括具有导电功能的表冠本体和绝缘巴管,表冠本体包括相连的头部和芯部,芯部的远离头部的第一端部伸入至表体内,绝缘巴管套设于芯部的外部,以使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绝缘连接。本公开通过绝缘巴管实现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之间的绝缘连接,在保证表冠能够实现旋转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将表冠本体作为电极采集用户的生物电信号,由于表冠与表体的外壳之间绝缘,生物电信号不会传输至表体的外壳,提升了生物电信号采集过程的可靠性,无需额外增设电极,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智能手表等穿戴式智能设备中,在对用户的心跳、体脂能生物电信号进行测量时,需要通过设置在穿戴式智能设备上的多个金属按键作为电极进行测量。另外,一些穿戴式智能设备中,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旋转表冠实现翻页等功能。这样的结构设置,不仅增加了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成本,还造成整个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表冠组件,安装于表体,所述表冠组件包括:
表冠本体,具有导电功能,所述表冠本体包括相连的头部和芯部,所述芯部的远离所述头部的第一端部伸入至所述表体内;
绝缘巴管,套设于所述芯部的外部,以使所述表冠本体与所述表体的外壳绝缘连接。
可选地,所述头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芯部的与所述头部相连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表冠组件包括绝缘内衬,所述绝缘内衬套设于所述芯部的第二端部。
可选地,所述绝缘内衬与所述头部粘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绝缘巴管与所述头部之间设置弹性件,外力作用下,所述弹性件被压缩,所述表冠本体朝向所述绝缘巴管运动,所述绝缘巴管的部分区域伸入至所述容置腔中;
外力作用消失,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表冠本体朝远离所述绝缘巴管的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芯部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内衬和所述绝缘巴管抵接。
可选地,所述绝缘巴管与所述芯部之间设置密封圈;和/或,
所述表冠本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绝缘巴管的管壁的厚度为1mm±0.05mm。
可选地,所述表冠组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芯部的第一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表冠本体安装于所述表体,所述固定部具有导电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表体以及如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表冠组件,所述表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外壳设置开口,所述表冠组件安装于所述开口,所述表冠组件的绝缘巴管与所述外壳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口处设置第一限位台阶面,所述绝缘巴管设置第二限位台阶面,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面抵接,对所述绝缘巴管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表体内设置用于检测电信号的传感器,所述表冠组件的固定部与所述传感器连接,以将所述表冠本体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传感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涉及智能设备领域,表冠组件安装于表体,表冠组件包括具有导电功能的表冠本体和绝缘巴管,表冠本体包括相连的头部和芯部,芯部的远离头部的第一端部伸入至表体内,绝缘巴管套设于芯部的外部,以使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绝缘连接。本公开通过绝缘巴管实现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之间的绝缘连接,在保证表冠能够实现旋转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将表冠本体作为电极采集用户的生物电信号,由于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之间绝缘,生物电信号不会传输至表体,而是直接传输至表体内部的传感器或芯片上,无需额外增设电极,降低了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表冠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表冠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目前,在智能手表等穿戴式智能设备中,在对用户的心跳、体脂能生物电信号进行测量时,需要通过设置在穿戴式智能设备上的多个金属按键作为电极进行测量。另外,一些穿戴式智能设备中,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旋转表冠实现翻页等功能。这样的结构设置,不仅增加了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成本,还造成整个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结构复杂。
为了减少设置在穿戴式智能设备上的按键数量,降低结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在保证表冠能够旋转的基础上,还能够作为电极采集用户的生物电信号的表冠结构,以在无需额外设置按键的情况下,实现心率监测、体脂检测分析等功能,满足用户对多样化功能的使用需求。
相关技术中,表冠组件通常采用金属巴管,并额外设置绝缘结构,以使表体与表冠组件之间实现绝缘连接,这样的结构往往较为复杂,占用空间大,同时,批量化生产的成本高及组装难度大,导致整机成本难以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涉及智能设备领域,表冠组件安装于表体,表冠组件包括具有导电功能的表冠本体和绝缘巴管,表冠本体包括相连的头部和芯部,芯部的远离头部的第一端部伸入至表体内,绝缘巴管套设于芯部的外部,以使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绝缘连接。本公开通过绝缘巴管将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之间绝缘隔离连接,在保证表冠本体能够实现旋转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将表冠本体作为电极以采集用户的生物电信号。由于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之间绝缘连接,用户的身体(比如手指)上的生物电信号(比如电流)只会通过具有导电功能的表冠本体传输给至少一种传感器(可以设置于芯片上),生物电信号不会传输至表体的外壳上,不仅无需额外增设电极,还能够避免表体的外壳对生物电信号的采集过程产生影响,同时,由于使用绝缘巴管代替了金属巴管,无需额外再增设绝缘结构,降低了成本。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冠组件,表冠组件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穿戴式智能设备比如是智能手表,如图1所示。常规手表,比如石英表等,表冠通常用于校准日期、时间、上链等作用;而本公开中的表冠组件设置在穿戴式智能设备上,其可以进行旋转,以实现智能手表显示界面的翻页功能。同时,表冠组件中的表冠本体还可以作为电极使用,表冠本体可以采集由于用户触摸表冠本体而由用户手指传递至表冠本体上的生物电信号,并将生物电信号传递至相应的传感器,从而使得穿戴式智能设备能够检测用户身体状态。比如,表冠本体作为电极采集到的生物电信号可以结合其他的电极采集到的生物电信号用于检测用户的体脂率或者绘制用户的心电图或者检测用户的血压等。
如图1-图3所示,在实施过程中,表冠组件安装于表体50,表体50是智能手表的主体部分,表体50上设置有显示屏等。表冠组件包括表冠本体10与绝缘巴管20,表冠本体10具有导电功能,以在与用户的身体进行接触时,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电信号。表冠本体10包括头部11和芯部12,头部11与芯部12相连,头部11与芯部12两者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芯部12的远离头部11的第一端部121伸入至表体50内,芯部12的外部套设绝缘巴管20,绝缘巴管20具有绝缘功能,绝缘巴管20设置在表体50与表冠本体10之间,绝缘巴管20隔离了表冠本体10与表体50的外壳,以使表冠本体10与表体50的外壳绝缘连接,从而在表冠本体10作为电极采集用户的生物电信号时,生物电信号不会传输至表体50,直接传输至表体50内部的传感器上,提升了表冠本体10作为电极采集用户生物电信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中,表冠本体1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由于绝缘巴管20设置在表冠本体10与表体50之间,因此,绝缘巴管20不会外露,使得穿戴式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手表)的表冠部分外表面整体均为金属外观,提升了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冠本体10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铁、铬、不锈钢等材质,也可以在金属材料表面镀银提高导电性,以使表冠本体10能够实现导电功能。
其中,绝缘巴管20的材质可以为热塑性塑胶、高分子树脂聚合物等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材质,也可以为聚酰胺中掺杂入玻璃纤维的混合材质,例如聚酰胺与玻璃纤维进行混合,两者之间不会产生化学反应,聚酰胺的重量占45%,玻璃纤维的重量占55%,以在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强度,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绝缘巴管20的具体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作过多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绝缘巴管将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之间隔离开,以使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之间绝缘连接,在保证表冠能够实现旋转功能的前提下,由于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之间绝缘,可以将表冠本体作为电极采集用户的生物电信号,从而无需额外增加金属按键作为电极,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整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头部11设置有容置腔111,芯部12的第二端部122位于容置腔111中,第二端部122与头部11相连。表冠组件还包括绝缘内衬30,绝缘内衬30套设在芯部12的第二端部122,绝缘内衬30用于提高隔离效果,保证表冠本体10的头部11与表体50之间绝缘连接的可靠性。示例性地,绝缘内衬30与头部11粘接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内衬30也可以通过紧固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与头部11连接,本公开对此不作过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依旧参考图3-图5,绝缘巴管20与头部11之间设置弹性件123,弹性件123一方面可以利于实现表冠本体10的头部11与绝缘巴管20之间的相对运动,另一方面,当表冠本体10受到触控按压时,弹性件123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
具体地,以图3中所示方向为准,当表冠本体10受到水平向左的外力时,在外力作用下时,弹性件123压缩,表冠本体10朝向绝缘巴管20的方向水平向左运动,绝缘巴管20的部分区域伸入至容置腔111中,同时,芯部12的第一端部121向左边移动,从而接触传感器实现生物电信号传递。当水平向左的外力作用消失时,在弹性件123的水平向右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表冠本体10朝远离绝缘巴管20的方向水平向右运动。另外,示例性地,弹性件123套设于芯部12上,弹性件123的两端分别与绝缘内衬30和绝缘巴管20抵接。弹性件123比如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硅胶套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巴管20与芯部12之间还设置密封圈21,其中,密封圈21用于提高绝缘巴管20与芯部12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从而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灰尘、杂物和水汽等进入到表体50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为了实现绝缘,将相关技术中的金属巴管的材料改为绝缘材料,相比金属巴管而言,绝缘巴管20的强度可能会有些许下降,为了提升绝缘巴管20的强度,可以将绝缘巴管20的厚度提高一些,可以将绝缘巴管20的管壁的厚度为1mm±0.05mm,有利于在保证绝缘性能与绝缘巴管20的厚度和强度的同时尽可能节约用料,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设置,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绝缘巴管20与芯部12之间设置密封圈21,并且表冠本体10由金属材料制成;在另一个示例中,表冠本体10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绝缘巴管20的管壁的厚度为1mm±0.05mm;在又一个示例中,绝缘巴管20与芯部12之间设置密封圈21,并且绝缘巴管20的管壁的厚度为1mm±0.05mm;在再一个示例中,绝缘巴管20与芯部12之间设置密封圈21,表冠本体10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绝缘巴管20的管壁的厚度为1mm±0.05mm。
在一个示例中,表冠组件还包括固定部40,固定部40与芯部12的第一端部121可拆卸连接,比如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固定部40用于将表冠本体10安装于表体50的内部,固定部40具有导电功能,能够将表冠本体10接收到的生物电信号传导至表体50的内部的对应的传感器,固定部40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螺纹紧固连接等方式安装于表体50中,本公开对具体的连接方式不作特殊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绝缘巴管与绝缘内衬将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隔离,实现表冠本体与表体的外壳之间的绝缘连接,表冠本体的头部与绝缘巴管之间能够进行相对运动,能够方便地对表冠本体进行按压,以实现相应的功能,有利于提高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结构紧凑性。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依旧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可以是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其他可穿戴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表体5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表冠组件,表体50包括外壳51,外壳51由金属材料制成,外壳51设置开口511,表冠组件安装于开口511,并且表冠组件的绝缘巴管20与外壳51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穿戴式智能设备对绝缘巴管20设置限位措施。具体地,开口511处设置第一限位台阶面52,绝缘巴管20设置第二限位台阶面22,第一限位台阶面52与第二限位台阶面22对应设置,当绝缘巴管20安装在表体50上时,第一限位台阶面52与第二限位台阶面22抵接,对绝缘巴管20进行限位,防止绝缘巴管20插入表体50过深。
在一个示例中,表体50内还设置用于检测电信号的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表冠本体10的头部11还设置导电部112,导电部112接收用户输入的生物电信号,并通过芯部12将生物电信号传递到表冠组件的固定部40,固定部40与传感器(可以为测体脂的传感器,也可以为测血压的传感器)连接,以将表冠本体10接收到的生物电信号传输至传感器,进而对用户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比如检测血压、体脂率或者心电图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身体监测服务。其中,导电部112可以略微低于头部11的表面,方便用户手指定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表冠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于表体,所述表冠组件包括:
表冠本体,具有导电功能,所述表冠本体包括相连的头部和芯部,所述芯部的远离所述头部的第一端部伸入至所述表体内;
绝缘巴管,套设于所述芯部的外部,以使所述表冠本体与所述表体的外壳绝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芯部的与所述头部相连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表冠组件包括绝缘内衬,所述绝缘内衬套设于所述芯部的第二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内衬与所述头部粘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巴管与所述头部之间设置弹性件,外力作用下,所述弹性件被压缩,所述表冠本体朝向所述绝缘巴管运动,所述绝缘巴管的部分区域伸入至所述容置腔中;
外力作用消失,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表冠本体朝远离所述绝缘巴管的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芯部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内衬和所述绝缘巴管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表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巴管与所述芯部之间设置密封圈;和/或,
所述表冠本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绝缘巴管的管壁的厚度为1mm±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表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冠组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芯部的第一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表冠本体安装于所述表体,所述固定部具有导电功能。
8.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表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表冠组件,所述表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外壳设置开口,所述表冠组件安装于所述开口,所述表冠组件的绝缘巴管与所述外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设置第一限位台阶面,所述绝缘巴管设置第二限位台阶面,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面抵接,对所述绝缘巴管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内设置用于检测电信号的传感器,所述表冠组件的固定部与所述传感器连接,以将所述表冠本体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传感器。
CN202321570222.8U 2023-06-19 2023-06-19 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Active CN220064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0222.8U CN220064652U (zh) 2023-06-19 2023-06-19 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0222.8U CN220064652U (zh) 2023-06-19 2023-06-19 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4652U true CN220064652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0222.8U Active CN220064652U (zh) 2023-06-19 2023-06-19 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4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9045B (zh) 可穿戴设备
US8886281B2 (en) Snap and electrode assembly for a heart rate monitor belt
CN106388809A (zh) 一种用于心电检测的智能手表
CN111973174B (zh) 一种心电图检测装置
CN210960664U (zh) 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
CN103431848B (zh) 一种便携式无源传感器
CN110928178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1022649U (zh) 具有6导联心电记录功能的腕带类电子产品
CN110943732A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按键
CN106667456A (zh) 一种腕表式脉象仪
CN220064652U (zh) 表冠组件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CN211122641U (zh) 一种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汗液检测装置
CN208255650U (zh) 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手表
CN211478890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7066356U (zh) 智能眼镜腿及智能眼镜架
CN116919446A (zh) 可穿戴设备
WO2021098589A1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绑带
CN207136846U (zh) 智能腕戴设备
CN219439150U (zh) 一种多功能心电监护装置
CN211066589U (zh) 一种磁吸式心率监测手表架
CN219089278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7694844A (zh)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
CN216932129U (zh) 智能腕带设备
CN219070311U (zh) 一种一次性可穿戴夜间勃起功能检测设备
CN113271731A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