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1942U - 一种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1942U
CN220061942U CN202321589741.9U CN202321589741U CN220061942U CN 220061942 U CN220061942 U CN 220061942U CN 202321589741 U CN202321589741 U CN 202321589741U CN 220061942 U CN220061942 U CN 220061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air
air inlet
sterilizing
e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97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发
李思逸
冯伟松
陈武
余珍珍
杨平
王慧锋
陈新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97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1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1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1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机壳,机壳设有进风口;和杀菌装置,设于机壳内并位于进风口处,杀菌装置包括放电组件,放电组件包括发射极和多个接收极,发射极包括导电本体和两个放电部,导电本体和接收极均为板状结构,两个放电部相背设置在导电本体宽度方向的两端,放电部包括沿导电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放电尖端;导电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接收极;两侧的接收极分别与发射极的两个放电部相对间隔设置,以使发射极的两个放电部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电离空气产生杀菌物质。该空调可以有效杀灭空调内腔附着的细菌。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内腔的换热器、风轮等结构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开机时这些细菌容易吹到空气中,危害人的健康。现有的处理方法,常见的有:一、通过安装负离子碳刷头,使空气中的细菌以沉降的方式落到地面,消除空气中的细菌;二、采用具有抗菌功能的初效滤网拦截,达到杀菌的效果。但是,这些处理方法无法有效杀灭空调内腔的附着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可以有效杀灭空调内腔附着的细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和杀菌装置,设于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杀菌装置包括放电组件,所述放电组件包括发射极和多个接收极,所述发射极包括导电本体和两个放电部,所述导电本体和所述接收极均为板状结构,两个所述放电部相背设置在所述导电本体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放电部包括沿所述导电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放电尖端;所述导电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接收极;两侧的所述接收极分别与所述发射极的两个所述放电部相对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发射极的两个所述放电部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电离空气产生杀菌物质。
其中,杀菌装置主要起到杀菌作用。杀菌装置可以在脉冲电源、交流电源等电压变化的高压电源的作用下发生流光放电,通过强电场电离空气产生杀菌物质,杀菌物质可以包括强氧化性物质,强氧化性物质可以氧化分解空气中的细菌,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并且,放电组件包括发射极和至少两个接收极。发射极可以为高压极,连接高压电源的高压端。接收极可以为低压极或接地极,连接高压电源的低压端或接地端。发射极包括导电本体和两个分别设置在导电本体宽度方向两端的放电部,每个放电部的对面都设有接收极。这样,一个发射极可以对应两个接收极,从而形成两个强电场,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杀菌物质,且省掉了一个发射极,简化了杀菌装置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每个放电部包括多个放电尖端,放电尖端可以强化放电强度,从而强化对空气的电离程度,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杀菌物质。导电本体为板状结构(或者说片状结构),可以呈长条形(如矩形),且两个放电部相背设置在导电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并正对着设置在导电本体宽度方向两侧的接收极。因此,放电部的放电尖端也沿导电本体的宽度方向渐缩设置。这样,可以直接对一个导电片进行加工成型,得到一体成型的发射极,相较于在板状结构的板面上插接或者焊接针状结构来形成放电尖端的方案,本方案加工难度较低,便于加工成型。
杀菌装置设置在机壳内且位于进风口处,在空调出风口关闭的状态下,杀菌装置产生的杀菌物质(如强氧化性物质)可以在机壳内扩散到空调内腔的每个角落,实现腔内杀菌。而在空调打开出风口的状态下,杀菌装置产生的杀菌物质也可以随空调出风扩散到室内空间中,对室内空间起到杀菌作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既能够实现空间细菌的消杀,也能够对空调内腔(如风轮、换热器等结构)附着的细菌进行消杀,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相较于空调的出风口,进风口的面积通常更大,所以将杀菌装置设置在空调的进风口处,对空调产生的风阻更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杀菌装置设于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的边缘区域。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在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杀菌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杀菌装置之间的距离k1满足:0mm≤k1≤200mm。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50mm≤k1≤120mm。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杀菌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者,所述杀菌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杀菌装置分居所述进风口长度方向的两端所在的边缘区域。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杀菌装置设于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杀菌装置在所述进风口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与所述进风口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之间的距离k2满足:0mm≤k2≤100mm。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0mm≤k2≤50mm。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内设有换热器;所述发射极与所述接收极中电压较高的电极为高压极,所述放电部与相邻所述接收极之间的间距d0,大于所述高压极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最小距离d1。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面板,所述杀菌装置的入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面板相垂直,所述杀菌装置与所述面板之间的间距d2满足:5mm≤d2≤3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杀菌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空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空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安装架,11安装座,12安装盖,13气流通道;
2杀菌装置,21发射极,211导电本体,212放电部,2121放电尖端,22接收极;
3机壳,31进风口,32出风口,33导风板,34导风叶片,36面板;
4换热器;
5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机壳3和杀菌装置2。
具体地,如图3至图9所示,机壳3设有出风口32。出风口32处可以设置导风叶片34和导风板33,如图4所示。导风板33可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32。
机壳3还设有进风口31。进风口31处可以设置初效滤网。机壳3内设有换热器4和风轮5。空调工作时,风轮5转动,空气由进风口31进入机壳3,与换热器4换热后,由出风口32排出。风轮5可以为但不限于贯流风轮。
如图3至图9所示,杀菌装置2设于机壳3内且位于进风口31处,如杀菌装置2可以位于初效滤网与换热器4之间,如图4所示。杀菌装置2包括放电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放电组件包括发射极21和多个接收极22。发射极21包括导电本体211和两个放电部212。导电本体211为板状结构。接收极22也可以为板状结构。
两个放电部212相背设置在导电本体211宽度方向的两端,放电部212包括沿导电本体211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放电尖端2121。导电本体211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接收极22。两个接收极22(即两侧的接收极22)分别与发射极21的两个放电部212相对间隔设置,以使发射极21的两个放电部212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电离空气产生杀菌物质。
其中,杀菌装置2主要起到杀菌作用。杀菌装置2可以在脉冲电源、交流电源等电压变化的高压电源的作用下发生流光放电,通过强电场电离空气产生杀菌物质,杀菌物质可以包括强氧化性物质,强氧化性物质可以氧化分解空气中的细菌,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并且,放电组件包括发射极21和至少两个接收极22。发射极21可以为高压极,连接高压电源的高压端。接收极22可以为低压极或接地极,连接高压电源的低压端或接地端。或者也可以交换发射极21及接收极22与高压电源的连接方式,则发射极21可以为接地极或低压极,接收极22可以为高压极。发射极21包括导电本体211和两个分别设置在导电本体211宽度方向两端的放电部212,每个放电部212的对面都设有接收极22。这样,一个发射极21可以对应两个接收极22,从而形成两个强电场,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杀菌物质,且省掉了一个发射极21,简化了杀菌装置2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每个放电部212包括多个放电尖端2121,放电尖端2121可以强化放电强度,从而强化对空气的电离程度,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杀菌物质。放电尖端2121的形状可以为但不限于:三角形、梯形、锯齿形等。每个放电部212的多个放电尖端2121可以间隔设置(如等间隔设置),也可以挨在一起,没有间隔。两个放电部212可以对称设置在导电本体211的两端,也可以在导电本体211的长度方向上适当错开设置。
导电本体211为板状结构(或者说片状结构),可以呈长条形(如矩形),且两个放电部212相背设置在导电本体2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并正对着设置在导电本体211宽度方向两侧的接收极22。因此,放电部212的放电尖端2121也沿导电本体211的宽度方向渐缩设置。这样,可以直接对一个导电片进行加工成型,得到一体成型的发射极21,相较于在板状结构的板面上插接或者焊接针状结构来形成放电尖端2121的方案,本方案加工难度较低,便于加工成型。导电本体211的宽度可以大于放电尖端2121的凸出长度(即放电尖端2121沿导电本体211宽度方向的尺寸)。这样,一个发射极21的两个放电部2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放电时不容易相互影响导致发射极21击穿损坏,从而有利于保证发射极21的使用可靠性。
杀菌装置2设置在机壳3内且位于进风口31处,在空调出风口32关闭的状态下,杀菌装置2产生的杀菌物质(如强氧化性物质)可以在机壳3内扩散到空调内腔的每个角落,实现腔内杀菌。而在空调打开出风口32的状态下,杀菌装置2产生的杀菌物质也可以随空调出风扩散到室内空间中,对室内空间起到杀菌作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既能够实现空间细菌的消杀,也能够对空调内腔(如风轮5、换热器4等结构)附着的细菌进行消杀,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相较于空调的出风口32,进风口31的面积通常更大,所以将杀菌装置2设置在空调的进风口31处,对空调产生的风阻更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的种类不受限制。比如:空调可以是分体式空调,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分体式空调可以是壁挂式空调,也可以是落地式空调,可以仅包括分体式空调的空调室内机,也可以是完整的分体式空调。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杀菌装置2还可以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设有气流通道13,气流通道13与机壳3内部空间连通。放电组件设置在安装架1上并位于气流通道13内。安装架1主要起到安装作用。一方面,安装架1为发射极21、接收极22提供安装载体,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安装架1还可以设置相应结构,与空调的相应结构进行连接,以保证杀菌装置2安装在空调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连接结构可以包括机械连接结构,如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进行机械连接;连接结构也可以包括电性连接结构,如可以设置接线端子与空调的电源实现电性连接。
当然,杀菌装置2也可以不包括安装架1,比如可以直接将发射极21、接收极22安装在空调的相应结构(如机壳3)上。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接收极22也为板状结构,导电本体211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接收极22的厚度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
换言之,发射极21与接收极22均为板状结构,且相互垂直。这样,发射极21与接收极22的布置形式相对规整,便于在安装架1上装配固定。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安装架1包括安装座11和安装盖12,安装座11与安装盖12盖合连接。发射极21、接收极22固定于安装盖12。安装座11与安装盖12可以通过卡扣、紧固件(如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发射极21、接收极22可以通过卡扣、紧固件(如螺钉)等方式与安装盖12进行固定连接。安装座11和安装盖12可以都是包括镂空的框架结构,以便于在安装架1内形成气流通道13。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11设有卡凸,安装盖12对应设有卡扣,卡扣卡在卡凸上,使安装盖12与安装座11相连。装配时,直接将安装盖12盖在安装座11上,按压安装盖12,即可使卡扣卡在卡凸上,装配方式简单快捷。安装盖12上可以设置插槽,接地极、发射极21可以端部插装于插槽。
当然,安装架1的结构形式不限于此,发射极21、接收极22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也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对发射极21、接收极22起到固定作用即可。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放电组件包括沿导电本体211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两个接收极22之间的多个发射极21,如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发射极21。其中,导电本体211的厚度方向可以与杀菌装置2的厚度方向一致。这样,该方案相当于杀菌装置2的放电组件在杀菌装置2的厚度方向上实现了阵列排布的效果,且不会增加杀菌装置2的体积。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放电组件包括沿导电本体2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射极21,且在导电本体211的宽度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发射极21之间均设有接收极22。导电本体211的宽度方向可以与杀菌装置2的宽度方向一致。这样,该方案相当于杀菌装置2的放电组件在杀菌装置2的宽度方向上实现了阵列排布的效果。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放电组件在杀菌装置2的长度方向上也可以并排设置多个,实现长度方向上的阵列排布效果。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进风口31大致可以呈长方形。杀菌装置2设于进风口31的长度方向的边缘区域,如图4、图7和图8所示。
这样有利于减小杀菌装置2的存在对进风口31造成的风阻,有利于提高空调的出风效率。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进风口31在长度方向上靠近杀菌装置2的一端与杀菌装置2之间的距离k1满足:0mm≤k1≤200mm,如0mm、20mm、40mm、50mm、80mm、100mm、120mm、150mm、180mm、200mm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50mm≤k1≤120mm。
这样便于腔内杀菌时杀菌装置2产生的杀菌物质能够沿进风口31的长度方向向两侧扩散,有利于提高腔内杀菌的效率,进而缩短腔内杀菌所需的时间。另外,这样可以保证杀菌装置2在进风口3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都能过风,从而有利于空调出风口32打开的状态下,杀菌装置2产生的杀菌物质可以与空气充分接触,以提高空间杀菌效率。
当杀菌装置2包括安装架1时,进风口31在长度方向上靠近杀菌装置2的一端与杀菌装置2之间的距离k1,可以为进风口31在长度方向上靠近安装架1的一端与安装架1之间的距离。进风口31在长度方向上靠近杀菌装置2的一端与杀菌装置2之间的距离k1,也可以为进风口31在长度方向上靠近发射极21的一端与发射极21之间的距离。
当然,进风口31在长度方向上靠近杀菌装置2的一端与杀菌装置2之间的距离k1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杀菌装置2的数量为一个,如图4和图7所示。
换言之,只在进风口3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在的边缘区域设置杀菌装置2,该方案可以减少杀菌装置2的数量,有利于节约成本。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杀菌装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杀菌装置2分居进风口3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在的边缘区域,如图8所示。
换言之,进风口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在的边缘区域均设有杀菌装置2。该方案可以增加杀菌物质的生成量,且有利于空调内腔均匀杀菌,有利于缩短杀菌时长,提高杀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31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杀菌装置2可以设置在进风口31左侧的边缘区域(如图4所示),也可以设置在进风口31右侧的边缘区域(如图7所示),也可以进风口31左侧和右侧的边缘区域都设置杀菌装置2(如图8所示)。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进风口31呈条形。杀菌装置2设于进风口3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如图9所示。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杀菌装置2在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与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之间的距离k2满足:0mm≤k2≤100mm,如0mm、10mm、20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0mm≤k2≤50mm。
这样便于杀菌装置2产生的杀菌物质沿进风口31的长度方向向两侧扩散,对空调内腔进行均匀快速杀菌。
当然,杀菌装置2在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与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之间的距离k2,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当然,杀菌装置2的位置及数量不限于上述方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机壳3内设有换热器4。发射极21与接收极22中电压较高的电极为高压极。放电部212与相邻接收极之间的间距d0(如图2所示),大于放电组件的高压极(如接收极22)与换热器4之间的最小距离d1(如图5和图6所示)。
这样,放电组件与换热器4之间具有合适的间距,一方面有利于避免换热器4与放电组件发生碰撞,也使得换热器4与放电组件的高压极之间具有安全的电气间隙。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机壳3包括面板36,如图5和图6所示。杀菌装置2的入风口所在平面与面板36相垂直,如图5所示。换言之,杀菌装置2与面板36平行间隔设置。
杀菌装置2与面板36之间的间距d2满足:5mm≤d2≤30mm,如5mm、10mm、15mm、20mm、25mm、30mm等。
这样可以保证较好的过风效果和杀菌效果。
当然,杀菌装置2与面板36之间的间距d2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杀菌装置2也可以旋转一定角度,如图6所示。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杀菌装置2的入风口所在平面与进风口31的进风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0°≤α≤90°,如0°、10°、20°、30°、35°、40°、45°、50°、55°、60°、70°、80°、90°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30°≤α≤90°。
在一些实施例中,30°≤α≤60°。
这样有利于延长空气在杀菌装置2内的电离时间,从而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杀菌物质,且不会造成过大风阻而影响出风效率。
其中,杀菌装置2的入风口指向送风口的方向可以与杀菌装置2的厚度方向相一致,如图2所示,则杀菌装置2的入风口可以为杀菌装置2厚度方向的一端设置的通风口。
当然,进风口31的进风方向与杀菌装置2的入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下面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杀菌性能进行评价。
其中,空气杀菌检测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1.3部分空气消毒效果鉴定试验。表面杀菌检测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5部分,菌片位置放在风轮5上,距离杀菌装置2最远处。
采用脉冲方波电源,对杀菌装置2输出电压为8KV-5KV,高压时间占比80%;空气杀菌测试试验(即空间杀菌)中空调风量100%;表面杀菌(即空调腔内表面杀菌)时在空调出风口32关闭状态下运行,且空调的制冷制热相关结构(如换热器4、风轮5、压缩机等结构)也停止运行。
在实施例一中,杀菌装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杀菌装置2分居进风口3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在的边缘区域。进风口31在长度方向上靠近杀菌装置2的一端与杀菌装置2之间的距离k1=100mm。杀菌装置2工作60分钟的空气杀菌率为99.9%,工作120分钟的表面杀菌率为98.4%。
在实施例二中,杀菌装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杀菌装置2分居进风口3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在的边缘区域。进风口31在长度方向上靠近杀菌装置2的一端与杀菌装置2之间的距离k1=200mm。杀菌装置2工作60分钟的空气杀菌率为99.9%,工作120分钟的表面杀菌率为98.1%。
在实施例三中,杀菌装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杀菌装置2分居进风口3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在的边缘区域。进风口31在长度方向上靠近杀菌装置2的一端与杀菌装置2之间的距离k1=0mm。杀菌装置2工作60分钟的空气杀菌率为99.9%,工作120分钟的表面杀菌率为96.6%。
在实施例四中,杀菌装置2的数量为一个,杀菌装置2位于进风口31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杀菌装置2在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与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之间的距离k2=0mm。杀菌装置2工作60分钟的空气杀菌率为97.5%,工作120分钟的表面杀菌率为91.7%。
在实施例五中,杀菌装置2的数量为一个,杀菌装置2位于进风口31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杀菌装置2在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与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之间的距离k2=300mm。杀菌装置2工作60分钟的空气杀菌率为97.9%,工作120分钟的表面杀菌率为75.1%。
在实施例六中,杀菌装置2的数量为一个,杀菌装置2位于进风口31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杀菌装置2在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与进风口31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之间的距离k2=50mm。杀菌装置2工作60分钟的空气杀菌率为97.8%,工作120分钟的表面杀菌率为86.3%。
上述六个实施例的结构参数、空杀数据及表杀数据总结如下表所示:
杀菌装置数量 k1/k2 60分钟空气杀菌率 120分钟表面杀菌率
双模块 100mm 99.9% 98.4%
双模块 200mm 99.9% 98.1%
双模块 0mm 99.9% 96.6%
单模块 0mm 97.5% 91.7%
单模块 300mm 97.9% 75.1%
单模块 50mm 97.8% 86.3%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既能够实现空间细菌的消杀,也能够对空调内腔(如风轮、换热器等结构)附着的细菌进行消杀,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和
杀菌装置,设于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杀菌装置包括放电组件,所述放电组件包括发射极和多个接收极,所述发射极包括导电本体和两个放电部,所述导电本体和所述接收极均为板状结构,两个所述放电部相背设置在所述导电本体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放电部包括沿所述导电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放电尖端;所述导电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接收极;两侧的所述接收极分别与所述发射极的两个所述放电部相对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发射极的两个所述放电部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电离空气产生杀菌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装置设于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的边缘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在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杀菌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杀菌装置之间的距离k1满足:0mm≤k1≤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50mm≤k1≤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者
所述杀菌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杀菌装置分居所述进风口长度方向的两端所在的边缘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装置设于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装置在所述进风口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与所述进风口长度方向上的中垂面之间的距离k2满足:0mm≤k2≤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0mm≤k2≤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换热器;
所述发射极与所述接收极中电压较高的电极为高压极,所述放电部与相邻所述接收极之间的间距d0,大于所述高压极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最小距离d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面板,所述杀菌装置的入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面板相垂直,所述杀菌装置与所述面板之间的间距d2满足:5mm≤d2≤30mm。
CN202321589741.9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空调 Active CN220061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9741.9U CN220061942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9741.9U CN220061942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1942U true CN220061942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0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9741.9U Active CN220061942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1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52028B1 (ko) 공조기용 실내 유닛
CN220061942U (zh) 一种空调
CN220135594U (zh) 一种空调
CN220061992U (zh) 一种空调
CN220061940U (zh) 一种空调
CN220152843U (zh) 一种空调
CN220061941U (zh) 一种空调
CN220135595U (zh) 一种空调
CN212390537U (zh) 正负离子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CN106642324B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061943U (zh) 一种空调
CN106594869B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017531U (zh) 一种空调
CN220152895U (zh) 一种杀菌装置及空调
CN220062044U (zh) 一种净化杀菌装置及空调
CN220135670U (zh) 一种杀菌装置及空调
CN216143934U (zh) 消毒杀菌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CN213331595U (zh) 风扇
CN112275130A (zh) 一种具有绝缘边框的复合放电电极及净化装置
CN211608641U (zh) 具有净化功能的柜子
CN112012944B (zh) 风扇
CN220061944U (zh) 一种杀菌装置和空调设备
CN112956824A (zh) 具有净化功能的柜子
CN220062043U (zh) 除菌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135671U (zh) 一种杀菌装置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