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1463U -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1463U
CN220061463U CN202321594669.9U CN202321594669U CN220061463U CN 220061463 U CN220061463 U CN 220061463U CN 202321594669 U CN202321594669 U CN 202321594669U CN 220061463 U CN220061463 U CN 220061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level sensor
liquid outlet
water
floating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46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一廉
权雪祺
徐豪
夏林伟
王茂泉
刘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Huajialing Wind Power Co ltd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Huajialing Wind Power Co ltd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Huajialing Wind Power Co ltd,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Huaneng Huajialing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46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1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1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1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包括电缆室箱体、收集箱、泵组和液位传感器,电缆室箱体内具有腔室,在腔室上开设有外排孔;收集箱设于腔室内,收集箱的内壁设有外溢口;泵组连接有吸水管和吸污管,泵组的排出端通过出液管连接收集箱,出液管上连接有外排管,外排管伸出外排孔,出液管、外排管、吸水管和吸污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液位传感器设于腔室内壁的靠下方,液位传感器连接且控制泵组和各控制阀的开闭。本申请可及时将电缆室内部积水排出,将污泥排入收集箱内暂时储存,解决了电缆室内部易积水、容易产生污泥的问题,利用收集箱来收集污泥,可防止排到外部而影响周边环境。

Description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由于箱变的电缆室是在箱变的基础下方,由于长时间的投入使用及箱式变压器的基础密封不良,导致箱式变压器的电缆室在雨季和冬季,极其容易积水。积水后就会导致电缆泡在水中,若电缆在建设期间外绝缘层受到了创伤就及其容易造成电缆击穿。电缆泡在水中也会影响电缆的外层绝缘性能。积水过后箱内底部容易产生污泥,直接排出又会影响周边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变自动抽水装置,以解决电缆室内部易积水、容易产生污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包括:电缆室箱体、收集箱、泵组和液位传感器,所述电缆室箱体内具有腔室,在腔室上开设有外排孔;所述收集箱设于腔室内,收集箱的内壁靠顶部的位置设有外溢口;所述泵组的吸入端连接有吸水管和吸污管,泵组的排出端通过出液管连接收集箱,出液管上通过三通管件连接有外排管,外排管的端部伸出外排孔,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于外排管和收集箱之间,外排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吸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吸污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腔室内壁的靠下方,液位传感器连接且控制泵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闭。
当需要排水时,当电缆室箱体内积水的水位到达液位传感器的限位值时,液位传感器将液位信号发送至泵组的控制器,控制器驱动泵组运转,同时打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将积水通过外排管排到电缆室外部。
当需要排污泥时,手动开启泵组,同时打开第一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将污泥通过出液管排到收集箱内,当收集箱内的污泥达到极限储量时,即混合物的高度到达外溢口时,污泥从外溢口排出电缆室外部,避免对泵组造成损伤。
本申请通过在电缆室箱体内设置泵组和收集箱,可及时将电缆室内部积水排出,将污泥排入收集箱内暂时储存,解决了电缆室内部易积水、容易产生污泥的问题,利用收集箱来收集污泥,可防止排到外部而影响周边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箱包括: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和第三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高于第一出液口,外溢口与第一收集箱连通,外溢口高于第一出液口且低于第一进液口,出液管与第一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二收集箱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高于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收集箱具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第三进液口高于第三出液口,第三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
本申请采用多个收集箱进行分级储存,可提高污泥的容纳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口高于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高于第三进液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组包括水泵和电机,水泵与电机集成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在腔室内,电机的输出端与水泵的内叶轮轴杆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组外设置防护罩。可防止积水或污泥损坏机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具有浮球限位开关,浮球限位开关连接且控制泵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腔室内的同一侧内壁上。
当水位到达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的限位值时,泵组开始低速运转,当水位达到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的限位值时,泵组开始高速运转,当水位仍不降低且达到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的限位值时,泵组持续高速运转。
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可以根据水位的不同来驱动泵组低速或高速运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和第三收集箱呈一字排列且相互紧靠,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和第三收集箱的高度依次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箱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电缆室箱体的侧壁,外溢口位于第一收集箱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水管的进水口与吸污管的进液口均竖直朝下,吸水管的进水口高于吸污管的进液口,吸水管的进水口处可拆卸设有滤芯。滤芯可防止污泥等杂物进入吸水管而造成堵塞。由于吸水管的进水口竖直朝下,污泥和杂物会从滤芯底部自然脱落,不会造成对滤芯的堵塞。滤芯可根据需要适时更换。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箱变自动抽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吸污管和吸水管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缆室箱体;2-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3-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4-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5-水泵;6-电机;7-吸污管;8-出液管;9-第一收集箱;10-第二收集箱;11-第三收集箱;12-吸水管;13-第四控制阀;14-第三控制阀;15-外溢口;16-第二控制阀;17-第一控制阀;18-外排管;19-防护罩;20-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包括:电缆室箱体1、收集箱、泵组和液位传感器,电缆室箱体1内具有腔室,在腔室上开设有外排孔;收集箱设于腔室内,收集箱的内壁靠顶部的位置设有外溢口15;泵组的吸入端连接有吸水管12和吸污管7,泵组的排出端通过出液管8连接收集箱,出液管8上通过三通管件连接有外排管18,外排管18的端部伸出外排孔,出液管8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7,第一控制阀17设于外排管18和收集箱之间,外排管18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6,吸水管12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4,吸污管7上设有第四控制阀13;液位传感器设于腔室内壁的靠下方,液位传感器连接且控制泵组、第一控制阀17、第二控制阀16、第三控制阀14和第四控制阀13的开闭。
当需要排水时,当电缆室箱体1内积水的水位到达液位传感器的限位值时,液位传感器将液位信号发送至四个控制阀,驱动打开第二控制阀16和第三控制阀14,关闭第一控制阀17和第四控制阀13,液位传感器将液位信号还发送至泵组的控制器,控制器驱动泵组运转,同时将积水通过外排管18排到电缆室外部。还可以将外排管18连接外接管,将积水排到指定位置。
当需要排污泥时,手动打开第一控制阀17和第四控制阀13,关闭第二控制阀16和第三控制阀14,然后开启泵组,将污泥通过出液管8排到收集箱内,当收集箱内的污泥达到极限储量时,即混合物的高度到达外溢口15时,污泥从外溢口15排出电缆室外部,避免对泵组造成损伤。
其中,第一控制阀17、第二控制阀16、第三控制阀14和第四控制阀13均为手动电磁阀,即可以电控,也可手动控制。泵组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也可手动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先驱动控制阀的开闭,然后驱动泵组,防止泵组空转。
本申请通过在电缆室箱体1内设置泵组和收集箱,可及时将电缆室内部积水排出,将污泥排入收集箱内暂时储存,解决了电缆室内部易积水、容易产生污泥的问题,利用收集箱来收集污泥,可防止排到外部而影响周边环境。
进一步,吸污管7直接连接泵组,吸水管12通过三通管件连接于吸污管7,即吸水管12为吸污管7的支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集箱包括:第一收集箱9、第二收集箱10和第三收集箱11,第一收集箱9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高于第一出液口,外溢口15与第一收集箱9连通,外溢口15高于第一出液口且低于第一进液口,出液管8与第一进液口相连;第二收集箱10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高于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三收集箱11具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第三进液口高于第三出液口,第三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
本申请采用多个收集箱进行分级储存,可提高污泥的容纳量。
进一步,第一收集箱9的容量为30L,第二收集箱10的容量为20L,第三收集箱11的容量为15L。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液口高于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高于第三进液口。第一收集箱9内储存的污泥容量达到其出水口位置时,能够排入第二收集箱10,当第二收集箱10内储存的污泥容量达到其出水口位置时,能够排入第三收集箱11,实现分级储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泵组包括水泵5和电机6,水泵5与电机6集成固定在安装板20上,安装板20固定在腔室内,电机6的输出端与水泵5的内叶轮轴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电机6为异步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泵组外设置防护罩19。可防止积水或污泥损坏机器。
进一步,防护罩19安装在安装板2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为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具有浮球限位开关,浮球限位开关连接且控制泵组、第一控制阀17、第二控制阀16、第三控制阀14和第四控制阀13的开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2、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3和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4,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2、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3和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腔室内的同一侧内壁上。
当水位到达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4的限位值时,泵组开始低速运转(4级转速),当水位达到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3的限位值时,泵组开始高速运转(8级转速),当水位仍不降低且达到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2的限位值时,泵组持续高速运转。
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可以根据水位的不同来驱动泵组低速或高速运转。
进一步,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的浮球限位开关与电机6电性连接,并控制电机6驱动水泵5低速或高速运转。
进一步,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2设于距离底面10cm,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3设于距离底面5cm,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4设于距离底面2c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集箱9、第二收集箱10和第三收集箱11呈一字排列且相互紧靠,第一收集箱9、第二收集箱10和第三收集箱11的高度依次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集箱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电缆室箱体1的侧壁,外溢口15位于第一收集箱9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水管12的进水口与吸污管7的进液口均竖直朝下,吸水管12与吸污管7相互平行,吸水管12的进水口高于吸污管7的进液口,吸水管12的进水口处可拆卸设有滤芯。滤芯可防止污泥等杂物进入吸水管12而造成堵塞。由于吸水管12的进水口竖直朝下,污泥和杂物会从滤芯底部自然脱落,不会造成对滤芯的堵塞。滤芯可根据需要适时更换。
吸水管12的进水口高于吸污管7的进液口,可以尽可能的防止或减少污泥进入吸水管12的情况。
进一步,吸污管7的进液口与吸水管12的进水口均贴近于腔室的底面,可最大程度的将积水与污泥抽走。
进一步,滤芯的精度为0.5mm。
使用时,在正常排水时,当电缆室箱体1内积水的水位到达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4时,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4的控制接触器与浮球吸合,驱动打开第二控制阀16和第三控制阀14,关闭第一控制阀17和第四控制阀13,然后驱动电机6供电,使水泵5低速运转,开始抽水工作,将电缆室箱体1内部积水由吸水管12、出液管8和外排管18向室外排出。
当电缆室箱体1内积水的水位到达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3时,电机6驱动水泵5高速运转;当电缆室箱体1内部水位下降时,电机6再次驱动水泵5转为低速运转,如若电缆室箱体1内部水位仍不降低且水位达到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2的限位值时,电机6驱动水泵5持续高速运转。
由于水中常伴有污泥,待雨季巡检期间,检修人员可手动打开第一控制阀17和第四控制阀13,关闭第二控制阀16和第三控制阀14,手动启动电机6带动水泵5运转,将污泥抽入第一收集箱9内。当第一收集箱9内储存的污泥容量达到第一出液口的位置时,将污泥排入第二收集箱10,当第二收集箱10内储存的污泥容量达到第二出液口的位置时,将污泥排入第三收集箱11。当第一收集箱9、第二收集箱10与第三收集箱11内的污泥均达到极限储存量时,多余的污泥由外溢口15向电缆室箱体1外排出。收集箱内的污泥由检修人员定期清理,清理时可打开收集箱,通过外接管和泵将收集箱内的污泥抽至清污车或者指定位置。
本专利申请中所提及的污泥包括淤泥、沙土、树叶等杂物的混合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些实施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缆室箱体,所述电缆室箱体内具有腔室,在所述腔室上开设有外排孔;
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收集箱的内壁靠顶部的位置设有外溢口;
泵组,所述泵组的吸入端连接有吸水管和吸污管,所述泵组的排出端通过出液管连接所述收集箱,所述出液管上通过三通管件连接有外排管,所述外排管的端部伸出所述外排孔,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外排管和所述收集箱之间,所述外排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吸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吸污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
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腔室内壁的靠下方,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且控制所述泵组、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包括:
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外溢口与所述第一收集箱连通,所述外溢口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且低于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相连;
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高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
第三收集箱,所述第三收集箱具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高于所述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口高于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高于所述第三进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包括水泵和电机,所述水泵与所述电机集成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水泵的内叶轮轴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外设置防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所述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具有浮球限位开关,所述浮球限位开关连接且控制所述泵组、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的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腔室内的同一侧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和所述第三收集箱呈一字排列且相互紧靠,所述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和所述第三收集箱的高度依次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的其中一个侧面为所述电缆室箱体的侧壁,所述外溢口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污管的进液口均竖直朝下,所述吸水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吸污管的进液口,所述吸水管的进水口处可拆卸设有滤芯。
CN202321594669.9U 2023-06-21 2023-06-21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Active CN220061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4669.9U CN220061463U (zh) 2023-06-21 2023-06-21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4669.9U CN220061463U (zh) 2023-06-21 2023-06-21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1463U true CN22006146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9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4669.9U Active CN220061463U (zh) 2023-06-21 2023-06-21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1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1271B (zh) 用于真空排水系统的积水井
CN220061463U (zh)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CN107386307B (zh) 基坑内结构抗浮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2936920A (zh) 一种真空雨水排水系统及方法
CN103046615B (zh) 稳压式水气隔离蓄水箱及泵站
CN112081227A (zh)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CN2876382Y (zh) 水环式空压机空气罐自动排水装置
CN215892631U (zh) 一种电极加湿器自动排水降温装置
CN113250222B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智能气动降水装置
CN216142100U (zh) 抗淹没供水设备
JP3726947B2 (ja) 汚水槽設置方法
CN210117787U (zh) 一种地下车库排水系统
CN210127691U (zh) 一种地下车库防内涝系统
CN216810094U (zh) 一种厂区雨水收集自动外排装置
CN220247163U (zh) 一种自排空自清洁雨水调蓄装置
CN217811140U (zh) 一种废水基坑真空排水装置
CN220414430U (zh) 一种可调节虹吸量的虹吸排水结构
CN215330394U (zh) 一种雨污分流泵站
CN213952418U (zh) 一种井盖通风式真空井
CN217567628U (zh) 中转排水装置
CN21637984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用防冻装置
CN219795436U (zh) 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
CN219638065U (zh) 一种景观排水系统
CN216765951U (zh) 一种排水结构
CN220343006U (zh) 一种农业产业园布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