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7809U - 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7809U
CN220057809U CN202321660789.4U CN202321660789U CN220057809U CN 220057809 U CN220057809 U CN 220057809U CN 202321660789 U CN202321660789 U CN 202321660789U CN 220057809 U CN220057809 U CN 220057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soil layer
water
slope body
rain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07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陈巍
夏辉
姜春云
李先文
任明龙
廖福胜
徐善开
彭榆翔
邱荣福
陶禹任
胥亮
杨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6607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7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7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7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坡面侧由上到下均匀设有土壤层和碎石层,所述土壤层上栽种有绿植,所述坡体内设有储水腔;若干组集雨机构,呈排状均匀设于所述坡体上;若干根引导管,均匀设于所述坡体内,所述引导管下端位于储储水腔内,其上端位于土壤层内,每根所述引导管内均设有吸水棉绳,用于将储水腔内的雨水吸送至土壤层以使得土壤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从而满足绿植生长用水需求;通过若干组集雨机构收集雨水并导送至储水腔内储存,通过吸水棉绳的吸附作用,将储水腔内的雨水吸送至土壤层以使得土壤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从而满足绿植生长用水需求,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能够改善环境功能,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保障行车安全。
当前,人们通常会在港口码头修建生态护坡,然而现有的生态护坡大都只是简单地坡体结构,不能够将雨水收集以供绿植生长所需,浪费了雨水资源。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解决了现今存在的生态护坡不能够将雨水收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包括:
坡体,所述坡体坡面侧由上到下均匀设有土壤层和碎石层,所述土壤层上栽种有绿植,所述坡体内设有储水腔;
若干组集雨机构,呈排状均匀设于所述坡体上,用于收集雨水;
若干根引导管,均匀设于所述坡体内,所述引导管下端位于储储水腔内,其上端位于土壤层内,每根所述引导管内均设有吸水棉绳,用于将储水腔内的雨水吸送至土壤层以使得土壤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从而满足绿植生长用水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雨机构包括:
导水管,插设于所述坡体上,所述导水管下端与储水腔连通,其上端固定设有集雨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雨斗内设有栅格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土壤层上设有土工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坡体内设有排水通道,所述储水腔底侧设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下端与排水通道连通,所述储水腔内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穿设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下端设有用于将下水管封堵的下水管,所述方形杆位于凸台上方的杆段上固定穿设有浮板,所述方形杆上端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远离方形杆的一端与储水腔内壁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通过若干组集雨机构收集雨水并导送至储水腔内储存,通过吸水棉绳的吸附作用,将储水腔内的雨水吸送至土壤层以使得土壤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从而满足绿植生长用水需求,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水棉绳与引导管之间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雨斗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坡体;2、吸水棉绳;3、储水腔;4、导水管;5、引导管;6、碎石层;7、土壤层;8、集雨斗;9、土工网;10、绿植;11、排水通道;12、栅格板;13、下水管;14、密封塞;15、方形杆;16、浮板;17、挤压弹簧;18、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包括:
坡体1,所述坡体1坡面侧由上到下均匀设有土壤层7和碎石层6,所述土壤层7上栽种有绿植10,所述坡体1内设有储水腔3;
若干组集雨机构,呈排状均匀设于所述坡体1上,用于收集雨水;
若干根引导管5,均匀设于所述坡体1内,所述引导管5下端位于储储水腔3内,其上端位于土壤层7内,每根所述引导管5内均设有吸水棉绳2,用于将储水腔3内的雨水吸送至土壤层7以使得土壤层7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从而满足绿植10生长用水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若干组集雨机构收集雨水并导送至储水腔3内储存,通过吸水棉绳2的吸附作用,将储水腔3内的雨水吸送至土壤层7以使得土壤层7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类似于煤油灯灯芯吸取煤油),从而满足绿植10生长用水需求,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土壤层7上设有土工网9,以起到加固土壤的作用,防止土壤松动流失。
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雨机构包括:
导水管4,插设于所述坡体1上,所述导水管4下端与储水腔3连通,其上端固定设有集雨斗8。
在本实施例中,下雨时,落于集雨斗8中的雨水沿导水管4流至储水腔3内存储,以供绿植10生长用水所需,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雨斗8内设有栅格板12,以防止异物进入到导水管4中而将其堵塞。
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坡体1内设有排水通道11,所述储水腔3底侧设有下水管13,所述下水管13下端与排水通道11连通,所述储水腔3内设有凸台18,所述凸台18上穿设有方形杆15,所述方形杆15下端设有用于将下水管13封堵的密封塞14,所述方形杆15位于凸台18上方的杆段上固定穿设有浮板16,所述方形杆15上端设有挤压弹簧17,所述挤压弹簧17远离方形杆15的一端与储水腔3内壁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平时,密封塞14处于将下水管13封堵状态,当储水腔3内水量越来越多时,水面上升会带动浮板16上升,浮板16上升带动方形杆15上升,即带动密封塞14上升与下水管13脱离,此时,多余的雨水通过下水管13流至排水通道11中,通过排水通道11排走,多余的雨水排走后,密封塞14又会在挤压弹簧17作用下将下水管13封堵。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通过若干组集雨机构收集雨水并导送至储水腔3内储存,通过吸水棉绳2的吸附作用,将储水腔3内的雨水吸送至土壤层7以使得土壤层7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类似于煤油灯灯芯吸取煤油),从而满足绿植10生长用水需求,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
坡体(1),所述坡体(1)坡面侧由上到下均匀设有土壤层(7)和碎石层(6),所述土壤层(7)上栽种有绿植(10),所述坡体(1)内设有储水腔(3);
若干组集雨机构,呈排状均匀设于所述坡体(1)上,用于收集雨水;
若干根引导管(5),均匀设于所述坡体(1)内,所述引导管(5)下端位于储储水腔(3)内,其上端位于土壤层(7)内,每根所述引导管(5)内均设有吸水棉绳(2),用于将储水腔(3)内的雨水吸送至土壤层(7)以使得土壤层(7)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从而满足绿植(10)生长用水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机构包括:
导水管(4),插设于所述坡体(1)上,所述导水管(4)下端与储水腔(3)连通,其上端固定设有集雨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斗(8)内设有栅格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7)上设有土工网(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内设有排水通道(11),所述储水腔(3)底侧设有下水管(13),所述下水管(13)下端与排水通道(11)连通,所述储水腔(3)内设有凸台(18),所述凸台(18)上穿设有方形杆(15),所述方形杆(15)下端设有用于将下水管(13)封堵的密封塞(14),所述方形杆(15)位于凸台(18)上方的杆段上固定穿设有浮板(16),所述方形杆(15)上端设有挤压弹簧(17),所述挤压弹簧(17)远离方形杆(15)的一端与储水腔(3)内壁相抵。
CN202321660789.4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 Active CN220057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0789.4U CN220057809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0789.4U CN220057809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7809U true CN220057809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7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0789.4U Active CN220057809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7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7333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花园排水系统
CN210406497U (zh) 一种园林绿化雨水蓄水灌溉装置
AU2021105271A4 (en) Rainwater filtration garden
CN210194738U (zh) 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有压回补地下水系统
CN207660076U (zh)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
CN211185127U (zh) 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
CN110821055A (zh) 一种环保屋顶的蓄水、排水生态结构
CN111705589B (zh) 一种空心可透水路缘石的雨水收集系统
CN211817483U (zh) 一种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水斗
CN211353410U (zh) 坡地茶园渗管取水集水滴灌系统
CN220057809U (zh) 一种新型港口码头生态护坡
CN211721206U (zh) 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
CN211185087U (zh)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屋顶绿化种植装置
CN202689085U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CN210065316U (zh) 一种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
CN212358883U (zh) 一种绿色屋顶
CN213173615U (zh) 一种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
CN213847790U (zh) 一种高位花坛
CN114876003A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雨水收集设备
CN208137013U (zh) 一种蓄水池过滤导水系统
CN112663773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综合蓄水灌溉系统
CN220888872U (zh) 一种矿山生态治理边坡雨水蓄排综合利用系统
CN216587381U (zh) 一种零碳自动蓄补水种植屋面
CN112593614A (zh) 建筑小区用的海绵城市水系统
CN206279544U (zh) 用于黄土边坡坡面绿化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