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7634U - 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7634U
CN220057634U CN202321629084.6U CN202321629084U CN220057634U CN 220057634 U CN220057634 U CN 220057634U CN 202321629084 U CN202321629084 U CN 202321629084U CN 220057634 U CN220057634 U CN 220057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ositioning
anchor
main beam
ancho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90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宸锋
赵艳
罗富元
陈科桦
余庭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Communications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Communications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Communications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Communications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90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7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7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7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包括设置在主梁预留孔内的锚筒,锚筒伸出主梁预留孔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用于拉索的定位;锚筒伸入主梁预留孔内的周向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主梁预留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开设,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主梁预留孔可拆卸连接,锚筒伸出主梁预留孔内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螺母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主梁的两端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组件将索力传递给锚筒,锚筒通过若干个限位组件能够将索力分散到主梁内,实现了锚筒与主梁之间的多点受力。

Description

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
背景技术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随着近几年斜拉桥的快速建设发展,由于矮塔斜拉桥具有梁刚、塔矮、索集中的特点,因其兼有连续梁与斜拉桥的优点,当桥梁跨径在100m~300m范围内时,矮塔斜拉桥具有很大竞争力。
目前对于矮塔斜拉桥的建设中,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通常采用传统钢筋锚固的方式连接在混凝土粱上,然而现有的锚固装置只是在主梁的一端对拉索进行固定,使锚固装置的受力增大,导致拉索的索力通过锚固装置主要集中在了主梁的一端,使索力不能在整个主梁内进行分散受力;因此,亟需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使锚固装置能够与主梁进行多点受力,使索力在主梁内进行分散,降低锚固装置与主梁底端的受力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包括设置在主梁预留孔内的锚筒,所述锚筒伸出所述主梁预留孔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拉索的定位;所述锚筒伸入所述主梁预留孔内的周向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所述主梁预留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开设,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主梁预留孔可拆卸连接,所述锚筒伸出所述主梁预留孔内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所述螺母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主梁的两端抵接。
优选的,每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正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锚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锚筒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正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与拉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柱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锚筒内,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锚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锚筒内的周向上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板、所述锚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周向上开设有若干个圆锥孔。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所述弧形板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组件能够对不同角度过来的拉索进行定位固定;并通过将锚筒安装在主梁预留孔内,并将限位组件伸入第二定位孔内,拉索对定位组件产生索力,定位组件将索力传递给锚筒,锚筒通过若干个限位组件能够将索力分散到主梁内,实现了锚筒与主梁之间的多点受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梁;2、锚筒;3、螺母;4、固定板;5、支撑板;6、圆柱;7、弧形板;8、拉簧;9、定位柱;10、通孔;11、圆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包括设置在主梁预留孔内的锚筒2,锚筒2伸出主梁预留孔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用于拉索的定位;锚筒2伸入主梁预留孔内的周向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主梁预留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开设,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主梁预留孔可拆卸连接,锚筒2伸出主梁预留孔内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3,两个螺母3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主梁1的两端抵接。
主梁的预留孔根据拉索的数量进行预留,每个主梁预留孔内设置一个锚筒2。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组件能够对不同角度过来的拉索进行定位固定;并通过将锚筒2安装在主梁预留孔内,并将限位组件伸入第二定位孔内,拉索对定位组件产生索力,定位组件将索力传递给锚筒2,锚筒2通过若干个限位组件能够将索力分散到主梁1内,实现了锚筒2与主梁1之间的多点受力。
进一步优化方案,每两个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正对设置。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正对设置,能够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限位组件均匀受力,避免一侧限位组件的受力大于或小于另一侧限位组件的受力。
进一步优化方案,定位组件包括固定板4,固定板4与锚筒2固定连接,固定板4背离锚筒2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正对设置,两个支撑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柱6,圆柱6与拉索可拆卸连接。通过将拉索绕设在圆柱6上,可对拉索进行定位固定。通过将固定板4与锚筒2固定连接,使拉索产生的索力能够传递到锚筒2上。
进一步优化方案,圆柱6设置在两个支撑板5的上部位置。增加了圆柱6与固定板之间距离,便于拉索能够顺利穿过圆柱6与固定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优化方案,限位组件包括弧形板7,弧形板7设置在锚筒2内,弧形板7靠近锚筒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9,定位柱9依次贯穿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定位柱9从第一定位孔内伸出并伸入第二定位孔内,通过若干个定位柱9使锚筒2与主梁1进行多点连接,使锚筒2与主梁1之间能够多点受力。
进一步优化方案,定位柱9伸入锚筒2内的周向上套设有拉簧8,拉簧8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板7、锚筒2固定连接。拉簧8产生的拉力能够使弧形板7向锚筒2的内壁方向移动,弧形板7移动带动定位柱9移动,使定位柱9从第一定位孔内伸出并伸入第二定位孔内。
进一步优化方案,定位柱9的周向上开设有若干个圆锥孔11。
进一步优化方案,定位柱9、弧形板7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10。通过往通孔内注浆,浆液填充满定位柱9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间隙,浆液同时流入圆锥孔11内,有效增加了定位柱9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之间的受力点,增加了定位柱9承受索力的能力。
工作过程:先将一个螺母3安装在锚筒2的上部,测量第二定位孔与主梁预留孔顶面的距离,再测量定位柱9与螺母3底面的距离,通过调整螺母3,使这两个距离相同,再将锚筒2插入主梁预留孔内,当定位柱9与主梁预留孔周围的主梁顶面接触时,将定位柱9顶入第一定位孔内,使锚筒2能够伸入主梁预留孔内,当螺母3的底面与主梁预留孔的顶面抵接后,转动锚筒2,通过锚筒2的底端观察弧形板7的位置,当两个弧形板7分离,并向锚筒2的侧壁移动,即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对齐好,拉簧8将定位柱9已经插入第二定位孔内,再将另一个螺母3安装在锚筒2的下部,使螺母3的顶面与主梁1的底面抵接,然后通过注浆设备往通孔内注浆,当浆液从弧形板7与锚筒2之间的缝隙流出,即浆液已填充满定位柱9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间隙,停止注浆;同时将密封板安装到锚筒2的底部,密封板的中间开设有注浆孔,通过注浆孔往锚筒2内注浆,使浆液填充满锚筒2内,当浆液凝固并达到设计要求后,通过将拉索绕设在圆柱6上,对拉索进行预拉紧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梁预留孔内的锚筒(2),所述锚筒(2)伸出所述主梁预留孔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拉索的定位;所述锚筒(2)伸入所述主梁预留孔内的周向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所述主梁预留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开设,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主梁预留孔可拆卸连接,所述锚筒(2)伸出所述主梁预留孔内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3),两个所述螺母(3)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主梁(1)的两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正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与所述锚筒(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4)背离所述锚筒(2)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两个所述支撑板(5)正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柱(6),所述圆柱(6)与拉索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6)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5)的上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设置在所述锚筒(2)内,所述弧形板(7)靠近所述锚筒(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9),所述定位柱(9)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9)伸入所述锚筒(2)内的周向上套设有拉簧(8),所述拉簧(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板(7)、所述锚筒(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9)的周向上开设有若干个圆锥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9)、所述弧形板(7)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10)。
CN202321629084.6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 Active CN220057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9084.6U CN220057634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9084.6U CN220057634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7634U true CN220057634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7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9084.6U Active CN220057634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7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7122B (zh) 一种用于张拉叉耳式拉索或钢拉棒的装置组件及其张拉施工方法
CN110761580A (zh) 一种防止位移的钢结构工程用支架及其操作方法
CN220057634U (zh) 一种矮塔斜拉桥索梁连接锚固设备
CN208586512U (zh) 一种桥梁快速更换支座
CN110284589B (zh) 轮毂式预制混凝土梁柱装配式自复位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0528383B (zh) 无附加竖向力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
CN112096433A (zh) 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主体支护结构
CN115233834B (zh) 高层模块化箱体结构连接节点
CN214834052U (zh) 一种方便钢柱吊装及固定的柱脚系统
CN215009423U (zh) 一种装配式弧形电力电缆支架
CN108342979A (zh) 一种桥梁快速更换支座及桥梁支座的快速更换方法
CN210658671U (zh) 轮毂式预制混凝土梁柱装配式自复位系统
CN111321674B (zh) 一种桥梁工程用支撑托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09923750U (zh) 一种混凝土斜拉索索导管定位的限位v型卡板
CN208105035U (zh) 一种具有快速更换和防落梁功能的桥梁支座
CN209958229U (zh) 一种用于提高贝雷梁临时支架跨度的体外预应力装置
CN114412071B (zh) 一种穿梁式双索结构及张拉方法
CN111719407A (zh) 预埋式钢板的斜拉索和混凝土桥塔锚固构造
CN115182360B (zh) 一种桩锚腰梁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CN214833915U (zh) 一种钢结构横梁
CN110895229A (zh) 一种移动装配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0561588U (zh) 一种缓解盾构管片扭转影响的装配式人行通道结构
CN219611643U (zh) 一种转向装置、支撑门架及柔性悬索光伏支架系统
CN220246693U (zh) 一种单塔斜拉桥可调式主动横撑装置
CN212742213U (zh) 一种悬索桥主缆索股锚靴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