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6753U - 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 Google Patents

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6753U
CN220046753U CN202320662980.6U CN202320662980U CN220046753U CN 220046753 U CN220046753 U CN 220046753U CN 202320662980 U CN202320662980 U CN 202320662980U CN 220046753 U CN220046753 U CN 220046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half ring
air bag
mask body
elastic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29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兆军
陈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No2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No2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No2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No2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6629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6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6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6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包括充气管、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第一气囊,设于面罩本体上的开口,固定设于开口上固定环,固定设于固定环上的第二气囊、可滑动设于固定环上的卡紧件;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第一开洞和第二开洞,设于第一开洞上的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设于第二开洞上的第三松紧带和第四松紧带;通过佩戴面罩,在患者呼吸时进行有效隔离,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双向防护。

Description

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重症监护及抢救过程中的一种常用器械,在救治气管阻塞、术前术中的人工气道建立等过程中均需使用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患者气管插管后,口腔无法完全闭合,加之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低下,人工气道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导致感染机率增加;另外,在患者进行呼吸的过程中,呼出的气体直接进入分散在病房里,医护人员在病房里进行护理工作时也容易与患者呼出的气体接触,易造成交叉感染。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有效隔离,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双向防护的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在患者呼吸时进行有效隔离,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双向防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包括充气管、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第一气囊,设于面罩本体上的开口,固定设于开口上固定环,固定设于固定环上的第二气囊、可滑动设于固定环上的卡紧件;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第一开洞和第二开洞,设于第一开洞上的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设于第二开洞上的第三松紧带和第四松紧带;在使用本装置时将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对齐并形成一个圆管,此时气管插管位于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之间,在对齐的同时,通过卡紧件将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固定在一起,同时将气管插管固定夹紧,接着将面罩上的固定环套在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上,即面罩套在气管插管上;然后滑动固定环来调节面罩的位置,在面罩上的第一气囊抵触在患者面部时,将密封层粘贴在面罩上,且在粘贴的同时密封层对气球进行挤压,气球内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第二气囊中,使得第二气囊膨胀,即实现将固定环固定在卡紧件上,即面罩固定在卡紧件上,此时面罩内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通过向充气管内充入正压空气,使面罩内保持持续的正压状态,避免患者气管插管后持续开放的口鼻腔与外界空气接触,实现了有效的隔离,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双向防护。
具体的,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密封层,设于密封层上的子魔术贴,设于面罩本体上的母魔术贴。
具体的,所述卡紧件包括第一半环体、与第一半环体对称设置的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一半环体上设有弹簧伸缩杆,设于弹簧伸缩杆上的连接杆,设于连接杆上的凸块;所述第二半环体上设有限位杆。
具体的,所述凸块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杆上设有第二斜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半环体上设有第一半环槽,所述第二半环体上设有第二半环槽;所述第一半环槽呈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半环槽呈等距间隔设置多个。
具体的,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软管,与软管连通设置的气球,所述气球为膨胀状态,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气囊连通设置。
具体的,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弧形凹槽,设于两个弧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所述面罩本体的材质由带有一定硬度的柔性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首先气管插管是一直插入患者气管中的,在使用本装置时将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对齐,此时气管插管位于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之间,在对齐的同时,通过卡紧件将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固定在一起,实现将气管插管固定夹紧,接着将面罩上的固定环套在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上,实现面罩套在气管插管上;然后通过滑动固定环来调节面罩的位置,适配患者使用,在面罩上的第一气囊抵触在患者面部时为佩戴好面罩,摒弃挂耳式的佩戴方式,更为便捷,同时避免将耳部勒出痕迹,进而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然后将密封层粘贴在面罩上,且在粘贴的同时密封层对气球进行挤压,气球内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第二气囊中,使得第二气囊膨胀,即实现将固定环固定在卡紧件上,即面罩固定在卡紧件上;此时面罩内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通过向充气管内充入正压空气,使面罩内保持持续的正压状态,避免患者气管插管后持续开放的口鼻腔与外界空气接触,实现了有效的隔离,同时与也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双向防护。
(2)第一气囊对患者面部进行防护,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同时第一气囊为橡胶材质,增加摩擦力,避免面罩在患者面部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的B-B线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2、充气管;3、面罩本体;4、第一气囊;5、开口;6、固定环;7、第二气囊;8、卡紧件;9、第一开洞;10、第二开洞;11、第一松紧带;12、第二松紧带;13、第三松紧带;14、第四松紧带;31、密封层;81、第一半环体;82、第二半环体;83、弹簧伸缩杆;84、连接杆;85、凸块;86、限位杆;851、第一斜面;861、第二斜面;811、第一半环槽;821、第二半环槽;32、软管;33、气球;34、弧形凹槽;35、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包括充气管2、面罩本体3;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第一气囊4,设于面罩本体上的开口5,固定设于开口上固定环6,固定设于固定环上的第二气囊7、可滑动设于固定环上的卡紧件8;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第一开洞9和第二开洞10,设于第一开洞上的第一松紧带11和第二松紧带12,设于第二开洞上的第三松紧带13和第四松紧带14;在使用本装置时将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对齐并形成一个圆管,此时气管插管位于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之间,在对齐的同时,通过卡紧件将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固定在一起,同时将气管插管固定夹紧,实现气管插管的固定;接着将面罩上的固定环套在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上,即面罩套在气管插管上;然后滑动固定环来调节面罩的位置,可调节设置使其可以适配不同的患者使用;在面罩上的第一气囊抵触在患者面部时,将密封层粘贴在面罩上,且在粘贴的同时密封层对气球进行挤压,气球内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第二气囊中,使得第二气囊膨胀,即实现将固定环固定在卡紧件上,即面罩固定在卡紧件上;此时面罩内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通过向充气管内充入正压空气,使面罩内保持持续的正压状态,避免患者气管插管后持续开放的口鼻腔与外界空气接触,实现了有效的隔离,同时也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双向防护。并且镊子可从第一松紧带与第二松紧带之间穿过,穿过之后进行局部操作;在镊子取回后,第一松紧带与第二松紧带由于自身弹力的作用,会自动闭合,对面罩进行相对密封。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周围的面罩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医护人员观看口腔以及便于进行局部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面罩本体3上设有密封层31,设于密封层上的子魔术贴,设于面罩本体上的母魔术贴;在将密封层粘贴在面罩上时,通过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的配合设置即可完成粘贴;粘贴之后实现面罩内的相对密封。
如图4、图6、图7所示,所述卡紧件8包括第一半环体81、与第一半环体对称设置的第二半环体82;所述第一半环体上设有弹簧伸缩杆83,设于弹簧伸缩杆上的连接杆84,设于连接杆上的凸块85;所述第二半环体上设有限位杆86;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在对齐之后可形成一个管体并将气管插管夹紧,实现固定效果;在固定的同时,通过限位杆的导向作用,弹簧伸缩杆伸长,然后凸块卡在限位杆处,即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固定,同时将气管插管夹紧。
如图7所示,所述凸块85上设有第一斜面851,所述限位杆86上设有第二斜面861;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起到导向作用。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半环体81上设有第一半环槽811,所述第二半环体82上设有第二半环槽821;所述第一半环槽呈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半环槽呈等距间隔设置多个;设置多个第一半环槽和多个第二半环槽便于固定环调节位置,即调节面罩的松紧度,同时适配不同的患者使用,在调节好之后通过第二气囊将面罩固定在卡紧件上。
如图5所示,所述面罩本体3上设有软管32,与软管连通设置的气球33,所述气球为膨胀状态,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气囊连通设置;在调节好面罩的位置后,将密封层粘贴在面罩上,在粘贴的同时将气球进行挤压,气球内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第二气囊,使得第二气囊膨胀,第二气囊位于第一半环槽以及第二半环槽上,即实现将固定环固定在卡紧件上,即面罩固定在卡紧件上。
如图1所示,所述面罩本体3上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弧形凹槽34,设于两个弧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35;所述面罩本体的材质由带有一定硬度的柔性材质制成;弧形凹槽适应患者鼻子两侧的弧度,同时凸起部适应鼻子的弧度,使得面罩再佩戴好之后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管(2)、面罩本体(3);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第一气囊(4),设于面罩本体上的开口(5),固定设于开口上固定环(6),固定设于固定环上的第二气囊(7)、可滑动设于固定环上的卡紧件(8);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第一开洞(9)和第二开洞(10),设于第一开洞上的第一松紧带(11)和第二松紧带(12),设于第二开洞上的第三松紧带(13)和第四松紧带(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3)上设有密封层(31),设于密封层上的子魔术贴,设于面罩本体上的母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件(8)包括第一半环体(81)、与第一半环体对称设置的第二半环体(82);所述第一半环体上设有弹簧伸缩杆(83),设于弹簧伸缩杆上的连接杆(84),设于连接杆上的凸块(85);所述第二半环体上设有限位杆(8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85)上设有第一斜面(851),所述限位杆(86)上设有第二斜面(86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体(81)上设有第一半环槽(811),所述第二半环体(82)上设有第二半环槽(821);所述第一半环槽呈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半环槽呈等距间隔设置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3)上设有软管(32),与软管连通设置的气球(33),所述气球为膨胀状态,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气囊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3)上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弧形凹槽(34),设于两个弧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35);所述面罩本体的材质由带有一定硬度的柔性材质制成。
CN202320662980.6U 2023-03-27 2023-03-27 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Active CN220046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980.6U CN220046753U (zh) 2023-03-27 2023-03-27 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980.6U CN220046753U (zh) 2023-03-27 2023-03-27 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6753U true CN22004675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0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2980.6U Active CN220046753U (zh) 2023-03-27 2023-03-27 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6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99787A (en) Mouthpiece for endotracheal tube
SAFAR et al. Speaking cuffed tracheostomy tube
AU2022384404A1 (en) Nasal breathing and ventiation device
CN220046753U (zh) 气管插管防护隔离面罩
WO2021088383A1 (zh) 一种吸氧面罩
CN211884886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麻醉科用烟雾麻醉面罩
CN206642199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
CN218305752U (zh) 一种多功能的气管插管
CN215194729U (zh) 一种头戴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18980094U (zh) 一种新型喉罩结构
CN209916996U (zh) 气管插管组件
CN219271861U (zh) 一种呼吸面罩
CN213252279U (zh) 一种避免咬闭的气管插管
CN212789376U (zh)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检查隔离面罩
CN204563220U (zh) 充气式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1188650U (zh) 一种双管双腔气管插管
CN211882354U (zh) 一种便于无创面罩或口插管使用者的口罩
CN210331329U (zh) 新型冠状病毒下的气管镜检查防护装置
CN214762761U (zh) 咬嘴式全麻诱导用通气面罩
CN213100190U (zh) 一种新型牙垫
CN214912070U (zh) 一种人工呼吸接合器
CN217014973U (zh) 鼻息式氧气供给器
CN215231305U (zh) 一种可固定气管插管
CN213048845U (zh) 一种胃管麻醉面罩
CN218338791U (zh) 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