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8791U - 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38791U CN218338791U CN202221703790.6U CN202221703790U CN218338791U CN 218338791 U CN218338791 U CN 218338791U CN 202221703790 U CN202221703790 U CN 202221703790U CN 218338791 U CN218338791 U CN 2183387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xygen
- heart failure
- tube
- sheath
- nas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包括鼻氧管本体和防堵装置主体,鼻氧管本体上设置有防堵装置主体,且防堵装置主体由第一防堵机构、第二防堵机构组合而成,同时第一防堵机构和第二防堵机构均包括有套装在鼻氧管本体上的气囊护套,在气囊护套的底面设置有耳夹,且耳夹和气囊护套通过第一医用胶带、第二医用胶带固定连接,整个吸氧过程中,利用设置的耳夹与心衰病人耳部进行卡接,使得氧气管体不与心衰病人耳部直接接触,并通过设置的气囊护套可对氧气管进行防护,抵御外部的压力,有效的克服了心衰病人吸氧过程中耳部对氧气管体造成挤压形成堵塞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吸氧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
背景技术
心衰病人的吸氧大部分都是低流量吸氧,也就是每分钟2-3升就可以,因为心衰病人吸氧主要是为了改善体内缺氧的状态,所以,心衰病人如果是长期家庭氧疗尽量都是选择低流量吸氧,每天吸氧几个小时就可以,且鼻氧管是心衰病人常用的吸氧装置之一,一般拆开包装后,将鼻氧管的喇叭口端接吸氧装置,将管体卡在患者的耳部,将鼻塞塞进鼻孔即可吸氧,而在整个吸氧过程中,心衰病人的耳部会对管体造成挤压,严重时会形成堵塞,大大降低了其吸氧质量。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包括鼻氧管本体和防堵装置主体,所述鼻氧管本体上设置有防堵装置主体,且防堵装置主体由第一防堵机构、第二防堵机构组合而成,同时第一防堵机构和第二防堵机构均包括有套装在鼻氧管本体上的气囊护套,在气囊护套的底面设置有耳夹,且耳夹和气囊护套通过第一医用胶带、第二医用胶带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鼻氧管本体包括有吸氧头,在吸氧头的两端分别贯通安装有第一氧气管、第二氧气管,且第一氧气管、第二氧气管远离吸氧头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氧气连接端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吸氧头的外表面一侧贯通安装有鼻塞头,且第一防堵机构、第二防堵机构分别位于第一氧气管、第二氧气管处,同时第一氧气管、第二氧气管贯穿气囊护套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气囊护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胶带,且固定胶带和第一氧气管、第二氧气管外表面粘贴连接,同时气囊护套内部设置有空腔,与此同时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耳夹呈J型设置,且耳夹采用树脂一体注塑成型,同时第一医用胶带、第二医用胶带分别位于耳夹靠近两端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鼻氧管本体由软聚氯乙烯和硅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整个吸氧过程中,利用设置的耳夹与心衰病人耳部进行卡接,使得氧气管体不与心衰病人耳部直接接触,并通过设置的气囊护套可对氧气管进行防护,抵御外部的压力,有效的克服了心衰病人吸氧过程中耳部对氧气管体造成挤压形成堵塞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吸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立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鼻氧管本体俯视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堵机构俯视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囊护套俯视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鼻氧管本体;11、吸氧头;111、鼻塞头;12、第一氧气管;13、第二氧气管;14、氧气连接端头;2、防堵装置主体;21、第一防堵机构;22、第二防堵机构;23、气囊护套;231、固定胶带;24、耳夹;25、第一医用胶带;26、第二医用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包括鼻氧管本体1和防堵装置主体2,鼻氧管本体1上设置有防堵装置主体2,且防堵装置主体2由第一防堵机构21、第二防堵机构22组合而成,同时第一防堵机构21和第二防堵机构22均包括有套装在鼻氧管本体1上的气囊护套23,在气囊护套23的底面设置有耳夹24,且耳夹24和气囊护套23通过第一医用胶带25、第二医用胶带26固定连接;鼻氧管本体1包括有吸氧头11,在吸氧头11的两端分别贯通安装有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且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远离吸氧头1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氧气连接端头14;吸氧头11的外表面一侧贯通安装有鼻塞头111,且第一防堵机构21、第二防堵机构22分别位于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处,同时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贯穿气囊护套23的内部,在对心衰病人进行鼻氧管穿戴护理时,首先可根据心衰病人鼻头至耳部的距离对气囊护套23在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进行滑动,从而对气囊护套23与吸氧头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直至调节至合适的距离后可利用固定胶带231对气囊护套23与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进行粘贴连接,同时将耳夹24置于气囊护套23的底部,与此同时在耳夹24靠近两端处分别利用第一医用胶带25、第二医用胶带26对耳夹24与气囊护套23进行固定连接,以此完成防堵装置主体2与鼻氧管本体1的快速组装,随后可对整体结构进行穿戴,且将鼻塞头111嵌入至心衰病人的鼻腔的内部,此时吸氧头11位于鼻息处,随后将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分别牵引至心衰病人双耳处,同时将耳夹24与心衰病人耳部进行卡接,与此同时将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继续牵引至心衰病人的下巴处,并在心衰病人下巴处对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进行限位,与此同时利用氧气连接端头14与外部的供氧设备贯通连接,为心衰病人提供吸氧护理,而整个吸氧过程中,利用设置的耳夹24与心衰病人耳部进行卡接,使得氧气管体不与心衰病人耳部直接接触,并通过设置的气囊护套23可对氧气管进行防护,抵御外部的压力,有效的克服了心衰病人吸氧过程中耳部对氧气管体造成挤压形成堵塞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吸氧质量。
在该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图5,气囊护套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胶带231,且固定胶带231和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外表面粘贴连接,同时气囊护套23内部设置有空腔,与此同时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气体,且通过设置的固定胶带231可方便对气囊护套23在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上进行限位,从而可有效的防止在吸氧过程中气囊护套23发生滑动位移,进而达到防滑动的功能。
在该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耳夹24呈J型设置,且耳夹24采用树脂一体注塑成型,同时第一医用胶带25、第二医用胶带26分别位于耳夹24靠近两端处;鼻氧管本体1由软聚氯乙烯和硅橡胶制成,且利用呈J型设置的耳夹24可使得第一防堵机构21和第二防堵机构22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穿戴后与人体的贴合度高,体验感佳,更舒适。
工作原理:在对心衰病人进行鼻氧管穿戴护理时,首先可根据心衰病人鼻头至耳部的距离对气囊护套23在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进行滑动,从而对气囊护套23与吸氧头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直至调节至合适的距离后可利用固定胶带231对气囊护套23与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进行粘贴连接,同时将耳夹24置于气囊护套23的底部,与此同时在耳夹24靠近两端处分别利用第一医用胶带25、第二医用胶带26对耳夹24与气囊护套23进行固定连接,以此完成防堵装置主体2与鼻氧管本体1的快速组装,随后可对整体结构进行穿戴,且将鼻塞头111嵌入至心衰病人的鼻腔的内部,此时吸氧头11位于鼻息处,随后将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分别牵引至心衰病人双耳处,同时将耳夹24与心衰病人耳部进行卡接,与此同时将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继续牵引至心衰病人的下巴处,并在心衰病人下巴处对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进行限位,与此同时利用氧气连接端头14与外部的供氧设备贯通连接,为心衰病人提供吸氧护理,而整个吸氧过程中,利用设置的耳夹24与心衰病人耳部进行卡接,使得氧气管体不与心衰病人耳部直接接触,并通过设置的气囊护套23可对氧气管进行防护,抵御外部的压力,有效的克服了心衰病人吸氧过程中耳部对氧气管体造成挤压形成堵塞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吸氧质量,且通过设置的固定胶带231可方便对气囊护套23在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上进行限位,从而可有效的防止在吸氧过程中气囊护套23发生滑动位移,进而达到防滑动的功能,且利用呈J型设置的耳夹24可使得第一防堵机构21和第二防堵机构22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穿戴后与人体的贴合度高,体验感佳,更舒适,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包括鼻氧管本体(1)和防堵装置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氧管本体(1)上设置有防堵装置主体(2),且防堵装置主体(2)由第一防堵机构(21)、第二防堵机构(22)组合而成,同时第一防堵机构(21)和第二防堵机构(22)均包括有套装在鼻氧管本体(1)上的气囊护套(23),在气囊护套(23)的底面设置有耳夹(24),且耳夹(24)和气囊护套(23)通过第一医用胶带(25)、第二医用胶带(2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氧管本体(1)包括有吸氧头(11),在吸氧头(11)的两端分别贯通安装有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且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远离吸氧头(1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氧气连接端头(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头(11)的外表面一侧贯通安装有鼻塞头(111),且第一防堵机构(21)、第二防堵机构(22)分别位于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处,同时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贯穿气囊护套(2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护套(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胶带(231),且固定胶带(231)和第一氧气管(12)、第二氧气管(13)外表面粘贴连接,同时气囊护套(23)内部设置有空腔,与此同时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夹(24)呈J型设置,且耳夹(24)采用树脂一体注塑成型,同时第一医用胶带(25)、第二医用胶带(26)分别位于耳夹(24)靠近两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氧管本体(1)由软聚氯乙烯和硅橡胶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03790.6U CN218338791U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03790.6U CN218338791U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38791U true CN218338791U (zh) | 2023-01-20 |
Family
ID=84912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03790.6U Active CN218338791U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38791U (zh) |
-
2022
- 2022-07-05 CN CN202221703790.6U patent/CN2183387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50092329A1 (en) |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annula device and securement for infants | |
CA3017233C (en) | Flexible oral airway tube with internal bite block | |
CN218338791U (zh) | 一种心衰病人临床用防堵吸氧管 | |
CN211096851U (zh) | 一种吸氧用鼻罩 | |
CN204543189U (zh) | 气管插管固定支架 | |
CN211461670U (zh) | 一种吸氧面罩 | |
CN215309436U (zh) | 一种双套囊固定胃管气囊型无创面罩 | |
CN213252312U (zh) | 一种防压疮吸氧导管 | |
CN215426762U (zh) | 一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设备 | |
CN213312826U (zh) | 一种带导丝与护鼻牵引气囊的三腔二囊管 | |
CN210138363U (zh) | 一种内科止咳护理呼吸机 | |
CN211327567U (zh) | 新生儿一次性可弯曲伸缩无创通气鼻塞装置 | |
CN214129819U (zh) | 一种通气鼻塞 | |
CN214343866U (zh) | 一种具有散点式呼气阀的医用呼吸面罩 | |
CN214859362U (zh) |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新型鼻饲管 | |
CN216703140U (zh) | 一种适用于俯卧位喉罩插管患者的面部保护贴 | |
CN215822031U (zh) | 一种带防护板的鼻氧管 | |
CN214018820U (zh) | 一种减少漏气并防胃管压迫的口鼻面罩 | |
CN212395568U (zh) | 一种护理用新型鼻氧管 | |
CN213884636U (zh) | 一种一次性使用防阻断梅花鼻氧管 | |
CN214434556U (zh) | 用于防止术中经颅电刺激导致口腔损伤的分体式牙垫 | |
CN217014973U (zh) | 鼻息式氧气供给器 | |
CN218305733U (zh) | 一种佩戴舒适的吸氧管 | |
CN215194779U (zh) | 一种新型双腔鼻导管 | |
CN217138907U (zh) | 一种插管口腔固定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