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6213U - 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6213U
CN220046213U CN202222031152.0U CN202222031152U CN220046213U CN 220046213 U CN220046213 U CN 220046213U CN 202222031152 U CN202222031152 U CN 202222031152U CN 220046213 U CN220046213 U CN 220046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rod
rotating sleeve
kirschner wire
traction devic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11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云
江兴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311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6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6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6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包括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槽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跟骨克氏针、胫骨结节克氏针、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可以将跟骨克氏针穿过患者根骨并将胫骨结节克氏针穿过患者胫骨结节,之后可以转动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来调整跟骨克氏针和胫骨结节克氏针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起到很好的拉伸作用,因而该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石膏固定法可以很好地避免软组织挛缩的发生;同时该结构相比于传统的跟骨牵引装置无需配合托马斯架使用且体积更小,便于患者活动。

Description

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交通事业、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车祸伤、高处坠落 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成为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下肢骨折创伤中 Pilon 骨折是其中主要骨 折类型。Pilon 骨折指的是影响到负重关节面以及干髓端的胫骨远端骨折,这一骨折的发生率在所有下肢骨折中所占比重为 1%左右,在所有胫骨骨折中所占比重最高可达 10%。胫骨 pilon骨折在下肢创伤中治疗较为棘手,且手术之前的处置非常关键重要。临床上在这个阶段常进行骨牵引固定,等待局部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再进一步进行内固定术治疗,一般在伤后 7-10 天手术。
Pilon 骨折手术前传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两种:1、石膏固定虽然能临时稳定骨折部,该方法不能持续维持下肢长度和相对稳定的解剖关系,且不利于肿胀观察,同时会造成软组织挛缩进而导致不利于术中骨折复位。2、跟骨牵引能早期恢复骨折间隙,临时稳定骨折,但跟骨牵引需配合使用托马斯架,用物繁琐并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床上活动,进行相关检查时不便于拆装,搬动过程中可造成二次损伤。
综上所述,提出一种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包括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槽结构,所述第一转动套部件两端的螺纹槽中分别插有第一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所述第二转动套部件两端的螺纹槽中分别插有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所述第四调节杆上均设有螺纹;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所述第四调节杆上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件、第二转轴部件、第三转轴部件及第四转轴部件,所述第一转轴部件、第二转轴部件、第三转轴部件及第四转轴部件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上分别设有一个克氏针通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的克氏针通孔用于穿过所述跟骨克氏针,所述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上的克氏针通孔用于穿过所述胫骨结节克氏针。
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具有的优点如下:
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跟骨克氏针、胫骨结节克氏针、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可以将跟骨克氏针穿过患者根骨并将胫骨结节克氏针穿过患者胫骨结节,之后可以转动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来调整跟骨克氏针和胫骨结节克氏针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起到很好的拉伸作用,因而该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石膏固定法可以很好地避免软组织挛缩的发生;同时该结构相比于传统的跟骨牵引装置无需配合托马斯架使用且体积更小,便于患者活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的第三转轴部件和第三固定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护套;2、第一调节杆;3、跟骨克氏针;4、第二调节杆;5、第二转轴部件;6、第二固定块;7、第二转动套部件;8、第三转轴部件;9、第三调节杆;10、第三固定块;11、胫骨结节克氏针;12、第四转轴部件;13、第四调节杆;14、第四固定块;15、第一转动套部件;16、防滑纹;17、螺纹;18、指针;19、限位环;20、观察窗;21、刻度观察块;22、L型金属杆;23、克氏针通孔;24、第一转轴部件;25、第一固定块;26、辅助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第二转动套部件7和第一转动套部件15;第二转动套部件7和第一转动套部件15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槽结构,所述第一转动套部件15两端的螺纹槽中分别插有第一调节杆2和第四调节杆13,所述第二转动套部件7两端的螺纹槽中分别插有第二调节杆4和第三调节杆9,所述第一调节杆2、第二调节杆4、第三调节杆9和所述第四调节杆13上均设有螺纹17;第一调节杆2、第二调节杆4、第三调节杆9和所述第四调节杆13上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件24、第二转轴部件5、第三转轴部件8及第四转轴部件12,所述第一转轴部件24、第二转轴部件5、第三转轴部件8及第四转轴部件12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25、第二固定块6、第三固定块10、第四固定块14。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的第一固定块25、第二固定块6、第三固定块10、第四固定块14上分别设有一个克氏针通孔23;第一固定块25和第二固定块6上的克氏针通孔23用于穿过所述跟骨克氏针3,所述第三固定块10、第四固定块14上的克氏针通孔23用于穿过所述胫骨结节克氏针11。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的第二转动套部件7和第一转动套部件15的外侧端面均设有防滑纹16。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的第一调节杆2和第二调节杆4上的螺纹17旋转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三调节杆9和所述第四调节杆13上的螺纹17旋转方向相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的跟骨克氏针3和所述胫骨结节克氏针11的尖端均套设有一个防护套1。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的第一调节杆2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环19,所述限位环19的侧端面与刻度观察块21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14的外侧端面通过一个辅助转轴26与一个L型金属杆22连接,所述刻度观察块21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L型金属杆22的伸缩通孔,所述刻度观察块21上还设有穿透所述刻度观察块21且与所述伸缩通孔垂直的观察窗20。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的L型金属杆22上设有均匀的刻度,所述观察窗20旁设有指针18。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的跟骨克氏针3和胫骨结节克氏针11可选用3.5mm 克氏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使用时可以先利用跟骨克氏针3和胫骨结节克氏针11对患者的跟骨及胫骨结节进行穿刺,之后将第一固定块25和第二固定块6从骨克氏针3的两端分别插入,与此同时第四固定块14和第三固定块10也从胫骨结节克氏针11的两端插入,之后将两个防护套1分别套在骨克氏针3和胫骨结节克氏针11的尖端起到防护作用,之后转动第一转动套部件15和第二转动套部件7。由于第一调节杆2和第二调节杆4上的螺纹17旋转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三调节杆9和所述第四调节杆13上的螺纹17旋转方向相反,因而导致转动第一转动套部件15和第二转动套部件7时会对第一调节杆2和第四调节杆13的相对距离、第二调节杆4和第三调节杆9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起到拉伸的作用,与此同时L型金属杆22穿过刻度观察块21的长度也会改变,这样就可以通过观察窗20观察指针18对应的L型金属杆22上的刻度,进而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和确认拉伸的程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杆2、第二调节杆4、第三调节杆9、第四调节杆13、跟骨克氏针3、胫骨结节克氏针11、第二转动套部件7和第一转动套部件15,可以将跟骨克氏针3穿过患者根骨并将胫骨结节克氏针11穿过患者胫骨结节,之后可以转动第二转动套部件7和第一转动套部件15来调整跟骨克氏针3和胫骨结节克氏针1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起到很好的拉伸作用,因而该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石膏固定法可以很好地避免软组织挛缩的发生;同时该结构相比于传统的跟骨牵引装置无需配合托马斯架使用且体积更小,便于患者活动。
该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单只需床旁局麻下可完成牵引装置的组装固定;牵引的力量大小可根据具体需要,正反旋转并利用螺纹结构进行调整。2、价格低廉,运用克氏针行牵引固定,方便取材,其余固定夹、正反丝金属杆、正反螺母套筒均价格低廉,并且运用于体外,可以重复使用,节约医疗费用。3、方便护理新型骨科可调式反向牵引装置具有跟骨牵引和专用外固定支架的双重优点作用,特别是骨科复合创伤患者,在早期创伤控制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固定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可以主动行小腿肌群和足趾活动锻炼,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4、保护装置术前准备期间,患者需进一步完成其他相关检查,新型骨科可调式反向牵引装置临时稳定骨折部,方便搬抬,避免骨折断端活动对周围软组织造成二次损伤。5、稳定骨折术前通过新型可调式反向牵引装置固定,可以不同程度纠正骨折处存在的重叠、分离、成角移位。骨折端对位,对线较受伤时明显改善,骨折 块分离间隙减小,关节间隙明显撑开,骨折端周围软组织有效松弛,有利于在后期内固定手术过程中,轻松解剖复位骨折和达到内固定与软组织保护之间的平衡,有效促进软组织的恢复,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发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
所述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槽结构,所述第一转动套部件两端的螺纹槽中分别插有第一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所述第二转动套部件两端的螺纹槽中分别插有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所述第四调节杆上均设有螺纹;
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所述第四调节杆上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件、第二转轴部件、第三转轴部件及第四转轴部件,所述第一转轴部件、第二转轴部件、第三转轴部件及第四转轴部件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
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上分别设有一个克氏针通孔;
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的克氏针通孔用于穿过所述跟骨克氏针,所述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上的克氏针通孔用于穿过所述胫骨结节克氏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套部件和第一转动套部件的外侧端面均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三调节杆和所述第四调节杆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骨克氏针和所述胫骨结节克氏针的尖端均套设有一个防护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侧端面与刻度观察块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外侧端面通过一个辅助转轴与一个L型金属杆连接,所述刻度观察块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L型金属杆的伸缩通孔,所述刻度观察块上还设有穿透所述刻度观察块且与所述伸缩通孔垂直的观察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金属杆上设有均匀的刻度,所述观察窗旁设有指针。
CN202222031152.0U 2022-08-03 2022-08-03 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 Active CN220046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1152.0U CN220046213U (zh) 2022-08-03 2022-08-03 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1152.0U CN220046213U (zh) 2022-08-03 2022-08-03 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6213U true CN22004621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6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1152.0U Active CN220046213U (zh) 2022-08-03 2022-08-03 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6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7914A (zh) 一种可伸缩骨缺损修复外固定装置
CN103445839B (zh) 踝关节多维调控矫形器
Sisk General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external skeletal fixation
CN206044789U (zh)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器
CN220046213U (zh) 骨折早期创伤控制可调式临时牵引装置
CN100544680C (zh) 一种撑开膨胀髓内钉
RU2432138C1 (ru) Способ малоинвазивного накост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длинных косте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кост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CN103445833B (zh) 肩关节动静结合调控外固定器
CN2678582Y (zh) 多孔双臂加压外固定器
CN220293617U (zh) 井型双反牵引撑开器
CN210228601U (zh) 一种骨折辅助复位机构
WO2017037733A1 (en) External fixator for trauma management of limb
RU13083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переломов лодыжек с разрывом дистального межберцового синдесмоза
CN111134816A (zh) 一种单段和多段骨折二维螺纹调整复位的骨科外固定支架
CN201847766U (zh) 髌骨骨折内固定防滑动空心螺钉
CN205144692U (zh) 一种腓骨截骨术后的可调节弹性外固定装置
CN201200467Y (zh) 一种撑开膨胀髓内钉
CN213606816U (zh) 用于接骨手术的股骨断骨牵引弓
CN211674498U (zh) 一种单段和多段骨折二维螺纹调整复位的骨科外固定支架
CN218870614U (zh) 具有导向功能的下肢骨牵引装置
RU281606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еханического чрескостного проведения стержней Шанца
CN217138234U (zh) 角度可调式股骨颈三钉固定导向装置
CN215306651U (zh)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克氏针精准定位置入的导航装置
CN213345888U (zh) 一种骨折修复定位导向器
CN217244756U (zh) 一种股骨骨折髓内钉手术辅助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6

Address after: 618100 No. 96, Dabei street, Kaijiang Town, Zhongjiang County,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No. 999, south section of the first ring road, Nanhua Town, Zhongjiang County

Patentee after: ZHONG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18100 Four Seasons Flower City, Xingyuan Road, Kaijiang Town, Zhongjiang County,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Yu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Jiang Xing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