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4411U - 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4411U
CN220044411U CN202321504894.9U CN202321504894U CN220044411U CN 220044411 U CN220044411 U CN 220044411U CN 202321504894 U CN202321504894 U CN 202321504894U CN 220044411 U CN220044411 U CN 220044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container
pipe
container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48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硕宇
蔡春良
周夏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5048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4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4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4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滴灌用的水的盛水容器、浮体、调节机构和将盛水容器内的水引出用于滴灌的液体输送管道,浮体漂浮于盛水容器内的水面上,调节机构设置于浮体上随浮体上下浮动,液体输送管道一端的进水端与盛水容器相固定,液体输送管道另一端的滴水端连接在调节机构上,能通过向盛水容器内加水,使水位与液体输送管道最高处齐平或超过液体输送管道最高处,使水能自动灌满液体输送管道,便于使用前灌满水。

Description

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背景技术
滴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园林苗木花卉领域的一种灌溉方式,具体是指按照农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份和养分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方法。
现有的滴灌设备,绝大部分是通过调节水流通道横截面积大小来调节滴水速度,水流通道横截面积往往都很小,因此使用中存在滴头易堵塞,需经常清洗滴头,维护工作量大,对水质要求高等弊端。
为解决水流通道横截面积过小易堵塞的问题,有通过虹吸原理进行滴灌的滴灌装置,例如专利CN217088963U公开的一种排水调节器,由浮体机构、虹吸机构、调节机构组成;浮体机构由浮体、浮体管、标尺座组成,虹吸机构由虹吸管、软管、出水阀组成,虹吸管安装在浮体上,虹吸管一端插入液体内,另一端伸出排水调节器与外部的软管连接,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软管的出水口上下移动,以调节出水口与排水调节器内液位的高度差,实现对软管出水口滴水速度的控制,出水口与排水调节器内液位的高度差为滴水压差,滴水压差越大,滴速越快,滴水压差越小,滴速越慢。
现有的滴灌装置存在的问题:现有滴灌装置通过虹吸原理进行滴灌,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现有滴灌装置虹吸管安装在浮体上随浮体上下浮动,虹吸管需要跨过装水容器的上沿伸到外侧,但是虹吸管在使用前必须灌满水,现有的滴灌装置一般需要将浮体放入水中,使虹吸管一端插入水中,再对虹吸管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抽吸装置向外吸,使水被吸入虹吸管内罐满水,较为麻烦,现有的滴灌装置不便于虹吸管内灌满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滴灌装置不便于将虹吸管内灌满水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滴灌用的水的盛水容器、浮体、调节机构和将盛水容器内的水引出用于滴灌的液体输送管道,浮体漂浮于盛水容器内的水面上,调节机构设置于浮体上随浮体上下浮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一端的进水端与盛水容器相固定,液体输送管道另一端的滴水端连接在调节机构上,所述液体输送管道包括固定在盛水容器上的U型管和位于盛水容器外侧的套管,所述U型管倒置,U型管的一端管口与盛水容器内连通作为进水端的进水管口,进水管口低于盛水容器最低工作水面,U型管顶部的横管不高于盛水容器内侧壁的上沿,U型管的另一端管口插入套管内,套管内具有用于容纳水的内腔,套管上设有滴水口作为液体输送管道滴水端的滴水管口用于滴水,所述套管能相对U型管上下移动,套管连接在调节机构上,调节机构能调节套管相对盛水容器上下升降移动,以改变滴水口与盛水容器内水面的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U型管包括横管和分别连接在横管两端的两侧管,横管从盛水容器的侧壁穿过,一侧的侧管插入盛水容器内,另一侧的侧管插入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滴水口设置于套管的顶部,U型管的另一端管口从滴水口插入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盛水容器上设有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水口位于盛水容器的底部,所述进水口下方连接有用于外接供水源的进水管道,进水口连通进水管道和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内设有利用浮力控制的浮止阀,所述浮止阀包括具有浮力且位于盛水容器内的浮筒/球、连接件和位于进水管道内的阀门芯,连接件连接浮筒/球和阀门芯,阀门芯尺寸大于进水口,所述浮筒/球根据盛水容器内的水位变化可相对盛水容器上下浮动控制阀门芯打开或关闭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浮体上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架上的第二导向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架上的螺杆,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沿第二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螺杆与套管螺纹连接,旋转螺杆驱动套管相对盛水容器上下移动。
另一主题: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滴灌用的水的盛水容器、浮体、调节机构和将盛水容器内的水引出用于滴灌的液体输送管道,浮体漂浮于盛水容器内的水面上,调节机构设置于浮体上随浮体上下浮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一端的进水端与盛水容器相固定,液体输送管道另一端的滴水端连接在调节机构上,所述液体输送管道包括位于盛水容器外侧的软管,软管的一端管口与盛水容器固定作为进水端的进水管口,进水管口与盛水容器内连通且低于盛水容器最低工作水面,软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在调节机构上作为液体输送管道滴水端的滴水管口用于滴水,所述调节机构能调节滴水管口相对盛水容器上下升降移动,以改变滴水管口与盛水容器内水面的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盛水容器上设有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水口位于盛水容器的底部,所述进水口下方连接有用于外接供水源的进水管道,进水口连通进水管道和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内设有利用浮力控制的浮止阀,所述浮止阀包括具有浮力且位于盛水容器内的浮筒/球、连接件和位于进水管道内的阀门芯,连接件连接浮筒/球和阀门芯,阀门芯尺寸大于进水口,所述浮筒/球根据盛水容器内的水位变化可相对盛水容器上下浮动控制阀门芯打开或关闭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浮体上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架上的第二导向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架上的螺杆,所述软管滴水端的管口设有接头,接头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沿第二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螺杆与接头螺纹连接,旋转螺杆驱动软管滴水端的管口相对盛水容器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通过向盛水容器内加水,使水位与液体输送管道最高处齐平或超过液体输送管道最高处,使水能自动灌满液体输送管道,便于使用前灌满水。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具有固定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具有浮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具有浮止阀的横向剖切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具有浮止阀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剖切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具有固定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具有浮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具有浮止阀的横向剖切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具有浮止阀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图中:1、盛水容器;2、调节机构;3、液体输送管道;4、进水口;5、浮体;6、滴水口;7、水面;8、U型管;9、进水管口;10、套管;11、固定架;12、第二导向柱;13、螺杆;14、导向孔;15、螺纹孔;16、固定桩;17、接口;18、上限位件;19、第一导向柱;20、限位孔;21、进水管道;22、阀门芯;23、密封圈;24、连接件;25、浮筒/球;26、导流槽;27、滴水管口;28、软管;29、接头;30、凸耳;31、横管;32、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一
图1-图7所示,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滴灌用的水的盛水容器1、浮体5、调节机构2和将盛水容器1内的水引出用于滴灌的液体输送管道3。
盛水容器1内设有用于滴灌用的水,盛水容器1为上方具有开口的容器。
浮体5漂浮于盛水容器1内的水面7上,浮体5随盛水容器1内的水位升降而上浮或下降。
调节机构2设置于浮体5上随浮体5上下浮动。
液体输送管道3一端的进水端与盛水容器1相固定,液体输送管道3另一端的滴水端连接在调节机构2上。
图2所示,液体输送管道3包括固定在盛水容器1上的U型管8和位于盛水容器1外侧的套管10。
U型管8倒置,U型管8的一端管口与盛水容器1内连通作为进水端的进水管口9,进水管口9低于盛水容器1最低工作水面,U型管8顶部的横管31不高于盛水容器1内侧壁的上沿。盛水容器1的最低工作水面为滴灌结束后盛水容器1内水位所能降到的最低处的水面7。
U型管8的另一端管口插入套管10内,套管10内具有用于容纳水的内腔,套管10上设有滴水口6作为液体输送管道3滴水端的滴水管口27用于滴水。
优选的,滴水口6设置于套管10的顶部,套管10为底部具有下底且上方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U型管8的另一端管口从滴水口6插入套管10内。
套管10能相对U型管8上下移动,套管10连接在调节机构2上,调节机构2能调节套管10相对盛水容器1上下升降移动,以改变滴水口6与盛水容器1内水面7的高度差。
当使用时需要将U型管8和套管10灌满水,由于U型管8顶部的横管31不高于盛水容器1内侧壁的上沿,向盛水容器1内加水,使盛水容器1内的水位上升至与U型管8顶部的横管31齐平或者水位超过U型管8顶部的横管31,盛水容器1内的水能自动流入U型管8和套管10内灌满,便于使用时向U型管8和套管10内灌水。
使用时通过调节机构2调节滴水口6与盛水容器1内水面7的高度差,当滴水口6低于盛水容器1内水面7时产生压差,此时滴水口6与盛水容器1内水面7的高度差即为滴水压差C,盛水容器1内的水通过U型管8流入到套管10内,套管10内的水从上方的滴水口6溢出并滴落用于滴灌,能通过调节滴水口6与盛水容器1内水面7的高度差来控制滴水口6滴水的滴速,滴水压差越大,滴水越快,滴水压差越小,滴速越慢。
另外,由于套管10连接在调节机构2上,调节机构2设置在浮体5上,浮体5漂浮在水面7上随盛水容器1内的水面7高度变化而自动变化,保持在使用过程中滴水口6与盛水容器1内的水面7的高度差恒定,从而保持滴水口6滴水的滴速恒定。
另外,U型管8与盛水容器1连接方式具有多种。例如U型管8进水端的管口连接在盛水容器1的外侧壁上与盛水容器1内连通。或者U型管8进水端的管口连接在盛水容器1的下底上与盛水容器1内连通。
图2所示,又例如本专利,U型管8包括横管31和分别连接在横管31两端的两侧管32,横管31从盛水容器1的侧壁穿过,且一侧的侧管32插入盛水容器1内,另一侧的侧管32插入套管10内。
图3所示,优选的,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在浮体5上的固定架11、固定在固定架11上的第二导向柱12和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架11上螺杆13,套管10套设在第二导向柱12上沿第二导向柱12上下滑动,螺杆13与套管10螺纹连接,旋转螺杆13驱动套管10相对盛水容器1上下移动。
螺杆13和第二导向柱12平行,且均竖直摆设。
套管1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两凸耳30,其中一个凸耳30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柱12活动穿过的导向孔14,另一个凸耳30上个设有与螺杆13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5。
针对调节机构2我们还有另一种方案,例如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在浮体5上的固定架11和设置在固定架11上能收放的收放线,套管10连接在收放线的一端,通过收回或松放收放线来控制套管11上下移动。
针对调节机构2我们还有另一种方案,例如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浮体5上的固定架11和夹体,套管10固定在夹体上,夹体夹合在固定架11上,通过控制夹体夹合在固定架11上的高度来控制套管11上下移动。
调节机构2不限于上述几种结构,常规能调节升降移动的结构均适用于本专利。
另外,盛水容器1上设有进水口4,能通过进水口4向盛水容器1内加水。
图5-图7所示,优选的,进水口4设置于盛水容器1的底部,盛水容器1内设有利用浮力控制的浮止阀,浮止阀根据盛水容器1内水位高低变化控制进水口4打开或关闭,从而控制盛水容器1内水位。
进水口4下方连接有进水管道21,进水管道21用于外接供水源,进水口4连通进水管道21和盛水容器1,浮止阀包括具有浮力且位于盛水容器1内的浮筒/球25、连接件24和位于进水管道21内的阀门芯22,浮筒/球25位于阀门芯22上方,连接件24位于浮筒/球25和阀门芯22之间,连接件24穿过进水口4,且两端分别连接浮筒/球25和阀门芯22,阀门芯22尺寸大于进水口4,浮筒/球25根据盛水容器1内的水位变化可相对盛水容器1上下浮动控制阀门芯22打开或关闭进水口4。
当盛水容器1液面上升到最高工作水面时浮止阀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使得浮筒/球25上浮,浮筒/球25带动阀门芯22向上移动,从而使阀门芯22封堵进水口4,此时进水管道21内的水无法从进水口4进入到盛水容器1中,当盛水容器1内水位下降到最低工作水面时,在浮筒/球25的自身重力作用下,阀门芯22下移打开进水口4,供水源的水能通过进水管道21向盛水容器1内输送水,直至浮筒/球25受水的浮力上浮使阀门芯22重新封堵进水口4,使盛水容器1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一定工作水面之间。浮止阀使滴灌装置实现自动补水。当设有浮止阀时浮体5可为环状。
进水管道21上设有接口17用于外接供水源。
优选的,连接件24的直径等于进水口4的内径,连接件24的侧壁上设有内凹的导流槽26,当浮止阀下移时,导流槽26连通进水管道21和盛水容器1。
另外,可在进水口4的边缘设置一圈密封圈23,增加阀门芯22封堵在进水口4上时的气密性。
浮止阀上可设置用于配重的配重块。确保在盛水容器1内的液位下降至设定高度时浮止阀能通过自身重力作用下移。
另外,为保证浮止阀的上下浮动的稳定性,盛水容器1上设有位于浮止阀上方的上限位件18,上限位件18上设有限位孔20,浮止阀顶部设有对应限位孔20的第一导向柱19,第一导向柱19的形状与限位孔20相适配,第一导向柱19可上下活动的插入限位孔20中将浮止阀限制在竖直方向上活动,使浮止阀只能在竖直方向上浮动,防止浮止阀左右偏摆。
另外,盛水容器1能移动使用,也能悬挂使用,也能插在地面上使用,
图4所示,当需要将盛水容器1插在地面上使用时,盛水容器1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插入地面的固定桩16,固定桩16头部为锥形。
工作水面为滴灌装置能进行滴灌的水位。
实施例二
图8-图14所示,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滴灌用的水的盛水容器1、浮体5、调节机构2和将盛水容器1内的水引出用于滴灌的液体输送管道3。
盛水容器1内设有用于滴灌用的水,盛水容器1为上方具有开口的容器。
浮体5漂浮于盛水容器1内的水面7上,浮体5随盛水容器1内的水位升降而上浮或下降。
调节机构2设置于浮体5上随浮体5上下浮动。
液体输送管道3一端的进水端与盛水容器1相固定,液体输送管道3另一端的滴水端连接在调节机构2上。
图9所示,液体输送管道3包括位于盛水容器1外侧的软管28,软管28的一端管口与盛水容器1固定作为进水端的进水管口9,进水管口9与盛水容器1内连通且低于盛水容器1最低工作水面。盛水容器1的最低工作水面为滴灌结束后盛水容器1内水位所能降到的最低处的水面7。
软管28的另一端管口连接在调节机构2上作为液体输送管道3滴水端的滴水管口27用于滴水,调节机构2能调节滴水管口27相对盛水容器1上下升降移动,以改变滴水管口27与盛水容器1内水面7的高度差。
当使用时通过调节机构2调节滴水管口27与盛水容器1内水面7的高度差,当滴水管口27低于盛水容器1内水面7时产生压差,此时滴水管口27与盛水容器1内水面7的高度差即为滴水压差C,盛水容器1内的水能通过软管28直流出来并滴落用于滴灌,能通过调节滴水管口27与盛水容器1内水面7的高度差来控制滴水管口27滴水的滴速,滴水压差越大,滴水越快,滴水压差越小,滴速越慢。使用时只需将软管28用于滴水的管口调低至低于盛水容器1内水面7,盛水容器1内的水就能直流而出,无需使用前灌满。
另外,由于软管28的一端连接在调节机构2上,调节机构2设置在浮体5上,浮体5漂浮在水面7上随盛水容器1内的水面7高度变化而自动变化,保持在使用过程中滴水管口27与盛水容器1内的水面7的高度差恒定,从而保持滴水管口27滴水的滴速恒定。
图10所示,优选的,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在浮体5上的固定架11、固定在固定架11上的第二导向柱12和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架11上螺杆13,软管28滴水端的管口设有接头29,接头29套设在第二导向柱12上沿第二导向柱12上下滑动,螺杆13与接头29螺纹连接,旋转螺杆13驱动软管28滴水端的管口相对盛水容器1上下移动。
螺杆13和第二导向柱12平行,且均竖直摆设。
接头29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两凸耳30,其中一个凸耳30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柱12活动穿过的导向孔14,另一个凸耳30上个设有与螺杆13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5。
针对调节机构2我们还有另一种方案,例如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在浮体5上的固定架11和设置在固定架11上能收放的收放线,软管28滴水端的管口连接在收放线的一端,通过收回或松放收放线来控制软管28滴水端的管口上下移动。
针对调节机构2我们还有另一种方案,例如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浮体5上的固定架11和夹体,软管28滴水端的管口固定在夹体上,夹体夹合在固定架11上,通过控制夹体夹合在固定架11上的高度来控制软管28滴水端的管口上下移动。
调节机构2不限于上述几种结构,常规能调节升降移动的结构均适用于本专利。
另外,盛水容器1上设有进水口4,能通过进水口4向盛水容器1内加水。
图12-图14所示,优选的,进水口4设置于盛水容器1的底部,盛水容器1内设有利用浮力控制的浮止阀,浮止阀根据盛水容器1内水位高低变化控制进水口4打开或关闭,从而控制盛水容器1内水位。
进水口4下方连接有进水管道21,进水管道21用于外接供水源,进水口4连通进水管道21和盛水容器1,浮止阀包括具有浮力且位于盛水容器1内的浮筒/球25、连接件24和位于进水管道21内的阀门芯22,浮筒/球25位于阀门芯22上方,连接件24位于浮筒/球25和阀门芯22之间,连接件24穿过进水口4,且两端分别连接浮筒/球25和阀门芯22,阀门芯22尺寸大于进水口4,浮筒/球25根据盛水容器1内的水位变化可相对盛水容器1上下浮动控制阀门芯22打开或关闭进水口4。
当盛水容器1液面上升到最高工作水面时浮止阀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使得浮筒/球25上浮,浮筒/球25带动阀门芯22向上移动,从而使阀门芯22封堵进水口4,此时进水管道21内的水无法从进水口4进入到盛水容器1中,当盛水容器1内水位下降到最低工作水面时,在浮筒/球25的自身重力作用下,阀门芯22下移打开进水口4,供水源的水能通过进水管道21向盛水容器1内输送水,直至浮筒/球25受水的浮力上浮使阀门芯22重新封堵进水口4,使盛水容器1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一定工作水面之间。浮止阀使滴灌装置实现自动补水。当设有浮止阀时浮体5可为环状。
进水管道21上设有接口17用于外接供水源。
优选的,连接件24的直径等于进水口4的内径,连接件24的侧壁上设有内凹的导流槽26,当浮止阀下移时,导流槽26连通进水管道21和盛水容器1。
另外,可在进水口4的边缘设置一圈密封圈23,增加阀门芯22封堵在进水口4上时的气密性。
浮止阀上可设置用于配重的配重块。确保在盛水容器1内的液位下降至设定高度时浮止阀能通过自身重力作用下移。
另外,为保证浮止阀的上下浮动的稳定性,盛水容器1上设有位于浮止阀上方的上限位件18,上限位件18上设有限位孔20,浮止阀顶部设有对应限位孔20的第一导向柱19,第一导向柱19的形状与限位孔20相适配,第一导向柱19可上下活动的插入限位孔20中将浮止阀限制在竖直方向上活动,使浮止阀只能在竖直方向上浮动,防止浮止阀左右偏摆。
另外,盛水容器1能移动使用,也能悬挂使用,也能插在地面上使用,
图11所示,当需要将盛水容器1插在地面上使用时,盛水容器1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插入地面的固定桩16,固定桩16头部为锥形。
工作水面为滴灌装置能进行滴灌的水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滴灌用的水的盛水容器、浮体、调节机构和将盛水容器内的水引出用于滴灌的液体输送管道,浮体漂浮于盛水容器内的水面上,调节机构设置于浮体上随浮体上下浮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一端的进水端与盛水容器相固定,液体输送管道另一端的滴水端连接在调节机构上,所述液体输送管道包括固定在盛水容器上的U型管和位于盛水容器外侧的套管,所述U型管倒置,U型管的一端管口与盛水容器内连通作为进水端的进水管口,进水管口低于盛水容器最低工作水面,U型管顶部的横管不高于盛水容器内侧壁的上沿,U型管的另一端管口插入套管内,套管内具有用于容纳水的内腔,套管上设有滴水口作为液体输送管道滴水端的滴水管口用于滴水,所述套管能相对U型管上下移动,套管连接在调节机构上,调节机构能调节套管相对盛水容器上下升降移动,以改变滴水口与盛水容器内水面的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包括横管和分别连接在横管两端的两侧管,横管从盛水容器的侧壁穿过,一侧的侧管插入盛水容器内,另一侧的侧管插入套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口设置于套管的顶部,U型管的另一端管口从滴水口插入套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容器上设有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位于盛水容器的底部,所述进水口下方连接有用于外接供水源的进水管道,进水口连通进水管道和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内设有利用浮力控制的浮止阀,所述浮止阀包括具有浮力且位于盛水容器内的浮筒/球、连接件和位于进水管道内的阀门芯,连接件连接浮筒/球和阀门芯,阀门芯尺寸大于进水口,所述浮筒/球根据盛水容器内的水位变化可相对盛水容器上下浮动控制阀门芯打开或关闭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浮体上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架上的第二导向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架上的螺杆,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沿第二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螺杆与套管螺纹连接,旋转螺杆驱动套管相对盛水容器上下移动。
7.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滴灌用的水的盛水容器、浮体、调节机构和将盛水容器内的水引出用于滴灌的液体输送管道,浮体漂浮于盛水容器内的水面上,调节机构设置于浮体上随浮体上下浮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一端的进水端与盛水容器相固定,液体输送管道另一端的滴水端连接在调节机构上,所述液体输送管道包括位于盛水容器外侧的软管,软管的一端管口与盛水容器固定作为进水端的进水管口,进水管口与盛水容器内连通且低于盛水容器最低工作水面,软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在调节机构上作为液体输送管道滴水端的滴水管口用于滴水,所述调节机构能调节滴水管口相对盛水容器上下升降移动,以改变滴水管口与盛水容器内水面的高度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容器上设有进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位于盛水容器的底部,所述进水口下方连接有用于外接供水源的进水管道,进水口连通进水管道和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内设有利用浮力控制的浮止阀,所述浮止阀包括具有浮力且位于盛水容器内的浮筒/球、连接件和位于进水管道内的阀门芯,连接件连接浮筒/球和阀门芯,阀门芯尺寸大于进水口,所述浮筒/球根据盛水容器内的水位变化可相对盛水容器上下浮动控制阀门芯打开或关闭进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浮体上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架上的第二导向柱和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架上的螺杆,所述软管滴水端的管口设有接头,接头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沿第二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螺杆与接头螺纹连接,旋转螺杆驱动软管滴水端的管口相对盛水容器上下移动。
CN202321504894.9U 2023-06-13 2023-06-13 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Active CN220044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4894.9U CN220044411U (zh) 2023-06-13 2023-06-13 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4894.9U CN220044411U (zh) 2023-06-13 2023-06-13 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4411U true CN220044411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4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4894.9U Active CN220044411U (zh) 2023-06-13 2023-06-13 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4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6851A (zh) 新型无压灌溉装置
CN220044411U (zh) 外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CN206165374U (zh) 一种恒负压灌水的系统
CN106416964A (zh) 一种恒负压灌水的系统
CN212087435U (zh) 一种自动补水的浇水装置
CN218094559U (zh) 一种用于回灌井的水位动态平衡控制装置
CN207383183U (zh) 仿生学自动浇水器
CN107288095B (zh) 一种可调溢流坝入口水位的自动控制导水实验装置
CN106836408B (zh) 一种虹吸式补水装置及补水方法
CN206165347U (zh) 一种维持恒负压灌水的装置
CN205173610U (zh) 一种自动水封控压装置
CN206828078U (zh) 一种涂料消泡装置
CN210900735U (zh) 一种节水灌溉用滴灌水箱
CN2704211Y (zh) 全自动稳压微渗灌器
CN219035159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吸油装置
CN220000037U (zh) 一种水肥气耦合灌溉装置偏心文丘里增氧器
CN110447516A (zh) 一种负压灌溉系统
CN216363170U (zh)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禽类养殖用供应饮水装置
CN214833133U (zh) 一种搅拌站蓄水池水位自动补给装置
CN212865845U (zh) 半自控浮力闸门
CN210238650U (zh) 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
CN211927636U (zh) 一种渗水试验用恒定水头供水装置
CN213284424U (zh) 一种用于胶囊生产的放液装置
CN109122544B (zh) 一种具有滴流功能的过水装置
CN102599041A (zh) 一种充气式栽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