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3723U - 警示灯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警示灯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3723U
CN220043723U CN202320537695.1U CN202320537695U CN220043723U CN 220043723 U CN220043723 U CN 220043723U CN 202320537695 U CN202320537695 U CN 202320537695U CN 220043723 U CN220043723 U CN 220043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76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yi Lighting Shanghai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yi Lighting Shanghai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yi Lighting Shanghai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Baiyi Lighting Shanghai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76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3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3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3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警示灯控制电路。警示灯控制电路包括一发光件、一双向可控硅开关、一整流电路、一控制电路和一振荡电路。发光件和双向可控硅开关串联后电连接于外界一交流电。整流电路与交流电电连接。控制电路包括一光敏单元、一第一三极管和一调控电阻,光敏单元与调控电阻串联,光敏单元与整流电路电连接,调控电阻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并联在调控电阻的两端,且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振荡电路被电连接于整流电路,并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以使得控制电路能够控制振荡电路的导通状态,振荡电路与双向可控硅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振荡电路用于输出脉冲信号。

Description

警示灯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警示灯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施工作业场地周围的围栏上安装有警示灯,在夜间,警示灯的闪烁能够提醒靠近施工场地的人们注意安全,确保施工区附近人们安全出行。
现有的警示灯控制电路中连接有光敏电阻,警示灯通过光敏电阻控制开启或关闭,当时间处于傍晚时分,此时光线较弱,警示灯需要开启,起到提醒的作用。但此时光敏电阻还能感受到光线,并不会使警示灯打开,导致警示灯无法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因此,现有的警示灯控制电路仅通过光敏电阻控制警示灯的开闭,警示灯无法被人为的控制开闭,不利于适应各种环境。
另外,现有警示灯的闪烁频率较为单一,无法根据不同的情况去调控警示灯闪烁的频率,无法适应不同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警示灯控制电路,其中调控电阻的阻值可调节,改变调控电阻的阻值能够改变控制电路对外界光照强度做出反应的节点,使得发光件能够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被启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警示灯控制电路,其中第一可调电阻的阻值可调节,能够改变振荡电容充放电的速率,从而改变振荡电路发送电信号至双向可控硅开关的频率,以调节发光件闪烁的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警示灯控制电路,其中第二可调电阻的阻值可调节,能够改变振荡电容被充电的速率,以进一步地增大发光件闪烁频率的调节范围。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警示灯控制电路,适于调控警示灯的开闭,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包括:
一发光件;
一双向可控硅开关,所述发光件和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串联后电连接于外界一交流电;
一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交流电电连接;
一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光敏单元、一第一三极管和一调控电阻,所述光敏单元与所述调控电阻串联,所述光敏单元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调控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并联在所述调控电阻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和
一振荡电路,所述振荡电路被电连接于所述整流电路,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以使得所述控制电路能够控制所述振荡电路的导通状态,所述振荡电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用于输出脉冲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光敏单元被实施为光敏电阻。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光敏单元被实施为光敏二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一变压器、一电容和一第一整流二极管,所述变压器具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所述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后电连接于所述电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容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振荡电路包括一第二三极管、一第三三极管、一振荡电容、一第一可调电阻和一第一辅助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振荡电容的一端均电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的所述电容,所述振荡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在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辅助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二可调电阻,所述第二可调电阻被串联在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二辅助电阻,所述第二辅助电阻被电连接在所述第二可调电阻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被串联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与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朝向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和图2,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警示灯控制电路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适于调控警示灯的开闭。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包括一控制电路10、一发光件20、一整流电路30、一双向可控硅开关40和一振荡电路50。
所述发光件20和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串联后电连接于外界一交流电源900,其中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用于调控所述发光件20的工作状态,所述交流电源900用于对所述发光件20供电。
所述整流电路30与所述交流电源900电连接,适于降低所述交流电源900输出的电压,并对所述控制电路10和所述振荡电路50供电。
所述控制电路10包括一光敏单元11、一第一三极管12和一调控电阻13,所述光敏单元11与所述调控电阻13串联,所述光敏单元11与所述整流电路30电连接,所述调控电阻13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12的基极和发射极并联在所述调控电阻13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三极管1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振荡电路50被电连接于所述整流电路30,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12的集电极电连接,以使得所述控制电路10能够控制所述振荡电路50的导通状态,所述振荡电路50与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50用于输出脉冲信号。
在使用时,当外界处于白天时,所述光敏单元11的阻值较小,此时,所述第一三极管12的基极电压大于所述第一三极管12发射极的电压,所述第一三极管1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使得所述第一三极管12的集电极直接接地,从而使得所述振荡电路50接地,所述振荡电路50不会正常工作,从而无法输出脉冲信号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当外界处于晚上时,所述光敏单元11的阻值较大,此时所述第一三极管12的基极的电压与所述第一三极管12的电压相差较小,所述第一三极管1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不导通,此时,所述整流电路30能够将电压输出至所述振荡电路50,使得所述振荡电路50能够正常输出脉冲信号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使得所述发光件20能够闪烁,从而达到所述发光件20在夜间闪烁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述调控电阻13的阻值可调,改变所述调控电阻13的阻值大小,使得所述光敏单元11在白天的情况下也可导通。增大所述调控电阻13的阻值,使得所述第一三极管12不导通,从而使得所述振荡电路50在白天也能够发送脉冲信号。
举例描述,当外界环境处于光照较弱,但所述光敏单元11的阻值依旧较小,所述第一三极管12依旧处于导通的情况下,此时所述振荡电路50无法输出脉冲信号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所述发光件20无法闪烁,但是,在这个环境下又需要所述发光件20闪烁,此时,可以增大所述调控电阻13的阻值,使得所述第一三极管12不导通,使得所述振荡电路50正常输出脉冲信号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使得所述发光件20工作,起到正常的提醒作用。因此,改变所述调控电阻13阻值的大小,使得所述发光件20在较亮的环境下也能够开始工作,能够避免出现外界光照环境较弱,而所述发光件20又不闪烁的情况,确保所述发光件20起到正常警示的作用。
由于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与所述发光件20串联,当外界所述交流电源900处于过零点时,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关断。换句话讲,当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的控制端接收到脉冲信号时,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开启,所述发光件20与所述交流电源900导通,所述发光件20发光工作,而在所述交流电源900变化至过零点时,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断开,所述发光件20与所述交流电源900断开,从而实现所述发光件20由开启变化至关闭的状态。因此,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只需要收到启动的脉冲信号,便可实现所述发光件20的闪烁。
可以理解的是,改变所述调控电阻13阻值的大小,能够调节所述控制电路10对外界光照强度做出反应的节点,使得所述发光件20能够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被启动。例如,原本所述发光件20需要在晚上七点才会被启动闪烁,通过调节所述调控电阻13阻值的大小,使得所述发光件20在傍晚六点便开启闪烁,再例如,遇到某些浓雾天气,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调控电阻13阻值的大小,使所述发光件20提前开启。
所述光敏单元11具体可被实施为光敏电阻或光敏二极管。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光敏单元11被实施为光敏二极管。
具体地,操作人员还可采用黑色胶圈手动地遮挡所述光敏单元11,改变所述光敏单元11受到光照的情况,直接使所述光敏单元11处于黑暗的环境。
所述整流电路30包括一变压器31、一电容32和一第一整流二极管33,所述变压器31具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电磁感应连接,所述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900,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33后再电连接于所述电容32,用于输出低压交流电,并对所述电容32充电。通过所述变压器31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再通过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33和所述电容32将低压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而使得所述控制电路10和所述振荡电路50能够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正常工作。
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33的负极与所述电容32电连接,使得所述电容32靠近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33的一端为正极。
所述振荡电路50包括一第二三极管51、一第三三极管52、一振荡电容53、一第一可调电阻54和一第一辅助电阻55,所述第二三极管51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52的发射极和所述振荡电容53的一端均电连接在所述电容32靠近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33的一端,所述振荡电容5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的一端,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的另一端电连接在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所述第三三极管52的集电极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5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5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5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电阻55的一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辅助电阻5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辅助电阻55避免所述电容32直接接地。
当所述第二三极管51的所述基极处于高电压时,即所述第一三极管12断开时,所述第二三极管5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同时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52的基极处于低电压,所述第三三极管5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导通,所述振荡电容53充电,并且所述第三三极管52的集电极发生电信号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以启动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使得所述发光件20被点亮,当所述振荡电容53的充满时,所述第三三极管5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断开,所述振荡电容53停止充电,待所述振荡电容53的电量降低时,所述第二三极管51和所述第三三极管52又会导通,再次对所述振荡电容53充电,从而实现振荡的功能,并对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发送方波脉冲信号,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被间歇地启动,又由于所述交流电源900的作用下,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会自动地关闭,从而使得所述发光件20实现闪烁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与所述振荡电容53串联,调节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的阻值,便可改变所述振荡电容53充放电的速率,从而可调控发送电信号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的频率,以控制所述发光件20的闪烁频率。具体地,降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的阻值,会加快发送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电信号的频率,增加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的阻值,会降低发送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电信号的频率,从而实现调控所述发光件20闪烁频率的目的。
所述振荡电路50还包括第二可调电阻56,所述第二可调电阻56被电连接在所述电容32与所述第二三极管51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二可调电阻56的阻值大小可调节,降低或增加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的阻值,可改变所述振荡电容53被充电的速率,也可以改变所述发光件20闪烁频率的目的,进一步地增大所述发光件20闪烁频率可调的范围。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和所述第二可调电阻56在所述振荡电路50中均属于正反馈,即降低两者的阻值,能够增加所述振荡电路50输出方波脉冲信号的频率。
所述振荡电路50还包括第二辅助电阻58,所述第二辅助电阻58被电连接在所述第二可调电阻56与所述第二三极管51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二辅助电阻58能够增大所述电容32与所述振荡电容53之间的电阻,避免所述电容32输入至所述振荡电容53的电压过大。
所述振荡电路50还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57,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57被串联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与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之间,用于调整输入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的电流信号。
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57的负极朝向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以使所述第三三极管52集电极输出的方波脉冲电信号的负半周被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57截止,因此,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仅在方波脉冲电信号的正半周时导通。
工作原理,在白天的情况下,增大所述调控电阻13的阻值,使得所述第一三极管12由导通的状态变换为不导通的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振荡电路50开始工作,并输出脉冲信号,使所述发光件20开始工作,调控所述调控电阻13的阻值,可强制使所述发光件20开始工作。
调节所述第二可调电阻56的阻值,可以改变所述电容32对所述振荡电容53充电的速率;调节所述第一可调电阻54的阻值,可以改变所述电容32充放电的速率,能够改变输入至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40脉冲信号的频率,从而改变所述发光件20被点亮的频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警示灯控制电路,适于调控警示灯的开闭,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包括:
一发光件;
一双向可控硅开关,所述发光件和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串联后电连接于外界一交流电;
一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交流电电连接;
一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光敏单元、一第一三极管和一调控电阻,所述光敏单元与所述调控电阻串联,所述光敏单元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调控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并联在所述调控电阻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和
一振荡电路,所述振荡电路被电连接于所述整流电路,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以使得所述控制电路能够控制所述振荡电路的导通状态,所述振荡电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用于输出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单元被实施为光敏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单元被实施为光敏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一变压器、一电容和一第一整流二极管,所述变压器具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所述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后电连接于所述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容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一第二三极管、一第三三极管、一振荡电容、一第一可调电阻和一第一辅助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振荡电容的一端均电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的所述电容,所述振荡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在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辅助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二可调电阻,所述第二可调电阻被串联在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二辅助电阻,所述第二辅助电阻被电连接在所述第二可调电阻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被串联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与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警示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朝向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
CN202320537695.1U 2023-03-20 2023-03-20 警示灯控制电路 Active CN220043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7695.1U CN220043723U (zh) 2023-03-20 2023-03-20 警示灯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7695.1U CN220043723U (zh) 2023-03-20 2023-03-20 警示灯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3723U true CN220043723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7695.1U Active CN220043723U (zh) 2023-03-20 2023-03-20 警示灯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3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4124B1 (en) LED driving power supply based on 2.4G remote controlling adjustment of brightness and color temperature
US8288967B2 (en) LED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JP2005011739A (ja) 調光時誤動作防止回路および照明装置
US6504322B2 (en) Discharge lamp operating apparatus
TW201129253A (en) Dimmable lighting system
CN105338690B (zh) 一种led调光电源
US11528791B2 (en) Driving circuit
CN109769321B (zh) 一种带延时熄灯功能的led灯电路
CN210670677U (zh) 高功率因数无频闪的led调光电路、装置
US9814107B2 (en) Drive circuit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comprising the drive circuit
CN220043723U (zh) 警示灯控制电路
CN216017207U (zh) 一种调光低端加速启动电路
CN102149245A (zh) 一种高效可调光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
WO2023070812A1 (zh) 一种减少光源低亮抖动的装置、方法和灯具
CN210629925U (zh) 兼容可控硅调光器的led控制电路、装置
CN113630937A (zh) 功率因数切换电路、led灯具驱动模块及其工作方法
CN210868258U (zh) 基于ne555芯片的灯光光感调节电路
CN214544859U (zh) 一种调光电路
CN111385934B (zh) 一种可控硅调光Bleeder电路
CN211457431U (zh) 一种太阳能灯具用自动控制电路
CN215581793U (zh) Led节能灯亮度智能调节控制装置
CN216700383U (zh) 高功耗因数调光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灯
CN219761370U (zh) 一种适用于双级调光led驱动的光控电路
CN212278510U (zh) 一种自动调节灯具照度的控制系统
CN212752685U (zh) 一种搭配triac线性平衡式调光led灯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