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3650U - 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3650U
CN220043650U CN202321652402.0U CN202321652402U CN220043650U CN 220043650 U CN220043650 U CN 220043650U CN 202321652402 U CN202321652402 U CN 202321652402U CN 220043650 U CN220043650 U CN 220043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resistor
power supply
hearing aid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24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昌
任立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uan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uan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uan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uan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24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3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3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3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与耳机单体的左声道正端连接的第一输入接点、与耳机单体的左声道负端连接的第二输入接点、与耳机单体的右声道正端连接的第三输入接点,以及与耳机单体的右声道负端连接的第四输入接点,还包括可对主机进行电源传输并可根据电源接入状态实现主机保持开机或进行关机的电源正极接入点。旨在在实现左右声道互相隔离后,如何实现母口工作时对主机设备的智能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
背景技术
现有阶段解决耳机与主机连接主要以下几种方式:一、通过传统的3.5mm口径与主机连接,主要单纯的解决耳机与主机的连接;比较简单,几乎无音质的损耗,制造与设计成本相对较低,无耗电量的烦恼,只是增加了主机设计中多个结构件,对于现如今结构规划有限的主机设计,增加了布局上的困难。二、通过无线蓝牙技术,实现耳机与主机的连接,极大的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无线连接,带来了功耗的问题,给主机与耳机都带来电量的消耗,同时,设计与制造成本的增加。三、采用充电接口进行数据传输,例如TYPE-C接口,具有接口少,在不增加布局困难的同时,避免了功耗问题。因此现有的主机设备大多数均采用第三种方式来进行连接,但在通过充电接口进行音频数据传输时,左右音频通道输出负端于mic的共用,这样会导致输出不会是真正的左右耳立体声,使之左右在使用时串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的产品通过将充电接口的母口内左右音频通道共用的负端互相分离,从而实现了左右声道的立体声,但现有的充电接口的母口在进行左右音频通道互相隔离后,无法实现对主机设备的智能控制,极大的降低了主机设备的安全性,因此在实现左右声道互相隔离后,如何实现母口工作时对主机设备的智能控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旨在在实现左右声道互相隔离后,如何实现母口工作时对主机设备的智能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包括与耳机单体的左声道正端连接的第一输入接点、与耳机单体的左声道负端连接的第二输入接点、与耳机单体的右声道正端连接的第三输入接点,以及与耳机单体的右声道负端连接的第四输入接点,还包括可对主机进行电源传输并可根据电源接入状态实现主机保持开机或进行关机的电源正极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正极接入点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2、DET检测单元、电阻R3、以及接地端;其中,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所述电阻R2后连接到电源输入端、基极串联所述电阻R1后连接到所示电阻R2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发射极串联所述电阻R3后接地,所述DET检测单元连接于电阻R2和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用于电压检测。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DET检测单元检测到电压信号时,关闭主机进入充电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DET检测单元未检测到电压信号时,保持主机正常运行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可传输主机系统数据以对主机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的主机接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左右声道的负端分开接线,可以消除左右声道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音频传输的质量。同时通过设置电源正极接入点,方便将电源从外部传输到主机内部,同时该接入点可以根据电源接入状态实现对主机的开机或关机控制,在对主机进行充电时,使主机自动处于关机状态,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保证主机充电时的安全性。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母头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公头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正极接入点的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包括与耳机单体的左声道正端连接的第一输入接点、与耳机单体的左声道负端连接的第二输入接点、与耳机单体的右声道正端连接的第三输入接点,以及与耳机单体的右声道负端连接的第四输入接点,还包括可对主机进行电源传输并可根据电源接入状态实现主机保持开机或进行关机的电源正极接入点。
具体的,立体声音频是指将左右声道的声音分别录制下来,并通过左右声道的扬声器播放出来,从而让听众感受到立体的声音效果。在音频设备中,立体声信号通常由左右声道的信号分别传输到音频输出端口。
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包括四个输入节点,分别连接到左声道正端、左声道负端、右声道正端和右声道负端。第一输入接点,连接到耳机单体的左声道正端。这个接点是左声道信号的输入端,可以接收来自音频设备的左声道信号,然后将其传输到左耳机单体,使用户能够听到左声道的音频。第二输入接点连接到耳机单体的左声道负端。这个接点是左声道信号的返回端,也称为地线。它提供了一个回路,使左声道信号能够完整地传输到左耳机单体。第三输入接点连接到耳机单体的右声道正端。这个接点是右声道信号的输入端,可以接收来自音频设备的右声道信号,然后将其传输到右耳机单体,使用户能够听到右声道的音频。第四输入接点连接到耳机单体的右声道负端。这个接点是右声道信号的返回端,也称为地线。它提供了一个回路,使右声道信号能够完整地传输到右耳机单体。
其具体的工作流程为,用户将音频设备输出端口的左声道和右声道分别连接到母头的第一和第三输入接点。这样,左声道信号就可以通过接线板的第一输入接点传输到耳机单体的左声道正端,而右声道信号则可以通过接线板的第三输入接点传输到耳机单体的右声道正端。
同时,用户还需要将音频设备输出端口的接地线连接到母头上的第二和第四输入接点上,以确保左右声道信号能够完整地传输到耳机单体。这样,接线板的第二输入接点就成为了左声道信号的返回端,而接线板的第四输入接点则成为了右声道信号的返回端。该母头为移动设备的电源接口,例如type-C接口,闪电接口等等。
在母口中将左声道和右声道的负端进行分开接线,可以减少左右声道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音频传输的质量。这是因为,当左右声道的负端连接在一起时,如果左右声道的信号存在相位差或电平差,就会产生交叉干扰,从而影响音频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通过将左右声道的负端分开接线,可以消除左右声道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音频传输的质量。另外,分开接线还可以使得左右声道的信号能够更好地传输到耳机单体上,从而提高音频效果和听感。这是因为,当左右声道的信号分别经过独立的接线和电路传输时,可以避免信号的相互干扰和干扰对信号的影响,从而提高音质。
通过设置电源正极接入点,可以将电源从外部传输到主机,以为主机提供电力供应。一般来说,该接入点通常用于连接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等外部电源设备,将电能传输到主机中。
电源正极接入点还具有开机控制功能,可以根据电源接入状态实现主机的开机或关机。当外部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连接到该接入点时,主机将会自动关机,使设备进入充电状态以避免损坏主机电路。当外部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断开连接时,主机保持当前状态,从而使用户可以使用主机。可以想到的是,为了保证电源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接入点采用一些安全保护措施,例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等,以防止电源设备或主机电路受到损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左右声道的负端分开接线,可以消除左右声道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音频传输的质量。同时通过设置电源正极接入点,方便将电源从外部传输到主机内部,同时该接入点可以根据电源接入状态实现对主机的开机或关机控制,在对主机进行充电时,使主机自动处于关机状态,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保证主机充电时的安全性。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正极接入点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2、DET检测单元、电阻R3、以及接地端;其中,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所述电阻R2后连接到电源输入端、基极串联所述电阻R1后连接到所示电阻R2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发射极串联所述电阻R3后接地,所述DET检测单元连接于电阻R2和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用于电压检测。
具体的,电源输入端,作为外部电源的输入接口,负责将外部电源连接到控制电路中,以为主机提供电力供应。电阻R1,用于限流,防止电流过大对控制电路产生损坏。三极管Q1,其为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电流和开关电路的作用。在该控制电路中,Q1被用作开关管,控制接入电源的开关状态。电阻R2,用于限制Q1的基极电流,防止Q1过载,同时也用于分压电源电压,将电源电压转化为Q1基极可以接受的电压。DET检测单元,用于电压检测,当外部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连接到控制电路时,检测外部电源的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电压不符合要求,控制电路将不会开启,从而保护主机电路不受损坏。电阻R3,用于限流,防止电流过大对Q1产生损坏。接地端,将电路的地端连接到地线上,以确保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源输入端,作为外部电源的输入接口,负责将外部电源连接到控制电路中,通常位于控制电路的外部。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在一起,与电阻R2相连。Q1的集电极与电阻R2串联在一起,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基极与电阻R1串联在一起,与电阻R2相连;发射极与电阻R3串联在一起,接地。电阻R2用于限制Q1的基极电流,防止Q1过载,同时也用于分压电源电压,将电源电压转化为Q1基极可以接受的电压。位于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与电源输入端和电阻R1、Q1的基极相连。DET检测单元:用于电压检测,当外部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连接到控制电路时,检测外部电源的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电压不符合要求,控制电路将不会开启,从而保护主机电路不受损坏。DET检测单元连接在电阻R2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3与Q1的发射极串联在一起,接地。接地端:将电路的地端连接到地线上,以确保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三极管作为开关管,具有放大电流和开关电路的作用,能够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构简单,元件少,易于实现和维护,降低了电路设计和制造成本。通过电阻限流,防止电流过大对控制电路产生损坏,同时也采用了DET检测单元,能够检测外部电源的电压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保护主机电路不受损坏。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DET检测单元检测到电压信号时,关闭主机进入充电状态。
具体的,当所述DET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的电压信号时,控制电路会关闭主机进入充电状态。具体实现方式可以通过控制开关管Q1的开关状态来实现,当DET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的电压信号时,控制电路会使开关管Q1处于关断状态,从而断开主机的电源供应,使主机进入充电状态。
在充电状态下,主机可以通过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来获取电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充电操作。当主机处于充电状态时,控制电路会检测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的电压和电流,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充电状态的开关状态,以保证主机的充电安全和稳定性。
在充电完成后,控制电路会重新打开主机的电源供应,使主机退出充电状态,恢复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主机电源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保证主机的电源供应和充电安全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DET检测单元未检测到电压信号时,保持主机正常运行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可传输主机系统数据以对主机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的主机接点。
具体的,这个主机接点可以通过电缆连接到主机系统的数据总线上,以便主机系统能够通过该接点传输数据,实现对主机系统的优化升级和维护管理。实现对主机系统的优化升级和维护管理,提高主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包括与耳机单体的左声道正端连接的第一输入接点、与耳机单体的左声道负端连接的第二输入接点、与耳机单体的右声道正端连接的第三输入接点,以及与耳机单体的右声道负端连接的第四输入接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对主机进行电源传输并可根据电源接入状态实现主机保持开机或进行关机的电源正极接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正极接入点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2、DET检测单元、电阻R3、以及接地端;其中,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所述电阻R2后连接到电源输入端、基极串联所述电阻R1后连接到所示电阻R2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发射极串联所述电阻R3后接地,所述DET检测单元连接于电阻R2和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用于电压检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ET检测单元检测到电压信号时,关闭主机进入充电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ET检测单元未检测到电压信号时,保持主机正常运行状态。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传输主机系统数据以对主机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的主机接点。
CN202321652402.0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 Active CN220043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2402.0U CN22004365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2402.0U CN22004365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3650U true CN220043650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2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2402.0U Active CN22004365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3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63652B1 (en) Audio interface self-adaptation device
US941414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arphone and USB to share micro-USB interface
US7305253B2 (en) Combination audio/charger jack
EP2806662B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type of an audio interface
WO2021135687A1 (zh) 电子设备与兼具快充与音频传输功能的配件
CN101233782A (zh) 与头戴设备的电子接口
US8750534B2 (en) Communications headset power provision
CN108093329A (zh) 基于共用接口的外设类型检测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10112248U (zh) 一种无线耳机复位电路及耳机
CN102638745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耳机兼容方法、系统及其接口电路
CN220043650U (zh) 一种挂耳式助辅听器的连接母口
CN103782609A (zh) 通信耳机的功率提供
CN212517830U (zh) 多功能转接装置
CN105792069A (zh) 一种耳机座接口电路
CN111866663A (zh) 使用于耳塞式耳机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耳塞式耳机电路
CN203632848U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CN110933553B (zh) 一种分离式头戴耳机
CN207783089U (zh) 基于共用接口的外设类型检测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09787420U (zh) 电路切换装置,电源转接器和电子设备
CN114071322A (zh) 一种无线兼有线输入耳机差分转换共地装置及其共地方法
CN105049584A (zh) 使用音频端口进行附件管理和数据通信
WO2020048276A1 (zh) 一种充电接口的保护方法及充电装置
CN109614071A (zh) 主副耳机切换方法、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50399A (zh) 一种通过耳机管脚来兼容耳机和串口功能的方法
CN110620967B (zh) 耳机及耳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