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2506U - 一种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42506U CN220042506U CN202320068133.7U CN202320068133U CN220042506U CN 220042506 U CN220042506 U CN 220042506U CN 202320068133 U CN202320068133 U CN 202320068133U CN 220042506 U CN220042506 U CN 2200425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pper
- copper bar
- elastic clamp
- clamping
- inver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包括连接器,连接器上设有铜导体,逆变器包括: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弹力夹和沿第一方向设于弹力夹两侧的两个限位件,弹力夹由导体材料制成,弹力夹与铜导体相接触;铜排,与弹力夹相卡接;限位件用于在铜排卡接于弹力夹内时,限制铜排向下移动,以及限制弹力夹张开。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力夹由导体材料制成且与铜导体相接触,可以确保连接器向弹力夹传送电流,铜排卡入弹力夹后,电流可以传输到铜排上,便在连接器和铜排之间形成高圧电路,限位件可以防止铜排在弹力夹内向下掉落,以及限制弹力夹打开,铜排与连接器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代替螺栓连接的方式,有效缩短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从而可用于各类设备并为各类设备提供所需类型的交流电源。电动汽车逆变器主要是将电源供给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供给电动机。逆变器一般包括连接器和铜排等多个部件,其中,连接器用于连接高压部件,连接器上设有导电的铜导体,铜导体用于导电,铜排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其他高压部件的连接孔,当铜排与铜导体相接触时,连接器与铜排之间形成高压电路,连接器可以向铜排传输高压电流。
现有逆变器中连接器与铜排通过螺栓连接,这会造成装配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逆变器中连接器与铜排通过螺栓连接装配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通过卡接组件实现连接器和铜排的连接,在装配时只需要将铜排卡入弹力夹内即可,代替之前螺栓连接的方式,有效缩短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包括连接器,连接器上设有铜导体,逆变器包括:
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弹力夹和沿第一方向设于弹力夹两侧的两个限位件,弹力夹由导体材料制成,弹力夹与铜导体相接触;
铜排,与弹力夹相卡接;
限位件用于在铜排卡接于弹力夹内时,限制铜排向下移动,以及限制弹力夹张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力夹由导体材料制成且与铜导体相接触,可以确保连接器向弹力夹传送电流,铜排卡入弹力夹后,电流可以传输到铜排上,便在连接器和铜排之间形成高圧电路,限位件可以防止铜排在弹力夹内向下掉落,以及限制弹力夹打开,确保铜排可以稳定夹持在弹力夹内,铜排与连接器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代替螺栓连接的方式,有效缩短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弹力夹包括:
底片,与铜导体相连;
两个夹持片,沿第一方向设于底片的两端,两个夹持片相对设置,两个夹持片之间具有开口,铜排通过开口卡入弹力夹内,两个夹持片具有弹性,能够对卡入弹力夹内的铜排进行夹持。
可选地,连接器上设有两个耳部,两个耳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铜导体的两侧,夹持片的下部设有缺口,限位件包括:
主体,与一个耳部相铰接;
第一限位杆,与主体相连,第一限位杆穿过缺口伸入至两个夹持片之间;
第二限位杆,与主体相连,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具有一夹角;
当铜排卡入两个夹持片之间时,第一限位杆的端部位于铜排下方,以限制铜排向下移动,第二限位杆与一个夹持片的外表面相抵接,以限制弹力夹张开。
可选地,第二限位杆的端部设有弧面。
可选地,第一限位杆的端部设有斜面,当铜排卡入两个夹持片之间时,斜面与铜排相接触以限制铜排向下移动。
可选地,夹持片的上端设有阻挡片,当铜排卡入两个夹持片之间时,阻挡片位于铜排上方,阻挡片用于限制铜排向上移动。
可选地,第二限位杆和第一限位杆之间的夹角为50°。
可选地,弹力夹的材质为铜。
可选地,弹力夹由铜板冲压而成。
可选地,铜导体、卡接组件和铜排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卡接组件对称设于连接器上,每一个卡接组件均与一个铜导体相接触,且每一个卡接组件均与一个铜排相卡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铜排未与卡接组件卡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力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力夹、限位件和铜排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逆变器;2.连接器;3.铜导体;4.卡接组件;5.弹力夹;6.限位件;7.铜排;8.底片;9.夹持片;10.开口;11.耳部;12.缺口;13.主体;14.第一限位杆;15.第二限位杆;16.阻挡片;17.倾斜段;18.夹持段;19.让位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逆变器1,包括连接器2,连接器2上设有铜导体3,铜导体3可以导电,逆变器1包括:
卡接组件4,卡接组件4包括弹力夹5和沿第一方向(如图1中X方向所示)设于弹力夹5两侧的两个限位件6,弹力夹5由导体材料制成,具体的,弹力夹5的材质为铜,进一步的,弹力夹5由铜板冲压而成。弹力夹5与铜导体3相接触,铜导体3可以向弹力夹5传输电流;
铜排7,与弹力夹5相卡接,弹力夹5可以向铜排7传输电流;
限位件6用于在铜排7卡接于弹力夹5内时,限制铜排7向下移动,以及限制弹力夹5张开,可以使铜排7稳定夹持在弹力夹5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力夹5由导体材料制成且与铜导体3相接触,可以确保连接器2向弹力夹5传送电流,铜排7卡入弹力夹5后,电流可以传输到铜排7上,便在连接器2和铜排7之间形成高圧电路,限位件6可以防止铜排7在弹力夹5内向下掉落,以及限制弹力夹5打开,确保铜排7可以稳定夹持在弹力夹5内,铜排7与连接器2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代替螺栓连接的方式,有效缩短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弹力夹5包括:
底片8,与铜导体3相连;
两个夹持片9,沿第一方向设于底片8的两端,两个夹持片9相对设置;
具体的,夹持片9包括由下至上(如图4和图6所示的Y方向)依次连接的倾斜段17、夹持段18和让位段19,其中,倾斜段17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位于同一个弹力夹5上的两个倾斜段17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两个让位段19平行设置,两个夹持段18之间的最小间距分别小于两个倾斜段17之间的最小间距、两个让位段19之间的间距以及铜排7的厚度。两个夹持片9具有弹性,可发生弹性形变,操作者可将铜排7卡入弹力夹5内,两个夹持片9能够对卡入弹力夹5内的铜排7进行夹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夹持片9来夹持铜排7实现导电的功能,代替螺栓连接的方式,能提高操作工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连接器2上设有两个耳部11,两个耳部1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铜导体3的两侧,夹持片9的下部设有缺口12,具体的,缺口12呈矩形,缺口12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限位杆14端部的横截面积,即第一限位杆14可在缺口12内发生转动,限位件6包括:
主体13,与一个耳部11相铰接,具体的,耳部11上设有通孔,主体13为转轴,转轴插入于通孔内且可在通孔内转动;
第一限位杆14,与主体13相连,第一限位杆14穿过缺口12伸入至两个夹持片9之间,具体的,第一限位杆14的端部设有斜面,当铜排7卡入两个夹持片9之间时,斜面与铜排7相接触以限制铜排7向下移动;
第二限位杆15,与主体13相连,第一限位杆14与第二限位杆15之间具有一夹角,具体的,第二限位杆15和第一限位杆14之间的夹角(如图5中α所示)为50°,第二限位杆15的端部设有弧面。
当铜排7卡入两个夹持片9之间时,第一限位杆14的端部位于铜排7下方,以限制铜排7向下移动,第二限位杆15与一个夹持片9的外表面相抵接,以限制弹力夹5张开,从而确保铜排7可以稳定夹持在弹力夹5内。
可选地,如图4所示,两个夹持片9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个阻挡片16,两个阻挡片16之间具有开口10,铜排7可通过开口10卡入两个夹持片9之间。当铜排7卡入两个夹持片9之间时,阻挡片16位于铜排7上方,阻挡片16用于限制铜排7向上移动,以确保铜排7能过夹持在两个夹持面17之间。
如图6所示,当铜排7伸入到两个夹持段18之间时,两个夹持片9发生向外的变形,铜排7被夹持于两个夹持段18之间,铜排7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杆14端部的斜面相接触,铜排7的顶部与阻挡片16相接触,从而限定铜排7沿竖直方向的位移,防止铜排7上下移动。同时,由于第一限位杆14受到铜排7向下的重力,因此第二限位杆15会在第一限位杆14的带动下抵靠在让位段19的外侧面上,且不会向远离让位段19的一侧转动,从而避免两个夹持片9向外张开,防止铜排7从开口10中脱出。
可选地,如图1所示,铜导体3、卡接组件4和铜排7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卡接组件4对称设于连接器2上,每一个卡接组件4均与一个铜导体3相接触,且每一个卡接组件4均与一个铜排7相卡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逆变器,通过卡接组件实现连接器和铜排的连接,在装配时只需要将铜排卡入弹力夹内即可,代替之前螺栓连接的方式,有效缩短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包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上设有铜导体,所述逆变器包括:
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弹力夹和沿第一方向设于所述弹力夹两侧的两个限位件,所述弹力夹由导体材料制成,所述弹力夹与所述铜导体相接触;
铜排,与所述弹力夹相卡接;
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铜排卡接于所述弹力夹内时,限制所述铜排向下移动,以及限制所述弹力夹张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夹包括:
底片,与所述铜导体相连;
两个夹持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底片的两端,两个所述夹持片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持片之间具有开口,所述铜排通过所述开口卡入所述弹力夹内,两个所述夹持片具有弹性,能够对卡入所述弹力夹内的所述铜排进行夹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上设有两个耳部,两个所述耳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铜导体的两侧,所述夹持片的下部设有缺口,所述限位件包括:
主体,与一个所述耳部相铰接;
第一限位杆,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过所述缺口伸入至两个所述夹持片之间;
第二限位杆,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第一限位杆与所述第二限位杆之间具有一夹角;
当所述铜排卡入两个所述夹持片之间时,所述第一限位杆的端部位于所述铜排下方,以限制所述铜排向下移动,所述第二限位杆与一个所述夹持片的外表面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弹力夹张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的端部设有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的端部设有斜面,当所述铜排卡入两个所述夹持片之间时,所述斜面与所述铜排相接触以限制所述铜排向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的上端设有阻挡片,当所述铜排卡入两个所述夹持片之间时,所述阻挡片位于所述铜排上方,所述阻挡片用于限制所述铜排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第一限位杆之间的夹角为5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夹的材质为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夹由铜板冲压而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体、所述卡接组件和所述铜排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组件对称设于所述连接器上,每一个所述卡接组件均与一个铜导体相接触,且每一个所述卡接组件均与一个所述铜排相卡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68133.7U CN220042506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一种逆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68133.7U CN220042506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一种逆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42506U true CN220042506U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8737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68133.7U Active CN220042506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一种逆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42506U (zh) |
-
2023
- 2023-01-10 CN CN202320068133.7U patent/CN2200425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99979B1 (en) | Battery module | |
CN211957772U (zh) | 电池包 | |
CN110760917B (zh) | 一种用于电镀线的弹性导电装置 | |
CN220042506U (zh) | 一种逆变器 | |
JP2011003433A (ja) | バッテリ用コネクタ | |
CN201274252Y (zh) | 直流超高压隔离开关 | |
CN217158546U (zh) | 防反装电池仓及vr手柄 | |
CN216055351U (zh) |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装置 | |
CN210091994U (zh) | 一种防尘接触器 | |
CN207250394U (zh) | 旋转隔离开关及其触头模块 | |
CN210379447U (zh) | 一种触子结构 | |
CN211429068U (zh) | 一种扁平式电机连接结构 | |
CN211377095U (zh) | 一种安全开关 | |
CN210489841U (zh) | 一种pcb接线端子 | |
CN113725457B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压巡检装置 | |
CN215419295U (zh) | 一种静触头安全装置及开关柜 | |
CN219801320U (zh) | 防漏电插座结构 | |
CN209232973U (zh) | 配电箱用接电装置 | |
CN220209294U (zh) | 一种高稳定性的铜排结构 | |
CN217061957U (zh) | 连接器和断路器 | |
CN218385824U (zh) | 一种可确认通电状态的接线端口 | |
CN217562980U (zh) | 一种自锁式无火花插头 | |
CN215266924U (zh) |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用的连接器端子 | |
CN215731376U (zh) | 维修组件、锂离子蓄电池系统及汽车 | |
CN217822598U (zh) | 一种多功能的交流接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