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2003U -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2003U
CN220042003U CN202321619484.9U CN202321619484U CN220042003U CN 220042003 U CN220042003 U CN 220042003U CN 202321619484 U CN202321619484 U CN 202321619484U CN 220042003 U CN220042003 U CN 220042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flow channel
cooling flow
heat dissipation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94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鑫
黄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eig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eig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eig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eig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194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2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2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2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包括散热板、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并排均匀布置在散热板的上表面,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内的散热工质流向相反。本实用新型设计正反双向流道,使散热工质在散热板上形成对冲,降低散热工质流向后半段的温度,从而降低温度差,解决液冷板冷却液进口温度低,出口温度高导致的电池温度不均问题,提高了液冷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达到电芯均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
背景技术
电化学储能锂电池寿命和温度密不可分,电芯间温度差增大会造成内阻差加大,从而导致电芯的健康出现差异,电化学储能系统一般有多个电芯串联成包成簇而成,现有的散热结构为单向单出,或单向多出,会形成进口区域温度低,靠近出口侧温度会明显升高,造成比较大的温差,导致储能系统寿命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改变散热液冷板流道解决电池包中电芯之间的温度不均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电芯温度不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包括散热板、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并排均匀布置在散热板的上表面,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内的散热工质流向相反。
进一步的,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均呈S形布置在散热板上;正向液冷流道入口侧为逆向液冷流道的出口侧,正向液冷流道出口侧为逆向液冷流道的入口侧。
进一步的,正向液冷流道,及逆向液冷流道的入口处均设置有均连接有散热工质供给装置。
进一步的,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的个数均大于等于一个。
进一步的,相邻的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互相平行。
进一步的,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的入口及出口处均设置有进出口连接器,用于连接散热工质供给装置及散热工质回收装置。
进一步的,散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电芯安装位,电芯均匀设置在散热板下表面。
进一步的,正向液冷流道和逆向液冷流道为钣金冲压钎焊成型或机械铣削焊接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正反双向流道,使散热工质在散热板上形成对冲,降低散热工质流向后半段的温度,从而降低温度差,解决液冷板冷却液进口温度低,出口温度高导致的电池温度不均问题,提高了液冷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达到电芯均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电芯、2.散热板、3.正向液冷流道、4.逆向液冷流道、5.进出口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包括散热板2、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并排均匀布置在散热板2的上表面,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内的散热工质流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基于液冷板流道实现冷却液正逆双向散热,从而解决液冷板冷却液进口温度低,出口温度高导致的电池温度不均问题,提高了液冷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达到电芯均温效果。
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均呈S形布置在散热板2上;正向液冷流道3入口侧为逆向液冷流道4的出口侧,正向液冷流道3出口侧为逆向液冷流道4的入口侧。
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的个数均大于等于一个。
如图1所示液冷板分两个完全独立的液冷流道,正向液冷流道3的进口处侧面为逆向液冷流道4的出口;此液冷流道设计不限于图1所示单流道,可以是多流道的双向正逆。
此液冷流道设计思路不因加工方式改变而失效,比如钣金冲压钎焊成型、机械铣削焊接加工等加工工艺方式。
冷却液通过被冷却的电芯在串联水道中逐级加热,在水冷板上形成温度梯度,从而形成出口处电芯温度和进口处电芯温度梯度增加,通过图1所示双向正逆液冷板液冷流道的设计实现两条流道相反温度梯度互补从而降低整个电池pack中电芯的温度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2)、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并排均匀布置在散热板(2)的上表面,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内的散热工质流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均呈S形布置在散热板(2)上;正向液冷流道(3)入口侧为逆向液冷流道(4)的出口侧,正向液冷流道(3)出口侧为逆向液冷流道(4)的入口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正向液冷流道(3),及逆向液冷流道(4)的入口处均设置有均连接有散热工质供给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的个数均大于等于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互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的入口及出口处均设置有进出口连接器(5),用于连接散热工质供给装置及散热工质回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散热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电芯安装位,电芯均匀设置在散热板(2)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正向液冷流道(3)和逆向液冷流道(4)为钣金冲压钎焊成型或机械铣削焊接形成。
CN202321619484.9U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 Active CN220042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9484.9U CN220042003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9484.9U CN220042003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2003U true CN220042003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3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9484.9U Active CN220042003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2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0982A (zh) 一种双向流道电池冷却板及液冷动力电池模组
CN219203262U (zh) 一种液冷组件和电池包
CN108075081A (zh) 电池组、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CN114583326A (zh) 储能电池模组、液冷板及液冷板组合
CN217158331U (zh) 一种逆流式圆柱电池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3571730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流场结构
CN115000578A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热管理系统
CN215578726U (zh) 电池模组用端板及电芯冷却结构和电池模组
CN104733799A (zh) 口琴通道式热交换器
CN113381038B (zh) “z”型流场区域分配的金属双极板
CN220042003U (zh) 一种正反双向逆流液冷板
CN209929443U (zh) 电池包热交换系统
CN209929442U (zh) 电池包热交换系统用均温板及其与热交换系统的连接结构
CN207883761U (zh) 电池组、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CN207517826U (zh) 用于动力电池组散热的非等距t型流道空气冷却系统
CN115810831A (zh) 电池冷却装置、新能源车
CN204407445U (zh) 口琴通道式热交换器
CN212277304U (zh) 一种双向流道电池冷却板及液冷动力电池模组
CN114430083A (zh) 一种冷却板组件、液冷模组及电池包
CN219163493U (zh) 电池模块
CN219476803U (zh) 自带冷却水道的电池包、应用该电池包的车辆
CN218299938U (zh) 冷却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7334178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
CN221447299U (zh) 底面与侧面双面冷却液冷板、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18783108U (zh) 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