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1268U - 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1268U
CN220041268U CN202321043125.3U CN202321043125U CN220041268U CN 220041268 U CN220041268 U CN 220041268U CN 202321043125 U CN202321043125 U CN 202321043125U CN 220041268 U CN220041268 U CN 220041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valve
joint
butt joint
outer 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31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卢明
徐阳田
徐民田
蔡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MINEN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MINEN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MINEN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MINEN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31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1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1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1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包括支架装置、接头装置、连接装置和紧急脱离装置。其优点在于,演示模型可向客户完整演示油臂三维接头的全部功能,可使得客户快速并轻松的了解油臂三维接头的结构;此外,该演示模型按照实际油臂尺寸缩小五倍进行制造,所以在演示过程中由于其体型较小可有效提升演示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同时较小的体型还极大的降低了成本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臂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海洋设备输油臂的核心部件就是三维接头,其作用是安全、快速、可靠的对槽船进行连接,输送介质。其中设计需要考虑多项参数,对温度、压力等级、介质特性、码头高度、作业范围等参数做出详细说明,确定三维接头的设计方案。
由于三维接头部件精密,实现功能较多,考虑参数全面;目前市场上没有三维接头模型。为确保客户直观感知三维接头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展示动作,往往需要到加工工厂观察实物。通常三维接头的型号有:DN150、DN200、DN250、DN300、DN400,其质量一般为:0.8吨、1吨、1.3吨、1.8吨、2.3吨。为演示三维接头的动作,需要现场时常预留一个样本,演示时使用液压驱动;然而,预留的三维接头样本则造成占地面积大、员工作业强度高、危险系数加大、经济损耗、作业时间跨度大等问题。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预留的三维接头样本则造成占地面积大、员工作业强度高、危险系数加大、经济损耗、作业时间跨度大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预留的三维接头样本则造成占地面积大、员工作业强度高、危险系数加大、经济损耗、作业时间跨度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包括:
支架装置,所述支架装置用于承载演示模型;
接头装置,所述接头装置与所述支架装置连接,用于演示与船舶的对接作业;
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架装置和所述接头装置活动连接,并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支架装置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头装置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旋转方向呈相互垂直设置;
紧急脱离装置,所述紧急脱离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之间,用于演示油臂与船舶的断开作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头装置包括:
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通,所述对接管的第二端与船舶对接;
第一接头结构,所述第一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对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之间,用于将所述对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转动连接;
若干夹爪结构,若干个所述夹爪结构设置于所述对接管的端部并沿所述对接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用于演示与船舶的对接作业;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对接管上并与若干个所述夹爪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爪结构夹紧船舶的对接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
若干引导结构,若干个所述引导结构设置于所述对接管的第二端,用于引导所述对接管与船舶对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结构包括:
第一外环,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
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内环与所述对接管连接,且所述第一内环的局部伸入所述第一外环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外环转动连接;
若干第一钢珠,若干个所述第一钢珠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和所述第一内环之间,用于增加所述第一外环和所述第一内环的转动灵活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爪结构包括:
推杆,所述推杆的末端与所述对接管转动连接,且所述推杆的中部与所述驱动结构铰接;
卡爪,所述卡爪的末端与所述对接管转动连接,且所述卡爪远离其末端的一端用于夹紧船舶的对接处;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推杆和所述卡爪之间并位于所述推杆、所述卡爪远离与所述对接管的连接处的位置;
加力弹簧,所述加力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加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杆和所述卡爪抵接,用于增加所述卡爪与船舶对接处的夹紧强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对接管上并与所述对接管固定连接;
若干连接轴承,若干个所述连接轴承的第一端分别与回转支承铰接,若干个所述连接轴承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夹爪结构铰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
第一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装置连接;
第二管件,所述第二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件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管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紧急脱离装置连通;
第二接头结构,所述第二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之间,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结构包括:
第二外环,所述第二外环与所述第一管件连接;
第二内环,所述第二内环与所述第二管件连接,且所述第二内环的局部伸入所述第二外环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二外环转动连接;
若干第二钢珠,若干个所述第二钢珠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环和所述第二内环之间,用于增加所述第二外环和所述第二内环的转动灵活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
第三管件,所述第三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紧急脱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管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头装置连通;
第三接头结构,所述第三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管件和所述紧急脱离装置之间,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管件和所述紧急脱离装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接头结构包括:
第三外环,所述第三外环与所述紧急脱离装置连接;
第三内环,所述第三内环与所述第三管件连接,且所述第三内环的局部伸入所述第三外环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三外环转动连接;
若干第三钢珠,若干个所述第三钢珠设置于所述第三外环和所述第三内环之间,用于增加所述第三外环和所述第三内环的转动灵活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急脱离装置包括:
第一球阀,所述第一球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通;
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球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球阀的第二端对接,所述第二球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通;
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的对接处,用于锁紧所述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
脱离结构,所述脱离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之间,用于关闭所述第一球阀、所述第二球阀以及将所述锁紧结构脱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
抱箍,所述抱箍设置于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的对接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
压紧杆,所述压紧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抱箍转动连接,所述压紧杆的第二端穿设在所述抱箍并与所述抱箍滑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离结构包括:
两凸轮,两个所述凸轮分别与所述第一球阀、所述第二球阀的阀门连接,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球阀、所述第二球阀;
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两个所述凸轮转动连接,且所述联动杆在所述凸轮的转动下做曲柄摇杆运动并用于将所述锁紧结构脱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演示模型可向客户完整演示油臂三维接头的全部功能,可使得客户快速并轻松的了解油臂三维接头的结构;此外,该演示模型按照实际油臂尺寸缩小五倍进行制造,所以在演示过程中由于其体型较小可有效提升演示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同时较小的体型还极大的降低了成本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接管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爪结构和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紧急脱离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离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支架装置;
200、接头装置;210、对接管;211、安装板;212、安装环;220、第一接头结构;221、第一外环;222、第一内环;230、夹爪结构;231、推杆;232、卡爪;233、连接杆;234、加力弹簧;240、驱动结构;241、回转支承;242、连接轴承;250、引导结构;
300、连接装置;310、第一连接部件;311、第一管件;312、第二管件;313、第二接头结构;313a、第二外环;313b、第二内环;320、第二连接部件;321、第三管件;322、第三接头结构;322a、第三外环;322b、第三内环;
400、紧急脱离装置;410、第一球阀;420、第二球阀;430、锁紧结构;431、抱箍;432、压紧杆;440、脱离结构;441、凸轮;442、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包括支架装置100、接头装置200、连接装置300和紧急脱离装置400,且连接装置300包括第一连接部件310和第二连接部件320。其中,支架装置100用于承载演示模型;接头装置200与支架装置100连接,用于演示与船舶的对接作业;连接装置300用于将支架装置100和接头装置200活动连接,且第一连接部件310与支架装置10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件32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件310连接,第二连接部件320的第二端与接头装置200转动连接;第一连接部件310和第二连接部件320的旋转方向呈相互垂直设置;紧急脱离装置40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件310和第二连接部件320之间,用于演示油臂与船舶的断开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演示模型可向客户完整演示油臂三维接头的全部功能,可使得客户快速并轻松的了解油臂三维接头的结构。此外,该演示模型按照实际油臂尺寸缩小五倍进行制造,所以在演示过程中由于其体型较小可有效提升演示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同时较小的体型还极大的降低了成本需求。
如图1所示,支架装置100由两底板、一竖板和一顶板组成。其中,两个底板通过焊接、螺栓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竖板的底部连接,且两个底板沿竖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顶板通过焊接、螺栓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竖板的顶部连接,且顶板用于安装连接装置300。
需要说明的是,顶板上开设有与连接装置300中管道连通的通孔,即顶板上的通孔可通过管路与液体输送设备连通,以便演示油臂将液体输送至与其对接的船舶中。
需要说明的是,竖板的中部具有大面积的镂空设置,采用该中设置可便于客户或者参观者对演示模型的观察,提供更好的全方位视野。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接头装置200包括对接管210、第一接头结构220、若干夹爪结构230和驱动结构240。其中,对接管210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部件320连通,对接管210的第二端与船舶对接;第一接头结构220设置于对接管210和第二连接部件320之间,用于将对接管210和第二连接部件320转动连接;若干个夹爪结构230设置于对接管210的端部并沿对接管210的周向间隔设置,用于演示与船舶的对接作业;驱动结构240设置于对接管210上并与若干个夹爪结构230连接,用于驱动夹爪结构230夹紧船舶的对接处。
具体地,对接管210的第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与第二连接部件320连通,且对接管210的第二端通过夹爪结构230和驱动结构240与船舶的对接处对接。需要说明的是,对接管2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接管21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需要说明的是,对接管210的第二端集成有阀体,通过在3D打印过程中将阀体与对接管210的第二端进行合并,可节省后续拼接的工序,且整体强度更高。
更具体地,对接管210的管壁上还具有若干组安装板211,且每组安装板211中包括两个安装板211,两个安装板2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其中,若干组安装板211通过焊接、螺栓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对接管210连接,且若干组安装板211沿对接管210的周向间隔设置并用于安装对应的夹爪结构230。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211的数量为4组,且每组中包括两个安装板211,4组安装板211沿对接管210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211的数量还可为5组、6组等,即安装板211的组数与夹爪结构230的数量相适配;应当理解的是,安装板211的组数与夹爪结构230的数量相同。
更具体地,对接管210的管壁上还具有安装环212。其中,安装环212一体成型在所述对接管210的管壁上,且安装环212与对接管210呈中轴设置,并用于安装驱动结构240。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接头结构220包括第一外环221、第一内环222和若干第一钢珠。其中,第一外环221与第二连接部件320连接;第一内环222与对接管210连接,且第一内环222的局部伸入第一外环221的内部并与第一外环221转动连接;若干个第一钢珠设置于第一外环221和第一内环222之间,用于增加第一外环221和第一内环222的转动灵活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头结构220包括但不限于旋转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头结构220可实现对接管210的转动,从而带动驱动结构240的转动,以使驱动结构240带动夹爪结构230夹紧船舶的对接处。
更具体地,第一外环221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部件320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且第一外环221的第二端与第一内环222对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外环2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环22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更具体地,第一内环222的第一端与对接管210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且第一内环222的第二端伸入第一外环221的第二端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内环2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环22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更具体地,第一外环221的内侧壁和第一内环222的外侧壁上均形成有环形槽,且第一外环221和第一内环222上的环形槽相互对正并用于放置第一钢珠。此外,第一外环221上相对于环形槽的位置还开设装卸孔,第一钢珠可从装卸孔安装在环形槽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钢珠优选为S304-φ2.9钢珠。
应当注意的是,在第一钢珠安装完成后,可采用顶丝将装卸孔堵塞,从而避免第一钢珠的泄露;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工艺为旋转顶丝2.5圈;且顶丝优选为S304-M4*4顶丝。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槽分别在第一外环221和第一内环222上的数量为2个,且第一外环221和第一内环222上的2个环形槽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槽分别在第一外环221和第一内环222上的数量还可为3个、4个等,即环形槽的数量可根据第一外环221和第一内环222的转动灵活度进行适应性设置,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具体地,如图5所示,夹爪结构230的数量为4个,且4个夹爪结构230沿对接管210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夹爪结构230的数量还可为5个、6个等,即夹爪结构230的数量可根据与船舶对接处的对接强度及实际演示需求进行适应性设置,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更具体地,夹爪结构230包括推杆231、卡爪232、连接杆233和加力弹簧234。其中,推杆231的末端与对接管210转动连接,且推杆231的中部与所述驱动结构240铰接;卡爪232的末端与对接管210转动连接,且卡爪232远离其末端的一端用于夹紧船舶的对接处;连接杆233设置于推杆231和卡爪232之间并位于推杆231、卡爪232远离与对接管210的连接处的位置;加力弹簧234套设在连接杆233上,且加力弹簧234的两端分别与推杆231和卡爪232抵接,用于增加卡爪232与船舶对接处的夹紧强度。
其中,推杆231呈90度弧形杆结构设置,推杆231的第一端置于同一组的两个安装板211之间并与该组的安装板211转动连接,推杆231的第二端朝向对接管210的轴向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推杆23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弧形结构的两端,且推杆231的第二端可朝向靠近对接管210中心轴线的方向转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推杆23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其中,卡爪232的第一端置于连接推杆231的两个安装板211之间并与该组的安装板211转动连接,且卡爪232的第二端朝向对接管210的轴向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卡爪2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卡爪232的第二端可朝向靠近对接管210中心轴线的方向转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卡爪23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其中,连接杆233穿设在推杆231的第二端处并与推杆231螺纹连接,且连接杆233的末端与卡爪232螺纹连接,用于将推杆231和卡爪232连接,即在推杆231转动的情况下带动卡爪232转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233包括但不限于螺栓。
其中,加力弹簧234的第一端与推杆231抵接,加力弹簧234的第二端与卡爪232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加力弹簧23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力弹簧234包括但不限于压簧。优选的,加力弹簧234的型号为S304-φ2*φ14*L30。
具体地,如图5所示,驱动结构240包括回转支承241和若干连接轴承242。其中,回转支承241的内圈套设在对接管210上并与对接管210固定连接;若干个连接轴承242的第一端分别与回转支承241铰接,若干个连接轴承242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夹爪结构230铰接。
更具体地,回转支承241的内圈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等方式与对接管210的外侧壁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回转支承24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尼龙。
更具体地,连接轴承242的第一端与回转支承241球形铰接,连接轴承242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夹爪结构230球形铰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轴承242包括但不限于关节轴承。优选的,连接轴承242为3mm尺寸的关节轴承。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轴承242的数量为4个,且4个分别与4个夹爪结构230中的推杆231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轴承242的数量还可为5个、6个等,即连接轴承242的数量与夹爪结构230的数量相适配。应当理解的是,连接轴承242的数量与夹爪结构230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接头装置200还包括若干引导结构250。其中,若干个引导结构250设置于对接管210的第二端,用于引导对接管210与船舶对接。
具体地,引导结构250呈直角梯形板结构设置,且引导结构250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与对接管210侧壁上对应的安装板21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引导结构250的数量为4个,且4个引导结构250与4个夹爪结构230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结构250的数量还可为5个、6个等,即引导结构250的数量与夹爪结构230的数量相适配。应当理解的是,引导结构250的数量与夹爪结构230的数量相同。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件310包括第一管件311、第一管件311和第二接头结构313。其中,第一管件311的第一端与支架装置100连接;第二管件312的第一端与第一管件311的第二端连通,第二管件312的第二端与紧急脱离装置400连接;第二接头结构313设置于第一管件311和第二管件312之间,用于转动连接第一管件311和第二管件312。
具体地,第一管件311呈90度弯管结构设置,且第一管件311的第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与支架装置100中的顶板连接,第一管件31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头结构313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件31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具体地,第二管件312由一90度弯管和一异径弯头组成。其中,90度弯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头结构313连通,90度弯管的第二端与异径弯头的第一端连通,异径弯头的第二端与紧急脱离装置400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件31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二接头结构313包括第二外环313a、第二内环313b和若干第二钢珠。其中,第二外环313a与第一管件311连接;第二内环313b与第二管件312连接,且第二内环313b的局部伸入第二外环313a的内部并与第二外环313a转动连接;若干个第二钢珠设置于第二外环313a和第二内环313b之间,用于增加第二外环313a和第二内环313b的转动灵活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接头结构313包括但不限于旋转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接头结构313可实现第一管件311和第二管件312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第二管件312沿垂直于对接管210轴向的方向进行360度转动,从而实现对接头装置200的离地高度的调整。
更具体地,第二外环313a的第一端与第一管件311的第二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且第二外环313a的第二端与第二内环313b对应。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外环313a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环313a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更具体地,第二内环313b的第一端与第二管件312的第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且第二内环313b的第二端伸入第二外环313a的第二端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内环313b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内环313b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更具体地,第二外环313a的内侧壁和第二内环313b的外侧壁上均形成有环形槽,且第二外环313a和第二内环313b上的环形槽相互对正并用于放置第二钢珠。此外,第二外环313a上相对于环形槽的位置还开设装卸孔,第二钢珠可从装卸孔安装在环形槽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钢珠优选为S304-φ2.9钢珠。
应当注意的是,在第二钢珠安装完成后,可采用顶丝将装卸孔堵塞,从而避免第二钢珠的泄露。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工艺为旋转顶丝2.5圈。优选的,顶丝为S304-M4*4顶丝。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槽分别在第二外环313a和第二内环313b上的数量为2个,且第二外环313a和第二内环313b上的2个环形槽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槽分别在第二外环313a和第二内环313b上的数量还可为3个、4个等,即环形槽的数量可根据第二外环313a和第二内环313b的转动灵活度进行适应性设置,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连接部件320包括第三管件321和第三接头结构322。其中,第三管件321的第一端与紧急脱离装置400连通,第三管件321的第二端与接头装置200连通;第三接头结构322设置于第三管件321和紧急脱离装置400之间,用于转动连接第三管件321和紧急脱离装置400。
具体地,第三管件321呈90度弯管结构设置,且第三管件321的第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与第三接头结构322连通,第三管件321的第二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与对接管210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件32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具体地,如图9所示,第三接头结构322包括第三外环322a、第三内环322b和若干第三钢珠。其中,第三外环322a与紧急脱离装置400连接;第三内环322b与第三管件321连接,且第三内环322b的局部伸入第三外环322a的内部并与第三外环322a转动连接;若干个第三钢珠设置于第三外环322a和第三内环322b之间,用于增加第三外环322a和第三内环322b的转动灵活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接头结构322包括但不限于旋转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接头结构322可实现第三管件321和紧急脱离装置400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第三管件321沿平行于对接管210轴向的方向进行360度转动,从而实现对接头装置200朝向的调整。
更具体地,第三外环322a的第一端与第三管件321的第二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且第三外环322a的第二端与第三内环322b对应。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外环322a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外环322a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更具体地,第三内环322b的第一端与第四管件的第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且第三内环322b的第二端伸入第三外环322a的第二端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内环322b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内环322b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更具体地,第三外环322a的内侧壁和第三内环322b的外侧壁上均形成有环形槽,且第三外环322a和第三内环322b上的环形槽相互对正并用于放置第三钢珠。此外,第三外环322a上相对于环形槽的位置还开设装卸孔,第三钢珠可从装卸孔安装在环形槽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钢珠优选为S304-φ2.9钢珠。
应当注意的是,在第三钢珠安装完成后,可采用顶丝将装卸孔堵塞,从而避免第三钢珠的泄露。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工艺为旋转顶丝2.5圈。优选的,顶丝为S304-M4*4顶丝。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槽分别在第三外环322a和第三内环322b上的数量为2个,且第三外环322a和第三内环322b上的2个环形槽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槽分别在第三外环322a和第三内环322b上的数量还可为3个、4个等,即环形槽的数量可根据第三外环322a和第三内环322b的转动灵活度进行适应性设置,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紧急脱离装置400包括第一球阀410、第二球阀420、锁紧结构430和脱离结构440。其中,第一球阀41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件310连通;第二球阀420的第一端与第一球阀410的第二端对接,第二球阀42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件320连通;锁紧结构430设置于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的对接处,用于锁紧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脱离结构440设置于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之间,用于关闭第一球阀410、第二球阀420以及将锁紧结构430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演示模型工作的情况下,采用锁紧结构430将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固定连接;在演示模型非工作的情况下,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将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球阀410的第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与第二管件312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一球阀410的第二端与第二球阀420相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球阀410包括但不限于单向阀。
具体地,第二球阀420的第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与第三接头结构322中的第三外环322a连接,且第二球阀420的第二端与第一球阀410相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球阀420包括但不限于单向阀。
具体地,如图11所示,锁紧结构430包括抱箍431和压紧杆432。其中,抱箍431设置于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的对接处,用于固定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压紧杆432的第一端与抱箍431转动连接,压紧杆432的第二端穿设在抱箍431并与抱箍431滑动连接。
更具体地,抱箍431由左、右两半片抱箍对合后联接而成,左、右两半片抱箍均呈半圆环状,半圆环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且左、右两半片抱箍的同一端上的安装耳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左、右两半片抱箍的另一端上的安装耳用于安装压紧杆432。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抱箍431包括但不限于杆顶支座抱箍、电缆抱箍、横担抱箍、拉线抱箍。
更具体地,压紧杆432的第一端与抱箍431缩口处的任意一安装耳转动连接,压紧杆432的第二端穿设抱箍431缩口处的另一安装耳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紧杆43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将抱箍431脱离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的对接处的情况下,压紧杆432的第二端脱离抱箍431缩口处的安装耳,使得抱箍431失去锁紧作用。
具体地,如图12所示,脱离结构440包括两凸轮441和联动杆442。其中,两个凸轮441分别与第一球阀410、第二球阀420的阀门连接,用于开启或者关闭第一球阀410、第二球阀420;联动杆442与两个凸轮441连接,且联动杆442在凸轮441的转动下做曲柄摇杆运动并用于将锁紧结构430脱离。
更具体地,两个凸轮441分别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与第一球阀410、第二球阀420的阀门连接,且两个凸轮441位于同一垂线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凸轮44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更具体地,联动杆442的第一端与第一球阀410上的凸轮441转动连接,联动杆442的中部与第二球阀420上的凸轮441转动连接,且联动杆442呈竖直设置在左、右两半片抱箍之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联动杆44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将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进行分离的情况下,联动杆442做曲柄摇杆运动,第一阶段通过凸轮441的转动使得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关闭,第二阶段联动杆442继续移动,使得联动杆442抵住与压紧杆432第二端连接的半片抱箍431,并将压紧杆432与该半片抱箍431上的安装耳分离,从而实现抱箍431从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的对接处脱离。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实际演示中,工作人员可首先通过第一管件311、第二管件312和第二接头结构313将接头装置200沿水平方向转动,以实现对接头装置200的离地高度的调整;
随后,工作人员通过第三管件321和第三接头结构322将接头装置200沿竖直方向转动,以实现对接头装置200朝向的调整,并通过引导结构250将对接管210与船舶的对接处抵接;
最后,工作人员通过第一接头结构220、夹爪结构230和驱动结构240并转动回转支承241的外圈,从而带动连接轴承242收缩并推动推杆231,进而使得推杆231带动卡爪232夹紧船舶的对接处,以实现油臂与船舶的对接作业;
在需要紧急脱离的情况下,联动杆442做曲柄摇杆运动,第一阶段通过凸轮441的转动使得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关闭,第二阶段联动杆442继续移动,使得联动杆442抵住与压紧杆432第二端连接的半片抱箍,并将压紧杆432与该半片抱箍上的安装耳分离,从而实现抱箍431从第一球阀410和第二球阀420的对接处脱离。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演示模型可向客户完整演示油臂三维接头的全部功能,可使得客户快速并轻松的了解油臂三维接头的结构;此外,该演示模型按照实际油臂尺寸缩小五倍进行制造,所以在演示过程中由于其体型较小可有效提升演示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同时较小的体型还极大的降低了成本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装置,所述支架装置用于承载演示模型;
接头装置,所述接头装置与所述支架装置连接,用于演示与船舶的对接作业;
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架装置和所述接头装置活动连接,并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支架装置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头装置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旋转方向呈相互垂直设置;
紧急脱离装置,所述紧急脱离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之间,用于演示油臂与船舶的断开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装置包括:
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通,所述对接管的第二端与船舶对接;
第一接头结构,所述第一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对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之间,用于将所述对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转动连接;
若干夹爪结构,若干个所述夹爪结构设置于所述对接管的端部并沿所述对接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用于演示与船舶的对接作业;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对接管上并与若干个所述夹爪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爪结构夹紧船舶的对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
若干引导结构,若干个所述引导结构设置于所述对接管的第二端,用于引导所述对接管与船舶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结构包括:
第一外环,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
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内环与所述对接管连接,且所述第一内环的局部伸入所述第一外环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外环转动连接;
若干第一钢珠,若干个所述第一钢珠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和所述第一内环之间,用于增加所述第一外环和所述第一内环的转动灵活度;和/或
所述夹爪结构包括:
推杆,所述推杆的末端与所述对接管转动连接,且所述推杆的中部与所述驱动结构铰接;
卡爪,所述卡爪的末端与所述对接管转动连接,且所述卡爪远离其末端的一端用于夹紧船舶的对接处;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推杆和所述卡爪之间并位于所述推杆、所述卡爪远离与所述对接管的连接处的位置;
加力弹簧,所述加力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加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杆和所述卡爪抵接,用于增加所述卡爪与船舶对接处的夹紧强度;和/或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对接管上并与所述对接管固定连接;
若干连接轴承,若干个所述连接轴承的第一端分别与回转支承铰接,若干个所述连接轴承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夹爪结构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
第一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装置连接;
第二管件,所述第二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件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管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紧急脱离装置连通;
第二接头结构,所述第二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之间,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结构包括:
第二外环,所述第二外环与所述第一管件连接;
第二内环,所述第二内环与所述第二管件连接,且所述第二内环的局部伸入所述第二外环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二外环转动连接;
若干第二钢珠,若干个所述第二钢珠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环和所述第二内环之间,用于增加所述第二外环和所述第二内环的转动灵活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
第三管件,所述第三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紧急脱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管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头装置连通;
第三接头结构,所述第三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管件和所述紧急脱离装置之间,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管件和所述紧急脱离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头结构包括:
第三外环,所述第三外环与所述紧急脱离装置连接;
第三内环,所述第三内环与所述第三管件连接,且所述第三内环的局部伸入所述第三外环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三外环转动连接;
若干第三钢珠,若干个所述第三钢珠设置于所述第三外环和所述第三内环之间,用于增加所述第三外环和所述第三内环的转动灵活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脱离装置包括:
第一球阀,所述第一球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通;
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球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球阀的第二端对接,所述第二球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通;
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的对接处,用于锁紧所述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
脱离结构,所述脱离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之间,用于关闭所述第一球阀、所述第二球阀以及将所述锁紧结构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
抱箍,所述抱箍设置于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的对接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
压紧杆,所述压紧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抱箍转动连接,所述压紧杆的第二端穿设在所述抱箍并与所述抱箍滑动连接;和/或
所述脱离结构包括:
两凸轮,两个所述凸轮分别与所述第一球阀、所述第二球阀的阀门连接,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球阀、所述第二球阀;
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两个所述凸轮转动连接,且所述联动杆在所述凸轮的转动下做曲柄摇杆运动并用于将所述锁紧结构脱离。
CN202321043125.3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 Active CN220041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3125.3U CN22004126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3125.3U CN22004126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1268U true CN220041268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3125.3U Active CN22004126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1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86611B2 (en)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a fluid product between a carrying vessel and a shore installation
US9650110B1 (en) Disconnectable tower yok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5236143B2 (ja) 製品特に流体製品をローディングおよびアンローディングするためのヒンジ継手アーム組立体
US20100047023A1 (en) Subsea Pipelin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Tools and Method for Replacement of Broken Pipelines
US9371624B2 (en) Accessory conn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with helical piledriving systems
JP2011219086A (ja) 締め付け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流体移送用ライン
CN110091155B (zh) 深水油气管道轴向导引对中卡套式液驱连接装置
BRPI0314401B1 (pt) Meios para conectar tubulações compreendendo uma superfície axial fina para obter uma compressão axial proveniente de uma ferramenta de pré-compressão
CN106715839A (zh) 抽出套筒
CN101418875A (zh) 海底管道法兰自动连接机具专用定位夹紧装置
CN220041268U (zh) 一种油臂三维接头的演示模型
EP4146904B1 (en) Top connections of subsea risers
US9422035B2 (en) Disconnectable turret mooring system
NO20170025A1 (en) A connection system for a multi-bore flying lead or umbilical
CN100554750C (zh) 液压卡爪式管道联接器
CN212455861U (zh) 装卸臂用快速接头
CN202946366U (zh) 链式卡箍及混凝土泵送系统
CN211388574U (zh) 一种骨架油封拆卸器
KR101024185B1 (ko) 파이프라인 연결기구
US9963205B2 (en) Disconnectable submerged buoy mooring device comprising clamping dogs
US20240077158A1 (en) Securing device
CN212715965U (zh) 管道结构、臂架输送装置和物料输送设备
CN1194186C (zh) 一种柔索径向提拉式管接头卡
US20240011524A1 (en) Mechanical joints and process for using same
CN202432157U (zh) 一种增强型软质输液管线快速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