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8391U - 一种红外感应led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感应led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8391U
CN220038391U CN202321508320.9U CN202321508320U CN220038391U CN 220038391 U CN220038391 U CN 220038391U CN 202321508320 U CN202321508320 U CN 202321508320U CN 220038391 U CN220038391 U CN 220038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amp
infrared
rubber sleeve
infrared induction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83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宏略
张瑞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ta Le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ta Le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ta Le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ta Le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83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8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8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8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感应LED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盖合的透光罩、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板、LED灯板及红外模组,所述电源板与所述LED灯板及红外模组电连接;所述透光罩开设有透镜孔,所述透镜孔安装有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具有腔体,所述红外模组位于所述电源板的上方并容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红外模组外套设有隔热胶套,所述隔热胶套的外壁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阻挡所述电源板产生的热量进入到所述菲涅尔透镜的腔体内。本实用新型将电源板与红外模组中的红外感应探头之间进行隔热,保证了红外感应探头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感应LED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户外的红外感应LED灯。
背景技术
红外感应LED灯一般用在户外,如楼梯过道、花园、车库等场所,通过红外模组中的红外感应探头探测人体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效果。
红外感应探头对温度相对敏感,而红外感应LED灯在工作时其内部的电源板会产生较大的热量。
现有技术中,红外感应探头需要与电源板电连接故红外感应探头一般直接设置在电源板上,而现有技术中电源板与红外感应探头之间并没有专门的隔热结构,这样电源板产生的热量会传导至红外感应探头而对红外感应探头产生干扰,使得红外感应探头检测不准确,影响红外感应探头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感应LED灯,旨在将电源板与红外模组中的红外感应探头之间进行隔热,保证红外感应探头的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感应LED灯,包括灯体,其中:
所述灯体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盖合的透光罩、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板、LED灯板及红外模组,所述电源板与所述LED灯板及红外模组电连接;
所述透光罩开设有透镜孔,所述透镜孔安装有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具有腔体,所述红外模组位于所述电源板的上方并容置在所述腔体内;
所述红外模组外套设有隔热胶套,所述隔热胶套的外壁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阻挡所述电源板产生的热量进入到所述菲涅尔透镜的腔体内。
其中,所述红外模组包括模组电路板及设置在所述模组电路板上的红外感应探头,所述模组电路板位于所述电源板上方并通过针脚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所述隔热胶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隔热胶套的上部套设在所述红外感应探头外并从所述第一开口处显露所述红外感应探头,所述隔热胶套的下部与所述模组电路板密封连接,且所述隔热胶套的下部的外壁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内壁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隔热胶套的下部套设在所述模组电路板外。
其中,所述隔热胶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显露所述模组电路板的底部。
其中,所述隔热胶套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套。
其中,所述模组电路板上还设置遥控接收头,所述隔热胶套的侧壁还设置有遥控口显露所述遥控接收头。
其中,所述模组电路板的底部与所述电源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散热间隙。
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电源盒,所述电源盒内安装所述电源板,所述壳体内于所述电源盒外的一侧设置有所述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上罩设有喇叭口状的反射罩。
其中,所述透光罩为玻璃面板,所述电源板上还设置有环境光强检测传感器,所述玻璃面板上还开设有环境光检测孔,所述环境光强检测传感器朝向所述环境光检测孔。
其中,所述壳体还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架。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方式)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红外模组外套设隔热胶套,且隔热胶套的外壁与菲涅尔透镜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这样本实用新型隔热胶套与菲涅尔透镜之间形成的密封结构阻挡了电源板产生的热量从菲涅尔透镜底部与红外模组之间的间隙直接进入到菲涅尔透镜的腔体内,避免了电源板产生的热量影响菲涅尔透镜的腔体内的红外模组,保证了红外模组中的红外探头不受温度影响而能正常工作,同时还能延长红外模组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LED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红外模组外套设有隔热胶套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隔热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结构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LED灯,1-灯体,2-壳体,3-透光罩,31-透镜孔,32-环境光检测孔,4-电源板,5-LED灯板,6-红外模组,61-模组电路板,62-红外感应探头,7-菲涅尔透镜,71-腔体,8-隔热胶套,81-第一开口,82-第二开口,9-遥控接收头,10-散热间隙,11-电源盒,12-反射罩,13-环境光强检测传感器,14-支架,15-防水接头,16-电源线,1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红外感应LED灯100,包括灯体1,所述灯体1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2、与所述壳体2的开口处盖合的透光罩3、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的电源板4、LED灯板5及红外模组6,所述电源板4与所述LED灯板5及红外模组6电连接。电源板4上设置有电源电路及主控电路,主控电路用于接收红外模组6采集的红外信号并控制LED灯板5的启闭,LED灯板5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电源电路则为主控电路及LED灯板5上的灯珠提供电源。LED灯板5上的灯珠产生的灯光从透光罩3射出用以照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2采用塑料或金属材质,透光罩3采用透光塑料或玻璃材质。
所述透光罩3开设有透镜孔31,所述透镜孔31安装有菲涅尔透镜7,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菲涅尔透镜7具有腔体71,所述红外模组6位于所述电源板4的上方并容置在所述腔体71内。菲涅尔透镜7用于聚焦,将人体的热释红外信号通过菲涅尔透镜7的折射(反射)作用聚集在红外模组6的红外感应探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模组6外套设有隔热胶套8,所述隔热胶套8的外壁与所述菲涅尔透镜7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阻挡所述电源板4产生的热量进入到所述菲涅尔透镜7的腔体71内。如图3所示,电源板4产生的热量会向上流动,因为红外模组6是安装在电源板4上方并伸入到菲涅尔透镜7内的,如果菲涅尔透镜7的底部不密封,则电源板4产生的热量会向上流到并通过菲涅尔透镜7的底部的内壁与红外模组6之间的间隙直接进入到菲涅尔透镜7的腔体71内,而本实用新型在红外模组6外设置一个隔热胶套8,且隔热胶套8的外壁与菲涅尔透镜7下端的内壁过盈配合,这样如图3中所示,隔热胶套8下端将菲涅尔透镜7的底部的内壁与红外模组6之间的间隙密封堵住而避免了电源板4产生的热量从改处直接进入到菲涅尔透镜7的腔体71内,这样菲涅尔透镜7的腔体71内的红外模组6则不会受到电源板4的热量影响,从而能保证红外模组6的正常工作。同时隔热胶套8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隔热胶套8可以采用硅胶或橡胶材质。
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模组6包括模组电路板61及设置在所述模组电路板61上的红外感应探头62,所述模组电路板61位于所述电源板4上方并通过针脚63与所述电源板4电连接,所述隔热胶套8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81,所述隔热胶套8的上部套设在所述红外感应探头62外并从所述第一开口81处显露所述红外感应探头62,所述隔热胶套8的下部与所述模组电路板61密封连接,且所述隔热胶套8的下部的外壁与所述菲涅尔透镜7的内壁过盈配合。红外感应探头62接收人体释放的热释红外信号并传输至模组电路板61以转换成电信号,然后模组电路板61将该电信号输送至电源板4上的主控电路进行信号的处理。隔热胶套8的下部的外壁与菲涅尔透镜7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避免电源板4的热量上传至菲涅尔透镜7的腔体71内,起到第一级隔热作用,第一级隔热隔绝大部分的热量;同时隔热胶套8的上部套设在红外感应探头62外,起到第二级隔热作用,第二级隔热主要隔离菲涅尔透镜7自身材料从其外壁传导其内壁的微小热量,二级隔热进一步提升对红外感应探头62的隔热保护效果。隔热胶套8上端的第一开口81避免遮挡红外感应探头62的顶部接收菲涅尔透镜7折射反射的热释红外信号。隔热胶套8的下部与模组电路板61密封连接可以是隔热胶套8的下端部嵌入模组电路板61的上端部并通过胶水密封,或者是隔热胶套8的下部直接套设在模组电路板61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热胶套8的下部套设在所述模组电路板61外,即隔热胶套8的下端部的内壁套设在模组电路板61的外壁,这样在隔热胶套8的外壁与菲涅尔透镜7的内壁过盈配合时,隔热胶套8的内壁也与模组电路板61的外壁形成过盈配合,提升了密封效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隔热胶套8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开口82显露所述模组电路板61的底部,这样便于隔热胶套8的套设安装在模组电路板61外。
作为一实施方式,所述隔热胶套8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套。锥形套能适应红外模组6的结构,红外模组6中模组电路板61外沿尺寸大,而红外感应探头62的外沿尺寸小,这样锥形的隔热胶套8上端能牢固地套设在红外感应探头62,下端能牢固地套设在模组电路板61外。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模组电路板61上还设置遥控接收头9,所述隔热胶套8的侧壁还设置有遥控口83显露所述遥控接收头9。遥控接收头9与电源板4电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对整个红外感应LED灯100的遥控控制。将遥控接收头9设置在模组电路板61上,可以节省空间,简化结构,无需单独在灯体1上设置遥控接收孔。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模组电路板61的底部与所述电源板4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散热间隙10。这样电源板4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间隙10中的空气介质进行流动散热,避免通过电源板4与模组电路板61的直接接触而将热量传导至模组电路板61的上端而影响红外感应探头6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2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电源盒11,所述电源盒11内安装所述电源板4,所述壳体2内于所述电源盒11外的一侧设置有所述LED灯板5,所述LED灯板5上罩设有喇叭口状的反射罩12。喇叭口状的反射罩12能将LED灯板5射出的光进行反射汇集而集中朝上以从透光罩2射出,避免光从LED灯板5两边流失。同时电源盒11将电源板4与LED灯板5隔开,避免相互干扰。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盒11上设置有螺母17,螺母17用于与菲涅尔透镜7进行旋合,以紧固安装菲涅尔透镜7并从透光罩3的透镜孔31处露出菲涅尔透镜7。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透光罩3为玻璃面板。玻璃面板的透光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板4上还设置有环境光强检测传感器13,所述玻璃面板上还开设有环境光检测孔32,所述环境光强检测传感器13朝向所述环境光检测孔32。环境光强检测传感器13与电源板4电连接,环境光强检测传感器13用于检测环境光的强度,这样能区别光线强和光线暗的环境如白天和晚上,如在白天时,红外感应LED灯可以关闭其红外感应功能,而在晚上时则开启红外感应功能,这样避免了红外感应LED灯100在白天的浪费电能。
较佳地,所述壳体2还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架14。这样支架14可以安装红外感应LED灯100的同时,还可以调整安装角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壳体2还设置有防水接头15,所述防水接头15设置有电源线16与所述电源板4电连接。防水接头15防止户外环境的水进入壳体2而影响其内的电路元件,提升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红外感应LED灯100,通过在红外模组6外套设隔热胶套8,且隔热胶套8的外壁与菲涅尔透镜7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这样本实用新型隔热胶套8与菲涅尔透镜7之间形成的密封结构阻挡了电源板4产生的热量从菲涅尔透镜7底部与红外模组6之间的间隙直接进入到菲涅尔透镜7的腔体71内,避免了电源板4产生的热量影响菲涅尔透镜7的腔体71内的红外模组6,保证了红外模组6中的红外感应探头62不受温度影响而能正常工作,同时还能延长红外模组6的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结构简单、成本低于、易于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红外感应LED灯,包括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体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盖合的透光罩、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板、LED灯板及红外模组,所述电源板与所述LED灯板及红外模组电连接;
所述透光罩开设有透镜孔,所述透镜孔安装有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具有腔体,所述红外模组位于所述电源板的上方并容置在所述腔体内;
所述红外模组外套设有隔热胶套,所述隔热胶套的外壁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内壁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阻挡所述电源板产生的热量进入到所述菲涅尔透镜的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模组包括模组电路板及设置在所述模组电路板上的红外感应探头,所述模组电路板位于所述电源板上方并通过针脚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所述隔热胶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隔热胶套的上部套设在所述红外感应探头外并从所述第一开口处显露所述红外感应探头,所述隔热胶套的下部与所述模组电路板密封连接,且所述隔热胶套的下部的外壁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内壁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感应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胶套的下部套设在所述模组电路板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感应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胶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显露所述模组电路板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感应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胶套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感应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电路板上还设置遥控接收头,所述隔热胶套的侧壁还设置有遥控口显露所述遥控接收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感应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电路板的底部与所述电源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散热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电源盒,所述电源盒内安装所述电源板,所述壳体内于所述电源盒外的一侧设置有所述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上罩设有喇叭口状的反射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为玻璃面板,所述电源板上还设置有环境光强检测传感器,所述玻璃面板上还开设有环境光检测孔,所述环境光强检测传感器朝向所述环境光检测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架。
CN202321508320.9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红外感应led灯 Active CN220038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8320.9U CN220038391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红外感应led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8320.9U CN220038391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红外感应led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8391U true CN220038391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8320.9U Active CN220038391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红外感应led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8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334515Y1 (ko) 복합 센서가 일체로 구비된 절전형 자동 점멸 램프
US11092479B2 (en) Sensor assembly and a device comprising such sensor assembly
CN216113586U (zh) 一种带门铃和人体感应功能户外防水壁灯系统
CN220038391U (zh) 一种红外感应led灯
GB2213983A (en) Condition responsive electric lamp
CN206149574U (zh) 感应组件及灯具
CN214959486U (zh) 一种节能型红外线感应式开关
CN210373052U (zh) 一种户外壁灯
JP2595520Y2 (ja) 炎感知器の保護カバー
CN106439649A (zh) 一种带有烟雾报警功能的led吸顶灯
CN111780006A (zh) 一种灯头可旋转的感应照明灯具
CN218917232U (zh) 视窗污染检测装置及带视窗污染检测装置的火焰探测器
CN219693166U (zh) 一种具有红外感应的照明装置
CN210319584U (zh) 一种景观照明灯具
CN211451144U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取暖器面板
CN218820272U (zh) 一种小型路灯
CN215637043U (zh) 红外超声灯控探测器
CN217504995U (zh) 一种具有被动散热功能的红外火焰探测器
CN216203002U (zh) 一种户外应急灯
CN218993137U (zh) 一种多功能智慧照明灯具
CN218409854U (zh) 一体式感光模组以及感应灯具
CN218526548U (zh) 一种带消防应急照明功能的智能照明控制器
CN211345160U (zh) 一种360度发光除雪除冰的led警示灯
CN210266915U (zh) 具有安防功能的户外灯具
CN209819493U (zh) 一种led筒灯内置微波感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