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6966U - 一种渣浆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渣浆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6966U
CN220036966U CN202320798173.7U CN202320798173U CN220036966U CN 220036966 U CN220036966 U CN 220036966U CN 202320798173 U CN202320798173 U CN 202320798173U CN 220036966 U CN220036966 U CN 220036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dapter
slurry pump
oil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81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lai Resc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lai Resc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lai Resc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lai Resc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81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6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6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6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渣浆泵,包括排吸装置、液压装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液压装置设置于排吸装置,用于为排吸装置提供动力。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液压装置,用于供液压油流入。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液压装置,用于供液压油流出。通过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液压装置,分别供液压油流入和供液压油流出,进而实现液压油的输油管和出油管能够从多种角度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提高了渣浆泵的环境适应性,使得渣浆泵能够在多种环境下实现进油和出油,进而提高了渣浆泵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渣浆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渣浆泵主要用于排水、排污,广泛应用于抗洪,抢险地下管沟排污等工况。而普通的液压渣浆泵,在液压油输入和输出时,油管接口位置固定,供油管不易弯曲,设备无法适应不同环境使用,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渣浆泵,以解决渣浆泵油管接口位置固定,影响使用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渣浆泵,所述渣浆泵包括:排吸装置;液压装置,设置于所述排吸装置,用于为所述排吸装置提供动力;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液压装置,用于供液压油流入;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液压装置,用于供液压油流出。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形成有第一进油腔,所述液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液压装置;第一安装轴,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进油腔,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轴,且所述第一进油腔与所述第二进油腔连通。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转接头,嵌套于所述第一安装轴外部,所述第一转接头内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安装轴设置的第一转接腔,所述第一安装轴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一转接腔与所述第二进油腔通过所述通孔连通;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形成所述第一进油腔,所述第一进油腔与所述第一转接腔连通。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件内形成有第一出油腔,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液压装置;第二安装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形成有贯通的第二出油腔,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轴,且所述第一出油腔和所述第二出油腔连通。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转接头,嵌套于所述第二安装轴外部,所述第二转接头内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二安装轴设置的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二安装轴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二转接腔与所述第二出油腔通过所述通孔连通;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形成所述第一出油腔,所述第一出油腔与所述第二转接腔连通。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轴和所述第二安装轴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油腔和第二进油腔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出油腔和第二出油腔的连接处。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转件沿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延伸方向直径逐渐增大,且靠近所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液压油输油管的连接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液压油出油管的连接端的内径。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有同轴设置的液压马达和马达安装座,所述液压马达具有第一驱动轴,所述马达安装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马达安装座包括安装腔和叶轮,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一端与第一驱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叶轮连接。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渣浆泵还包括有手持件,所述手持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马达安装座的两端。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液压装置,分别供液压油流入和供液压油流出,进而实现液压油的输油管和出油管能够从多种角度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提高了渣浆泵的环境适应性,使得渣浆泵能够在多种环境下实现进油和出油,进而提高了渣浆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的渣浆泵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渣浆泵一实施例的油阀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渣浆泵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渣浆泵;110、排吸装置;120、液压装置;130、第一连接件;140、第二连接件;131、第一进油腔;121、第一安装部;122、第一安装座;123、第一安装轴;132、第一转接头;133、第一转接腔;136、通孔;134、第一连接部;135、第二进油腔;141、第一出油腔;124、第二安装部;125、第二安装座;126、第二安装轴;142、第二转接头;143、第二连接部;144、第二出油腔;145、第二转接腔;1271、第一密封件;1272、第二密封件;1101、吸料主体;1102、排料主体;1103、叶轮;1104、吸料腔;1105、排料腔;1106、进料口;1107、出料口;1108、过滤件;1109、过滤口;150、手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2,图1是本申请的渣浆泵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渣浆泵一实施例的油阀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渣浆泵100。渣浆泵100包括有排吸装置110,液压装置120,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二连接件140。其中,排吸装置110用于抽出碎石或污水等物体,并将碎石和污水等物品排出。液压装置120设置于排吸装置110,用于为排吸装置110提供动力。第一连接件130转动连接于液压装置120,用于供液压油流入。第二连接件140转动连接于液压装置120,用于供液压油流出。
由上述结构可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二连接件140,并且,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二连接件140分别转动连接于液压装置120,用于液压油的流入与流出。此时,液压油的输油管能够从多种角度与第一连接件130连接,并朝向第一连接件130内输入液压油,而液压油的出油管也能够从多种角度与第二连接件140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件140将液压油排出至出油管内,进而实现液压油的循环使用。因此,渣浆泵100在工作过程中,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二连接件140能够实现多角度的进油与出油,提高了渣浆泵100的环境适应性,进而提高渣浆泵100在多种环境下进油和出油的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渣浆泵100的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二连接件140分别设置于液压装置120的两侧。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二连接件140也可以设置于液压装置120的同侧,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0内形成有第一进油腔131,液压装置120包括有第一安装部121。其中第一安装部121包括第一安装座122和第一安装轴123。第一安装座122设置于液压装置120。第一安装轴123连接第一安装座122,第一安装轴123与第一安装座122内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进油腔135,第一连接件130转动轮连接于第一安装轴123,且第一进油腔131和第二进油腔135连通。当液压油通过输油管输入时,液压油首先经过第一进油腔131,并从第一进油腔131流入至第二进油腔135。因第二进油腔135是贯通第一安装轴123和第一安装座122的。因此,流入至第二进油腔135内的液压油会流入液压装置120中,进而为渣浆泵100提供动力。此时,不论输油管从多种角度与第一连接件130连接,液压油均能够流入液压装置120内,为渣浆泵100提供工作动力。因此,渣浆泵100的环境适应性更强,并且操作者的体验感也更优。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30包括第一转接头132和第一连接部134。第一转接头132嵌套于第一安装轴123外部,第一转接头132内设置有环绕第一安装轴123设置的第一转接腔133,第一安装轴123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136,第一转接腔133与第二进油腔135通过通孔136连通。第一连接部134连接第一转接头132,第一连接部134内形成第一进油腔131,第一进油腔131与第一转接腔133连通。具体地,第一转接头132内设置有环绕第一安装轴123设置的第一转接腔133,此时第一连接件130能够更好的实现转动连接,进而提高渣浆泵100的环境适应性。而第一安装轴123上形成至少一个通孔136,也能够更好的便于液压油通过通孔136流入至第二进油腔135内,进而能够使液压油流入至液压装置120内,为渣浆泵100提供动力。并且,通孔136的设置,也能够使得输油管在多种角度与第一连接件130连接的时候,液压油均能够顺利流入至第二进油腔135内,进而流入至液压装置120内,为渣浆泵100提供动力。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40内形成有第一出油腔141,液压装置120包括有第二安装部124,第二安装部124包括第二安装座125和第二安装轴126。其中第二安装座125设置于液压装置120,第二安装轴126连接于第二安装座125,第二安装轴126与第二安装座125内形成有贯通的第二出油腔144,第二连接件140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轴126,且第一出油腔141和第二出油腔144连通。当液压油通过出油管输出时,液压油首先经过第二出油腔144,并从第二出油腔144流入至第一出油腔141。因第二出油腔144是贯通第二安装轴126和第二安装座125的,因此,液压装置120内的液压油会直接流入至第二出油腔144中。此时,不论出油管从多种角度与第二连接件140连接,液压油均能够从第一出油腔141内流出,进而实现液压油的循环使用。并且,此时渣浆泵100的环境适应性也更强,操作者的体验感也更优。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140包括第二转接头142和第二连接部143。其中第二转接头142嵌套于第二安装轴126外部,第二转接头142内设置有环绕第二安装轴126设置的第二转接腔145,第二安装轴126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136,第二转接腔145与第二出油腔144通过通孔136连通。第二连接部143连接第二转接头142,第二连接部143内形成第一出油腔141,第一出油腔141和第二转接腔145连通。具体地,第二转接头142内设置有环绕第二安装轴126设置的第二转接腔145,此时第二连接件140能够更好地实现转动连接,进而提高渣浆泵100的环境适应性。而第二安装轴126上形成至少一个通孔136,也能够更好地便于液压油通过从第二出油腔144内流入至第一出油腔141,进而流入至出油管中,实现液压油的循环使用。当然,通孔136的设置,也能够使得出油管在多种角度与第二连接件140连接的时候,液压油均能够从第二出油腔144流入至第一出油腔141内,进而实现渣浆泵100的环境适应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0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271,第二连接件140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272,第一密封件1271设置于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一安装轴123的转动连接处,第二密封件1272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40和第二安装轴126的转动连接处。因此当输油管连通第一连接件130,实现液压油输入时,液压油在进入第一进油腔131内流入第二进油腔135时,第一密封件1271能够很好的实现密封作用,避免液压油的泄露影响液压装置120的使用。而当出油管连通第二连接件140,实现液压油的输出时,液压油在进入第二出油腔144并流入至第一出油腔141的过程中,第二密封件1272的设置也能够实现很好的密封作用,进而避免泄露影响液压装置120的使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4背离第一转接头132的一端的横截面与第二连接部143背离第二转接头142一端的横截面具有面积差。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34背离第一转接头132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43背离第二转接头142一端的内径不同,从而造成横截面之间的面积差。第一连接部134背离第一转接头132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43背离第二转接头142一端的外径不同,也可以造成横截面之间的面积差。当然,第一连接部134背离第一转接头132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43背离第二转接头142一端的内径和外径均不同,也可以造成横截面之间的面积差。当第一连接部134背离第一转接头132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43背离第二转接头142一端的横截面具有面积差时,能够更好地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区分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二连接件140哪个是进油端,哪个是出油端,以避免在使用时接错输入端和输出端导致渣浆泵100如法正常使用。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操作者接错进油口和出油口,一方面提高操作者在操作时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避免渣浆泵100接错进油口和出油口而无法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的渣浆泵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排吸装置110包括吸料主体1101、排料主体1102和叶轮1103。吸料主体1101内形成吸料腔1104,吸料主体1101上设置有进料口1106,进料口1106连通吸料主体1101。排料主体1102设置于吸料主体1101上,排料主体1102内形成有排料腔1105,排料主体1102上设置有出料口1107,出料口1107连通排料主体1102,吸料主体1101连通排料主体1102。叶轮1103转动设置于吸料腔1104内,叶轮1103与液压装置120连接。具体地,当渣浆泵100处于工作状态中时,进料口1106吸入碎石等物体,叶轮1103在液压装置120提供的动力的驱使下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吸料主体1101内吸入的碎石等较大物体旋转,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碎石等较大物体甩碎,此时,吸入的碎石等物体能够顺利从出料口1107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排料主体1102与液压装置120间隔设置,此时,排料主体1102在排出碎石等物体时,会外接管道,以帮助碎石等物体顺利排出。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料主体1102也可与吸料主体1101间隔设置,进而排出碎石等物体,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排吸装置110还包括过滤件1108。过滤件1108设置于进料口1106,过滤件1108上设置有数量个过滤口1109。当渣浆泵100处于工作状态中时,能够通过过滤口1109将一些体积较大的石头等物体过滤掉,以避免体积较大的石头等物体被吸入吸料主体1101后由于体积大而损坏叶轮1103,导致渣浆泵100无法正常使用。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渣浆泵100还包括有手持件150,手持件150设置于排吸装置上110。其中手持件150可以通过固定件的方式设置于排吸装置110上,手持件150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于排吸装置110上,此处不做限制。手持件150的设置可以使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拿取更加省力,进而有效提高操作者的体验感。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术语“平行”、“垂直”等属于也并不表示配件之间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形成一定的角度偏差。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此外,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浆泵包括:
排吸装置;
液压装置,设置于所述排吸装置,用于为所述排吸装置提供动力;
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液压装置,用于供液压油流入;
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液压装置,用于供液压油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形成有第一进油腔,所述液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
第一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液压装置;
第一安装轴,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进油腔,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轴,且所述第一进油腔与所述第二进油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第一转接头,嵌套于所述第一安装轴外部,所述第一转接头内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安装轴设置的第一转接腔,所述第一安装轴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一转接腔与所述第二进油腔通过所述通孔连通;
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形成所述第一进油腔,所述第一进油腔与所述第一转接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内形成有第一出油腔,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
第二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液压装置;
第二安装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形成有贯通的第二出油腔,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轴,且所述第一出油腔和所述第二出油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
第二转接头,嵌套于所述第二安装轴外部,所述第二转接头内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二安装轴设置的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二安装轴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二转接腔与所述第二出油腔通过所述通孔连通;
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形成所述第一出油腔,所述第一出油腔与所述第二转接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安装轴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安装轴的转动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一端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一端的横截面具有面积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吸装置包括:
吸料主体,所述吸料主体内形成吸料腔,所述吸料主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吸料主体;
排料主体,设置于所述吸料主体上,所述排料主体内形成排料腔,所述排料主体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排料主体,所述吸料主体连通所述排料主体;
叶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吸料腔内,所述叶轮与所述液压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吸装置还包括:
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进料口,所述过滤件上设置有数量个过滤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浆泵还包括有手持件,所述手持件设置于所述排吸装置上。
CN202320798173.7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渣浆泵 Active CN220036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8173.7U CN220036966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渣浆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8173.7U CN220036966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渣浆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6966U true CN220036966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1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8173.7U Active CN220036966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渣浆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6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1969A (zh) 加压离心泵的气体等的混入结构
CN220036966U (zh) 一种渣浆泵
CN20709591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自动水质采样机构
CN210343745U (zh) 一种双联供水泵远程强力自吸装置
CN209585155U (zh) 一种大吸力同心绞吸清淤装置
CN211259026U (zh) 一种无堵塞潜水排污泵
CN202140285U (zh) 一种浅层吸水机
KR102217109B1 (ko) 맥동방지 몰탈 공급시스템
CN112211825A (zh) 内倾角螺旋叶片杂质泵
CN219241923U (zh) 一种空气携渣式排浆装置
CN109667307A (zh) 一种大吸力同心绞吸清淤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429676U (zh) 一种矿场灾害防治用洪水排放设备
CN111945806A (zh) 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
CN216111296U (zh) 一种配套污提立式安装的干潜两用泵
CN220059921U (zh) 一种长寿命多级无堵塞高扬程潜水排污泵
CN21308825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自吸泵结构
CN215908068U (zh) 轴流泵及马桶
CN213540708U (zh) 一种防堵塞便于疏通的转子泵
CN217270855U (zh) 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zj型渣浆泵
CN216278523U (zh) 一种自吸效率高的自吸泵
CN214998232U (zh) 一种具有双路输出结构的节能水泵
CN214837364U (zh) 一种自吸泵管道连接固定机构
CN215916667U (zh) 一种用于检测管道堵塞的检测装置
CN208169153U (zh) 一种深井泵连接件
CN216075311U (zh) 一种环保清淤清浮疏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