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5890U - 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 Google Patents

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5890U
CN220035890U CN202321624037.2U CN202321624037U CN220035890U CN 220035890 U CN220035890 U CN 220035890U CN 202321624037 U CN202321624037 U CN 202321624037U CN 220035890 U CN220035890 U CN 220035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bottom
reinforcement cage
bottom cushion
upper cover
convers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40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娟娟
邵江彪
张国清
张钧
吴嘉琦
朱明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sh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sh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sh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sh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40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5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5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5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包括钢筋笼本体,钢筋笼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钢筋笼本体受力点上的力进行分散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下方垫设有多个梁底垫块。本申请中的支撑架能够对钢筋笼本体各个受力点上的力进行分散,分散后的力再由多个梁底垫块进行分散承担,从而使梁底垫块能够承受的荷载变大,提高了梁底垫块的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交通的迅猛发展,地铁车辆段作为地铁交通的重要配套设施,其数量也呈增长状态,在城市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匮乏和地铁车辆段大规模占地面积的矛盾下,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开发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地铁运营段一般采用框架结构,上部高层住宅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采用含少量框架的剪力墙结构。因此,整个工程底部采用框架结构、上部采用框支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且所有剪力墙和部分框架柱不落地。
结构的转换层设置在上盖物业的首层,采用梁式转换。但在此部位转换层梁高度较大,且钢筋较粗,使得整体梁钢筋重量较重,普通钢筋保护层垫块垫设在整个钢筋笼的受力点上,无法承受钢筋笼的荷载,容易造成垫块的损坏,故有待对比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钢筋保护垫块的承受荷载,本申请提供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本申请提供的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包括钢筋笼本体,所述钢筋笼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钢筋笼本体受力点上的力进行分散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垫设有多个梁底垫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钢筋笼进行支撑时,先将支撑架放置在模板上,将各个梁底垫块间隔垫设在支撑架上,将钢筋笼本体承托放置在支撑架上,将钢筋笼的各个受力点与支撑架的对应位置采用钢丝进行捆扎固定。在此过程中,支撑架能够对钢筋笼本体各个受力点上的力进行分散,分散后的力再由多个梁底垫块进行分散承担,从而使梁底垫块能够承受的荷载变大,提高了梁底垫块的承载能力。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多根梁底钢筋,所述梁底钢筋经过所述钢筋笼本体的各个受力点,且与所述钢筋笼本体上受力点的位置相互固定,各所述梁底垫块间隔垫设在各所述梁底钢筋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根梁底钢筋能够分别对钢筋笼本体的各个受力点上的力进行分散,使每个梁底垫块从与钢筋笼本体之间的点接触变成线接触,从而降低了作用到每个梁底垫块上的作用力,从而使每个梁底垫块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提高梁底垫块的承载能力。
可选的,相邻所述梁底钢筋之间固定有用于加固的加固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钢筋能够对相邻梁底钢筋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从而使相邻加固钢筋的安装更加稳定。
可选的,各所述梁底垫块顶部对应所述梁底钢筋均开设有一个安装槽,所述梁底钢筋卡接在对应所述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梁底钢筋能够卡接在对应的安装槽中,使梁底钢筋能够更加稳定的承托在梁底垫块顶部。
可选的,各所述梁底垫块和对应所述梁底钢筋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加固的第一加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固结构能够对梁底垫块和梁底钢筋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使梁底垫块和梁底钢筋的连接更加稳固。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固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梁底垫块上的穿孔以及穿过所述穿孔的第一捆扎件,所述第一捆扎件绕设并捆绑在所述梁底钢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梁底垫块和梁底钢筋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时,将第一捆扎件穿过穿孔,然后将第一捆扎件绕设并捆扎在梁底钢筋上,实现固定。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设置为框架式的架体,所述架体的顶部各处与所述钢筋笼本体固定,各所述梁底垫块分别垫设在所述架体的交叉处;
各所述梁底垫块顶部对应所述架体的交叉处均开设有两个相互交叉并连通的安装槽,所述梁底垫块顶部形成十字形安装部,所述梁底垫块的十字形安装部与所述架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加固的第二加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框架式的架体能够将钢筋笼本体的底部抬高一定的高度,从而使第二加固结构的安装更加简单、便捷。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固结构包括多个第二捆扎件,各所述第二捆扎件分别捆扎在所述梁底垫块的十字形安装部上,并将所述架体与所述十字形安装部捆扎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捆扎件捆绑在十字形安装部上,实现对架体和梁底垫块之间的连接加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支撑架能够对钢筋笼本体各个受力点上的力进行分散,分散后的力再由多个梁底垫块进行分散承担,从而使梁底垫块能够承受的荷载变大,提高了梁底垫块的承载能力;
2.每根梁底钢筋能够分别对钢筋笼本体的各个受力点上的力进行分散,使每个梁底垫块从与钢筋笼本体之间的点接触变成线接触,从而降低了作用到每个梁底垫块上的作用力,从而使每个梁底垫块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提高梁底垫块的承载能力;
3.呈框架式架体状的支撑架能够将钢筋笼本体的底部抬高一定的高度,从而使第二加固结构的安装更加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钢筋笼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架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钢筋笼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架体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钢筋笼本体;11、钢筋本体;12、钢筋抱箍;2、支撑架;21、梁底钢筋;211、安装槽;3、梁底垫块;4、加固钢筋;5、第一加固结构;51、穿孔;52、第一捆扎件;6、架体;7、第二加固结构;71、第二捆扎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包括钢筋笼本体1,钢筋笼包括钢筋本体11和钢筋抱箍12,钢筋抱箍12卡箍在钢筋本体11上,钢筋笼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钢筋笼本体1受力点上的力进行分散的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下方垫设有多个梁底垫块3。
参照图2,支撑架2包括多根梁底钢筋21,相邻梁底钢筋21之间焊接固定有用于加固的加固钢筋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卡箍等固定件对梁底钢筋21和加固钢筋4的连接处进行固定;
梁底钢筋21经过钢筋笼本体1的各个受力点,即经过各个钢筋抱箍12,与各个钢筋抱箍12通过钢丝进行捆扎固定,各梁底垫块3间隔垫设在各梁底钢筋21下方。
为了使梁底钢筋21能够更加稳定的承托在梁底垫块3的顶部,参照图2和图3,各梁底垫块3的顶部对应梁底钢筋21均开设有一个安装槽211,梁底钢筋21卡接在对应安装槽211内,梁底垫块3的底部形状可为方形、圆台、圆锥形等等,具体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用不同形状的梁底垫块3,各梁底垫块3和对应梁底钢筋2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加固的第一加固结构5。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加固结构5包括开设在梁底垫块3上的穿孔51以及穿过穿孔51的第一捆扎件52,第一捆扎件52为捆扎钢丝,捆扎钢丝穿过穿孔51并绕设捆绑在梁底钢筋21上,从而实现对梁底钢筋21和梁底垫块3之间的连接固定。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各个钢筋抱箍12上的力能够通过对应的梁底钢筋21进行分散,使得传递到每个梁底垫块3上的力被的分散,从而使梁底垫块3所能承受的荷载变大;
捆扎钢丝能够穿过穿孔51对梁底钢筋21进行捆绑固定,实现对梁底钢筋21更加稳定的安装。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4和图5,支撑架2设置为框架式的架体6,架体6的顶部各处与钢筋笼本体1固定,架体6为双层框架结构,每层框架均有十字交叉点,各梁底垫块3分别垫设在架体6的交叉处;
为了配合架体6实现更加稳定的安装,参照图6,各梁底垫块3顶部对应架体6的交叉处也开设有两个相互交叉并连通的安装槽211,且梁底垫块3顶部形成十字形安装部;
参照图5和图6,梁底垫块3的十字形安装部与架体6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加固的第二加固结构7,在本实施例中,架体6设置有两层,在其他实施例中,架体6还可设置为单层、三层、四层等,具体的层数可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而相应调整;
设置两层或多层的目的是为了将梁底垫块3和钢筋笼本体1之间隔出一定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双层之间通过钢筋进行焊接固定,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可直接将双层之间错位叠放焊接,相较于第一加固结构5来说,隔出的间距能够更加方便实现第二加固结构7的安装和加固。
具体的,第二加固结构7包括多个第二捆扎件71,第二捆扎件71同样为捆扎钢丝,捆扎钢丝可采用废料钢筋制成,各捆扎钢丝分别捆扎在梁底垫块3的十字形安装部上,将架体6与十字形安装部相互捆扎固定。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梁底垫块3顶部开设的两个安装槽211能够更加稳定的实现对架体6十字交叉处的卡接固定,而第二捆扎件71能够分别捆扎在梁底垫块3的十字安装部上,从而实现对梁底垫块3和架体6之间的连接加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包括钢筋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钢筋笼本体(1)受力点上的力进行分散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下方垫设有多个梁底垫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多根梁底钢筋(21),所述梁底钢筋(21)经过所述钢筋笼本体(1)的各个受力点,且与所述钢筋笼本体(1)上受力点的位置相互固定,各所述梁底垫块(3)间隔垫设在各所述梁底钢筋(2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梁底钢筋(21)之间固定有用于加固的加固钢筋(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梁底垫块(3)顶部对应所述梁底钢筋(21)均开设有一个安装槽(211),所述梁底钢筋(21)卡接在对应所述安装槽(2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梁底垫块(3)和对应所述梁底钢筋(2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加固的第一加固结构(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结构(5)包括开设于所述梁底垫块(3)上的穿孔(51)以及穿过所述穿孔(51)的第一捆扎件(52),所述第一捆扎件(52)绕设并捆绑在所述梁底钢筋(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设置为框架式的架体(6),所述架体(6)的顶部各处与所述钢筋笼本体(1)固定,各所述梁底垫块(3)分别垫设在所述架体(6)的交叉处;
各所述梁底垫块(3)顶部对应所述架体(6)的交叉处均开设有两个相互交叉并连通的安装槽(211),所述梁底垫块(3)顶部形成十字形安装部,所述梁底垫块(3)的十字形安装部与所述架体(6)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加固的第二加固结构(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结构(7)包括多个第二捆扎件(71),各所述第二捆扎件(71)分别捆扎在所述梁底垫块(3)的十字形安装部上,并将所述架体(6)与所述十字形安装部捆扎固定。
CN202321624037.2U 2023-06-25 2023-06-25 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Active CN220035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4037.2U CN220035890U (zh) 2023-06-25 2023-06-25 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4037.2U CN220035890U (zh) 2023-06-25 2023-06-25 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5890U true CN220035890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4037.2U Active CN220035890U (zh) 2023-06-25 2023-06-25 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5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0148A (zh) 具有开口断面上弦杆的桁架构造物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利用具有开口断面上弦杆的桁架构造物的桁架桥以及其施工方法
CN220035890U (zh) 地铁上盖转换层大截面梁钢筋笼
CN210134326U (zh) 一种钢壁箱式钢锚梁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CN112609823A (zh) 一种内填耗能桁架的钢框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2160415A (zh) 一种纤维增强混凝土框架结构
KR100932105B1 (ko) 복공거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설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6239247U (zh) 一种带空心模的叠合楼板
CN216616975U (zh) 一种具有空间钢构架约束既有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结构
KR102320411B1 (ko) 망상형 전단보강대를 이용한 무량판 구조물의 슬래브-기둥 접합부 전단 보강구조
CN212453341U (zh) 螺旋钢纤维混凝土柱和蜂窝钢梁rcs组合件
CN212453333U (zh) 装配式组合梁及梁板节点
CN210177354U (zh) 抗震桥墩组件
CN210827829U (zh) 预制空心柱叠合梁连接结构
CN106836637A (zh) 复材管约束型钢混凝土连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44724A (zh) 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
CN111119404A (zh) 一种提高框架梁端延性的方法
CN220620639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垂直相交于混凝土梁的节点
CN213741819U (zh) 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
CN219080754U (zh) 一种大厚度筏板钢筋高支架
CN220555836U (zh) 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20267030U (zh) 一种大跨回字箱体梁梁筋定位装置
CN212866605U (zh) 一种梁端节点
CN216406253U (zh) 一种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上加设悬挑结构的构造
CN215051998U (zh) 一种新型耗能减震式分幅联塔斜拉桥塔间联系结构
CN219753486U (zh) 一种劲性结构梁柱节点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