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5881U - 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5881U
CN220035881U CN202321480694.4U CN202321480694U CN220035881U CN 220035881 U CN220035881 U CN 220035881U CN 202321480694 U CN202321480694 U CN 202321480694U CN 220035881 U CN220035881 U CN 220035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nnector
corner
wall
wall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06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冬娜
刘科
张威
江贵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06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5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5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5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其中,集成壁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平壁板和至少一个转角壁板,平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一凹槽,处于同一墙面上的相邻两个平壁板的第一插接结构与第一凹槽插接固定;转角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结构和第二凹槽,第二插接结构的插接方向与第二凹槽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二插接结构与其中一个平壁板的第一凹槽插接固定,第二凹槽与其中另一个平壁板的第一插接结构插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平壁板和转角壁板均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简化了组装步骤,提升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
背景技术
集成厨卫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两个子系统,分为集成厨房与集成卫浴。集成厨卫的部品分为顶板、壁板、底盘三大类,其中尺寸最多、连接部位最多的重要组成部品当属壁板,简易有效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一直是行业中致力追求的研究方向。
相关技术中,壁板在安装时,较多的情况是在底盘处先预装定位固件,然后再固定立柱,在立柱上再安装连接扣件,壁板才通过连接扣件安装起来,前前后后需要通过较多的螺丝和扣件进行连接,也需要多重测量校准,装配效率低下;同时在转角处理上,需要提前连接好转角的两块板再一起安装,物件体积大,施工操作不方便。也就是说,不论是壁板平连接还是转角连接均存在安装不方便,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集成壁板组件,旨在简化壁板的安装结构,提升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成壁板组件,包括:
至少两个平壁板,所述平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一凹槽,处于同一墙面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平壁板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插接固定;和
至少一个转角壁板,所述转角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结构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插接结构的插接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与其中一个所述平壁板的所述第一凹槽插接固定,所述第二凹槽与其中另一个所述平壁板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插接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壁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背离所述平壁板的一侧,并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槽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插接臂,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插接臂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
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凸相卡持配合的限位卡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两个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平壁板的端面抵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间隔设置,以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内壁抵接;
第一支撑筋,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以及
第一弹性连接板,连接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平壁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筋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壁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集成壁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平壁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平壁板的板面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角壁板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的第三连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背离所述转角壁板的一侧,并伸出所述第三安装槽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插接臂,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插接臂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
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凸相卡持配合的限位卡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
两个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转角壁板的端面抵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以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槽的槽内壁抵接;
第二支撑筋,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以及
第二弹性连接板,连接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转角壁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筋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角壁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集成壁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槽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靠近所述转角壁板的板面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转角壁板的板面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壁板组件还包括收口壁板,所述收口壁板的一端设有收口型材,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平壁板或所述转角壁板插接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成厨卫系统,包括上述的集成壁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集成壁板组件中,平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一凹槽,转角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结构和第二凹槽,第二插接结构的插接方向与第二凹槽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当组装同一墙壁时,可以将多个平壁板依次插装连接,当组装转角部位时,通过在靠近转角处的平壁板的一端设置转角壁板,转角壁板的第二插接结构与平壁板的第一凹槽插接固定,第二凹槽与另一平壁板的第以插接结构插接固定,便实现了转角墙壁的组装功能。如此,不论是平墙壁上的多个平壁板的平连接组装,还是转角处的转角壁板与平壁板的转角组装,均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简化了组装步骤,提升了安装效率。且在整体安装方式中,可任意选择一块壁板进行起步安装,根据不同安装基础条件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具备可逆拆卸特性,为高效安装及后期维护都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角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口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壁板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平壁板 400 转角壁板
101 第一安装槽 401 第三安装槽
102 第二安装槽 402 第四安装槽
200 第一插接结构 500 第二插接结构
210 第一连接件 510 第三连接件
211 第一连接板 511 第二连接板
212 第一支撑筋 512 第二支撑筋
213 第一弹性连接板 513 第二弹性连接板
220 第一插接件 520 第二插接件
221 第一弹性插接臂 521 第二弹性插接臂
310 第二连接件 610 第四连接件
311 加强筋 611 插槽
301 第一凹槽 601 第二凹槽
A 限位卡凸 700 收口壁板
B 限位卡槽 710 收口型材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成壁板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该集成壁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平壁板100和至少一个转角壁板400。
平壁板10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接结构200和第一凹槽301,处于同一墙面上的相邻两个平壁板100的第一插接结构200与第一凹槽301插接固定;转角壁板40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结构500和第二凹槽601,第二插接结构500的插接方向与第二凹槽601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
其中,第二插接结构500与其中一个平壁板100的第一凹槽301插接固定,第二凹槽601与其中另一个平壁板100的第一插接结构200插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多个平壁板100依次连接可以形成同一个墙壁,在需要转角时,可以通过转角壁板400与平壁板100连接构成墙壁的转角部位,然后再根据实际户型需求,进一步进行壁板拼接,以实现集成墙壁的安装。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平壁板10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插接结构200和第一凹槽301,则当组装同一面墙壁时,可以将多个平壁板100依次插接,此时每相邻的两个平壁板100中,一个平壁板100的第一插接结构200与相邻另一平壁板100的第一凹槽301插接固定,实现了同一面墙壁的组装。当组装到转角处时,可以在最靠近转角处的平壁板100的一侧安装一转角壁板400,此时转角壁板400一端的第二插接结构500与该平壁板100的第一凹槽301插接固定,那么转角壁板400另一端的第二凹槽601的开口便会朝向另一面墙壁,此时只需在第二凹槽601处插装另一平壁板100的第一插接结构200,即可实现转角处的墙壁安装,然后继续依次拼装平壁板100,如此循环,便可以实现整个如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墙壁组装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论是平墙壁上的多个平壁板100的平连接组装,还是转角处的转角壁板400与平壁板100的转角组装,均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简化了组装步骤,提升了安装效率。此外采用插接的方式能够便于拆卸,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壁板进行拆装操作。本实施例中插装连接的结构属于具有自身结构防水的功能设计,能够减少安装中防水材料的使用和工时,高效快捷。
在实际应用时,平壁板100的第一插接结构200与转角壁板400的第二插接结构500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只要能够保证多个平壁板100组装同一墙壁时能够依次插装即可,同时能够保证组装转角部位时,转角壁板400的第二插接结构500能够与平壁板100的第一凹槽301插装即可。考虑到第一插接结构200既可以与第一凹槽301插装配合,又可以与第二凹槽601插装配合,同时第二插接结构500可以与第一凹槽301插装配合,作为示例性的,第一插接结构200的结构与第二插接结构500的结构相同,便于组装的同时,能够提升通用性,节省设计成本。可选地,第一插接结构200和/或第二插接结构500可以采用凸块结构或者卡插臂结构等等。
可以理解的,在壁板组装过程中可以沿顺时针方向安装或者逆时针方向安装,那么转角壁板400可以是安装在平壁板100的左侧或者右侧,其具体的安装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转角壁板400的第二插接结构500的插接方向与第二凹槽601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可以理解的,户型结构可能是规则型转角结构如直角转角或者不规则型转角结构如锐角转角或钝角转角等,那么第二插接结构500的插接方向与第二凹槽601的插接方向可以是呈锐角、直角或者钝角等。作为示例性的,以墙壁直角转角为例,此时第二插接结构500的插接方向与第二凹槽601的插接方向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集成壁板组件中,平壁板10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接结构200和第一凹槽301,转角壁板40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结构500和第二凹槽601,第二插接结构500的插接方向与第二凹槽601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当组装同一墙壁时,可以将多个平壁板100依次插装连接,当组装转角部位时,通过在靠近转角处的平壁板100的一端设置转角壁板400,转角壁板400的第二插接结构500与平壁板100的第一凹槽301插接固定,第二凹槽601与另一平壁板100的第以插接结构200插接固定,便实现了转角墙壁的组装功能。如此,不论是平墙壁上的多个平壁板100的平连接组装,还是转角处的转角壁板400与平壁板100的转角组装,均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简化了组装步骤,提升了安装效率。且在整体安装方式中,可任意选择第一块壁板(平壁板100或转角壁板400)进行起步安装,根据不同安装基础条件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具备可逆拆卸特性,为高效安装及后期维护都提供了条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平壁板100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101,第一插接结构200包括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01的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一插接件220,第一插接件220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10背离平壁板100的一侧,并伸出第一安装槽101外。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平壁板100的一端设置第一安装槽101,第一连接件210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01内,实现了第一插接结构200与平壁板100的连接。第一连接件210背离平壁板100的一侧设置第一插接件220,该第一插接件220伸出第一安装槽101外,以便于与相邻壁板的凹槽插装。
作为示例性的,第一安装槽101可以由平壁板100的前金属板与后金属板在侧部弯折形成,第一连接件210卡装在第一安装槽101内,增强了平壁板100与第一插接结构200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21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211、第一支撑筋212以及第一弹性连接板213;两个第一连接板211与所述平壁板100的端面抵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1间隔设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01的槽内壁抵接;第一支撑筋212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211之间;第一弹性连接板213连接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211远离所述平壁板100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件220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213背离所述第一支撑筋212的一侧。
本实施例对第一连接件210的结构举例说明,两个第一连接板211间隔设置分别与第一安装槽101的槽内壁抵接,同时第一连接板211与平壁板100的端面抵接,实现了第一连接件210与平壁板100的可靠安装。同时在两个第一连接板211之间设置第一支撑筋212,进一步增强了第一连接件210的结构强度。两个第一连接板211背离平壁板100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弹性连接板213,通过将第一插接件220设置在第一弹性连接板213上,使得第一插接件220与相邻的平壁板100的第一凹槽301或者转角壁板400的第二凹槽601插装时,第一弹性连接板213能够弯曲变形使得第一插接件220能够顺利插入到对应的凹槽内,并使得第一插接件220与对应的凹槽之间具有足够的卡持力,从而实现平壁板100与相邻的平壁板100或转角壁板400的组装功能。此外,第一弹性连接板213的形变功能能够便于第一插接件220从对应的凹槽中抽出,使得相邻壁板之间的拆卸更加简单。
在实际应用时,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一插接件220可以采用一体型材结构,便于成型制造,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8和图10,第一插接件220包括与第一连接件210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插接臂221,两个第一弹性插接臂221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A;第一凹槽301和/或第二凹槽601的槽内壁设有与限位卡凸A相卡持配合的限位卡槽B。
本实施例对第一插接件220的结构举例说明,第一插接件21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插接臂221,两个第一弹性插接臂221插入第一凹槽301或第二凹槽601后,与第一凹槽301或第二凹槽601的槽内壁抵持,以保证更好地卡持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弹性插接臂221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A,相应的,第一凹槽301和/或第二凹槽601的槽内壁设有限位卡槽B,当第一插接件220插入第一凹槽301或第二凹槽601内后,第一弹性插接臂221上的限位卡凸A卡设在限位卡槽B内,进一步提升卡持效果,使得相邻两个壁板连接更紧密不易松脱,且拆装可逆,无需使用繁多的连接件和螺丝去固定或预装,极大提升了施工功效。
在实际应用时,考虑到壁板的通用性,可以在第一凹槽301和/或第二凹槽601的槽内壁的两侧均设置限位卡槽B,从而在插装的时候,无需额外考虑壁板的安装方向,提升了安装便利性。
在实际应用时,两个第一弹性插接臂221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A,可以理解的,只有一个第一弹性插接臂221设有限位卡凸A或者两个第一弹性插接臂221均设有限位卡凸A。作为示例性的,可以只在一个第一弹性插接臂221上设置限位卡凸A,进一步提升相邻壁板的拆卸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8和图9,平壁板100远离第一连接件210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102,集成壁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02的第二连接件310,第二连接件310远离平壁板100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301,第一凹槽301的开口方向与平壁板100的板面平行。
本实施例中,平壁板100远离第一插接结构200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102,第二连接件310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02内,实现了第二连接件310与平壁板100的连接。第二连接件310背离平壁板100的一侧内凹形成第一凹槽301,该第一凹槽301的开口方向与平壁板100的板面平行,使得第一凹槽301的插接方向与第一插接结构200的插接方向一致,从而便于多个平壁板100在同一墙面上的插装连接。
作为示例性的,第二安装槽102可以由平壁板100的前金属板与后金属板在侧部弯折形成,第二连接件310卡装在第二安装槽102内,增强了平壁板100与第二连接件310的连接可靠性,此外当相邻壁板的第一插接结构200或第二插接结构500插装到第一凹槽301内时,进一步加强了相邻两个壁板的连接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第二连接件310采用型材结构,第二连接件310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二安装槽102的槽内壁抵接,第二连接件310内部形成有第一凹槽301,为了进一步增强第二连接件310的结构强度,可以在第二连接件310内设置加强筋311。
作为示例性的,平壁板10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收口型材,前壁面和后壁面采用金属板构成,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型材第一连接件210、型材第二连接件310,平壁板100的内部填充蜂窝材料或岩棉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以及图8至图10,所述转角壁板400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槽401,所述第二插接结构500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401内的第三连接件510和第二插接件520,所述第二插接件520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510背离所述转角壁板400的一侧,并伸出所述第三安装槽401外。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角壁板400的一端设置第三安装槽401,第三连接件510安装在第三安装槽401内,实现了第二插接结构500与转角壁板400的连接。第三连接件510背离转角壁板400的一侧设置第二插接件520,该第二插接件520伸出第三安装槽401外,以便于与相邻壁板的凹槽插装。
作为示例性的,第三安装槽401可以由转角壁板400的前金属板与后金属板在侧部弯折形成,第三连接件510卡装在第三安装槽401内,增强了转角壁板400与第二插接结构500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接件510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511、第二支撑筋512以及第二弹性连接板513;两个第二连接板511与所述转角壁板400的端面抵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511间隔设置,以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槽401的槽内壁抵接;第二支撑筋512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511之间;第二弹性连接板513连接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511远离所述转角壁板400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接件520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513背离所述第二支撑筋512的一侧。
本实施例对第三连接件510的结构举例说明,两个第二连接板511间隔设置分别与第三安装槽401的槽内壁抵接,同时第二连接板511与转角壁板400的端面抵接,实现了第三连接件510与转角壁板400的可靠安装。同时在两个第二连接板511之间设置第二支撑筋512,进一步增强了第三连接件510的结构强度。两个第二连接板511背离转角壁板400的端部连接有第二弹性连接板513,通过将第二插接件520设置在第二弹性连接板513上,使得第二插接件520与相邻的平壁板100的第一凹槽301或者转角壁板400的第二凹槽601插装时,第二弹性连接板513能够弯曲变形使得第二插接件520能够顺利插入到对应的凹槽内,并使得第二插接件520与对应的凹槽之间具有足够的卡持力,从而实现转角壁板400与相邻的转角壁板400或转角壁板400的组装功能。
在实际应用时,第三连接件510和第二插接件520可以采用一体铝型材结构,便于成型制造,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至图6以及图8至图10,第二插接件520包括与第三连接件510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插接臂521,两个第二弹性插接臂521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A;第一凹槽301和/或第二凹槽601的槽内壁设有与限位卡凸A相卡持配合的限位卡槽B。
本实施例对第二插接件520的结构举例说明,第一插接件21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插接臂521,两个第二弹性插接臂521插入第一凹槽301或第二凹槽601后,与第一凹槽301或第二凹槽601的槽内壁抵持,以保证更好地卡持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弹性插接臂521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A,相应的,第一凹槽301和/或第二凹槽601的槽内壁设有限位卡槽B,当第二插接件520插入第一凹槽301或第二凹槽601内后,第二弹性插接臂521上的限位卡凸A卡设在限位卡槽B内,进一步提升卡持效果,使得相邻两个壁板连接更紧密不易松脱,且拆装可逆,无需使用繁多的连接件和螺丝去固定或预装,极大提升了施工功效。
在实际应用时,考虑到壁板的通用性,可以在第一凹槽301和/或第二凹槽601的槽内壁的两侧均设置限位卡槽B,从而在插装的时候,无需额外考虑壁板的安装方向,提升了安装便利性。
在实际应用时,两个第二弹性插接臂521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A,可以理解的,只有一个第二弹性插接臂521设有限位卡凸A或者两个第二弹性插接臂521均设有限位卡凸A。作为示例性的,可以只在一个第二弹性插接臂521上设置限位卡凸A,进一步提升相邻壁板的拆卸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以及图8至图10,所述转角壁板400远离所述第三连接件510的一端设有第四安装槽402,所述集成壁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槽402的第四连接件610,所述第四连接件610靠近所述转角壁板400的板面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凹槽601,所述第二凹槽60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转角壁板400的板面垂直。
本实施例中,转角壁板400远离第二插接结构500的一端设有第四安装槽402,第四连接件610安装在第四安装槽402内,实现了第四连接件610与转角壁板400的连接。第四连接件610靠近转角壁板400的板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601,该第二凹槽601的开口方向与转角壁板400的板面垂直,使得第二凹槽601的插接方向与第二插接结构500的插接方向垂直,从而便于转角壁板400与平壁板100在墙壁转角处的插装连接。
作为示例性的,第四安装槽402可以由转角壁板400的前金属板与后金属板在侧部弯折形成,第四连接件610卡装在第四安装槽402内,增强了转角壁板400与第四连接件610的连接可靠性,此外当相邻壁板的第一插接结构200或第二插接结构500插装到第二凹槽601内时,进一步加强了相邻两个壁板的连接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第四连接件610采用型材结构,由于第二凹槽601与转角壁板400的板面垂直,则可以在第四连接件610靠近转角壁板400的一侧设置插槽611,供转角壁板400的前金属板或后金属板插设连接,以保证第四连接件610与转角壁板400的连接可靠性。
作为示例性的,转角壁板40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收口型材,前壁面和后壁面采用金属板构成,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型材第三连接件510、型材第四连接件610,转角壁板400的内部填充蜂窝材料或岩棉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至图10,所述集成壁板组件还包括收口壁板700,所述收口壁板700的一端设有收口型材710,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平壁板100或所述转角壁板400插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在集成墙壁的外侧部无需再进行壁板连接,那么可以在最外侧设置收口壁板700,收口壁板700的外端设置收口型材710,收口壁板70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插接结构或者凹槽结构以能够与相邻的平壁板100或转角壁板400插装连接。
作为示例性的,当收口壁板700的端部设置插接结构时,收口壁板700的插接结构可以采用第一插接结构200或者第二插接结构500。
作为示例性的,当收口壁板700的端部设置凹槽结构时,收口壁板700的凹槽结构可以采用具有第一凹槽301的第二连接件310结构或者具有第二凹槽601的第四连接件610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集成厨卫系统,该集成厨卫系统包括集成壁板组件,该集成壁板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集成厨卫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平壁板,所述平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一凹槽,处于同一墙面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平壁板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插接固定;和
至少一个转角壁板,所述转角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结构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插接结构的插接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与其中一个所述平壁板的所述第一凹槽插接固定,所述第二凹槽与其中另一个所述平壁板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插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壁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背离所述平壁板的一侧,并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槽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插接臂,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插接臂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
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凸相卡持配合的限位卡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两个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平壁板的端面抵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间隔设置,以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内壁抵接;
第一支撑筋,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以及
第一弹性连接板,连接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平壁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筋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壁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集成壁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平壁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平壁板的板面平行。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壁板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的第三连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背离所述转角壁板的一侧,并伸出所述第三安装槽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插接臂,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插接臂的至少一个设有限位卡凸;
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凸相卡持配合的限位卡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
两个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转角壁板的端面抵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以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槽的槽内壁抵接;
第二支撑筋,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以及
第二弹性连接板,连接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转角壁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筋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壁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集成壁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槽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靠近所述转角壁板的板面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转角壁板的板面垂直。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壁板组件还包括收口壁板,所述收口壁板的一端设有收口型材,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平壁板或所述转角壁板插接固定。
11.一种集成厨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壁板组件。
CN202321480694.4U 2023-06-09 2023-06-09 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 Active CN220035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0694.4U CN220035881U (zh) 2023-06-09 2023-06-09 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0694.4U CN220035881U (zh) 2023-06-09 2023-06-09 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5881U true CN220035881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3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0694.4U Active CN220035881U (zh) 2023-06-09 2023-06-09 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5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35881U (zh) 集成壁板组件以及集成厨卫系统
CN210395780U (zh) 一种单元式幕墙层间背板结构
CN110360743B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安装组件
CN220954151U (zh) 一种勾搭式短边拼接结构
CN210772717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安装组件
CN216446310U (zh) 一种暗架天花结构
CN220133414U (zh) 一种易安装的阳角弧线条
CN211473199U (zh) 一种装饰板用卡接件及装饰板系统
CN220014293U (zh) 转角连接结构以及集成壁板组件
CN211774599U (zh) 装配式圆弧形墙角连接结构
CN211898910U (zh) 一种横管后装式的方管框架
CN216204239U (zh) 空调箱体板组件
CN220555881U (zh) 一种弧形墙板阳角件
CN117286981A (zh) 一种勾搭式短边拼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3713001U (zh) 灯具简易安装结构
CN210717998U (zh) 出风口组件
CN220620795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的阳角连接件
CN219690764U (zh) 管连接件
JP3382155B2 (ja) ユニットルームの壁部材の連結構造
CN216195749U (zh) 基于装配式条板隔墙安装的组合式条板定钢卡及装配式房屋
CN213204775U (zh) 一种连接扣及墙板的安装结构
CN209941997U (zh) 一种板材固定装置
CN211423087U (zh) 箱体连接件和箱体
CN216196232U (zh) 一种墙板安装结构
CN215889081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隔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