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4577U - 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4577U
CN220034577U CN202321669064.1U CN202321669064U CN220034577U CN 220034577 U CN220034577 U CN 220034577U CN 202321669064 U CN202321669064 U CN 202321669064U CN 220034577 U CN220034577 U CN 220034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ilicon steel
inner cover
pipe
anneal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90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伟龙
吕遥超
沈志惠
杨新淼
黄晓春
李宏
韩晓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y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y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y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y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90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4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4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4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包括底座,在底座内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用于放置硅钢卷,在基座外设置有内罩,在内罩外部的底座上设置有外罩,在外罩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管穿过外罩延伸至外罩与内罩之间,在风机的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在外罩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在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通过风机向内罩与外罩之间通入常温空气,由于常温空气的温度小于内罩及内罩内的硅钢卷的温度,所以能对内罩进行降温,从而加速硅钢卷的降温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硅钢退火炉,都是采用内外两层保温罩,对硅钢加热保温进行退火。但是在退火完成后,退火炉的温度较高,尤其的内层保温罩及内部的硅钢卷。在自然降温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造成退火炉的使用率较低,影响生产成本。而内外保温罩移开对硅钢卷进行降温,会因为降温过快而造成硅钢卷品质下降。所以亟需一种能提升降温速度,且降温可控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其能提升退火后的硅钢卷的降温速度,且确保硅钢卷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包括底座,在底座内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用于放置硅钢卷,在基座外设置有内罩,在内罩外部的底座上设置有外罩,在底座内设置有一根氢气进管,所述氢气进管穿过基座后延伸至内罩的内部,在底座内设置有一根氢气泄压管,所述氢气泄压管的一端穿过基座延伸至内罩内部,氢气泄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外部,在内罩内部的氢气泄压管端部设置有泄压阀,在外罩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管穿过外罩延伸至外罩与内罩之间,在风机的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在外罩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在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作为优化,在基座外围的底座上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所述内罩的下端与密封圈接触。
作为优化,在基座上设置有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内部设置一个硅钢卷,环形支架上也设置有一个硅钢卷。
作为优化,所述内罩和外罩的内部均填充有隔热石棉。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通过风机向内罩与外罩之间通入常温空气,由于常温空气的温度小于内罩及内罩内的硅钢卷的温度,所以能对内罩进行降温,从而加速硅钢卷的降温效率,内罩与外罩之间的热空气会随着顶部的排气管排出,确保降温过程中安全性。
由于风机的数量及送风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以确保能增加内罩及硅钢卷的降温速度,且不影响硅钢卷的退火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包括底座1,在底座1内设置有基座2,所述基座2上用于放置硅钢卷15,在基座2外设置有内罩3,在内罩3外部的底座1上设置有外罩4,在底座1内设置有一根氢气进管8,所述氢气进管8穿过基座2后延伸至内罩3的内部,在底座1内设置有一根氢气泄压管10,所述氢气泄压管10的一端穿过基座2延伸至内罩3内部,氢气泄压管10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1外部,在内罩3内部的氢气泄压管10端部设置有泄压阀11,在外罩4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风机5,所述风机5的出风管6穿过外罩4延伸至外罩4与内罩3之间,在风机5的出风管6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在外罩4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3,在排气管1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4。
正常情况下可以在外罩4的下端圆周上阵列有四个或六个风机5,所有风机5可以联动,在工作过程中,各个风机5的功率相同,这样可以确保外罩4内各个部位的进风量相对稳定。常温空气进入内罩3与外罩4之间的区域后,内部气压增加,排气管13将顶部的高温空气向外排放,持续循环,能对内罩3进行降温,从而加快内部的硅钢卷15的降温。在降温过程中,第一控制阀7,第二控制阀14开启,实现空气顺畅流动。而在退火过程中,第一控制阀7、第二控制阀14均关闭,实现内部更好的保温,以保证退火效果。
由于退火过程中在氢气环境中完成,所以氢气进管8向内罩3内部输入氢气,以确保退火的稳定性,而为了安全性,采用氢气泄压管10连接至外罩4外部,并采用泄压阀11,当内部氢气压力过大的时候,泄压阀11自动开启,氢气泄压管10向外排放一定氢气,而排放的氢气则在氢气泄压管10的端部燃烧,避免氢气进入空气而造成危险。将多余的氢气直接燃烧,生成水,无有害气体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基座2外围的底座1上设置有一圈密封9,所述内罩3的下端与密封9接触。为了使得内罩3与底座1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在底座1与内罩3之间设置密封9,所述密封9可以采用耐高温橡胶,提升密封效果及保温效果,能避免内部氢气泄露。
在基座2上设置有环形支架12,所述环形支架12内部设置一个硅钢卷15,环形支架12上也设置有一个硅钢卷15。所述环形支架12的上端向内缩口,其上端开口的直径小于硅钢卷15的直径,而其下端的开口直径大于硅钢卷15的直径,所以其可以罩在一个硅钢卷15上,并在其上表面设置一个硅钢卷15,实现在一个内罩3内部层叠设置两个硅钢卷15,且两个硅钢卷15之间存在间隙,以提升退火效率及确保退火性能。
所述内罩3和外罩4的内部均填充有隔热石棉。隔热石棉的设置能提升内罩3与外罩4的隔热性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在底座内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用于放置硅钢卷,在基座外设置有内罩,在内罩外部的底座上设置有外罩,在底座内设置有一根氢气进管,所述氢气进管穿过基座后延伸至内罩的内部,在底座内设置有一根氢气泄压管,所述氢气泄压管的一端穿过基座延伸至内罩内部,氢气泄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外部,在内罩内部的氢气泄压管端部设置有泄压阀,在外罩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管穿过外罩延伸至外罩与内罩之间,在风机的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在外罩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在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其特征是:在基座外围的底座上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所述内罩的下端与密封圈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其特征是:在基座上设置有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内部设置一个硅钢卷,环形支架上也设置有一个硅钢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其特征是:所述内罩和外罩的内部均填充有隔热石棉。
CN202321669064.1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 Active CN220034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9064.1U CN220034577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9064.1U CN220034577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4577U true CN220034577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9064.1U Active CN220034577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4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0813A (zh) 一种热风循环钎焊炉
US10823456B2 (en) Gas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CN220034577U (zh) 一种易降温的硅钢退火炉
CN101382388A (zh) 中频感应烧结炉的快冷方法
CN103730172B (zh) 一种液态重金属冷却自然循环池式反应堆堆内辅助加热系统
US2479814A (en) Annealing furnace
CN212640569U (zh) 一种罩式炉
CN205807377U (zh) 储热锅炉
CN214223233U (zh) 一种燃煤取暖炉
CN211199471U (zh) 一种g6多晶铸锭炉
CN203177670U (zh) 烧结冷却机尾部低温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8071764U (zh)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CN203878195U (zh) 推盘式铝合金固溶时效热处理用高压气淬室
CN2371477Y (zh) 汽化冷却式高效节能燃气灶
CN211420230U (zh) 球化退火冷却装置
CN206345880U (zh) 燃气热处理炉炉膛取压装置
CN215757528U (zh) 一种具有导气槽的低空载损耗电工钢用罩式炉
CN100999777A (zh) 带有冷却装置的推进式加热炉
CN216898418U (zh) 补风补氧装置
CN218627703U (zh) 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
CN218372435U (zh) 一种抑制炉辊热凸度变化的装置
CN214582534U (zh) 一种预热炉自动冷却装置
CN216694573U (zh) 一种热风管道局部冷却的改进装置
CN202947313U (zh) 一种节能热风炉
CN204676130U (zh) 一种助燃空气管道以及安装有该助燃空气管道的不锈钢罩式退火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