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7703U - 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27703U CN218627703U CN202223247596.4U CN202223247596U CN218627703U CN 218627703 U CN218627703 U CN 218627703U CN 202223247596 U CN202223247596 U CN 202223247596U CN 218627703 U CN218627703 U CN 2186277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combustion
- cooling
- supporting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所述的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包括高温烧成区,高温烧成区通过余热风管路区与第一冷却区相连,第一冷却区通过第二冷却区与第三冷却区相连,第三冷却区与窑尾区相连,余热风管路区上方设有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通过交互式换热器与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相连。本系统通过余热风将高温烧成区与助燃风进风管道隔断,防止烧成区烟气进入助燃风管路,同时对产品进行一次冷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生产工艺无余热利用的隧道窑,传统布置方式采用余热助燃进风管路放在高温带后面,冷却风管路放在余热助燃风管路后面的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法,余热风机很容易把高温烧成区的烟气抽过来,造成助燃风温度过高,氧含量不足。冷却风进窑后,由于抽取量不足,造成窑压升高,从窑尾进入作业空间,使作业空间温度升高,影响作业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通过余热风将高温烧成区与助燃风进风管道隔断,防止烧成区烟气进入助燃风管路,同时对产品进行一次冷却;而且通过将助燃进风管路置于靠近窑尾处,使窑尾区处保持负压,用室内空气对产品进行第三次冷却,同时可以调整余热助燃风温度。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包括高温烧成区,高温烧成区通过余热风管路区与第一冷却区相连,第一冷却区通过第二冷却区与第三冷却区相连,第三冷却区与窑尾区相连,余热风管路区上方设有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通过交互式换热器与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相连,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通过箱式换热器与余热风出口管道相连,箱式换热器下方设有第二冷却风管道,交互式换热器用于冷热空气的换热,冷热空气在交互式换热器内不相互接触,箱式换热器用于对第二冷却风加热。
所述的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上设有余热风控制阀,余热风控制阀与交互式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通过三通连接有第一冷却风管道,第一冷却风管道出口深入第一冷却区。
所述的窑尾区上方设有第二助燃风管道,第二助燃风管道通过交互式换热器与助燃风出口管道相连,助燃风出口管道出口深入高温烧成区。
所述的第二助燃风管道上设有助燃风控制阀,助燃风控制阀与交互式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通过三通连接有第一助燃风管道。
所述的第三冷却区下方设有第三冷却风管道,第三冷却风管道深入第三冷却区。
所述的窑尾区设有窑尾区进风管道,窑尾区进风管道深入窑尾区。
所述的箱式换热器上方连接有自然风管道,下方通过第二冷却风管道与第二冷却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余热风通过交互式换热器将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助燃风,升温后的助燃风进入高温烧成区助燃,一次换热后的余热风一部分进入第一冷却区冷却产品,一部分换热后的余热风进入箱式换热器对换热器内空气升温,升温后的空气进入第二冷却区冷却产品,第三冷却区通过第三冷却风管道进入的空气进行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通过余热风将高温烧成区与助燃风进风管道隔断,防止烧成区烟气进入助燃风管路,同时对产品进行一次冷却;而且通过将助燃进风管路置于靠近窑尾处,使窑尾区处保持负压,用室内空气对产品进行第三次冷却,同时可以调整余热助燃风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温烧成区;2、余热风管路区;3、第一冷却区;4、第二冷却区;5、第三冷却区;6、窑尾区;7、交互式换热器;8、箱式换热器;9、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10、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11、助燃风控制阀;12、第二助燃风管道;13、第一助燃风管道;14、余热风控制阀;15、第一冷却风管道;16、第二冷却风管道;17、第三冷却风管道;18、窑尾区进风管道;19、助燃风出口管道;20、自然风管道;21、余热风出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包括高温烧成区1,高温烧成区1通过余热风管路区2与第一冷却区3相连,第一冷却区3通过第二冷却区4与第三冷却区5相连,第三冷却区5与窑尾区6相连,余热风管路区2上方设有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9,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9通过交互式换热器7与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10相连,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10通过箱式换热器8与余热风出口管道21相连,箱式换热器8下方设有第二冷却风管道16,交互式换热器7用于冷热空气的换热,冷热空气在交互式换热器内不相互接触,箱式换热器8用于对第二冷却风加热。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10上设有余热风控制阀14,余热风控制阀14与交互式换热器7之间的管道上通过三通连接有第一冷却风管道15,第一冷却风管道15出口深入第一冷却区3。窑尾区6上方设有第二助燃风管道12,第二助燃风管道12通过交互式换热器7与助燃风出口管道19相连,助燃风出口管道19出口深入高温烧成区1。第二助燃风管道12上设有助燃风控制阀11,助燃风控制阀11与交互式换热器7之间的管道上通过三通连接有第一助燃风管道13。第三冷却区5下方设有第三冷却风管道17,第三冷却风管道17深入第三冷却区5。窑尾区6设有窑尾区进风管道18,窑尾区进风管道18深入窑尾区6。箱式换热器8上方连接有自然风管道20,下方通过第二冷却风管道16与第二冷却区4相连,用于对产品二次降温。
上述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1)低温隧道窑生产时,余热风通过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9进入交互式换热器7换热降温,助燃的通过第二助燃风管道12和第一助燃风管道13进入交互式换热器7换热升温,升温后的助燃风通过助燃风出口管道19进入高温烧成区1助燃;(2)换热降温后的余热风一部分通过第一冷却风管道15进入第一冷却区3,对产品进行一次冷却;(3)换热降温后的另一部分余热风通过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10对箱式换热器8中的空气进行升温,升温后的空气通过第二冷却风管道16进入第二冷却区4,对产品进行二次冷却,自然风通过第三冷却风管道17对第三冷却区5中的产品进行三次冷却。
Claims (7)
1.一种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烧成区(1),高温烧成区(1)通过余热风管路区(2)与第一冷却区(3)相连,第一冷却区(3)通过第二冷却区(4)与第三冷却区(5)相连,第三冷却区(5)与窑尾区(6)相连,余热风管路区(2)上方设有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9),余热风进交互式换热器管道(9)通过交互式换热器(7)与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10)相连,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10)通过箱式换热器(8)与余热风出口管道(21)相连,箱式换热器(8)下方设有第二冷却风管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风出交互式换热器管道(10)上设有余热风控制阀(14),余热风控制阀(14)与交互式换热器(7)之间的管道上通过三通连接有第一冷却风管道(15),第一冷却风管道(15)出口深入第一冷却区(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尾区(6)上方设有第二助燃风管道(12),第二助燃风管道(12)通过交互式换热器(7)与助燃风出口管道(19)相连,助燃风出口管道(19)出口深入高温烧成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助燃风管道(12)上设有助燃风控制阀(11),助燃风控制阀(11)与交互式换热器(7)之间的管道上通过三通连接有第一助燃风管道(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冷却区(5)下方设有第三冷却风管道(17),第三冷却风管道(17)深入第三冷却区(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尾区(6)设有窑尾区进风管道(18),窑尾区进风管道(18)深入窑尾区(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式换热器(8)上方连接有自然风管道(20),下方通过第二冷却风管道(16)与第二冷却区(4)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47596.4U CN218627703U (zh) | 2022-12-05 | 2022-12-05 | 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47596.4U CN218627703U (zh) | 2022-12-05 | 2022-12-05 | 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27703U true CN218627703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54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47596.4U Active CN218627703U (zh) | 2022-12-05 | 2022-12-05 | 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27703U (zh) |
-
2022
- 2022-12-05 CN CN202223247596.4U patent/CN2186277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34364B (zh) | 一种带矿筛的烧结矿余热回收发电设备及工艺 | |
CN203259026U (zh) | 一种带矿筛的烧结矿余热高效回收发电设备 | |
CN109405288B (zh) | 油田用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3534159U (zh) | 一种气氛保护青砖隧道窑 | |
CN218627703U (zh) | 低温隧道窑助燃冷却系统 | |
CN206648294U (zh) |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 |
CN203549758U (zh) | 炭素煅烧炉余热锅炉 | |
CN206037406U (zh) | 一种生物质热风炉 | |
CN201429336Y (zh) | 带助燃风加热段的玻璃生产线余热锅炉热回收系统 | |
CN213334498U (zh) | 催化剂焙烧炉补氧气体预加热装置 | |
CN201867081U (zh) | 一种加热炉烟气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4534546U (zh) | 生物质锅炉环保节能控制系统 | |
CN105865023B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热风炉 | |
CN201785422U (zh) | 高炉高风温节能减排组合式预热系统 | |
CN203177670U (zh) | 烧结冷却机尾部低温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 |
CN110017694B (zh) | 一种窑炉余热梯级利用装置及方法 | |
CN104515402A (zh) | 一种烧结系统的余热利用方法及装置 | |
CN204369763U (zh) | 开孔膨胀珍珠岩成套生产设备 | |
CN209443226U (zh) | 蒸汽余热回用装置 | |
CN106091672B (zh) | 回转反应炉热风加热系统 | |
CN201973727U (zh) | 一种蓄热炉 | |
CN206001892U (zh) | 回转反应炉热风加热系统 | |
CN212178899U (zh) | 污泥熔炼炉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 |
CN221592986U (zh) | 常温烟气余热回收供暖自循环系统 | |
CN208380643U (zh)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