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1608U - 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1608U
CN220031608U CN202321044997.1U CN202321044997U CN220031608U CN 220031608 U CN220031608 U CN 220031608U CN 202321044997 U CN202321044997 U CN 202321044997U CN 220031608 U CN220031608 U CN 220031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ub body
annular
hub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49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小红
谢波
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Dayang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Dayang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Dayang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Dayang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49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1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1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1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属于轮毂技术领域,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换热通道,轮毂结构还包括两组环形换热壳体,两组环形换热壳体分别设在轮毂本体的两端;每组环形换热壳体均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转动配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其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每一个第二壳体上均连接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连通,其中一个软管连接有水泵。冷却水箱和水泵均设置在车体的底架上。在卡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冷媒介质循环流过环形换热壳体和换热通道,能够对轮毂本体进行降温,进而便于降低轮毂本体的温度,提高降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
背景技术
卡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始终与地面保持高强度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上述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造成轮胎内压强升高,容易出现爆胎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220897594.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辐和轮辋;所述轮毂本体中部开设轴承孔,所述轮辐与所述轮毂本体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轮辐包括若干个辐条和加强环,所述辐条以所述轴承孔的轴心为圆心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加强环与所述辐条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
上述汽车轮毂通过在辐条上设置加强环,并在加强环上设置若干第一散热孔,其主要通过空气的流动进行散热;而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由于气体温度较高,因此通过气流进行散热的方式,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夏季气温较高时通过气流进行散热的方式、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轮毂结构还包括:
两组环形换热壳体,分别设在所述轮毂本体的两端;每组所述环形换热壳体均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适于容纳冷媒介质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壳体适于固定在所述轮毂本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适于固定在车体上;
每一个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连通,其中一个软管连接有水泵,以使冷却水箱内的水循环流过所述轮毂本体和所述环形换热壳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周壁和外周壁均固定设有法兰环,所述法兰环上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轮毂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法兰环的第二通孔对齐的螺纹孔;所述法兰环与所述轮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周壁固定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周壁上具有适于与所述环形限位块转动配合的环形槽;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环形限位块表面和所述环形槽表面的密封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壁具有适于朝向所述环形限位块的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环形限位块的外周壁具有与第三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环形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壁于第三通孔的外围位置设有预设插杆,所述预设插杆适于通过连接绳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其中,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环形限位块时,所述预设插杆适于与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环形限位块的螺纹孔插接配合,以限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环形限位块的相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通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套筒,所述导流套筒的一端适于穿过所述换热通道;所述导流套筒的穿出端适于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通孔插接配合,以限位所述第一壳体的安装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轮毂结构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显示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模块适于设在中控台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监测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冷媒温度,并产生温度信号传递到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接收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传递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轮毂结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壁上,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探头靠近所述轮毂本体;
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轮毂本体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并传递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沿其周向间隔固定设有若干导热杆,每一个所述导热杆均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径向设置;
其中,所述导热杆的端部适于延伸出所述第二壳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热杆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通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卡车行驶过程中,启动水泵,水泵能够对冷却水箱内的水提供动力,进而使冷却水箱内的水进入到轮毂本体一端的环形换热壳体内,然后经换热通道后进入到轮毂本体另一端的环形换热壳体内,并最终流回冷却水箱内。通过上述循环过程,能够实现对轮毂本体的降温目的,进而降低安全隐患。由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配合,并且第二壳体固定在车体上,因此在卡车行驶过程中,软管的位置相对固定,避免出现然管缠绕在转轴上的情况。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结构,能够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减少泄露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卡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冷媒介质循环流过环形换热壳体和换热通道,能够对轮毂本体进行降温,进而便于降低轮毂本体的温度,因此能够提高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轮毂本体;11、换热通道;12、导流套筒;2、环形换热壳体;21、第一壳体;211、第一通孔;22、第二壳体;221、环形槽;23、容置空间;24、法兰环;25、环形限位块;26、导热杆;3、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进行说明。所述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1,轮毂本体1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换热通道11,轮毂结构还包括两组环形换热壳体2,两组环形换热壳体2分别设在轮毂本体1的两端;每组环形换热壳体2均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转动配合,且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壳体21上具有与换热通道11连通的第一通孔211;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其中,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之间形成适于容纳冷媒介质的容置空间23;第一壳体21适于固定在轮毂本体1的端部,第二壳体22适于固定在车体上;每一个第二壳体22上均连接有软管3,软管3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连通,其中一个软管3连接有水泵,以使冷却水箱内的水循环流过轮毂本体1和环形换热壳体2。冷却水箱和水泵均设置在车体的底架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卡车行驶过程中,启动水泵,水泵能够对冷却水箱内的水提供动力,进而使冷却水箱内的水进入到轮毂本体1一端的环形换热壳体内,然后经换热通道11后进入到轮毂本体1另一端的环形换热壳体2内,并最终流回冷却水箱内。通过上述循环过程,能够实现对轮毂本体1的降温目的,进而降低安全隐患。由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转动配合,并且第二壳体22固定在车体上,因此在卡车行驶过程中,软管3的位置相对固定,避免出现然管缠绕在转轴上的情况。通过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的密封结构,能够保证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减少泄露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卡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冷媒介质循环流过环形换热壳体2和换热通道11,能够对轮毂本体1进行降温,进而便于降低轮毂本体1的温度,因此能够提高降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轮毂结构应用于卡车的非转向轮轴上,因此,本申请中的轮毂结构不涉及转向的问题。第二壳体22可以通过连杆固定在车体底架上,第二壳体22也可以通过连杆固定在悬挂上,卡车的悬挂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壳体21的内周壁和外周壁均固定设有法兰环24,法兰环24上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轮毂本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法兰环24的第二通孔对齐的螺纹孔;法兰环24与轮毂本体1通过螺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21通过法兰环24和螺栓与轮毂本体1连接,一方面便于将第一壳体21固定在轮毂本体1上,另一方面在第一壳体21出现损坏后,便于对第一壳体21进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壳体21的内周壁固定设有环形限位块25,第二壳体22的内周壁上具有适于与环形限位块25转动配合的环形槽221;密封结构包括设在环形限位块25表面和环形槽221表面的密封层。第一壳体21的外周壁具有适于朝向环形限位块25的若干第三通孔(图中未示出),环形限位块25的外周壁具有与第三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环形限位块25与第一壳体21通过螺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第一壳体21固定在轮毂本体1上后,将第二壳体22和环形限位块25插入到第一壳体21内,并使环形限位块25上的螺纹孔与第一壳体21上的第三通孔对齐,此时通过螺栓固定第一壳体21和环形限位块25,能够限定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相对位置,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发生相对转动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出现分离的情况。通过在环形限位块25和环形槽221表面设置密封层,能够保证密封性能,进而减少出现泄露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壳体21的外周壁于第三通孔的外围位置设有预设插杆(图中未示出),预设插杆适于通过连接绳与第一壳体21连接;其中,在连接第一壳体21和环形限位块25时,预设插杆适于与第三通孔以及环形限位块25的螺纹孔插接配合,以限定第一壳体21与环形限位块25的相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过程中,第二壳体22的环形槽221以及环形限位块25插入到第一壳体21内,然后通过预设插杆与第三通孔和螺纹孔插接配合,能够实现第三通孔和螺纹孔的定位;在通过螺栓连接时,将其中一个预设插杆抽出,然后在该处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螺栓全部替换预设插杆。在螺栓固定完毕后,将预设插杆从第一壳体21上拆卸下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降低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换热通道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套筒12,导流套筒12的一端适于穿过换热通道11;导流套筒12的穿出端适于与第一壳体21的第一通孔211插接配合,以限位第一壳体21的安装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换热通道11的两端设置导流套筒12,在安装第一壳体21时,导流套筒12能够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进而便于第一壳体21上的法兰环24与轮毂本体1上的螺纹孔对齐,此时,便于将第一壳体21固定在轮毂本体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轮毂结构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显示模块,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显示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适于设在中控台上,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安装在第二壳体22的内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监测第二壳体22内的冷媒温度,并产生温度信号传递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接收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传递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感器能够对第二壳体22内的冷媒介质进行温度监测,在第二壳体22内的冷媒介质的温度高于预设值后,需要对冷却水箱内的冷媒介质进行更换。由于第二壳体22内的冷媒介质温度能够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因此便于驾驶人员知晓第二壳体22内的冷媒介质的温度情况,便于驾驶人员决定是否需要更换冷媒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轮毂结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连接在第二壳体22的外周壁上,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探头靠近轮毂本体1;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轮毂本体1的温度,控制器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并传递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二壳体22的外部设置第二传感器,能够大致监测轮毂本体1的温度,并将该位置的温度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能够使驾驶人员知晓轮毂的大致温度,便于驾驶人员决定继续行驶还是停车休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壳体22沿其周向间隔固定设有若干导热杆26,每一个导热杆26均沿第二壳体22的径向设置;其中,导热杆26的端部适于延伸出第二壳体22。导热杆26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通孔。
需要说明的是,在行驶过程中,冷媒介质与轮毂本体1换热后,冷媒介质的温度会高于外部温度;此时通过空气从导热杆26的通孔中经过,能够对第二壳体22内的冷媒介质进行降温,因此能够提高冷媒介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轮毂结构还包括:
两组环形换热壳体,分别设在所述轮毂本体的两端;每组所述环形换热壳体均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适于容纳冷媒介质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壳体适于固定在所述轮毂本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适于固定在车体上;
每一个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连通,其中一个软管连接有水泵,以使冷却水箱内的水循环流过所述轮毂本体和所述环形换热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周壁和外周壁均固定设有法兰环,所述法兰环上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轮毂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法兰环的第二通孔对齐的螺纹孔;所述法兰环与所述轮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周壁固定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周壁上具有适于与所述环形限位块转动配合的环形槽;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环形限位块表面和所述环形槽表面的密封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壁具有适于朝向所述环形限位块的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环形限位块的外周壁具有与第三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环形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壁于第三通孔的外围位置设有预设插杆,所述预设插杆适于通过连接绳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其中,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环形限位块时,所述预设插杆适于与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环形限位块的螺纹孔插接配合,以限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环形限位块的相对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套筒,所述导流套筒的一端适于穿过所述换热通道;所述导流套筒的穿出端适于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通孔插接配合,以限位所述第一壳体的安装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轮毂结构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显示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模块适于设在中控台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监测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冷媒温度,并产生温度信号传递到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接收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传递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轮毂结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壁上,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探头靠近所述轮毂本体;
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轮毂本体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并传递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沿其周向间隔固定设有若干导热杆,每一个所述导热杆均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径向设置;
其中,所述导热杆的端部适于延伸出所述第二壳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通孔。
CN202321044997.1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 Active CN220031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4997.1U CN22003160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4997.1U CN22003160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1608U true CN220031608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2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4997.1U Active CN22003160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1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1214B2 (en) Vehicle hub unit and air pressure adjusting device
US8459386B2 (en) Road wheel propul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US9446638B2 (en) Wheel and air pressure adjusting device
CN107453538B (zh) 一种带有立柱的轮毂电机
CN220031608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轮毂结构
CN102044932A (zh) 轮辋和制动装置多种设置方式的轮毂电机
CN208247958U (zh) 一种车轮驱动系统
CN108599451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轮毂电机的强化传热结构
CN212796391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轮毂
CN106004825B (zh) 车桥水冷系统
CN113525308B (zh) 一种挂车制动鼓内循环冷却总成装置
CN111731092B (zh) 一种外转子轮辋一体化结构的非充气电动轮
CN111162623B (zh) 一种轮毂电机
CN210971018U (zh) 一种用于货车车轮冷却系统的进出水循环分离器结构
CN219865993U (zh) 一种水交换装置及鼓刹冷却系统
CN207000438U (zh) 一种液体冷却汽车制动器与轮胎散热装置
CN212935691U (zh) 车轮轮毂内置电机的电动驱动结构及其应用的轮毂
CN210971019U (zh) 一种货车车轮循环冷却系统
CN216805033U (zh) 一种能在随车行驶中自动采风对车桥总成进行冷却的装置
CN103144531A (zh) 无毂车轮驱动系统
CN116292692A (zh) 水交换装置及鼓刹冷却系统
CN213565845U (zh) 一种水冷式刹车装置
CN218228505U (zh) 一种具有冷却散热功能的汽车轮毂
CN220435298U (zh) 一种轻型挂车盘式制动油冷却系统及其轮轴装置
CN217623537U (zh) 一种货车喷水刹车系统的温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